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帶著相機自由穿梭〉 專訪青年攝影工作者 苗嘉澍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初識嘉澍時,她是樂團經紀人,再次見到嘉澍時,她說她現在是平面攝影的自由工作者。前一個工作已經很亮眼了,轉換跑道成為攝影工作者,更讓我「哇~」的一聲。主要原因是她很年輕,卻很專業。
苗嘉澍 ©苗嘉澍
這次專訪,是從彼此的一個共同經驗開始。
在攝影活動中都曾遇到資深的大哥、大叔把長鏡頭架在我們的肩膀上,毫不客氣當腳架使用。而當下我們的反應都是不敢亂動,很善良的等人家拍完再甩開,其實心裡是不舒服的。感覺上不是我們的身高剛剛好,而是因為我們是「溫和的」女生。
訪問的前一晚,嘉澍受邀拍攝候選人的遊街造勢活動,路邊的男士瞧見她身上的兩機兩鏡,調侃的說:「很重呵?受得了嗎?」其實換成筆者也可能忍不住這樣問她,雖然出發點完全不同。
這也讓筆者意識到,即使同為女性攝影愛好者,對於女性專業攝影師還是存有某些疑問。尤其是必須穿梭在人潮眾多,變化很快的活動或舞台表演,女性勝任的機率如何?
工作中的嘉澍 ©ouchfly
攝影讓我迷戀、更訓練我理性思考
和嘉澍談過之後,筆者發現重點不在性別,而在於個性和企圖心。
嘉澍不說話時,讓人感覺就是一位正妹。但聊了兩句,就會感受到她有所堅持的個性。她從大一開始拍照,參加社團活動時總是拿著相機的那個人。後來迷上 live band,她也是帶著相機同行。畢業後做了不少工作,卻始終無法忘情攝影。期間雖然也曾因攝影師收入不穩定,轉而從事其他工作,但心中一直想著攝影,害她無法專心。最後決定專心投入攝影專職工作。
問嘉澍,為何對攝影如此迷戀?
她說:「攝影是我參與的方式!」
參與甚麼呢?
承襲了社會系所學,「觀察」幫助嘉澍溶入各項活動中,收集各種訊息,判斷事物的真相。運用在攝影中,則讓她得以自由地進入當時的狀況,或退為旁觀者的角色,以不同的面向來了解所處的環境和事物。
除了表達個人的看法,同時保持某種客觀的態度來擷取瞬間發生的行為。
嘉澍發現,在活動中拍攝時,可以自在地穿梭現場、且同時體驗當下的氛圍,這種加入與退出的自主性,十分滿足她不受約束的個性,感覺自由自在。
苗嘉澍作品 ©苗嘉澍
研究不只為了完成拍攝,更為了激發創意
嘉澍從拍攝活動紀錄開始她的攝影生涯,讓人誤以為她只擔當這類的攝影工作。但實際上拍攝人物或個人形象是她的另一個專長。
她說,攝影不只在現場工作,必須與現場發生的事有所連結,才能拍出有感情的照片。這感情的產生又來自與她對被攝者的了解,進而投入與他們互動中。對嘉澍來說攝影吸引人之處即在此。
她喜歡盡可能地研究被攝者的背景資料,從其中發掘她可以專注的特色;並要求自己找出先前未被發現的角度。一次一次地挑戰,每一回的拍攝都有著不同的自我要求。其次在細膩的研究中,消化出來的知識和記憶也將成為個人創作的養分。
苗嘉澍作品 ©苗嘉澍
培養預視能力來自多方涉獵和學習
在訪問過程中,筆者感受到嘉澍不服輸的衝勁,把自己對攝影的喜愛變成事業,放手一搏。她跟自己說,「既然如此念念不忘,就沒有退路,努力去做!」
問她是否想要回頭做別的工作?她說,與其做別的事又惦記著攝影,還不如專心攝影。
就是這股 "氣",讓筆者別有感受!
苗嘉澍作品 ©苗嘉澍
對於其他也想從事專業攝影師的人,她會提供怎樣的建議?
嘉澍說,多看多學!不要只是學攝影技巧!音樂、電影、文學.....要多方涉獵。將來在工作中,可能遇到各式各樣的人,這些內在的資產會幫助你更快理解所處的環境,所遇到的人,更容易預視即將發生的片刻,幫助你拍出有深度的照片。
苗嘉澍作品 ©苗嘉澍
照片記錄著這我和被攝者一同走過的時間
拍過的照片,嘉澍不時重新檢視。照片中的人物霎那間微妙的變化,有些是雙眼未曾注意,相機卻代為記錄下來。尤其某些人物的拍攝不只一次,對嘉澍來說有別具意義,彷彿她也跟著這些被攝者走過了一段歲月。
她珍惜每一次的拍攝經歷,也珍惜每一回與被攝者的互動。在參與者與旁觀者的角色變換中,有個人的自由,也有無可取代的興趣。雖然這條路上還有許多狀況要努力改善,例如接案的量或收入等等。但嘉澍樂觀看待,她知道現在撐住,才可能吸引更多機會。背著的相機不重,看到擷取下來的影像的快樂,讓她下次出發的步伐更為勇敢。
苗嘉澍 ©Doris

追蹤苗嘉澍臉書粉絲頁
追蹤 ONFOTO STUDIO 粉絲頁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33會員
22內容數
愛上攝影有許多理由,進而想要用攝影說話則是創作的初步。 這個專欄將訪問在 Onfoto Studio 新型態攝影私塾學習的朋友們, 在創作路上最初與最近的想法,同時也聊聊未來想往那個方向走去。 ✶ 專欄編輯|青年藝術人才培育計畫 Doris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ONFOTO STUDI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這次我們就來訪問祥昀,除了談到她對「時間」的看法,也將介紹她如何協助喜愛攝影藝術的人觀看影像,經由分析影像,認知語意,進一步深化個人的創作。
Jonni 是一位電腦動畫創作者,看他的 Instagram 和 Facebook,讓人想起動漫電玩和美國畫家 Edward Hopper。而他的學習過程也很有趣,畢業自中山大學企管系,隨後跨界到台藝大視覺傳達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畢業三年多來,他的名字已在業界備受肯定,並獲邀參與多項設計,包括今年金
面對同樣喜歡攝影的人,我喜歡問人家是怎麼開始攝影的。藍立的回答是,一開始是因為爬山時帶個相機,走到半路可以停下來拍拍照,這樣比較不會「累」!結果呢?他就這樣一直拍下去了! 這個理由挺有趣的,也很有道理。愛拍照的人不都是拍完以後才覺得累嗎?相機在手,走多遠,站多久都沒關係,等放下來才知道好累呀。 這
你是否有相同的經驗:走進一家攝影書專門店,還沒開始翻閱書籍,心中就一陣興奮,彷彿走進一座寶庫一樣,深怕錯過角落的隱藏物件。
學容與大家不一樣的地方是,她自小就在家自學,不曾經歷過學校體系的養成教育,但這個學習背景,從不曾影響她成為文字工作者的企圖。這也引起了編輯的好奇心: 一個人的能力開發,是否唯有經由學校教育,並獲得官方文憑,才能在求職時被「認證」?
這次我們就來訪問祥昀,除了談到她對「時間」的看法,也將介紹她如何協助喜愛攝影藝術的人觀看影像,經由分析影像,認知語意,進一步深化個人的創作。
Jonni 是一位電腦動畫創作者,看他的 Instagram 和 Facebook,讓人想起動漫電玩和美國畫家 Edward Hopper。而他的學習過程也很有趣,畢業自中山大學企管系,隨後跨界到台藝大視覺傳達研究所取得碩士學位。畢業三年多來,他的名字已在業界備受肯定,並獲邀參與多項設計,包括今年金
面對同樣喜歡攝影的人,我喜歡問人家是怎麼開始攝影的。藍立的回答是,一開始是因為爬山時帶個相機,走到半路可以停下來拍拍照,這樣比較不會「累」!結果呢?他就這樣一直拍下去了! 這個理由挺有趣的,也很有道理。愛拍照的人不都是拍完以後才覺得累嗎?相機在手,走多遠,站多久都沒關係,等放下來才知道好累呀。 這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是耳機愛好者,有線和無線耳機都有不少。外出時為了便利,都是戴藍芽耳機,雖然因為傳輸限制音質不如有線耳機,但因為外出時有少有機會可以靜靜聆聽音樂,這點妥協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一般入耳式耳機會讓耳塞深入耳道,雖然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卻也容易造成耳道發癢甚至發炎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Thumbnail
絕壁千峰萬仭哉,迂迴棧道上雲台。天門霧鎖晴還雨,洞宇彌煙撥不開 今天的行程就是輕鬆逛天門山,然後回去休息。嗯...聽起來很輕鬆吧,玩到第14天,就算今天只有一個行程,逛完、吃飯回去休息通常也都下午6-7點,也是累累的。跟媽媽出來自助的心得就是:大陸很大,要很耐走,體力要好,保持健康,及早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在一個常覆蓋著灰色和藍色的繁忙城市中心,珍發現了一條流淌著鮮紅的小巷。這不是普通的紅色,而是一種充滿活力、在牆壁和地面上跳舞的生動色彩,將一條平凡的小路轉變為充滿神秘的通道。作為一位對色彩和情感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攝影師,珍被這個異象吸引,如同飛蛾撲向火光。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在模糊的照片色調中,自然景觀或抽象畫的輪廓逐漸顯現。在這種含糊的景象中,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刻由珍所捕捉的,她的攝影常探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細微之處。珍站在小鎮的邊緣,手持相機,凝視著眼前跳動的豐富色彩。
Thumbnail
在一個古色古香又充滿現代活力的小鎮上,珍帶著相機掛在脖子上穿梭於繁忙的街道。周圍的色彩模糊不清,這讓她想起了前幾天無意中拍下的一張照片:鮮艷的紅色與舒緩的藍色交織,細節雖然因動作而失焦,但情感卻無比深切。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我是耳機愛好者,有線和無線耳機都有不少。外出時為了便利,都是戴藍芽耳機,雖然因為傳輸限制音質不如有線耳機,但因為外出時有少有機會可以靜靜聆聽音樂,這點妥協還是可以接受的。然而,一般入耳式耳機會讓耳塞深入耳道,雖然有更好的隔音效果,卻也容易造成耳道發癢甚至發炎
從Valentino鉚釘高跟鞋來看,這雙微搖滾元素的爆款因其大膽風格而與高定基因的范倫鐵諾過去仙氣飄飄的時裝元素衝撞,加上Pierpaolo Piccioli和Maria Grazia Chiurik兩位設計師成功對該元素做了轉化,讓這股叛逆風氣產生了少有的高定感。
Thumbnail
絕壁千峰萬仭哉,迂迴棧道上雲台。天門霧鎖晴還雨,洞宇彌煙撥不開 今天的行程就是輕鬆逛天門山,然後回去休息。嗯...聽起來很輕鬆吧,玩到第14天,就算今天只有一個行程,逛完、吃飯回去休息通常也都下午6-7點,也是累累的。跟媽媽出來自助的心得就是:大陸很大,要很耐走,體力要好,保持健康,及早
Thumbnail
文:邱怡青 對她來說,家從未真正的興起落成。 她一直帶著行走,隨處得以安身。會讓你覺得她是擅於攀岩或正要迎接賴以維生的湖泊凍結的季節來臨,總是想辦法安於變動之上的人。 她說自己無法待在不間斷的循環反覆之中,無法輕易的安於所有已經能駕馭掌握的模式,比如一個城鎮的路線、閱讀一本書的
Thumbnail
在一個常覆蓋著灰色和藍色的繁忙城市中心,珍發現了一條流淌著鮮紅的小巷。這不是普通的紅色,而是一種充滿活力、在牆壁和地面上跳舞的生動色彩,將一條平凡的小路轉變為充滿神秘的通道。作為一位對色彩和情感有著敏銳洞察力的攝影師,珍被這個異象吸引,如同飛蛾撲向火光。
Thumbnail
2024.06.19 在安靜的小鎮老林村,每個街角都隨風輕聲細語,金色樹葉輕輕搖曳,住著一位擁有藝術家心靈的攝影師珍。她的日子裡,充滿了捕捉光與影的慢舞、路人匆匆一瞥的微笑,以及守護小鎮的古樹所帶來的恆久寧靜。 一個霧濃的早晨,當珍在露水浸濕的公園漫步時,她偶然發現一台被遺忘在橡樹根旁的舊相機。
Thumbnail
在模糊的照片色調中,自然景觀或抽象畫的輪廓逐漸顯現。在這種含糊的景象中,我們可以想像這是一刻由珍所捕捉的,她的攝影常探討生活和情感的深刻細微之處。珍站在小鎮的邊緣,手持相機,凝視著眼前跳動的豐富色彩。
Thumbnail
在一個古色古香又充滿現代活力的小鎮上,珍帶著相機掛在脖子上穿梭於繁忙的街道。周圍的色彩模糊不清,這讓她想起了前幾天無意中拍下的一張照片:鮮艷的紅色與舒緩的藍色交織,細節雖然因動作而失焦,但情感卻無比深切。
Thumbnail
珍一直被那些刻畫在歲月臉上的故事所吸引,被長者平靜的凝視所吸引。作為一名攝影師,她試圖捕捉這些故事,將那些流露出一生豐富經歷的瞬間表情定格下來。在一個清爽的秋日早晨,當她漫步於當地農夫市集的繁忙小道時,一位眼睛閃爍著、面帶和藹微笑的老年婦女吸引了珍的注意。
Thumbnail
一股傳遞與解釋的熱望,也為了自我解釋。在某種程度上,他所探討主題表面上的分散性與多元性,掩蓋了思想的連貫感。布魯諾.拉圖在他巴黎的公寓裡,以一種質樸、歡欣、力量滿盈的姿態,投入這一系列訪談。只有在我們深知生命(尤其是精神生命)已經來到了某種凝縮精煉的時刻,方能達致此等狀態。這是一種出自緊迫感的寧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