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如果可以選擇,要實力? 還是要學歷?〉 文字/影像創作者 史學容 專訪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那天一如往常的坐上捷運,剛好遇到放學時間,捷運一站一站的接收身穿不同校服的學生們。車廂裡,大家三三倆倆聊著天,聊誰誰誰做了甚麼糗事;小學生接起電話跟媽媽說,現在捷運開到哪一站了;獨行的國中生戴起耳機,看他的腳不時扭兩下,正在聽饒舌音樂嗎?

突然想起,這次的受訪者史學容 ,不曾經歷過這些「學生們的日常」。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raw-image

對於在家自學的學習方式,了解的人不多,誤解的人也不少。我們將和學容談談她的學習歷程,以及出社會後,這個經歷對她的影響;再者,也想了解她為何要來 ONFOTO STUDIO 學習,以及學到了甚麼?

篤定的夢想

學容六歲時,剛好國民教育法修法通過,放寬自主學習和非學校學習的條件。在教會帶領者林穰(ㄖㄤˊ)的教導下,學容的父母帶著她加入這個實驗教育。史媽媽在這一路上包辦學容與弟弟的所有學科,在未與其他家庭建立教育資源共享的狀況下,可以想像媽媽的柔軟與堅毅。

我想做的事,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完成。

通常在家自學的小孩,屆齡即可參加同等學歷考試,取得國中學歷,接下來可以考高中、考大學。學容在面對高中、大學這兩個關卡的決定是:不進入學校體系,繼續在家自學。學容篤定的說:「我想做的事不需要學歷也可以完成!」

她想做什麼呢?她想成為一位文字工作者!

聽到學容堅定的語氣,眼前的她似乎比初見面時更成熟。同齡大學畢業生,能如此肯定說出目標的人,應該不多吧!學容清楚知道,寫作能力不是建立在學歷證明上,關鍵在於思考的廣度與深度,以及持續閱讀、努力筆耕!

人際關係的新鮮人/成年人

父母支持學容可以依著自己的興趣發展,但在這過程中,她也不斷被告知,由於欠缺與人際關係的經驗,將來出社會有可能會適應不良。對於這點,學容認為確實如此,也真的發生過。

剛「出社會」工作時,每個經驗都是全新的,所以對別人不設防的信任,讓她吃過虧。不過對於受傷的經驗,她的解讀卻是,幸好她是在心智較成熟的狀態下經歷這些事情,心理復原速度更快。她反而憂心那些年紀還小,正處於成長過程的孩子,會得到怎樣的經驗。

raw-image
文字與攝影—轉化心裡所想

一個人的專長是如何養成的呢?是與生俱來的嗎,還是後天環境使然?大多數研究都說兩者兼具,差別在於兩者之間的比例變化。以學容來說,小時候喜歡用文字記下自己的想法,更勝於用口語表達,即使每週都要參加主日學分享,她還是會緊張,也不喜歡在眾人面前講話。在這情況下,紙筆早已成為她的好朋友,長期的書寫,讓她與文字越來越親近,越來越熟捻。並進一步確定自己的專長和興趣就是寫作。

於是,她看書,也寫故事:寫天馬行空蹦出來的異想,也寫夢裡無來由的奇遇。筆越磨越亮之際,也引領她遇到工作上的貴人。某次投稿一場攝影展的心得徵件,幸運的入選,自此展開協助攝影作品撰文生涯。學容回想,這可能是她親近攝影創作的起點。

raw-image
找一條自己想走的路

更加親近攝影後,她開始留意相關的課程,ONFOTO STUDIO 就在此時引起她的興趣。較之於過去隨手隨興地拍,如今她更想探索其他攝影表現形式。除了工作中常看的攝影作品外,她想要創作既真實又虛幻,又能引起共鳴的作品;卻不知道如何實現。

參加 ONFOTO 課程前,她從沒看過攝影書,上課後才發現攝影的形式是如此多樣。她特別喜歡法國藝術家 Sophie Calle 和美國攝影家 Duane Michals,兩位大師的敘事性攝影作品,讓她想到自己寫的故事。問她是否想過將自己的文字與攝影結合?答案是肯定的。但在「攝影的本質 Level 1」課程中,她深深體會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繳交的終堂作業並不很滿意。

raw-image

筆者在看到學容「攝影的本質 Level 2」終堂作業時,非常驚艷,因為作品整體表現成熟很多。她自己也說,課程第一期時很慌張,不知如何表達想法。六堂課上完,知道自己的不足後,馬上挑戰報名「攝影的本質 Level 2」。開課時她的心情很篤定,知道自己可以放心嘗試,並且被適性啟發。她學到如何支撐想法,將構想立體化,在實作中調整出一個最適合的結果。

收穫在回顧時才發現

從文字出發,到攝影作品的呈現,最終要能融合兩者。即使一開始會手足無措,然而現在的學容,已經更清楚何時、何者該領銜,以及何者該扮演配角,才能創造出一個清楚表達的語意。她說找到這個方向,她就可以長期經營,成為未來幾年努力的目標。

raw-image
故事永遠不嫌多

訪談最後還是要問問愛書人最愛讀哪些書?學容毫不猶豫回答:「有故事的書!」。接著又說,還有自傳和傳記。至於最喜歡的書,她選了《小王子的玫瑰》。

《小王子的玫瑰》的作者為康綏羅,聖修伯里(Consuelo de Saint-Exupery)。她是《小王子》的作者安東尼,聖修伯里的妻子。這本自傳式的書中描述她們夫妻間的15年的愛戀與爭執。學容說如果發生火災,她一定帶著這本在身上。也因為太喜歡了,她還同時購入英文版和法文版,中文版甚至有兩本,以防萬一遺失或損壞。

raw-image

鍾愛到這個程度一定有特別的原因,學容說從未有一本書如此契合她心靈。閱讀時她感覺自己已經越時空,置身事件的場景,親耳聽到康綏羅與安東尼的深情對話。在這本書中她彷彿找到跨世紀的知己,特別是康綏羅描述事情的方式很幽默。偶而缺乏靈感時,隨手翻翻,總是能得到啟發。

為此,在她首次旅行英法時,特地繞到蒙馬特,只為了到康綏羅墓前弔念,並獻讀書末的一段文字中。當中有幾句寫道:

但是你答應我,你到時會在心中緊緊地抱住我,緊到一生一世我都能感覺到你的愛撫。

盡管康綏羅與安東尼分分合合,最終甚至因為安東尼空難尋無遺體,只得與前夫合葬,但康綏羅生前對安東尼感情始終不渝。

聽學容談《小王子的玫瑰》,固然可以發現她與這本書的心靈相繫,主要是康綏羅對事物的描寫與她的想法相通,但另一方面康綏羅的情感繫絆或許更是激發學容構思作品「切ない」(註1)的元素之一。學容試圖將個人的對生活、情感的看法,及內心的反思,以影像和文字表現。在整個架構中再次看到學容豐富的思緒,和條理分明的敘事層次。我想她證明了時間有足夠的彈性讓人成長,如果你有心,又努力不懈朝著目標前進,你可以有所收成。至於社會的評判標準請不要全盤相信。因為有人真的在這標準外走出一條自己喜歡的路來,例如:史學容。

raw-image

註1. 「切ない」日文一詞史學容認為最好的翻譯應該是莎士比亞著作中所寫的 “Sweet Sorrow”。


追蹤史學容粉絲專頁:

追蹤ONFOTO STUDIO的即時動態 on IG: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ONFOTO STUDIO的沙龍
33會員
22內容數
愛上攝影有許多理由,進而想要用攝影說話則是創作的初步。 這個專欄將訪問在 Onfoto Studio 新型態攝影私塾學習的朋友們, 在創作路上最初與最近的想法,同時也聊聊未來想往那個方向走去。 ✶ 專欄編輯|青年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Doris
ONFOTO STUDI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0/02/04
初識嘉澍時,她是樂團經紀人,再次見到嘉澍時,她說她現在是平面攝影的自由工作者。前一個工作已經很亮眼了,轉換跑道成為攝影工作者,更讓我「哇~」的一聲。主要原因是她很年輕,卻很專業。
Thumbnail
2020/02/04
初識嘉澍時,她是樂團經紀人,再次見到嘉澍時,她說她現在是平面攝影的自由工作者。前一個工作已經很亮眼了,轉換跑道成為攝影工作者,更讓我「哇~」的一聲。主要原因是她很年輕,卻很專業。
Thumbnail
2019/12/04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Thumbnail
2019/12/04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Thumbnail
2019/08/27
這次我們就來訪問祥昀,除了談到她對「時間」的看法,也將介紹她如何協助喜愛攝影藝術的人觀看影像,經由分析影像,認知語意,進一步深化個人的創作。
Thumbnail
2019/08/27
這次我們就來訪問祥昀,除了談到她對「時間」的看法,也將介紹她如何協助喜愛攝影藝術的人觀看影像,經由分析影像,認知語意,進一步深化個人的創作。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和小西學姊(以下簡稱學姊)的初次見面是個很特別的經驗。想起當年大學體育課時,選擇了一直很嚮往的網球課,在我一個人傻呼呼地站在角落時,老師就這樣將兩個邊緣人湊成一組,就這樣一起加入了網球隊,將大學的青春歲月投注在網球上,網球變成了彼此共同的回憶。畢業後,我們也持續著對網球的熱忱,每當重要賽事來臨會彼
Thumbnail
我和小西學姊(以下簡稱學姊)的初次見面是個很特別的經驗。想起當年大學體育課時,選擇了一直很嚮往的網球課,在我一個人傻呼呼地站在角落時,老師就這樣將兩個邊緣人湊成一組,就這樣一起加入了網球隊,將大學的青春歲月投注在網球上,網球變成了彼此共同的回憶。畢業後,我們也持續著對網球的熱忱,每當重要賽事來臨會彼
Thumbnail
我從台北移居瑞芳生活,是為了找回自己本來面目的出走。 作者盤整地方的人事物資源,試圖發展不同的走讀路徑,讓孩子們有機會透過瑞芳的異地異事與異人,探索自己。學習不只是書本或是課堂中,甚至不必要在都市裡,擁有山河海礦漁農的大瑞芳,可以建構出一個陪伴孩子的另類教室。 撰文.照片提供=施岑宜 ---
Thumbnail
我從台北移居瑞芳生活,是為了找回自己本來面目的出走。 作者盤整地方的人事物資源,試圖發展不同的走讀路徑,讓孩子們有機會透過瑞芳的異地異事與異人,探索自己。學習不只是書本或是課堂中,甚至不必要在都市裡,擁有山河海礦漁農的大瑞芳,可以建構出一個陪伴孩子的另類教室。 撰文.照片提供=施岑宜 ---
Thumbnail
關於自學,這本書可以先給你打下基礎。
Thumbnail
關於自學,這本書可以先給你打下基礎。
Thumbnail
「其實體制內外沒有好壞,只有覺得自己比較合適哪裡。」 初步踏入自學,映萱其實是因為母親先行讓哥哥進行之後才開始了自學的生活。從國小至高中這12年來的個人自學生活中,也曾經體驗過一小段體制內環境,雖說體驗的時間幅度偏小,但從小在映萱的生活中便沒有框架,也造就了往後更傾向於自學的學習型態。
Thumbnail
「其實體制內外沒有好壞,只有覺得自己比較合適哪裡。」 初步踏入自學,映萱其實是因為母親先行讓哥哥進行之後才開始了自學的生活。從國小至高中這12年來的個人自學生活中,也曾經體驗過一小段體制內環境,雖說體驗的時間幅度偏小,但從小在映萱的生活中便沒有框架,也造就了往後更傾向於自學的學習型態。
Thumbnail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學習的理由》是部相當特殊的紀錄片,導演楊逸帆從 2009 年開始,將攝影機對準和他同樣就讀於宜蘭人文國中的同學,影片的最後三分之一,則是導演決定參與基測,親自面對考試的紀錄。看完影片後,我比較大的疑惑是:人文國中所想要達成的「自主學習」,真的存在嗎?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還好當時,我踏進了寫作的世界。 對很多人而言,寫文章只是階段性用來考試,長大以後也許不需要,也不必要,可我覺得作文課,從來不是要培養出寫作機器,因為能寫就讓人生多一種可能。教作文很多年,也停了幾年,但沒教書的幾年寫的文章卻多了,對我而言,寫文章不只是工作,那也是生活的一部分,紀錄下那個當下的自己。
Thumbnail
我是一個自學生,一個不太擅長寫小說/文章但卻很愛寫的自學生。 第一次在這個平台寫作,所以這篇文章將會是一個類似自我介紹的文章,還有簡單的聊一下自學! 未來我希望能夠在這裡記錄我的更多事情,所以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幫我點個喜歡? ps不太會寫文章請多包含
Thumbnail
我是一個自學生,一個不太擅長寫小說/文章但卻很愛寫的自學生。 第一次在這個平台寫作,所以這篇文章將會是一個類似自我介紹的文章,還有簡單的聊一下自學! 未來我希望能夠在這裡記錄我的更多事情,所以如果你不嫌棄的話,幫我點個喜歡? ps不太會寫文章請多包含
Thumbnail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Thumbnail
我記得兩年前,第一次看「學習的理由」這部教育紀錄片時,心中多種複雜的情緒交織在一起,充滿了感慨:「放棄夢想,難道就是長大?」這句標語深深繞印在我腦海中,它連結到我一直以來對於教育大環境的感受。後來我有幸認識了這部紀錄片的導演「楊逸帆」,嚴格來說,他算是我的學長。時隔一段時間,我在youtube上看到
Thumbnail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Thumbnail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Thumbnail
母親總是常拿我念的學校說嘴,畢竟,我高中唸的是當地第一志願,他們總會有種期許,期許我讀進「臺清交成政」,「那些大學可是所有傑出偉人必經的過程。」她們會這樣跟我說,只要進入這些大學,你讀什麼科系都不用管,就給我進去就對了!
Thumbnail
母親總是常拿我念的學校說嘴,畢竟,我高中唸的是當地第一志願,他們總會有種期許,期許我讀進「臺清交成政」,「那些大學可是所有傑出偉人必經的過程。」她們會這樣跟我說,只要進入這些大學,你讀什麼科系都不用管,就給我進去就對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