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數位偷走的童年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因為疫情,社區的小公園與兒童遊樂區封閉,我相信這段時間,為了避免與「不特定」的其他人有接觸,公共場所可以供兒童自由活動的空間也都進行不同程度的管制,對於大人來說,疫情這兩年降低「活動力」轉換不同的生活模式,影響還不大,但是對於學齡前的孩子來說,他們唯一且僅有的童年或許就此少了在大自然中玩耍的機會。
疫情的限制大家都感受得到,但是,對於絕大多數家長來說,他們可能沒有體會到,行動裝置與無所不在的螢幕,已經偷走了孩子的童年時光,或者,即便家長為了不同原因限制孩子接觸螢光幕的時間,但是全球化競爭的壓力,也以不同形式偷走了孩子的童年。
前些年有一次到中國大陸參加某個有關教育的研討會報告台灣的兒童自然教育現況,之後也聽了不同講者的分享,其中有位專家提到,曾經有位家長很苦惱她的孩子在辨認字卡的時候很不專心坐不住,會動來動去,懷疑是不是罹患過動症。這位講者問她的孩子多大?結果四個月大?!
聽到這個實例再看到這個新聞就不會覺得稀奇了,上海有機構開辦了「早期MBA」,每個星期天早上,這些學員要學習建立團隊,解決難題,發展自信心……等等課程,問題是這些由父母接送上課的學員是還包著尿布的一、二歲幼童。或許我們不會像這些家長這麼誇張,但是相信有不少父母期待連鞋帶還不會綁的幼童能讀能寫能算。
其實學齡前孩子最重要的學習就是玩耍,自由自在地在安全的環境裡玩耍,以雙手去探索世界,以五官去感覺周遭,有歌可以唱,有故事可以聽,有同伴可以聊天一起玩遊戲。
若真的要大人眼中的「學習」,那就玩石頭學會分辨形狀,在數花朵裡學習數量,從鳥羽的色彩學會分辨顏色。在大自然中,一個沙坑、一堆落葉,就可以讓孩子玩很久。很可惜的,現代的玩具通常設計得太繁複,為了達到所謂益智訓練大腦的目標,這些玩具其實已經不適合兒童玩,因為「太結構」性了,已經喪失足以讓孩子自由玩耍,隨意想像的機會。
另一方面,現在許多提供學齡前孩子玩的「遊戲」,也都改採在螢幕前玩。有研究發現,盯著螢幕的時間太長,尤其是長時間盯著快速移動的影像,可能會使幼兒的腦處於永久的過度刺激狀態。一至三歲的幼兒若每天看螢幕的時間每增加一小時,以後發生注意力不足過動症的機會就增加近百分之十,而且,面對螢幕時間長,當然就減少與真實人事物互動的時間,偏偏對於幼兒智能發展,這些互動是重要而不可或缺的。
人是群居的動物,人的大腦發展也必須在與真人的實際互動中成長。有個實驗發現,嬰兒如果只看學習外語的DVD,只聽外語錄音帶,卻沒有一個真實的人看著他的眼睛跟他說外語,那麼聽的看的完全無法吸收,連一個音,一句話都不可能學會,那些DVD跟錄音帶的聲音就像無意義的背景噪音。換句話說,嬰兒只能接受一個真實的人經常眼對眼跟他說的那個語言。
除了學齡前的孩子在現代已不容易在自然環境中跑跑跳跳藉由遊戲與雙手來探索世界之外,進入學校,尤其數位環境帶來的無所不在的廣告,形成的消費主義也提早結束了孩子的純真童年。
有研究認為,現在的孩子平均一天會看到二百則以上的廣告,而忙碌的家長也習慣用金錢購買孩子受到廣告引誘所要求的商品。家長沒有注意到,孩子需要的是我們的陪伴與關注,而不是用錢來「讓孩子不要吵」。
無節制的消費跟什麼都幫孩子做好的玩具一樣,會限制了孩子的真實體驗與想像力。有位老師就曾感慨,他問學生假如擁有一大筆錢,會怎麼花?結果所有人都說出自己要買的一大串名牌商品,卻沒有一個人說要造宇宙飛船或是花在其他具有冒險或想像力的事物。
孩子需要比追逐名牌更寬廣的視野,但是方便且免費的網路訊息所附帶的消費商品廣告,正在吞食孩子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方便的網路與看似很棒的學習資源,會不會讓成長中的孩童付出太大的代價?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K會員
    2.0K內容數
    隨著歲月遞變,我自己還是有些主題想比較有系統地寫,另一方面也知道自己需要外力督促,不然恐怕會沉溺在書本裡,懶得動筆。剛好vocus找我進來寫作,或許對我而言,這是個好機會,可以更有效率地把幾個主題整理出來。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李偉文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傳奇靈魂音樂天王的忠告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長假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世界上有三件事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電腦可以用多久?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被偷走的童年》:悲劇是一場由童趣包裝的遊戲幽默、譏諷與痛苦的事件,在這三部電影裡產生了結合,形成了「病態的玩笑」(sick jokes):恰好此三部電影皆取材自二戰前後的納粹德國,且皆以戲謔的方式,對痛苦且難受的事件進行了不同的描述與呈現。對恐怖事件的簡化、刻意誇大的幽默或童真,對於有必要被徹底認識的歷史事件的理解,是否有幫助?是值得質疑的
    Thumbnail
    avatar
    太空人 Astronautin
    2021-06-21
    被偷走的時間班傑明的奇幻旅程:「你可以選擇大聲咆哮,也可以選擇咒罵命運之神;但到了最後,你終究得看開。」
    Thumbnail
    avatar
    地方大嬸
    2021-03-20
    被偷走的一小時:夏令時間的歷史夏令時間開始的第一天,早上一如往常 7 點醒來,手機的顯示時間卻已是 8 點。之後兩、三天只要看時鐘,不時就會記掛起消失的那一小時,究竟是誰偷走的?
    Thumbnail
    avatar
    The Duchess MeowMeow
    2021-03-16
    被偷的肖像畫?一窺8位藝術家之間崇拜又嫉妒的糾葛(二)|《藝敵藝友》第二組藝術家來到英國的弗洛伊德(1922年-2011年)與培根(1909年-1992年),佛洛伊德人如其名是偉大心理學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孫子。而培根也是不遑多讓,是英國哲學家培根的後代。 兩人的故事從弗洛伊德成名後的一次回顧展開始,他提供了一張培根肖像,卻被偷走,這幅畫至今仍為找回...
    Thumbnail
    avatar
    Gin C.
    2021-02-05
    讀書心得:被偷走的十二年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Thumbnail
    avatar
    Grace
    2020-08-22
    【被剝削的童年】學著承認內心的傷口在台灣傳統的文化觀念裡,總認為「天下無不是的父母」,父母的愛總是無私,父母的舉動總是為你好;如果有不是,那只是他們不懂表達,並非他們真的不愛。不會有自私的父母。
    Thumbnail
    avatar
    寶瓶文化
    2018-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