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巧生活呢喃:2019/12/03(二)

更新 發佈閱讀 4 分鐘

實實在在認真的一天,沒有混水摸魚的可能,哇!認真起來連自己都害怕,呵呵呵呵呵呵!!!!!!
如果能知道,自己恐懼的是什麼,那一切會不會有所不同?
其實憤怒,也不過是另一種呈現恐懼的方式,就像背叛,就像退縮、賭氣、放棄、奪取....這一切也不過是結果,而這些結果的根源,皆來自於恐懼。每個人的設計不同,每個人受困的恐懼,就會以不同形態運作,而每個人與恐懼相處的方式,也大相逕庭。了解如何回到內在,作出正確的決定,這很重要。但是,為什麼知易行難?換個角度來看,是什麼阻擋了我們,讓我們無法回到內在?恐懼?焦慮?緊張?因為不知道會發生些什麼事情,所以恐懼,因為不知道自己是否會被拒絕,所以緊張,因為不知道如何面對,所以焦慮?懂得自己,是第一步。若能懂得自己,不管面對的是孩子、工作夥伴、顧客或家人,也都能充分協助對方,在他們面對自己內在的恐懼時,能恰如其分去溝通、協調、陪伴,支持與鼓勵,那才是圓滿。想像,往後當看到一個人那深藏在內心慣性上的恐懼,如怪獸般現身,就可以揮舞手中的魔杖,巧妙地,舉止得宜的,貼近對方的心。「嗤嗤~去~~噩噩令,去去恐懼走!」善解恐懼,將聽見,對方幻化為恐懼的真實心聲。如果能知道,自己恐懼的是什麼,那一切會有所不同;邀請大家,今天與自己在一起,專心聆聽自己,與恐懼化敵為友。

raw-image

今日女神神諭:娑黎絲Sulis水域: 「找時間親近水,如湖泊、河流或海洋來充電。」

raw-image

娑黎絲是克爾特的太陽女神,她掌管和治療有關的水域,英國巴斯鎮很有名的治療噴泉就是以她為名。如果真的很難放下繁雜的思緒、停下你的腦袋裡的想法,那麼至少在洗澡的時候,讓流水沖洗掉今天的煩惱,至少在這個時刻,讓自己的腦袋可以休息一下。一直急著前進,腳步亂了也不知道,稍微停一下好好休息,反而更能穩定地前進。

今日奧修禪卡靜心主題:33. 抗爭

raw-image

有一個片刻,它在那裡,在另一個片刻,它就走掉了。有一個片刻,我們在這裡,而另一個片刻裡,我們就走掉了。在這個單純的片刻之中,我們製造出多少無謂的紛擾,有多少的暴力、野心、奮鬥、衝突、憤怒和憎恨。就在這小小的片刻裡!就只是在車站的候車室裡等車,我們就製造出許多無謂的紛擾:抗爭、互相傷害、試圖佔有、試圖當首領和試圖去駕馭,所有那些政治手腕通通被用上。然後火車一來,你就永遠走掉了。~~ Osho ~~註解:這張卡片上的人物完全以盔甲蓋住自己,只有他盛怒的眼神以及握緊的拳頭上白色的指關節可以看得見。如果你仔細看他的盔甲,你可以看到它到處都有鈕釦。如果有人惹他,他隨時都準備爆炸。在背景的部份,我們可以看到有一個影像,那是在這個人的頭腦裡上演的電影:有兩個人在爭一個城堡。一個爆炸性的脾氣或是一個悶在心裡的憤怒常常蓋住一個很深的痛苦的感覺。我們以為如果我們將人們嚇跑,我們就可以避免受傷害,事實上,情形剛好相反。藉著用盔甲來蓋住我們的創傷,我們是在阻止它被治癒。藉著攻擊別人,我們會變得無法得到我們所需要的愛和滋潤。如果這個描述似乎適合你,現在該是停止抗爭的時候了,只要你願意讓愛進來,到處都有很多愛。從原諒你自己開始,你是值得這樣做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巧巧的沙龍
11會員
111內容數
巧巧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8/23
在迷惘中前進、在前進中迷惘,是常態。執行中創造、創造中執行。
Thumbnail
2022/08/23
在迷惘中前進、在前進中迷惘,是常態。執行中創造、創造中執行。
Thumbnail
2022/08/12
七月很適合清理拜拜,清理居家環境,清理累世障礙,清理自身身心內外。
Thumbnail
2022/08/12
七月很適合清理拜拜,清理居家環境,清理累世障礙,清理自身身心內外。
Thumbnail
2022/08/03
凡事盡力就好,包容自己不能十全十美。 占卜8月金錢運勢的時候,現狀得到伊希切爾:「統御與爭權並非相同,爭權是因恐懼得不到而耍脾氣的幼稚表現。統御的基礎則在於堅定沉著地了解自己是偉大恩典與智慧的一部分。」深有體悟。那些爭背後自己對自己的不滿與苛求。深呼吸,心悅臣服放鬆向前行。
Thumbnail
2022/08/03
凡事盡力就好,包容自己不能十全十美。 占卜8月金錢運勢的時候,現狀得到伊希切爾:「統御與爭權並非相同,爭權是因恐懼得不到而耍脾氣的幼稚表現。統御的基礎則在於堅定沉著地了解自己是偉大恩典與智慧的一部分。」深有體悟。那些爭背後自己對自己的不滿與苛求。深呼吸,心悅臣服放鬆向前行。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引言: 生命的起源始於恐懼與執著,這個論點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首先,我們將闡述恐懼的作用,接著討論執著的力量,然後轉向放下的智慧,最後到達了悟的境界。透過這些分析,我們能更清楚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恐懼的意義 在靈性角度上,恐懼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挑戰和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
Thumbnail
引言: 生命的起源始於恐懼與執著,這個論點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進行探討。首先,我們將闡述恐懼的作用,接著討論執著的力量,然後轉向放下的智慧,最後到達了悟的境界。透過這些分析,我們能更清楚地理解生命的意義。 恐懼的意義 在靈性角度上,恐懼可以被視為一個重要的挑戰和成長的機會。 當我們感到恐懼時,
Thumbnail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Thumbnail
這是一種生理上會產生拒絕的顫慄感,比起心裏、所有價值觀想法的牴觸,更多來自身體上覺得「危險」而不想靠近的全面高壓。跟焦慮的差別是,焦慮來自還沒發生的事情,恐懼來自正在面對的情況,會感受到生理上的寒毛直豎、背脊發涼、後腦杓緊繃。
Thumbnail
當一個人感受到『恐懼』時,與他們是不是很脆弱、是不是很堅強並沒有關係,而是表示他們很清醒、專注、警覺性很高,若是抑制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容易被困住。承認『恐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儘管我們想要無視『恐懼』,或是讓它消失,但把『恐懼』藏到心中某一個黑暗角落,『恐懼』就會慢慢發酵,並自行發展。
Thumbnail
當一個人感受到『恐懼』時,與他們是不是很脆弱、是不是很堅強並沒有關係,而是表示他們很清醒、專注、警覺性很高,若是抑制不舒服的感覺,就會容易被困住。承認『恐懼』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儘管我們想要無視『恐懼』,或是讓它消失,但把『恐懼』藏到心中某一個黑暗角落,『恐懼』就會慢慢發酵,並自行發展。
Thumbnail
人類面對危險的方式就是戰或逃,但現今社會的壓力讓我們無法再遇到壓力以及困難的時候突然跑走,這樣可能會留下尷尬在原地。困難的處境容易使我們關閉情緒以及轉頭忽略壓力源,原本以為自己可以披荊斬棘,正面面對所有的困難,但就是有那麼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跨越的難關,像是課業、工作、人際、面對討厭但是需要常常
Thumbnail
人類面對危險的方式就是戰或逃,但現今社會的壓力讓我們無法再遇到壓力以及困難的時候突然跑走,這樣可能會留下尷尬在原地。困難的處境容易使我們關閉情緒以及轉頭忽略壓力源,原本以為自己可以披荊斬棘,正面面對所有的困難,但就是有那麼一點,每個人都有自己難以跨越的難關,像是課業、工作、人際、面對討厭但是需要常常
Thumbnail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這些痛苦、失落、恥辱或譴責的情緒從何而來?瑞典心理學家Katarina Blom在她的TED演講中引用了哈佛大學的一項研究,她指出大部分讓我們感到幸福的時刻,是因為和他人建立了良好的「關係」,而非工作上的成就。而如果我們覺得不安、憤怒、厭煩,通常不是因為事情本身,而是因為涉及的人與我們之間的關係。
Thumbnail
沒有『 恐懼 』是一種狀態,一種明白恐懼是必然和共通的,一種對於人性智慧的高度信任;恐懼是我們『 存在過 』的證明,就如同焦慮的本然,正確的『 認識恐懼 』可以讓人活得更和諧、珍惜與灑脫。(占星方案即將改版 / 新推出,開放2022/二月預約。)
Thumbnail
沒有『 恐懼 』是一種狀態,一種明白恐懼是必然和共通的,一種對於人性智慧的高度信任;恐懼是我們『 存在過 』的證明,就如同焦慮的本然,正確的『 認識恐懼 』可以讓人活得更和諧、珍惜與灑脫。(占星方案即將改版 / 新推出,開放2022/二月預約。)
Thumbnail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Thumbnail
面對恐懼,我期許的是包容的態度,不論是自己,還是整個社會氛圍,可以容許我們在恐懼時哭泣,可以容許我們自暴自棄後,告訴我們一切仍有希望的,可以容許我們成績考差了沒關係,有學習到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還是會有人愛你,可以告訴魯蛇們,你才不是人生的輸家,你永遠都還有機會,只要你不放棄自己。
Thumbnail
希望和恐懼,是兩股驅動力。 希望是我們的眼前路,恐懼是我們的身後身。我們常讓自己的生活步調和行進的速度,會跟恐懼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這就是所謂的舒適圈。
Thumbnail
希望和恐懼,是兩股驅動力。 希望是我們的眼前路,恐懼是我們的身後身。我們常讓自己的生活步調和行進的速度,會跟恐懼保持著一定的距離,而這就是所謂的舒適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