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海灘上的討海人,嶺頂沙丘的三角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跨年的夜,天空等待著煙火,但東海岸的各大河口,已亮起一排另類的漁火。

那是把握夜晚時分,捕撈鰻苗的漁民們。

raw-image

鰻苗,每年冬季限定。由於是洄游性魚種,因此在河川生活6至8年後長大的鰻魚,會在秋冬季節順流而下,進入大海深處產卵,爾後孵化出的魚苗便隨著海流飄送,抵達下一個河口,等待漲潮時溯河而上,到適合居住的水域環境棲息,繼續下一輪成長。

但因鰻苗是夜行性動物,暫棲於河口時,白天皆躲在沙地裡,入夜才游出覓食,因此捕撈鰻苗的工作大都在晚間進行,加上鰻苗有趨光性,故漁民們皆會配戴頭燈,照射水面,利用燈光吸引鰻苗。

raw-image

位在花蓮溪出海口的嶺頂沙丘,便是捕鰻人的其中一處聚落。平時空蕩的海灘上,在這段時節總會撐起大大小小的帳棚,俗稱「鰻寮」。對於預計在這裡補上個把月鰻苗的漁民來說,簡陋的棚子就是他們暫住的家、臨時的社區,而用紗網與竹竿紮起的三角網則放置外頭,是吃飯的傢伙。

raw-image

那天晚上抵達嶺頂沙丘時,遠遠就可看見海灘與海水的交界處,映著一排綠色的光點,那是漁民頭燈的光透過綠色的紗網,照射在海面上的反光。深冬跨年夜的東北季風放肆且冷冽,不僅催得海浪狂態盡現,水溫更低到刺骨,但捕鰻苗的漁民卻只能奮力迎濤搭檔進擊,為求溫飽,彷彿要與海湧爭個輸贏,不畏寒浪。

raw-image

扛著快與身等高的網架與海浪搏鬥,光看就知道是件不輕鬆的事。浪裡來濤裡去的漁民們並非永遠屹立,在捕撈一陣後,總要上岸小歇一會,稍早休息過的同伴則接班下海,維持著群聚且並排的隊形。可能是集結的頭燈亮度較顯眼,可以吸引到更多鰻苗,但更大的可能則是頂浪的每個瞬間都是被捲走的危險,大夥聚在一起雖不一定保證安全,但多少是有個照應。

raw-image

12點鐘,遠在花蓮市區的煙火升空,少數人暫停下手邊的工作,抬起頭看了看璀璨的火光,朝夜空呼喊了幾聲「新年快樂」後,隨即埋首回浪花中,或許這4個字對他們的歡慶意義不大吧?畢竟明天還是要繼續撈鰻苗,討海的生活,日日都辛苦。

※歡迎追踪IG:Jed0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林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觀音雲罩頂,大屯雨迷濛。孤翁河畔坐,獨釣淡江水。
Thumbnail
觀音雲罩頂,大屯雨迷濛。孤翁河畔坐,獨釣淡江水。
Thumbnail
昨晚看完星星就睡在牡丹灣的停車場,停車場就我和昨天傍晚認識的秋貞夫婦二輛車在這過夜。因為牡丹灣緊鄰墳墓區,有秋貞夫婦作伴,我睡起來就安心多了。想想人的緣份真的很奇妙,分屬桃園、高雄二地的人,竟然在這裡結緣。
Thumbnail
昨晚看完星星就睡在牡丹灣的停車場,停車場就我和昨天傍晚認識的秋貞夫婦二輛車在這過夜。因為牡丹灣緊鄰墳墓區,有秋貞夫婦作伴,我睡起來就安心多了。想想人的緣份真的很奇妙,分屬桃園、高雄二地的人,竟然在這裡結緣。
Thumbnail
許厝港濕地捕鰻苗的地景倒是有一點很特別,就是插在海裡的鰻苗架。剛開始的我也不明所以,甚至可能有些人會說,這些棚架會阻礙拍照,不過那些不好看的東西,才藏有「一種悲傷的失落視域」:它是富有歷史的、人文的,而且快消失了。據說現在還活躍的捕鰻人只有百餘位,正在使用的鰻苗架也不多了,但是階梯式的設計極具智慧。
Thumbnail
許厝港濕地捕鰻苗的地景倒是有一點很特別,就是插在海裡的鰻苗架。剛開始的我也不明所以,甚至可能有些人會說,這些棚架會阻礙拍照,不過那些不好看的東西,才藏有「一種悲傷的失落視域」:它是富有歷史的、人文的,而且快消失了。據說現在還活躍的捕鰻人只有百餘位,正在使用的鰻苗架也不多了,但是階梯式的設計極具智慧。
Thumbnail
清晨七點,天光初露,杳靄的雲層間灑下一抹清爽,位在東北角的馬崗漁港,正迎來今天的第一次乾潮。潮水退去,礁岩浮出,村子北側的海面被一波波的海浪刷出亮麗的翠綠,這裡是馬崗的寶地,也是東北角最珍貴的資產之一,潮間帶。
Thumbnail
清晨七點,天光初露,杳靄的雲層間灑下一抹清爽,位在東北角的馬崗漁港,正迎來今天的第一次乾潮。潮水退去,礁岩浮出,村子北側的海面被一波波的海浪刷出亮麗的翠綠,這裡是馬崗的寶地,也是東北角最珍貴的資產之一,潮間帶。
Thumbnail
孩子們不疾不徐,撿拾著釣竿跟破水桶,一邊還唱著歌。一個女孩抓著我的手往前走去。於是我們到了女孩的家。
Thumbnail
孩子們不疾不徐,撿拾著釣竿跟破水桶,一邊還唱著歌。一個女孩抓著我的手往前走去。於是我們到了女孩的家。
Thumbnail
從漁港走回市區的苑裡行後半段,在不熟悉的城區裡,遇見遺忘在街角的上世代情境。多年後寫這篇遊記,花時間比對照片與Google街景,發現隨時間消逝的始終很多,也同時期待著下回的苑裡再訪。
Thumbnail
從漁港走回市區的苑裡行後半段,在不熟悉的城區裡,遇見遺忘在街角的上世代情境。多年後寫這篇遊記,花時間比對照片與Google街景,發現隨時間消逝的始終很多,也同時期待著下回的苑裡再訪。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上萹內容以搭船和潛水為主,這篇將介紹島上天然美食。從釣魚、採石蚵、抓螃蟹、抓海鰻,到採仙人掌、風茹草和蘆薈。整座島就像是老闆的冰箱,僅須透過簡單的工具,需要的食材便能滿載而歸。至於光正六號與將軍的歷史情緣又有那些呢,就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Thumbnail
風從海面吹來,吹過小漁村低矮房舍的老舊磚牆,海風夾帶明顯的鹹味,落在家家戶戶鐵窗的鏽斑上、在村民黝黑的臉孔上、以及人民勤奮堅毅的歲月軌跡上。 彰化縣西南角芳苑小漁村,面臨台灣海峽,當地海岸地形特殊,有著一片平坦緩斜的長灘,海水退潮後,灘地可向海
Thumbnail
風從海面吹來,吹過小漁村低矮房舍的老舊磚牆,海風夾帶明顯的鹹味,落在家家戶戶鐵窗的鏽斑上、在村民黝黑的臉孔上、以及人民勤奮堅毅的歲月軌跡上。 彰化縣西南角芳苑小漁村,面臨台灣海峽,當地海岸地形特殊,有著一片平坦緩斜的長灘,海水退潮後,灘地可向海
Thumbnail
那天晚上抵達嶺頂沙丘時,遠遠就看見海灘與海水的交界處,映著一排綠色的光點,那是漁民頭燈的光透過綠色的紗網,照射在海面上的反光。深冬跨年夜的東北季風放肆且冷冽,不僅催得海浪狂態盡現,水溫更低到刺骨,但捕鰻苗的漁民卻只能奮力迎濤搭檔進擊,為求溫飽,彷彿要與海湧爭個輸贏,不畏寒浪……
Thumbnail
那天晚上抵達嶺頂沙丘時,遠遠就看見海灘與海水的交界處,映著一排綠色的光點,那是漁民頭燈的光透過綠色的紗網,照射在海面上的反光。深冬跨年夜的東北季風放肆且冷冽,不僅催得海浪狂態盡現,水溫更低到刺骨,但捕鰻苗的漁民卻只能奮力迎濤搭檔進擊,為求溫飽,彷彿要與海湧爭個輸贏,不畏寒浪……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