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看完實況就評論?雲玩家到底能不能算是玩家

2019/11/2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雲玩家」是一個從中國傳來原《Fate/Grand Order》嘲諷沒玩卻裝懂的用語,近幾年在台灣也廣泛流傳(曾經有過鍵盤玩家和空氣玩家說法,不過沒普及),經常稱呼那些只透過影片、實況和評論就上網與其他人討論或是發表意見的人,從來沒有真正的接觸過該遊戲本身。而剛好近日不管是《死亡擱淺》和《寶可夢 劍/盾》也都出現了類似的情況,發售前的媒體評價與洩漏資訊直接成為了大家判斷這款遊戲是否值得買的主因,沒有買的人也憑藉著 OOO 媒體的說法將遊戲批得一文不值或捧上天,即使是遊戲發售後評價有了 180 度的轉變。
而在現今影音網站如 Youtube、Twitch 等網站的成長茁壯下,幾乎沒有一款遊戲你是找不到完整遊戲畫面或是內容的。那麼不論觀看靜態或是動態媒體的遊戲資訊後,是否能被稱為一名玩家或是參與討論呢?又或是雲玩家到底是怎麼來的?這就是今天筆者想要跟大家簡單討論一下的內容,畢竟這是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的遊戲現象。
發達的媒體,能滿足遊戲玩家的更多慾望,有理由不去看嗎。(圖源:pixabay)
從實體電玩雜誌推出起,我們都曾當雲玩家
相信有不少遊戲玩家都經歷遊戲資訊要靠著實體雜誌或每週播出一次的電玩節目來更新吧。在筆者的年代,小時候就是看著知名《電玩快打》、《數位遊戲王》等節目長大,沒錢買主機就直接看電視上的畫面與介紹內容,即便大家都沒有買,但到了學校還會與朋友分享討論自己抄下來的遊戲秘技,一起當現在網友所稱的雲玩家。
甚至在中間節目沒播出的幾天空窗期,經常與弟弟省下早午餐的錢買了好幾本遊戲雜誌,有空就翻根本不管看過幾次,可以說是走到哪裡就抱到哪裡,每次看著上頭介紹的《鋼鐵兄弟會》、《阿貓阿狗》和《虛擬人生》就非常滿足,直到國中家裡才終於有了一台可以跑得動遊戲的電腦,並自己存錢買了 PS2 遊戲主機。
當年這種雜誌還會附贈試玩遊戲片,但電腦基本上也跑不動。(圖源:遊戲基地/gf13_001nhii)
不過這並不代表我們的雲玩家之旅結束了,因為即使有了電腦,受限於金錢與時間問題,我們也並不是所有遊戲都可以玩到,而已經實際並經常接觸過遊戲樂趣的玩家卻不能單單只是透過文字來紓解心情;於是 Youtube 和 Twitch 等影音網站便出現了,取代了實體雜誌與電視,隨著時間畫面解析度提高,如同親臨現場的感受,網路上幾千萬小時的各種遊戲完整通關影片,真的就只差自己操控而已。
看看這些影片的觀看數量,就知道有多少雲玩家。(圖源:Youtube)
更別提對某些人來說,雖然喜歡一款遊戲,但卻不一定有能力或是有動力破完。舉例筆者自己也很愛一些高難度的遊戲,如《黑暗靈魂》系列,雖然過去曾經將《血源詛咒》通關,但卻一直卡在《黑暗靈魂3》的某 BOSS,最後還是選擇了看 Youtube 上的影片直接來個雲通關。畢竟不論是 PS、Xbox、Nintendo 或 PC 每天每週每月都有大量的新遊戲推出,想跟上話題想滿足自己的喜好,我們不再可能將時間全部投入到一款遊戲當中,像是當年一樣花數百小時廢在一款遊戲上。
當然,有些遊戲因為實況主本身很有趣,造成遊戲錯誤評價。(圖源:Twitch)
而有趣的題外話是,這種情況在現今電子競技偶爾也會被拿來說嘴,雖然稱不上是雲,但每當有重要比賽的時候,假如某些人支持的隊伍輸了,肯定會有一群人大罵「為什麼不用OOO戰術」的言論。然而此時就會有另一群人跳出來反批「你當過電競選手嗎?」或「這麼厲害你去當教練或選手」等批評鍵盤教練的言論,每個人都把職業賽說的很簡單,但卻也忘記我們看到的永遠都是在事情發生後才得出的結論。
但雲玩家卻永遠無法體驗到遊戲的完整樂趣
這裡筆者想先下定論,個人認為雲玩家可以被稱為玩家,但並不適用在所有遊戲上。在大部分如格鬥、動作、競速、運動、恐怖等需要操作與長時間體驗的遊戲中,我們很難去真的判斷遊戲是否好玩,操作感部分還很好理解,其他體驗感舉例小島秀夫的《死亡擱淺》,雖然網路上有不少數十小時的完整影片,但相信很多人都是會快轉或是跳著看,無法去體驗那種花了幾個小時越過難關,慢慢將世界重新連繫起來的感動,甚至是長途跋涉後,在遠方終於看到了下一座城市,那種感覺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成就感,光看實況的效果永遠比不上,頂多就是作為你了解劇情的來討論的用途。
前面筆者曾經說過,自己靠著網路上的影片通關了《黑暗靈魂3》,看別人過了那隻我沒辦法打敗的 BOSS,所以筆者的得到的資訊就只有劇情的發展和「原來這裡要這樣打」的感想。並不會像是操作者本人一樣,在經歷過多次死亡學習到的經驗,又或是血量無法再承受攻擊之際,千鈞一髮殺掉 BOSS 的那種刺激感後所帶來的成就感。
假如通關的實況主實力高強,那雲玩家可能就會嘴遊戲變簡單了。(圖源:Dark Souls 3)
當然另一部分卻不同,像是模擬、解謎、劇情類的相關遊戲,通常都把內容呈現在表面(除非是遊戲有些操作上無法看見的問題),如近幾年很紅的《底特律:變人》、《奇妙人生》等幾款遊戲,只要操作人物走動、選擇對話和偶爾場面出現的 QTE 即可,這種對於雲玩家來說,沒有打擊感、沒有體驗和操作要求,是真的能單單靠「觀看」來雲通關。
不過在劇情類方面,某些遊戲在觀看無遊玩者聲音的全劇情影片,還不如看實況主親自遊玩的類型。尤其是劇情類遊戲的反饋正是那種面臨選擇時,玩家的內心掙扎感,絕對會大大影響了我們事後對於遊戲的評價。要知道雖然大家看的影片都來自同一款遊戲,但遊玩者選擇某個問題當下,正在思考的東西或許與我們不同,為何想選擇也是遊戲體驗的重點之一,而不是作為觀眾的在一旁看著所有事情發展,談論著哪個角色怎樣、劇情發展怎樣那麼簡單。
遊戲就是充滿各種不可預測性,而遊戲影片與實況往往只有其中一段,除非你看了許多影片。(圖源:Detroit: Become Human)
最後,就像是過去我們經常看到的梗圖一樣,都有打籃球、踢足球的人直接看轉播比賽被稱為球迷了,那我們玩遊戲的玩家又何嘗不能只看實況被稱為遊戲迷呢?當然網路上遊戲討論是一定會發生的事情,不論是否玩過該款遊戲,終究會有部分雲玩家想發表自己曾經看過的意見,只是在背後支撐的是一個無法有效說服對方的論點,更別提知名實況主觀眾群上萬人,那些觀眾最終發表的意見也只是該實況主進行遊戲時的其中一個過程,實用或是正確與否,最終都還是會為正常想購入遊戲的玩家帶來影響。而可以肯定的是隨著未來遊戲數增長,你我身邊的雲玩家數目只會越來越多。
是啊,哪個年代不是這樣。(圖源:好色龍的網路生活觀察日誌/LoadingArtist)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MrSun
MrSun
我是一個熱愛遊戲的玩家,不定時發表遊戲相關推廣、翻譯和專題,時常出現在各種資訊網站投稿文章,時常出現在方格子、medium、巴哈姆特與 Yahoo,歡迎大家追蹤。 我希望能藉由各種文章帶動遊戲與社群的互動性,引起玩家之間共通的話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