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真的會傷害幼童大腦嗎?錯。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而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名的JAMA pediatrics期刊在11/4發表了一篇有關學齡前兒童手機使用與大腦白質完整性的關聯的研究。這個研究使用MRI掃描幼童腦部,發現那些每天使用手機超過一個小時(AAP建議時數)的幼童腦部內,那些跟大腦認知執行功能有關的白質地較雜亂、無法形成一個有效的連結。除此之外,這些幼童語言跟認知功能也較低。簡單一點來說,也就是智商較低。


看到這裡很多父母跟老師可能會認為「是手機傷害了大腦」。在這裡要鄭重澄清一個觀念,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本身】。這個研究不是要告訴我們手機電磁波會把大腦煮熟、也不是什麼藍光會破壞大腦結構。


#真正傷害孩童大腦的是#缺乏互動」☝


(第一作者Dr. Sutton在訪問中提到"It's not that the screen time damaged the white matter," he said, adding that what could be occurring is that screen time is too passive for brain development.)


一到五歲是大腦成長最快的時期。小孩每多花一個小時在手機上,就缺少一個小時與外界互動的時間。越少互動意味著越少大腦連結,自然地認知跟執行功能也較差。之前我在【學習語言要趁早: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連結放下方)這篇也提到過,小孩學習語言最重要的就是「真人互動」,這個時期與外界尤其是跟父母的互動對腦部的發展有極大的影響。


因此各位爸爸媽媽要了解,如果你跟小孩在一起時都在看手機⋯就算你不給小孩看手機,對小孩子負面的影響也等於給他們看手機。


親子互動最重要的是質量,親子一起時從事的雙向活動像是共讀、玩遊戲、甚至只是簡單的聊天或陪玩才是幫助孩子大腦發展的關鍵。


(關於如何陪玩,請看之前文章【哈佛大學嬰幼兒教養法】簡單五步驟教出聰明寶寶,連結在最後)


❗美國小兒科醫學會建議的螢幕時間:❗

  • 18個月以下 – 零 (若是用手機跟遠方親人互動則可接受。之前提到了,真正傷害大腦的不是手機,而是缺少互動。)
  • 18~24個月 – 在父母陪伴下可以短暫地觀看高品質節目
  • 2-5歲 – 每天最多一小時高品質節目


✳【哈佛大學嬰幼兒教養法】簡單五步驟教出聰明寶寶
https://www.facebook.com/…/a.15240634976…/2380792652017926/…
✳【學習語言要趁早: 每個嬰兒都是語言天才】
https://www.facebook.com/peddythepediatrician/posts/2253689804728212?__tn__=-R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美國小兒科醫師 Peddy 的沙龍
90會員
49內容數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1/04/27
上星期看到七歲男童因練習柔道導致腦死的新聞。 男童家長跟家人不必講,任何人看到這則新聞想必都非常氣憤跟難過。柔道或是任何有對打的武術都有頭部受傷風險,但這種風險家長甚至是訓練者卻不一定清楚。 日本從平成24年開始將武道(包括柔道、劍道等)納為學校的必修課。世界上應該沒有一個國家比日本對柔道更熟悉了吧
Thumbnail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4/02
台灣醫學系畢業、美國住院醫師訓練中的我,如何通過日本醫師執照考試( 六) 認知自己錯判情勢之後,別無他法,只能更認真的準備。最後的十天,我請了住院醫師最寶貴的休假。這十天除了照顧家人、煮飯之外,其他時間都在讀書。這讓我想起了準備USMLE時每天10-12個小時奮戰的日子。 公眾衛生是外國人的罩門,偏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2020/02/28
#我被日本國考通過率騙了。 十月底見習結束回到美國後,日本語診察能力調查的結果隨之而來。日本厚生勞動省寄到美國來的郵件只有薄薄的一張紙,文件的開頭為「認定書」。內容就簡單兩行「根據醫師法規定,認定受驗者具有醫師國家試驗的資格」。意思就是「恭喜你合格了!」🎊 在拿到結果前,我是非常忐忑的,完全不知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Thumbnail
在數位時代出生成長的孩子,跟長輩的確有很多的差異,單以認知學習方面來說,他們能快速地在網路上搜尋訊息,瀏覽掃描與快速辨識選擇的能力也遠遠超過長輩,常打電玩的孩子周邊視野以及偵測物件的能力也較好,但是從另一個角度看,這些好處是否重要到值得犧牲大腦在閱讀、持續專注力與思考力……這些領域的發展呢?   
Thumbnail
1.根據研究,使用數位產品安撫小孩,可能會導致情緒調適問題。 2.過度使用手機或平板也可能傷害孩子的視力與腦部。 3.兒盟建議家長可以試著與孩子一同使用家中常見物品,發揮想像 力來玩 或 自製玩具。 以下的建議,可以參考看看: 1.設定漸進式的目標:每天減少使用手機或平板一小時,不需
Thumbnail
1.根據研究,使用數位產品安撫小孩,可能會導致情緒調適問題。 2.過度使用手機或平板也可能傷害孩子的視力與腦部。 3.兒盟建議家長可以試著與孩子一同使用家中常見物品,發揮想像 力來玩 或 自製玩具。 以下的建議,可以參考看看: 1.設定漸進式的目標:每天減少使用手機或平板一小時,不需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一代的孩子是在智慧型手機的世代長大的,手機世代的孩子就是不管父母是否提供手機,他都一定會使用手機,所以不需要因為擔心孩子不會用手機,跟不上時代而提供手機。一般在國中階段以前都不建議提供智慧型手機,如果需要聯絡,可以使用功能型足以聯絡使用得手機。一方面在這個階段的孩子自制力較差,另一方面我們希望這個
Thumbnail
這次到台北青發家教中心分享預防網路成癮,有志工夥伴舉手發問: 「常看到很多爸媽自己手機滑不停,導致小孩子有樣學樣,該怎辦才好?」 這邊把我的回答打成文字:
Thumbnail
這次到台北青發家教中心分享預防網路成癮,有志工夥伴舉手發問: 「常看到很多爸媽自己手機滑不停,導致小孩子有樣學樣,該怎辦才好?」 這邊把我的回答打成文字:
Thumbnail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Thumbnail
*泛科學知識長 鄭國威老師 如果說,此時此刻的人類竟對數十億嬰兒,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的實驗,你相信嗎? 我說的就是──大幅增加的螢幕曝光跟使用率。5 歲以下的小孩接觸跟使用螢幕的時間與頻率在過去十年大幅提高,有不少研究共同指出令人憂心的結論,那就是嬰兒愈小開始看電視、接觸平板跟手機,而且接觸時間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如果身為家長的您發現,自己都是用3C產品與孩子共處,面對孩子螢幕時間逐漸增加時,應該及早教育孩子如何節制,可以採取以下作法:
Thumbnail
時間就是生命,如何利用時間就表示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不過,雖然人人知道要珍惜時間,但是現在誘惑太多,人的大腦也比較傾向滿足當下的慾望,不容易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放棄當下的享受,所以在學習歷程中,有效管理時間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很難確實做到的一門功課了。 被數位偷走的童年
Thumbnail
時間就是生命,如何利用時間就表示了我們如何看待自己的生命。 不過,雖然人人知道要珍惜時間,但是現在誘惑太多,人的大腦也比較傾向滿足當下的慾望,不容易為了不確定的未來而放棄當下的享受,所以在學習歷程中,有效管理時間是最重要的,但也是很難確實做到的一門功課了。 被數位偷走的童年
Thumbnail
在手機上常會有記錄「使用螢幕時間」的功能或APP,它是用來提醒我們注意眼睛使用的健康程度。我們都知道,長期使用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孩子太早接觸手機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其注意力跟認知發展,我相信這是所有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前,會顧慮到的事情。
Thumbnail
在手機上常會有記錄「使用螢幕時間」的功能或APP,它是用來提醒我們注意眼睛使用的健康程度。我們都知道,長期使用手機除了影響視力外,孩子太早接觸手機也有可能會影響到其注意力跟認知發展,我相信這是所有家長在給孩子使用手機前,會顧慮到的事情。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
Thumbnail
「手機成癮」真是一個「右手背拍左手心」的嘆息之題啊! 任何東西的成癮都是有跡可循的!關於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我們先從幾條線索看起~~
Thumbnail
「手機成癮」真是一個「右手背拍左手心」的嘆息之題啊! 任何東西的成癮都是有跡可循的!關於孩子「手機成癮」的問題,我們先從幾條線索看起~~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