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初馬:2019太魯閣馬拉松記錄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很久沒有出動的兔子
2008年11月的第一週,我參加了人生第一次路跑,正是2008年太魯閣馬拉松,半馬。那一次,我不偏不倚的跑了3小時55分,與其說是「路跑」不如說是「路走」,我就這樣一路從中西橫貫公路的牌坊走到溪畔隧道再折回來。當然,是被關門了,沒有拿到成績證明,只有一片完賽獎牌。心理也沒有什麼特殊的感受,對我來說不過是一次難得的郊遊。
隔了三、四個月,我又參加了2009年的高雄馬拉松,這一次在蓮池潭前被請上了回收車,這次不但連成績都沒有,獎牌也沒有了!對我來說,依舊只是難得的城市散步活動,其實也沒有特別的心得,也沒什麼熱血跑馬魂被挫折那種東西。但是經過這兩次,卻被喜歡參加路跑的朋友位列為「可以招來一起跑馬的咖」,於是乎,慢慢的開啟了我長達10年的半馬旅程。
半馬,是的!只有半馬。09年才算是慢慢認真跑馬的我,10年跑了大概60場上下的半馬,成績再也沒有重蹈08年太馬的四小時,也從沒有坐上回收車,就算跑得再累,乃至受傷,都不曾坐上回收車,成績最好也曾經極為接近2小時。只是,「半馬不是馬!!」跑馬前輩聽我瘋狂的10年半馬經歷時,大叫而出的馬界名言震耳欲聾,被當時的業餘組女總一覺得我瘋了,或許也算得上一筆光榮的記錄吧!我知道半馬不算馬拉松,但總因對自己的能力感到質疑而不敢入全馬,42公里是一個太過遙遠,遠到我難以想像如何用雙腳踩踏的距離。但在路跑初初大風行的時期,看著網路上開始有些小女生,露著白晰柔弱的臂膀腰腿,跑了二、三場半馬後就直接升級全馬,那時看著那些柔弱的小女生曬在網路上的美照,覺得不思議!但多少還是會想,她們怎麼能夠?而我又怎麼不能夠?
2008年-2013年太馬半馬接上2013年-2019年古都半馬、2019年太馬全馬
終於,2019年我步入全馬,當成認真跑馬10週年紀念感覺也有幾分意思,尤其還是在這場太馬。原本,從2008年起,延續了好幾年風雨無阻,連地震也不怕的參加太馬,因為2014年亞泥與路權的爭議,決定離開這個每年必訪的賽事,一直到今年才又因緣際會的回到了數年不曾參加的好山、好水、好難跑的賽道。最深刻的心情應該是驗證了江湖謠傳的「太馬風景在21公里組折返點後」,原來,都是真的。過了溪畔隧道後,有種在大山谿壑裡跑步的壯闊感,尤其用腳跑的,那山更近、更大,溪也更深、更急,是難以形容的開闊。
在這山水之間,李欣倫的那句「馬拉松的終點,人生的起點」也不斷的浮在腦海裡。這真是跑馬人才懂得體會。剛開始認真練跑步時,參加10公里的賽事,跑到7、8公里就覺得人生差不多跑到盡頭了。後來,越跑越多,穩定參加半馬賽事,每次跑到17、18公里時也還是會覺得負擔好大、腳步變沈!結果,等參加29公里的丹大林道及日月潭環潭,跑過21公里的里程牌時,心頭冷靜得彷如看到一個普通公車站牌在路邊,體力飽飽的一點疲倦感也沒有,直到24、25公里時才又開始覺得人生正在走向崩毀的旅程,自責何苦自虐至此?而當我站上全馬的賽道,認清這是一段長達42.195公里的苦痛人生在等待我時,那十足往生感的體驗果然還是遞延到最後的幾公里出現。那曾經的7、8公里、曾經的17、18公里、曾經的24、25公里到底是什麼?我,還是同一個我啊!
或許,這就是人生吧!把眼光放遠了,路也就能走遠了
嗯,但跑馬人生哪裡如此容易就被我參透?這體悟是在沒有發現自己配戴了快樂錶時的體悟。人生雞湯喝飽、喝滿,只是雞湯再補也補不了虛不受補的人生現實。當手腕上的馬拉松錶變成快樂錶,一切就不再只是停頓在什麼眼光放遠、目光高大的淺碟領悟了。
太馬是山地馬,以往都跑半馬,不管山路還是平地GPS訊息一向都很穩定,就連阿里山的雲端馬拉松GPS也沒出過差錯,結果這一次充份的體驗了在無心理準備下,手錶變成快樂錶造成的身、心、靈衝擊。尤其,當預期的「剩下7公里」變成「剩下13公里」,甚至最後變成「15公里」時,真的有人生希望被命運之神徹底捏碎的即視感,越跑越長的馬場、越來越難熬的人生。身心衝擊的程度已經不是站在賽道上,雙手扶臉擺出吶喊囧臉就可以緩解的,那亂飄的GPS也不是站在燕子口隧道對著峽谷大聲呼喊,就能喚回來的。我抱著身心俱疲的痛苦感,一路從山上亦步亦趨的滾下來。最後我的快樂錶讓我莫名的跑了49公里,唯一讓人欣慰的,是老弟的高級GPS錶也一樣歡樂。他用軟體將GPS記錄視覺化後,更讓我們看著他驚人的體魄如何在太魯閣峽谷翻山越嶺練輕功,十足骨骼精奇、學武奇才的架勢。當真歡樂感十足。
最後幾公里就為了這快樂錶亂了節奏。忽然發現42.195公里成了永遠到不了的遠方,但偏偏,我還站在這條不歸路上,到不了也回不去,進退兩難的身心苦痛難以言喻。在折返點前巧遇對向折返的老弟時,我還毫不客氣的祭出中指,質問他『說好的「馬上就到的」折返點呢?我跑到人生都快打對折了!折返點呢!?』他哈哈哈乾笑幾聲留下「快到了啦!」的尾音,同時手腳麻利把我的中指照拍下來,即時傳到家庭群組,所謂「手足有愛」應該就是這個意思吧!但那時的我還笑得出來、跑得起來,一發現錶變成歡樂錶後,世界都變了樣,我再也笑不出來了,落入崩潰邊緣。
或許,設定目標的作法根本就是錯的,活在當下才是真的
出發的人不見得得到下一個夢想,有可能是得到一段大便臉的旅程。但如果是一步一步的只看著眼下的道路,只要方向對了,就算中間有什麼樣子的變數也不會受到那麼大的干擾吧!活在當下,才能有最堅強的力量吧!最後,我終究又跑又走的「跑走」完了真實的42.195公里,但超過了關門時間11分鐘。跑完當天,約莫有輕度失能的障礙,更晚一些直接進階到中度失能,三天後的現在,只剩下一點乳酸堆積的疲倦感,嗯,我想真的是無傷完賽初馬了,扎扎實實的初馬,畢竟過去我可連練習都沒跑過42.195公里呢!可喜可賀!
如果,這個全馬早個幾年跑完,或許我會狂喜好幾天,但因為這些年,跑步這件事情對我來說,越來越像是一種日常,也越來越尋常。日常,總是沉靜的美,勝過喧囂。
跨過30歲後的那年我用10年認真累積了許許多多半馬的記錄,如今,跨過40歲後,邁入全馬,是一種記錄也是另一個階段的開始,但厚厚的兩本的「馬拉松」記錄裡,終於有一場貨真價實的馬拉松,總還是有幾分欣慰的。「馬拉松的終點,人生的起點。」人生下半場的上場鐘,「噹」的一聲敲得響亮,繼續戰吧!繼續跑吧!下一個10年。
    Yushiko
    Yushiko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