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星期日早上吃頓英式早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廣播說:星期五與星期六叫外送日,星期日是屬於宿醉的。

對我而言,星期日是屬於空白。我會端著盤子坐在客廳的落地窗前,看天空看行人也看劃過天際的飛機。

常常、並不是每個星期日早上,其實已經接近中午,家裡的英國人會煮份熱騰騰的早餐,有時候是英式鬆餅,有時候是英式早餐。英式鬆餅與我們認知中的美式或格子那類厚厚的鬆餅不同,只有薄薄一片,很有可麗餅的樣子,最經典的吃法是淋上檸檬汁與糖粉;英式早餐對我來說像是日本人之於味噌湯,好像有個標準但其實每家口味與內容都不太一樣。

我的第一份英式早餐體驗來自倫敦海德公園,就是湖邊那間景色很好的餐廳,盤子裡的組合完全符合我們對英式早餐的認知,有蘑菇有番茄有香腸有培根有炒蛋有黑布丁有烤土司還有一小碗焗豆,有了這次經驗,我確定了我並不喜歡英式香腸,內餡沒有台式香腸有嚼勁、口感有點粉而且香料味重,黑布丁也沒有網路上形容的那麼妖魔鬼怪,倒是焗豆超出了我的預期,看起來就很難吃的焗豆其實是番茄口味,微酸微甜,只是一直到現在我還是無法一個人吃完一般市售一份量的焗豆,總是吃了一半就覺得膩。

雖然知道英式早餐份量足,卻沒想到那麼飽,當天早上吃完後我一路飽到晚上,連寄宿家庭準備的晚餐都吃不下。

那次旅行裡我吃到了炸魚薯條與英式早餐,還吃到了後來定居英國後常常吃的魚派,完成了我對英國食物的嘗試清單。

嚴格來說我並不是英式早餐的信徒,出外投宿旅店如果早餐還有其他選擇時我絕對不會選擇英式早餐,又或者我有自己的搭配習慣,我不要英式香腸與焗豆,蛋最好是用炒的,再不然蛋黃半熟的荷包蛋也可以,最後最後才會選擇水煮蛋;不排斥黑布丁、番茄跟英式培根,可有可無,比較起來我還是喜歡英式培根多於美式培根。蘑菇一定要有,薯餅有的話最好,喔,對了,還有烤土司,要白的不要全麥的。

後來落腳東倫敦,有天一個當地人神秘兮兮的帶我來到車站附近小巷子一間不起眼的、裝潢老舊的、所見一切都包裹在油膩中的咖啡廳,裡頭坐著的永遠只有老人或穿著工作服的藍領工人的那種咖啡廳,像是要拆開一個禮物似的告訴我英式早餐就是要配炸吐司。

炸吐司,就是把整塊吐司放進油裡炸。

在他殷切的眼神下我大口咬下那吸滿了油的吐司,瞬間油膩感迅速將我整個嘴包覆,喝再多水也沖不下。後來炸吐司成了我的拒絕往來戶。

幾年前BBC曾刊登一篇以英式早餐為主題的文章中提到英式早餐是英國最好的料理,但其中的高熱量與高膽固醇不應常吃。這是千真萬確的,而且儘管擁有全世界最知名的早餐類型,大多英國人其實不吃早餐,頂多就喝一杯咖啡,連我們認知裡英國人不離手的茶都不是。

我曾經問過寄宿家庭的媽媽一大早起床空腹就喝咖啡不會傷胃嗎?她露出一臉厭惡的表情說我們太脆弱了才會有這樣的感覺。

到最後,就我身邊的狀況看來,英式早餐是屬於觀光客與老人的。

常常我會自問為什麼不喜歡英式早餐,是太油嗎?但在台灣時蔥油餅油飯這類油膩膩的食物都能當早餐,甚至高中時有一陣子我早上迷上吃滷肉飯,就在學校側門的小發財車,從電鍋中挖出還冒著煙的白飯裝進塑膠袋,淋上旁邊保溫鍋裡的滷肉後用紅色塑膠繩綁好,裝入小塑膠提袋附上一支白色塑膠湯匙。

但大多時候我的早餐內容很固定,我是那種挑上了一類食物後可以天天吃的類型,連續好幾年的時間、甚至當我現在再走進台式早餐店時點的都會是中冰奶加火腿蛋吐司不要黑胡椒,吐司不需要切邊、洋蔥小黃瓜都要,那種透明黃的抹醬跟番茄醬都加,吃完後袋底會留一層混了番茄醬成了淡紅色的主要是小黃瓜汁的液體。

現在回想起來才發現,我根本就不是個每天吃早餐的人,尤其有很長一段時間從事晚班工作,早晨大部分都睡掉了,而且吃了早餐我就吃不下午餐、沒吃午餐下午又餓,如果吃了點心晚餐又吃不下,如此惡性循環下我後來寧可忍耐一下到中午再吃飯,在台灣的最後那幾年我根本不吃早餐。

但台灣的早餐店卻是我在英國最想念的台式食物風景,可能失去的東西最美好,又在英國完全找不到類似的類型店家。那種菜單總類可以寫滿整片牆,從小輕食到全餐都有,最靠近門邊的鐵板煎台永遠吱吱作響,邊緣檯子上還會擺上幾個包在透明塑膠袋裡的三明治,那樣類型的店家。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影山潮的沙龍
21會員
71內容數
我對故事上癮。電影、劇場、紙本與攝影,任何呈現故事的方式都讓我著迷不已,她們在我的生活中留下痕跡,而我在這裡為她們留下痕跡。
影山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2/22
我就是把整季《Brain Reaction》當live show看的神經病!
Thumbnail
2022/02/22
我就是把整季《Brain Reaction》當live show看的神經病!
Thumbnail
2022/02/11
先說結論:那並不是一個認知中寓教於樂的科學教育節目,如果你能從中學到什麼,那就真的太好了。
Thumbnail
2022/02/11
先說結論:那並不是一個認知中寓教於樂的科學教育節目,如果你能從中學到什麼,那就真的太好了。
Thumbnail
2022/02/07
如果把我至今的人生從中切開,會剛好落在一個最大的轉折點上。那一刻我終於離開所有壓抑的束縛,開始用自己的雙腳踏上世界。 是不是人都會有那麼一天,認知到自己與理想間那段永遠縮不短的距離?
Thumbnail
2022/02/07
如果把我至今的人生從中切開,會剛好落在一個最大的轉折點上。那一刻我終於離開所有壓抑的束縛,開始用自己的雙腳踏上世界。 是不是人都會有那麼一天,認知到自己與理想間那段永遠縮不短的距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今日終於得空出門吃早餐+寫日記,在我家附近的英式早餐,能吃的就只有幾家。 傳統的英式早餐包含有香腸,培根,太陽蛋(或是炒蛋),蕃茄,焗豆,烤吐司,炒洋菇,炸薯餅,black pudding (有點像豬血糕)和炸麵包,不過black pudding 和炸麵包在我家這裡很少店家有提供。素食的英式早餐就
Thumbnail
今日終於得空出門吃早餐+寫日記,在我家附近的英式早餐,能吃的就只有幾家。 傳統的英式早餐包含有香腸,培根,太陽蛋(或是炒蛋),蕃茄,焗豆,烤吐司,炒洋菇,炸薯餅,black pudding (有點像豬血糕)和炸麵包,不過black pudding 和炸麵包在我家這裡很少店家有提供。素食的英式早餐就
Thumbnail
只用到一片吐司,卻有兩顆雞蛋和兩片起司,跟一般三明治比起來相對低碳水、高蛋白質,對低醣飲食的人來說是很棒的選擇。魚鬆拌入厚蛋中、夾入滿滿滿的蕃茄,然後放上百搭的切達起司,最後讓蕃茄、魚鬆厚蛋與起司這三個元素擁有接近的地位,是一份吃起來清爽又營養滿點的無敵三明治!
Thumbnail
只用到一片吐司,卻有兩顆雞蛋和兩片起司,跟一般三明治比起來相對低碳水、高蛋白質,對低醣飲食的人來說是很棒的選擇。魚鬆拌入厚蛋中、夾入滿滿滿的蕃茄,然後放上百搭的切達起司,最後讓蕃茄、魚鬆厚蛋與起司這三個元素擁有接近的地位,是一份吃起來清爽又營養滿點的無敵三明治!
Thumbnail
在跌宕流動之中,仍有舊物不變,就算只是一份早餐的肉鬆蛋吐司,都讓人感覺心安。像這樣拜訪舊物,帶來了安定感,雖然只是單調的重複也無妨。
Thumbnail
在跌宕流動之中,仍有舊物不變,就算只是一份早餐的肉鬆蛋吐司,都讓人感覺心安。像這樣拜訪舊物,帶來了安定感,雖然只是單調的重複也無妨。
Thumbnail
早午晚三餐是基本的需要,香港人似乎對於早餐沒有很大的講究,一般我們也是吃麵包三文治,或者很多人都會上班前往快餐店或茶餐廳吃一個A餐便ok,中式一點,可能吃腸粉、燒賣和粥。我覺日本人的早餐太豐富,因為會吃一碗白飯,但我有位日本人笑說,其他香港的早餐也一樣豐富,而且還很油膩呢﹗想起來也是,日本人的早餐…
Thumbnail
早午晚三餐是基本的需要,香港人似乎對於早餐沒有很大的講究,一般我們也是吃麵包三文治,或者很多人都會上班前往快餐店或茶餐廳吃一個A餐便ok,中式一點,可能吃腸粉、燒賣和粥。我覺日本人的早餐太豐富,因為會吃一碗白飯,但我有位日本人笑說,其他香港的早餐也一樣豐富,而且還很油膩呢﹗想起來也是,日本人的早餐…
Thumbnail
在法國 Tours 住的那個半月,最不習慣的是早餐沒有蛋吃。  Homestay爸爸有一次看我手拿著一瓶美國帶去的花生醬,還說:「天啊,早上居然吃鹹的」。 第一,花生醬不是甜的嗎? 第二,如果我說我早上其實想吃醬油雞蛋、鮪魚蛋餅 or 酸菜燒餅,不是這甜到胃酸漲潮的果醬與優格, 他會懂嗎。  法國人
Thumbnail
在法國 Tours 住的那個半月,最不習慣的是早餐沒有蛋吃。  Homestay爸爸有一次看我手拿著一瓶美國帶去的花生醬,還說:「天啊,早上居然吃鹹的」。 第一,花生醬不是甜的嗎? 第二,如果我說我早上其實想吃醬油雞蛋、鮪魚蛋餅 or 酸菜燒餅,不是這甜到胃酸漲潮的果醬與優格, 他會懂嗎。  法國人
Thumbnail
台灣早餐文化是許多人的驕傲,有高達八成民眾(上週在松菸早餐展學到的)早上在外面用早餐。老人可以早早散步去吃豆漿饅頭、上班族拎了個飯團或三明治就走,學生有蛋餅奶茶,自由工作者或家庭主婦也可以悠閒地吃個麵包煎蛋配咖啡。 在國外留學時,想念的還真是台灣的早餐。酥脆的蛋餅、飽滿的炭烤土司、乳味濃厚的鮮奶茶。
Thumbnail
台灣早餐文化是許多人的驕傲,有高達八成民眾(上週在松菸早餐展學到的)早上在外面用早餐。老人可以早早散步去吃豆漿饅頭、上班族拎了個飯團或三明治就走,學生有蛋餅奶茶,自由工作者或家庭主婦也可以悠閒地吃個麵包煎蛋配咖啡。 在國外留學時,想念的還真是台灣的早餐。酥脆的蛋餅、飽滿的炭烤土司、乳味濃厚的鮮奶茶。
Thumbnail
我跟我老公絕大多數都是在家裡吃早餐。 偶爾我們會出門去家裡附近的傳統早餐店, 老公會點鹹豆漿,我則是無糖豆漿,搭配燒絣油條(有時候也會燒餅夾蛋,完全就是看心情。) 如果沒有出去吃,我們大部分在家裡的早上,都會先準備一壺熱茶,因為我早上起床之後,喜歡喝點熱的東西,然後再準備兩杯咖啡。 早餐的樣式,從中
Thumbnail
我跟我老公絕大多數都是在家裡吃早餐。 偶爾我們會出門去家裡附近的傳統早餐店, 老公會點鹹豆漿,我則是無糖豆漿,搭配燒絣油條(有時候也會燒餅夾蛋,完全就是看心情。) 如果沒有出去吃,我們大部分在家裡的早上,都會先準備一壺熱茶,因為我早上起床之後,喜歡喝點熱的東西,然後再準備兩杯咖啡。 早餐的樣式,從中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