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大陸媒體人羅振宇啟動長達 20 年的新產品-- 跨年演講。去年,羅胖提出「小趨勢」。小趨勢指的是帶來改變的改變,引發趨勢的趨勢。這 20 場的跨年演講中隱藏著什麼樣的「小趨勢」呢?
我們一起看看,中國最出色的說書人每年年末帶給我們的觀察和洞察。
兩支妖股--馮鑫的暴風影音和賈躍亭的樂視。商業的新物種勃發的時候,我們能看懂嗎?
新物種的剛開始你會看不見;等你看見了,妳會看不起;等你看的起了,妳會看不懂;等你看懂了,已經來不及了。--馬雲
2015年,這兩家公司分別在A股市場中創下令人驚豔的紀錄。許多觀察者毫無頭緒,不懂這兩家公司的商業模式。有些人批評,有些人默不做聲。羅胖的觀點是:接納他們的存在,也不一定要用非黑即白的方式將它們劃定到現有的商業框架裡。
新物種的剛開始妳會看不見,等你看見了;妳會看不起,等你看起了;妳會看不懂;等你看懂了,已經來不及了。2015 年,我們的確完全看不懂為何資本瘋狂追捧這兩家公司。2019 年,檯面上的主角早已不是這兩家公司。
賈躍亭 2019/10/9在美國申請破產保護,也辭去了FF汽車的CEO;今年7月馮鑫個人涉嫌犯罪被逮捕,暴風集團也搖搖欲墜。2015年A股市場上的兩支妖股,2019年已經不在妖氣逼人。
然而他們卻帶來了挺有趣想法。賈躍亭認為這一代的互聯網公司將死於專注。本質上來說他沒說錯,但是這代的互聯網公司在多元發展的同時,必須要有一個核心信念支持,而不是跟風時下最風行的產業。伊隆馬斯克成功驗證了多元發展的可能性,「火星移民」替馬斯克周遭圍繞出了跨足各大產業—電動車、火箭、太陽能板—全都圍繞著他的火星移民夢想。或許,這才是賈躍亭所謂「這一代的互聯網公司將死於專注」的意思。
我同意賈躍亭的說法。但前提是必須有清楚的核心信念支撐公司的多元發展,否則只是隨波逐流。
補貼大戰: 瘋狂浪潮退去後,誰才有真本事?
中國的網約車行業從最初百家爭鳴,一路競爭到了現在的寡頭局面。其中,屹立不搖的少數巨頭: 滴滴,正是當年活過補貼大戰的公司。從免費到補貼,這場戰役告訴我們什麼?
1. 補貼是暫時,最終仍要回到商業的本質
商業的本質是優質服務、先進技術之間的競爭,哪家公司贏得了競爭,也就贏得了市場。補貼大戰只是一個暫時性的現象,用價格戰遮蓋了商業競爭的本質。補貼大戰過後,產業仍然要回歸最基本的競爭原則。
2. 補貼大戰創造新的社會協作結構
補貼大戰除了帶給消費者紅利之外,整體社會也是新紅利的受益者。網約車行業解放了閒置的司機人力,紓解尖峰時段的載客壓力。單從這點切入,這場補貼大戰放大新技術帶來的新紅利。
3.新技術、新連結
新技術創造社會的新連結方式,不過有趣的是,受益的人絕對不只單單是這些創造連結的人。我非常欣賞這段的比喻方式: 商業的發展就像地層一樣。世代會交織出自己的連接網絡,成為發展的基礎平台。各個世代的基礎平台疊加,形成像地層一樣的層壘結構。今天,我們正站在人類層壘結構的頂端,也正為下個世代搭建平台。
互聯網是當代發展基礎平台,幫助人與人之間的大腦產生連結。互聯網基礎平台已經完成,連結紅利將噴湧而出。因此馬雲才說「這是一個搶錢的時代」。
每個世代都會有自己的連接方式。這些連接方式會構成一個連接網,成為一個世代商業發展的基礎平台,創造出連接紅利。
IP時代的奇葩現象
我有點難翻譯清楚究竟「IP」是個什麼詞,所以我就引用原文。
「IP是憑藉自身吸引力,脫離單一平台束縛的虛構內容」。
舉個例子: 射鵰英雄傳裡的郭靖,從單純的小說男主角,上了好幾次大螢幕,有自己的漫畫、手遊。郭靖,就是IP。
IP現象蓬勃發展,每年都有數十部IP劇等待上線吸粉。IP 迸發現象的底層邏輯是什麼?
1. IP賦予每個人存在感
哈拉瑞在「21 世紀的 21 堂課」的準確指出,從過去到現在,人們透過不同途徑為自己尋找「意義」。現實世界裡,只有三種人--學霸 / 成功人士 / 俊男美女--輕鬆刷出自己的存在感。然而,IP世界裡卻賦予個體新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有機會獲得矚目,現實學霸在鬼吹燈知識考中可能跟個學渣一樣沒兩樣;現實學渣卻可能是鬼吹燈考試的超級學霸。IP 是當代人賦予自己意義的新途徑。
2.IP是新的社交貨幣
社交貨幣聽起來陌生嗎? 那我們玩個遊戲,讓你迅速了解社交貨幣。
下面有一段殘缺的句子,要請你填空。如果你知道答案,歡迎你在留言區回答告訴我你的答案。
我猜有些讀者露出會心一笑。沒錯,星爺這句台詞就是「我們」的社交貨幣。即便你我並不相識,但是透過小小的台詞接龍,你找出了我們之間的共通點。有天我們見面了,星爺就會成為我們之間搭起連結的一座橋。
陌生人首次見面需要找出彼此的共同點。可能是一部動畫、共同認識的朋友、一樣的興趣,這類「創造陌生人連結機會」的話題我們就稱為「社交貨幣」。每個時代會共享自己的社交貨幣。Youtuber 或是韓星 / 陸星是現代年輕人的社交貨幣,然而對於上個世代,周星馳經典台詞是串起協作的橋樑。現在我們正處在社交貨幣改朝換代中,IP 正在崛起成為下個世代年輕人的社交貨幣。
2. IP將成為新的交易入口
你可以把「交易入口」理解成「觸發交易的關鍵」。
至今,交易入口已三度迭代。第一代是流量、第二代是價格,第三代就是IP。
流量
流量是最早的交易入口。彼時交易難度高,消費者的購買範圍侷限在眼前的商品。想要提高交易量,就得想辦法把商品送到更多消費者面前。線下店鋪成為搶佔關鍵。
價格
你可以把價格理解成性價比。此時流量已經不是問題,演算法技術的發展,把最適合你的商品推送到眼前。這時候,觸發交易的關鍵不是商品是否會出現在眼前,而是性價比。大量類似、品質統一商品出現眼前,便宜者獲得消費者的青睞。
人格
人格出現的早,但並不是主要的交易入口。你所喊的上名的西方名牌,很多其實最早都是人名。賓士、保時捷、香奈爾......,通通都是人名。
人格作為一個交易入口,它的本質其實很單純--「信任」。
信任足夠了,就會產生交易。IP 入口也還沒結束,如果我們從「人格」角度切入,2019 盛行的直播拍賣,就是透過直播主的人格特質和受眾長年積累出的信任,打開商品的市場。消費者下單的理由變得簡單: 「因為這是OO推薦的」。
仔細觀察,其實拚多多更進一步放大人格交易入口。拚多多降低了發生信任的門檻。你常聽婆婆媽媽們揪團買醬油,其實買的人沒多少是回購,大家只是因陳大媽用了非常推薦,口耳相傳,整村的大媽們一夥湊了張買醬油的訂單。
拚多多把信任的門檻降低到了鄰居之間,不需要靠著網紅流量帶貨。拚多多靠的是早年人類就已經積累起的協作、信任感。追根究柢,拚多多模式的底層邏輯仍然是「信任」。
IP 作為交易入口的崛起就在這裡: 信任感。拚多多更是進一步放大了信任感的力量。
2015 年: 時間的朋友
20 年跨年演講一字排開,2015 年不大會是我最喜歡的一年。主軸稱不上明確、許多案例比喻也沒有很恰當,時不時會讓人有一頭霧水的感覺。
做為首次發布的產品,這年已經清楚定位產品走向--「洞察」。
2015 年演講的價值絕對不止這些,我只挑出了幾樣我認為有趣的洞察與你分享。接下來,我們將陸續回溯2016、17、18、19 年的趨勢分享,一起來聊聊舉足輕重的中國市場的新風向,找出市場變化的「20 年小趨勢」。
最後想問你兩個問題:
你喜歡「跨年演講回顧」專題嗎? 為什麼喜歡呢?
如果不喜歡,你希望看到我寫什麼樣題材呢?
歡迎留言告訴我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