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的媽媽需要」其實是誤會一場?

2019/11/02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地方的媽媽需要 ____ 」變成了一句網路流行語;有一說是來自PTT,但當然PTT不會是起源,只是因為那邊鄉民多,而鄉民正是起源處的大宗顧客來源。而這一切的開始,其實是場誤會。

後來用這個詞的人涵蓋男女,也用在很多意想不到的地方;總之只要是跟「自認是鄉民的年輕媽媽」(當然也有爸爸等等),就可以套用這個句型。轉用的語境則多半是「我們這群媽媽」或「某個特定地方的媽媽們」之類的。
不過,我相信目前大多數會套用這個語彙的人,都已經不知道它的起源、以及原本的意涵,純粹就只是因為好玩而已。
作為常在國外網站混的30年資深鄉民,我當然知道這個詞的緣由,就讓我來跟大家開示一下,大家可以自己決定以後要不要繼續使用。
這一切其實是來自美國色情網站上常見的一個廣告;而且這個說法的歷史其實比網路時代更早,在過去的美國地方報紙、雜誌、公布欄、分類廣告上都可以看到。典型的格式是這樣的(礙於尺度,就不一一翻譯了;需要講解的地方會有說明):
重點在於其中的「Local」這個字。美國民風相對開放,所以這種「求偶」廣告多數時候可以大剌剌刊登,而且強調可以幫你找到「本地」的對象;之所以強調「本地」,主要有幾個原因:
  1. 因為是本地,所以距離不遠,湊對成功就可以馬上送作堆,不用等到子彈都冷了。
  2. 美國大城市多,但孤立的小村鎮更多;如果本地就可以找到人,就不必舟車勞頓,開車到一小時之外的鄰村。
  3. 如果是人少的小地方,說不定約到的「本地人」就是小時候暗戀已久的校花之類人物。
在《愛情青紅燈》的紙本媒體時代,因為發行區域受限,所以「local」的訊息對於招徠顧客相對重要;而到了網路媒體時代,因為資訊可以跨越地域限制,只要資料庫或顧客群夠大,要在遠端幫同村的兩人湊對也不是難事。
於是在寬頻網路普及,大家都很容易就可以上網看電影之後,這種配對服務受到了很大的威脅;既然在網路上就可以看遍天下各色人種、滿足各種個人偏好,又何必單戀一枝昔日校花?
不過話又說回來,在可用的終結者和人工肌膚進入實用階段之前……
網路速度再怎麼快,還是有它無法取代的實際應用,所以這類牽線服務還是有其需求。雖然看片網站是這類服務的死對頭(但老闆也可能是同一個就是),但客戶群最精準的地方,還是曠男怨女們關心國事之後常去紓解身心的各大影城。
隨著高速網路普及,當然這些影城的客群也不限於一國一語,各種語言版本也陸續出現;然而遺憾的是,這些翻譯不一定出自我這類專家之手,於是「local moms need _____ 」的中文版就變成了:
後半段不是重點,而是前半段把「local」翻成了「地方的」。依我的經驗,這個翻譯出自真人之手(機器翻譯會把「cock」翻成「公雞」),但譯者並不曉得你已經知道的前面那段典故,本身也不是用戶(否則就會知道「local」的重要性),所以就翻成了「地方的」。
在經過幾手傳播之後,這個技術上算是錯誤的翻譯弄假成真,變成了大家愛用的「地方的媽媽需要 ____ 」,而實際的意義也脫離了原本「就地取材」的精義。
在起源地的美國,這段文字也衍生出了許多不同的版本和應用;例如:
所以,當你套用「地方的媽媽/爸爸/同學……」這個句法、特別是有些暗示意味的時候,或許會想起這一切都是個美麗的誤會,看看還要不要繼續,以免被「老司機」們暗笑你引喻失義。
不過我得自首的是,會開始聊這件事情,是因為我自己也用了這個語法:
不過我覺得還挺貼切的就是。
至於原始版本為什麼要講「媽媽」,而不是其他的名詞呢?那又是另一個層次的哲學問題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傅瑞德
傅瑞德
行銷與媒體經營管理顧問、科技產業觀察者、寫作者、翻譯者;煙斗、雪茄、艾雷島威士忌愛好者。重機騎士,插畫家、數位書法、木工師父,能做的鄙事比你想像的多更多。過去的文章在 http://fredjame.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