方格精選

# 05《新關係花園》(下):一同走過關係週期,看盡關係的發展盛衰

更新 發佈閱讀 17 分鐘
raw-image

【點擊進入:新關係花園(上)新關係花園(下)
延續上一篇的名詞定義,我們瞭解了愛、愛的狀態、共振、物化、親密、感受的概念,套著這些概念我們將繼續探討關係是怎麼演進的。

關係中能學到最深的人生功課,就是你不能擁有任何人
─ 菲茲派翠克(D.Fitzpatrick)

關係週期

raw-image

為了滿足與他人連結的深層動機,即與宇宙能量連結的渴望,我們一定會試圖與別人建立關係。而與親密關係人的關係通常都會經過五個階段:浪漫期、權力爭奪期、整合期、承諾期、共同創造期。起初的浪漫期充滿想像,權力爭奪期彼此爭吵而混亂,後來的整合期能夠彼此瞭解,承諾期願意共同規劃,作後則是充滿創意的共同創造期。前兩者為初期階段,特徵為充滿混亂與能量,後三者為後期階段,特徵為平靜、有一致性及滿足感。歷經這些階段能使我們相互同在,自我覺察增長,穩定發展自我責任與內在力量,孤獨感會增加卻不會覺得寂寞。這樣的關係週期會不斷延續呈螺旋式成長,使生命、能量、關係得以越變越寬廣。

這五個階段可適用於任何親密關係,不管是夫妻、手足、父母、朋友等等。而一個人對於不同的生活面向也可能處於不同的關係階段。同一段關係裡頭雙方認知不同,也可能處在不同的階段。每個階段彼此間也並不互斥,有可能小明跟小華處在權力爭奪期,吵架後小明買禮物給小華當道歉,那這時關係裡也有浪漫期的成分在。

然而,並非每段關係都會循著關係週期正常發展,有時會進入冷漠、超越、分離等偏離狀態,要是不加以處理,有可能會導致關係破裂。冷漠期是有一方放棄權力爭奪,認為不值得爭吵,呈現沒有生命力的狀態,雙方之間築起心牆,解除方法只有重新進入權力爭奪期一途。超越期是指人脫離日常瑣事,完全不投入互動裡,用靈修來掩飾當事人試圖放棄這段關係。結果往往會造成一方感到挫折,另一方覺得自己優越、平靜,解除方法是在靈修裡頭納入溝通模式。分離期則是有一人結束關係,打算從關係中離開,去尋找另一段浪漫期。如果雙方選擇分離,作者說希望至少把這段關係裡的傷害在這邊處理好,避免帶到新的關係裡去。因為人之所以會被其他的關係所吸引,就是為了解決童年未解決的議題,要是這時誕生出新的議題一樣未解決,那麼事情將一再重演。

關係週期中的五大階段


raw-image
浪漫期

關係的最初階段是認識,對對方有所想像,這樣的想像建立在相互投射上,從自己原先的脈絡將對方物化成某種性格或特徵的人。這時的關係帶有強烈的夢想與希望,期許對方是個理想對象。所以陷入熱戀的人會充滿活力,每一刻都覺得新鮮,並強烈依賴對方。投射行為是為伴侶找個形象縮影,期待外界有個可以依靠的角色,藉由控制對方、順從對方,減少孩童時期遺留下來的不安全感。

浪漫期容易讓雙方感到彼此親近,但一經檢視,就會發現他們只是沉迷於對彼此的物化意象,雙方仍是分離的。他們興奮卻沒有共振,充滿能量卻不親密。

權力爭奪期

當伴侶間越來越熟悉彼此,就會看清彼此的行為與本質,原本美好的投射意象破滅,開始好聲好氣要求對方改善,到後來演變成雙方爭吵與抱怨,試圖控制對方的行為,在潛意識將對方視為可控制的物品,也就是物化。

權力爭奪期的雙方,容易在關係中責備對方,把對方塑造成完美意象,或者是感到內疚,讓自己符合完美意象。這樣的過程無法避免,看似不好但卻也可以讓雙方在乎彼此並處於興奮狀態,激發人的內在力量。在這段關係裡,當雙方願意在爭吵後仍繼續停留在關係中,就能更加深對彼此的理解,在下個階段時能夠獲得更多的親密感。

整合期

經過長時的權力爭奪期,伴侶開始從新的角度看待彼此的差異,關係開始平穩,展現更有彈性的堅固關係。當雙方意見不合時,不會去爭辯對錯,而是真誠地去聆聽對方怎麼想,接受彼此差異的觀點後仍能好好相處。雙方並非像冷漠狀態的相安無事,而是保有自己的想法觀點之餘,仍能和諧共處。

整合期的雙方會開始脫離物化,轉而展現人性,把重心從外界拉回自己身上,在雙方的分享中能夠呈現自己,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與個體性感到真實。整合期的人會因為感到孤獨而焦慮,在如此憂懼的情況下必須學習接納絕望,與伴侶深刻對話攜手通過心靈的黑暗期。雙方在此時期仍會持續成長和發展,建立長期期接觸,彼此投入產生心流。

愛的狀態會在整合時期盛放,彼此有較多現實感與孤獨感,保持親密、坦露並接納彼此,能夠強化雙方的個人發展並從孤獨感中找到自己可以立足的一塊地。

承諾期

長期穩定的深度對話,讓雙方感覺到自己都越來越有力量也更瞭解彼此,這時就會進入承諾期。雙方會認清自己的能力,能夠彼此共許、共享承諾,計畫並付諸行動。這個階段的承諾並非針對別人,而是針對自己,願意投身於選定的目標,而非出自衝動或心血來潮。

承諾期的人能夠運用意志去達成自己想要的事情,為自己負責,為自己投身的關係負責。所以當關係中的雙方願意相互承諾,其約束力並非要求對方不要離開,而是要求自己留下,這樣的關係建立的前提隱含著信任對方都不會離開。

關係週期的每個階段都有承諾,浪漫期的承諾是理想、權力爭奪期的承諾是在潛意識中告訴自己要勝過對方,整合期會設定有根據的承諾,關係中的雙方會去澄清彼此的想法。承諾期的承諾則是懂得自己要去履行這段關係中所下過的承諾,並知道自己內心確切的想法與極限。

共同創造期

進入此時期的雙方,由於建立在承諾的基礎上,所以能夠真誠的彼此合作,不論任何任務都能成為創造的過程,散發生命光彩與正向感受。兩人同在一起,卻又獨立而個體化,承認並分享生命的所有面向。像是原本以為的負面傾向能以其他方式待之,讓吝嗇的人負責管錢,讓愛控制的人負責排定行程等等。雙方都能展現最真誠的自己,所有的好與壞都能接納並共同面對。

而接下來關係中的兩人走過共同創造期,又會進入資訊更充足的浪漫期,持續下去。

渾沌理論



raw-image

「靜止狀態」是能量活動處於最低程度的平衡狀態,多半可預測,「渾沌狀態」則偏離靜止狀態,能量雖然有序卻無法預測。人在生活在靜止狀態下會沒有活力,但在渾沌狀態下又會過分焦慮。而人的能量活動能夠有最大成長就是在「最佳整合區」。當人能夠擴展最佳整合區,處理越多的渾沌地帶,就愈能夠探索和體驗人生。反之在渾沌狀態待太久會建立心牆,變得跟長期處在靜止狀態時相同,變成「生命中的死亡」。

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從靜止狀態中心的「平衡點(完全沒有感覺)」開始來認識世界,而世界又分成三個領域:靈性、關係花園、訓練營。靈性是指個體去尋找個人存在的意義,關係花園指的是個體與他人的連結,訓練營指的是個體被社會所規範。三個領域都存在各自的渾沌,在靈性,混沌會被賦予意義,在關係花園,渾沌會透過動態的接納而轉化,在訓練營,渾沌會被教導要壓抑。

人在世界上行走,其脈絡就是依循著自我脈絡圖,而我們的脈絡便是由上面的三個領域與其交界所交織而成。我們期許每個人都可以時刻處在最佳整合區,能夠平衡自我與超我。

raw-image

當人們決定拓展感受,那麼就要進入更大的渾沌。這時我們就必須用更多的脈絡來保護我們自己不受其侵蝕。透過對在新的混沌中對自我更深的理解,體驗更強烈的共振,使我們瞭解自己此時在和諧共振中的獨特位置,就能夠將最佳整合區的界線往外拉。

上面這一大段是關係花園外面的世界,但是渾沌一樣會影響我們在關係週期裡的進程。

浪漫期會釋放原本被壓抑的渾沌能量,感受豐沛而混亂的能量,陷入「熱戀」,深陷渾沌狀態而不自知。進入權力爭奪期後,期望可以處理渾沌,所以試圖控制關係。要是成功控制對方或者雙方不願意繼續關係,此時的關係花園將會僵化或掉進靜止狀態,就此感受到厭煩與冷漠,關係花園將不再成長。如果能夠認識彼此進入整合期,那麼就有機會可以處理這邊的渾沌,體驗新奇的經驗,為關係花園提供滋養。

關係的各種狀態 ─ 愛、性慾、家庭、愛的狀態

raw-image

前面提過的社會所認定的「愛」與「愛的狀態」是不一樣的東西。社會中常見的愛是在情感上依賴別人的存在,包含愛人與被愛。在情感上對別人上癮的人自身常有能力感不足或缺乏生活意義的現象,因此把這段名為愛的關係聲稱為自己的全部。這種現象的發生源自於父母過度看重孩子或輕忽孩子,導致孩子在長大後需要其他的替代 ─ 物化的轉移性客體,他人 ─ 來彌補兒時缺憾。

愛的餡餅理論認為愛是可以分割、交換的,這樣的行為會讓付出愛的人沒有得到報償時感到焦慮與忌妒,自我價值感依照他們付出多少的愛而定。這樣的自我價值感是不健康的,自我價值不應該被轉移性客體所綁架。事實上,愛,又或者正確來說是「照顧」,是沒有極限的,要給不給,給多給少都沒關係,因為它並不會有被花完的問題,花完的是精力。當彼此的關係不是愛,而是愛的狀態時,其狀態就不會因為投注在關係中而減少,也不會疲累,而是讓人愈有精神。

愛的空桶理論認為孩子是空無一物的容器,父母必須用愛將孩子灌滿,這樣孩子才能愛別人並灌溉給下一代。空桶理論違反了基卓他們的理論中人能夠直接產生並感受宇宙能量的論點。當實行愛的空桶理論,小孩長期吸收來自於外界的愛,容易變成了容易上癮的條件,使自己不再產生愛。其解決的方法就是意識到愛應該由自己產生,並為自己的生活與幸福負責任。

性慾

常有人把性當成是親密關係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但其實它們是不同的。性在本質上極度依賴人的物化、去個人化的能力,但是這並不代表親密與性就會互斥。如同胡椒與鹽巴,兩者味道偶爾會打架,但並不表示不能一起用來調味。關係初期性衝力會最高,但在彼此逐漸親密的過程中,性衝力會消退,物化感降低,把對方當成真人。若要同時保持性衝力和親密感,必須相互分享性興奮感來增加對對方與自己的認識。

raw-image
家庭花園

人在家庭花園建立的安全感與不安全感會伴隨著我們長大,影響我們的一生。養育孩子時父母最好是在關係週期的後期階段,要是在浪漫期,小孩可能無法認知現實,要是在權力爭奪期,小孩的物化傾向就會變嚴重。要是親子關係裡,父母對子女的強迫式互動大量關注他們卻沒有認識他們的原貌、想法與感受,這種態度會造成子女將來無法有效與人溝通、建立有意義的關係。

那應該要怎麼樣撫養孩子呢?我們希望孩子能夠好好的認識自己,在一個一致、和諧的環境中成長。父母對於如何教養看法不用一樣,重點是相互坦露感受,讓小孩理解父母的動機、情緒與感受,而非透過爭吵、責備、遷就來解決問題。讓小孩知道父母是「人」,不是「物」,一樣擁有感受,讓孩子看見父母的不完美。小孩在過程中,會學習到父母的溝通方式,知道需要認清自己的感受後方能溝通,並看見差異後討論解方,從中學習。

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從物化、客體恆常性、社會化,藉由這些來認識世界並對世界產生信任感。看著別人的如何交流,孩子會開始學習發展自己的關係花園。要是父母重視的是角色,孩子將會在心中增生不滿。倘若父母重視的是感受,孩子將能學會劃出有彈性的界線,尊重自己與他人,並為自己的感受、選擇與行為負責,體認自己跟父母一樣也有不完美的地方,並將自我價值感建立在自己的感覺之上。

書中有一段舉了個教養的例子,這樣的對話方式可以讓大家去思考上述所言:
「身為你的父母,我為你煮豐富的三餐,認為這對你是營養的,所以希望你可以吃完。但如果你選擇不吃這營養的食物,我就不會幫你準備你最愛吃的甜點。我不會讓你只吃甜點的原因是因為甜點的營養不足。所以你現在可以選擇,要吃完飯然後吃甜點,或者不吃完飯但也不吃甜點。」

愛的狀態

前述提過「愛的狀態」是找到自我的深度與意義,讓自己連結回宇宙能量,與其共振,從體內感受源源不絕的能量。這種狀態能讓宇宙能量在關係雙方之間流轉不息,彼此共感、同在。而感受到愛的狀態,更是找到真我的重要道路。倘若有一方死亡,沒死的那一方仍然可以感受到愛的狀態,因為這樣的共振感受是源於自己。

書中對愛的狀態做了許多描述,可以是心靈支持、增強力量、相信自我、啟發混沌、重視人、找到快樂、認識自己、瞭解自己的脆弱、接納不同、相互分享傾聽、個體化、共同創造、永恆與和諧。而愛的狀態包含冒險與勇氣,能夠自由的感受,不會擔心可能失去愛的對象,但能夠保有自己在愛的狀態中的感受。

整理

大家看完上面不知道有沒有覺得霧煞煞?因為這本書裡的概念就像是循環關係一樣,要念懂 A 就要先看懂 B,要念懂 B 就要先看懂 A,而我在看這本書第二次時也才瞭解作者的整體思路與架構。說不定我的組織架構會跟作者有些差異,但是這是我自己可以理解整本書的思路去結構而成,現在我們就讓我們來重新檢視組織架構吧!

raw-image

人一出生認識世界,從什麼都不知道的平衡點出發。從自我脈絡圖,我們去探索對外界的認識。在社會化、角色化、物化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可以繼續汲取讓我們精力充沛的宇宙能量,於是我們開始拓展自我脈絡圖,以求遠離平衡狀態,讓自己維持在高能量的最佳整合區裡頭。

先把訓練營跟靈性放一邊,仔細看一下與他人連結的關係花園。為了要拓展我們的最佳整合期,我們勢必得去尋找渾沌、混亂並接納它。這時需要找一個陌生人,見到他時雙方的關係仍處於渾沌狀態,我們期許能夠把最佳整合區拉到這邊,也就是期許在關係中體會到良好的共振,這意味著我們必須與陌生人培養到愛的狀態。

在過程中會經歷關係週期,每段關係階段裡頭我們有自己的溝通模式,每段溝通裡頭又存有個人內在歷程。當自己向關係中的對方坦承自己的感受,引起共鳴,產生親密,關係才可能往下一段前進,直到整合期開始感受到愛的狀態,渾沌才漸漸轉為最佳整合區,讓我們得以停留在更高能量的最佳整合區裡,以達到與宇宙能量連結的感受。



結論

raw-image

這本書用字不難,但是讀來很硬像是讀參考書一樣。作者基卓與煥祥能夠達到並理解這樣的親密關係真的不簡單,畢竟兩個大男人要一起探索愛之類的並把他清楚地紀錄下來談何容易。這本書的內容有許多部份會一直觀念重複,閱讀的過程中會漸漸浸淫其中,瞭解到他們對於關係世界的看法。關係花園像是他們理論系統中的一部份,初踏此地閱讀這本書,總是有點昏頭轉向,不知道現在到底走到哪裡。漸漸地路會熟悉,直到多走了幾次,才真正瞭解了整個系統的全貌。

書中的筆法在閱讀上比較像名詞釋義,告訴你什麼是親密?什麼是感受?什麼是憤怒?什麼是固執?什麼是關係週期?在閱讀的過程中需要咀嚼各個章節瑣碎的內容才能成就一套系統,因為整體而論這是他們上課筆記的整理,並非適合教學、具有系統或順序性的教材。就像進入一間公司可以知道每個人的工作崗位內容,但是要知道公司怎麼實際運作還是有賴於對整體系統的瞭解。

讀完這本書可以對許多關係與狀態得到清楚地回答,並思考自己與伴侶曾經歷過什麼狀態,現在又在什麼狀態。更重要的是,讀完之後可以反思將來自己想要什麼樣的關係,該怎麼去發展,這本書點亮了一條隧道讓我們可以順利往前。

另一個我覺得頗有收穫的是家庭花園的概念,裡面告訴我們教導小孩為什麼要這樣教。我有一個做教育方面的朋友,她教導學生時像是要貫徹書裡面的方法似的,總會在小孩的情緒、選擇上多做著墨,把孩子們當成有決策能力的小大人,並不時詢問他們對於事情的感受與看法。我當時只是覺得這樣的行為很好,能夠讓小孩在過程中學會負責與尊重,但是卻沒有一個理論依據能夠解答為什麼會這樣。今天藉由本書認識了小孩的發展關係歷程,我們知道要尊重小孩的選擇、讓他瞭解自己的感受,這樣才能達到愛的狀態,小孩也才能成為成熟、完整發展的人。

書中的理論或許讀來枯燥乏味,但希望大家不要當成教條行文看過,而是在閱讀時可以去思考並與自身的經驗作連結,想必也可以從書中拾起到許多珍貴的感受。

本書在最後面和諧花園的章節有解釋為什麼關係用花園來比喻的原因。花園需要悉心照料、需要生物多樣性、需要時常修剪、不能只種喜歡的蔬果花卉,就如同關係需要花時間經營、需要從中感受不同的情緒、需要時常處理、更不得一方獨霸讓人妥協,那麼,這樣子的花園將能在風雨來臨時撐過去,在雨後天青的日子裡燦爛地生長。

難易度:★★★☆☆
可讀價值:★★★★★
保存價值:★★★☆☆
作者:Jock Mckeen 麥基卓 &Bennet Wong 黃煥祥
出版社:張老師文化

歡迎大家按個喜歡或收藏,或者在下面留言與我交流分享你的看法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喝吧!
103會員
218內容數
閱讀能夠充實我們自己的腦袋,筆記是能夠讓自己將讀過的東西融會貫通。在閱讀筆記裡,我希望與你分享我從書中看到的知識,再點綴上一些自己的想法,希望在閱讀的過程中你我都能夠從書中學習更多。
喝吧!的其他內容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4/13
青少年犯案,這是有些遙遠的事情,這本書透過少年法庭法官的眼睛,帶我們認識青少年案子中的種種面向。除了故事以外,本篇聚焦於我對於非行青少年更進一步的思考。
Thumbnail
2024/01/20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1/20
這本書探討了人與人之間的社會連結對健康的影響,以及作者在愛情與孤獨中的個人經歷。從大腦、激素和神經可塑性的角度來分析了正向社交和負向社交對人的影響。提出了對於社會關係的看法和對愛情的反思。
Thumbnail
2024/01/01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2024/01/01
作者一個想不開,放手西方聯合國經濟研究人員的頭銜就跑去泰國當和尚。書中有很大篇幅在描述他當森林僧人中所聽到的講課與感悟,更描述為何森林僧人的修行要這麼做的理由。而這些當年的「想不開」也成為了他生命中最寶貴的養分。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聊聊人家花了二十年功夫所得到最珍貴的感悟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於許多人而言,不只是單純的折扣狂歡,更是行事曆裡預定的,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錢錢沒有不見,它變成了快樂,跟讓臥房、辦公桌、每天早晨的咖啡香升級的樣子! 這次格編突擊辦公室,也邀請 vocus「野格團」創作者分享掀開蝦皮購物車的簾幕,「加入購物車」的瞬間,藏著哪些靈感,或是對美好生活的想像?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雙11購物節準備開跑,蝦皮推出超多優惠,與你分享實際入手的收納好物,包括貨櫃收納箱、真空收納袋、可站立筆袋等,並分享如何利用蝦皮分潤計畫,一邊購物一邊賺取額外收入,讓你買得開心、賺得也開心!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分享個人在新家裝潢後,精選 5 款蝦皮上的實用家居好物,包含客製化層架、MIT 地毯、沙發邊桌、分類垃圾桶及寵物碗架,從尺寸、功能到價格都符合需求,並提供詳細開箱心得與購買建議。
Thumbnail
雖然我沒有過很多次的戀愛經驗,也不是甚麼心理學家,教你用一些技巧來維持關係。不過我相信,在一段戀情裡面所獲得的經歷是非常可貴的。 稱不上自己是談戀愛的高手,交往之後也不是一帆風順,不過我希望我能將在一段感情裡的經驗,還有一些體悟分享給大家。 如果有上網爬過文的人,常常會看到網路上會有一系列的文章寫著
Thumbnail
雖然我沒有過很多次的戀愛經驗,也不是甚麼心理學家,教你用一些技巧來維持關係。不過我相信,在一段戀情裡面所獲得的經歷是非常可貴的。 稱不上自己是談戀愛的高手,交往之後也不是一帆風順,不過我希望我能將在一段感情裡的經驗,還有一些體悟分享給大家。 如果有上網爬過文的人,常常會看到網路上會有一系列的文章寫著
Thumbnail
嘛,現在清明,連下好幾天的綿綿大雨,但阿玉今天不想寫詩,回了一趟老家,想了一些關於親密關係(我最看重的)的思考,想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但這不是正確答案喔,阿玉雖然愛思考,但阿玉不是教科書喔。好啦,開始啦。GO! 人們總是在尋找愛,戀人的愛,朋友的愛,親人的愛。誰都逃不過這個過程,這個向往被理解,被
Thumbnail
嘛,現在清明,連下好幾天的綿綿大雨,但阿玉今天不想寫詩,回了一趟老家,想了一些關於親密關係(我最看重的)的思考,想在這裏和大家分享一下,但這不是正確答案喔,阿玉雖然愛思考,但阿玉不是教科書喔。好啦,開始啦。GO! 人們總是在尋找愛,戀人的愛,朋友的愛,親人的愛。誰都逃不過這個過程,這個向往被理解,被
Thumbnail
你談過戀愛嗎? 談戀愛其實就是朋友關係的入門版,先決條件是要合拍。 無論愛情的結局是愉悅或難受,但開頭一定都是從第一階段「邂逅」開始,讓兩個陌生人產生了連結。 得到對方LINE之後,就展開第二階段「追求」。追求總是在曖昧中進行,即使聊LINE聊到爆肝也沒關係,甚至還會恨不得改變自己,去配合對方的所有
Thumbnail
你談過戀愛嗎? 談戀愛其實就是朋友關係的入門版,先決條件是要合拍。 無論愛情的結局是愉悅或難受,但開頭一定都是從第一階段「邂逅」開始,讓兩個陌生人產生了連結。 得到對方LINE之後,就展開第二階段「追求」。追求總是在曖昧中進行,即使聊LINE聊到爆肝也沒關係,甚至還會恨不得改變自己,去配合對方的所有
Thumbnail
筆者分享如何養成戀愛中的健康心態之淺見
Thumbnail
筆者分享如何養成戀愛中的健康心態之淺見
Thumbnail
當你第一次開始和某人約會時,你可能會感到興奮和緊張——每次看到你的新伴侶都會讓你手心出汗。五年後,你們住在一起,你每天都能見到他。你非常關心他,但與此同時,他已經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感到的是舒適而不是緊張。但這兩個階段之間會發生什麼?一旦蝴蝶飛走, 長期關係 是否值得繼續維持? 在十字路口
Thumbnail
當你第一次開始和某人約會時,你可能會感到興奮和緊張——每次看到你的新伴侶都會讓你手心出汗。五年後,你們住在一起,你每天都能見到他。你非常關心他,但與此同時,他已經成為你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你感到的是舒適而不是緊張。但這兩個階段之間會發生什麼?一旦蝴蝶飛走, 長期關係 是否值得繼續維持? 在十字路口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Thumbnail
每一份愛的背後,都承載了親密關係,而這些關係是個自獨立,沒有分割的概念,要讓親密關係持久而緊密,靠的是同在與共鳴
Thumbnail
這本書名的副標題「通往靈魂之橋」真是下得萬分貼切,這不是一本教導如何讓兩性關係順利的教科書,而是帶領我們發覺親密關係越是充滿荊棘,反而越容易展露靈魂的本質。 如同作者說的,讓所有人際關係成為愛和自我認識的泉源,談的是愛你自己!
Thumbnail
這本書名的副標題「通往靈魂之橋」真是下得萬分貼切,這不是一本教導如何讓兩性關係順利的教科書,而是帶領我們發覺親密關係越是充滿荊棘,反而越容易展露靈魂的本質。 如同作者說的,讓所有人際關係成為愛和自我認識的泉源,談的是愛你自己!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Thumbnail
《新關係花園》 想要釐清關係中的難解議題嗎? 什麼是愛?什麼是親密? 為什麼我們會吵架? 為什麼我們的關係會變的這麼差? 這本書帶你認識親密關係,為你的疑惑解答。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