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平野啓一郎 × 岸見一郎  為什麼此刻要思考「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不是愛一次就結束了,要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地重新再愛。」--《那個男人》

「不是愛一次就結束了,要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地重新再愛。」--《那個男人》

2016年,每日新聞出版安排暢銷作家岸見一郎與剛出版長篇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平野啓一郎同席對談。岸見先生透過哲學書寫為年輕人釐清生活困惑,平野啓一郎則擅長透過小說處理當代人困惑的生活哲學。方法不同,但兩人都從正面叩問愛的內涵。在剛出中文版的《那個男人》裡,平野繼續思考「對愛而言,過去是什麼」。透過這篇訪談,一起跟著他們兩人想想愛的現代意義。
(文字整理:毎日新聞出版/柳悠美。翻譯:新經典文化)

皆大歡喜的結局,「然後呢?」

岸見:我想像中,戀愛小說的讀者多半是年輕人。《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男主角是三十八歲的古典吉他手,女主角四十歲,這樣的年齡設定很特別。您為什麼會這樣設定呢?

平野:主要是自己四十歲了。年輕時,工作、家人、自我認同等面向佔比較少,戀愛是很重要的一塊。差不多四十歲前後開始,會被工作、婚姻、育兒等生活大小事錯綜複雜地綁住,就算想談戀愛,往往也難有進展……凡此種種,讓我想要描繪大人的戀愛。

岸見:有些有家室的人說不定也在談戀愛。雖然我自己沒有這樣的念頭,這本書讀來仍感覺像我們周遭會發生的事,很好看。

平野:謝謝。

岸見:阿德勒認為的人生課題是在工作、交友與愛之間取得平衡,其中愛是最重要的主題。我去演講時最常被問到的也是戀愛問題。不論對誰來說,愛都是無法忽視的,也沒有人能誇口自己最懂愛。

平野:我是將「戀」與「愛」分開來思考的。戀是渴求對方的情緒,是一種激情;愛則是兩人在一起後,如何維持下去。

岸見:沒錯。幸福結局的愛情故事很多,但這本小說寫出「在一起」之後的事。阿德勒的重點也是:皆大歡喜的結局……「然後呢?」。這不是光靠熱情能維持的。


改編自平野啓一郎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電影海報

改編自平野啓一郎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電影海報

愛是「決斷」嗎?

岸見:阿德勒曾說,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決斷」。有時候,喜歡對方的理由,分手後也可能變成討厭對方的理由。比方說溫柔體貼成了優柔寡斷、可靠成了控制欲……這些都是在做了喜歡或不喜歡的決定之後產生的。

平野:您是說,喜歡上一個人,是一種不自覺的「決斷」嗎? 

岸見:是。阿德勒不區分有意識或無意識。通常是事後回想,突然發現自己其實做了決定。或者,從旁觀者的角度看起來是有意識的決定。

平野:「愛是種決斷」意味著愛或不愛,是當事人的決定。祖父母那個時代的愛情就是這樣。我的祖父母結婚前根本沒見過面,婚後似乎還發生了一些事,但他們始終深愛彼此。我記得祖父過世時,祖母悲痛得幾乎站不起來。

岸見:雖然每個人都能決定愛與不愛,但這裡面還是有自由意志的問題。的確,被愛與否不是我們能選擇的,但我們可以決定要不要愛人。無論我多喜歡對方,都沒法要求對方也喜歡我。重要的不是對方的反應,而是照自己的決定去建構關係。

平野:這果然是常見的狀況:我可以喜歡A,但怎樣都無法愛上B。

岸見:有時候,人們傾向把「偶然邂逅」想成「命中注定」。萬一對妻子或女友說出「跟誰在一起都好」的話,還會惹她們大怒(笑)。這多少反映出心裡有某種不踏實吧。另外,阿德勒並不只著重精神上的相愛,他認為婚姻中的「性」是無法切割不看的。

平野:愛如果能得到滿足,那就沒問題;要是對方不愛自己,關係就無以為繼。

岸見:很多人會認為:我愛你,所以你也應該愛我。可是愛與尊重是無法強求的。

平野:我也這麼想。我以「分人」[1]的概念,從「愛自己」進一步思考「戀愛」的本質。我發現,人是因為喜歡跟對方在一起時的自己,從而喜歡上對方的。這樣的說法雖然自戀,但如果對方告白時說:「跟你在一起時,我變得能喜歡自己。」我想,聽到這句話的我們並不會感到厭惡吧,反而能認同自己是被對方需要著。就算不說「我這麼愛你」,關係還是能維持。

岸見:這樣的戀愛若到此為止或許還無妨,但現實中往往無法就此打住。若對方是有家室的人,相處時也很開心,恐怕很難滿足於到此為止的狀態,心裡會不斷出現「下次什麼時候能再見面?」、「為什麼想見面時卻不能?」等聲音。

平野:是啊。兩個人若是分人的結構比例或對見面頻率的看法相近,在一起就能合拍。但對這些意見不同的兩人,可以做出愛對方的決定嗎?還是,先決定愛了對方之後,再來調整自己的心態呢?

岸見:因為有對方的陪伴而喜歡自己,這樣的念頭會形成依賴。一旦少了對方的存在,恐怕也會失去對自己的肯定。

平野:所以我們應該重視分人的結構比例,盡量避免依賴對方。不過,我認為在透過他人肯定自己的過程中,可以看清楚自己為什麼需要他人。

岸見:原來如此。因為有你,我才存在,再也無法想像曾是一個人的自己……。兩個人在一起,意味著主詞要換成「我們」,這樣就沒有所謂的依賴了。這種「我們是一體的幸福感」是愛,用阿德勒的觀點完全說得通。


阿德勒曾說,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決斷」。有時候,喜歡對方的理由,分手後也可能變成討厭對方的理由。(照片:Alfred Adler)

阿德勒曾說,愛是一種能力,也是一種「決斷」。有時候,喜歡對方的理由,分手後也可能變成討厭對方的理由。(照片:Alfred Adler)

未來經常在改變過去

平野:多年前我就一直思考戀愛是什麼。我注意到,原來交往時的喜悅,其實是「光聊天就很幸福」這樣的生活小事。

岸見:所以不是因為有愛而談得來,是心靈相通才喜歡上彼此。這跟聊什麼話題沒關係,是穩定地一起過生活就很滿足的狀態。

平野:我在小說中沒有寫明男女主角相愛的理由,兩人實際上也沒見過幾次面,我只寫了幾回他們聊得很愉快的情節,連載時就有不少讀者表示「這兩人應該要在一起」。

岸見:小說裡沒有床戲,這點讓我印象深刻。如果是自由意志下的戀愛,一般人不容易壓抑住性的念頭。

平野:「柏拉圖式戀愛」或許乍聽很夢幻,然而一旦動了結婚的打算,想很快在性方面與對方結合的欲望可能就不會那麼強了。另外還有一則讀者意見令我印象深刻:無法容許以不當手段得來的戀愛。

岸見:這是指掀起風暴的那個角色吧。

平野:是。但假設為了肯定自己的存在,而去回溯上一輩或上上輩的戀愛過程,說不定會發現自己未必是正當戀愛的結晶。另一方面,若同意「活在當下」的價值觀,那麼,所謂正當的戀愛究竟該多正當呢?

岸見:比起機緣或原因,我們更應該重視結果美好的關係。我們一直在聊「決斷」,正是因為「接下來該怎麼做」是決定在自己手裡的。書裡有個談及過去與未來關係的重要啟示:「未來經常在改變過去」。阿德勒也提過類似觀點,太有意思了。

平野:這句話也引起讀者很多迴響。其實我讀過一陣子阿德勒。剛出道時,文壇盛傳「小說已死」,宣稱、支持此一論調的人,會無法克制地回顧過去。過去是這樣,所以我現在也應該這樣,身陷於因果論證的牢籠裡。我為了提出反證而重讀近代文學,那時也讀了阿德勒,因而開啟了不一樣的視野。


飾演小峰洋子的石田百合子,對小說愛不釋手,曾透過自己的instagram說:這樣的戀愛小說,我第一次讀到。

飾演小峰洋子的石田百合子,對小說愛不釋手,曾透過自己的instagram說:這樣的戀愛小說,我第一次讀到。

命中注定的人只有一個?還是不只?

平野:阿德勒說,追求「我們是一體的幸福感」是愛,這是指我們要與他人之間沒有界線嗎?還是正因為有人我之分,才能感受到對方的魅力呢?

岸見:與其說沒有界線、宛如合體,更好的說法是對方可以填實自己的空缺,自己可以彌補對方的不足。這是我認為的愛的本質。

平野:這就像非要拼對才可以的拼圖一樣,我們又回到「這個人不對,那個才對」的話題了。「究竟有沒有命中注定的那個人?」常被討論。我覺得,命中注定的那個人未必只有一個,複數是可能的。畢竟命運裡也有一些不合理的部分。

岸見:如果對方沒有因為想著「或許另一個人更好」而見異思遷的話……

平野:對,因為我們無法俯瞰整個人生,從中選出一個人來愛。人是活在偶然中的,而把偶然揣想成必然,這樣的轉變不也是愛嗎?我在這本小說裡想要表達這一點。

岸見:我沒想過可以這樣「談」戀愛,真是新發現。

平野:隨著科技進步,社會漸漸把人的自由視為風險。舉例來說,如果哪一天時代進步到汽車全是自動駕駛,自己突然想開車卻不幸出了車禍,不難想像會引起多大的責難。還有,Amazon之類的購物網站會寄來電子傳單,讓我們在商家推薦的商品頁中按下「放入購物車」按鍵……這些都讓人不禁深思,所謂的自由意志到底有多自由。

岸見:自由意志最後的堡壘是愛。我們都有愛人的自由,也有不愛人的自由。這是人的尊嚴。

平野:的確。我希望人類唯一留下來的東西是「愛」,這也是創作這本書的初衷。因此,讀者的共鳴讓我非常高興。

岸見:這本書的結局或許不符合一般讀者對戀愛小說的典型期待,但我讀完感覺得救了。我認為今時今日,愛是最重要的課題。


[1] 平野先生提倡的分人(dividual)概念,是指因情況、對象不同,自己也會變得不同。


平野啓一郎 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即將來台!

平野啓一郎 2020年台北國際書展即將來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經典文化 ThinKingDom 的沙龍
326會員
283內容數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2024/03/09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2024/03/09
新書出版前,新經典文化邀請《時空迴游》的推薦人,也是陳德政開始走入台灣山林的推手詹偉雄,以「迴游在不同時空的我們」在國際書展活動現場聊爬山如何改變他們的生命。   《時空迴游》一書總共分四輯,第一輯陳德政寫他來到台北,跟很多南部長大孩子一樣節日或假期返家,在長年南歸中所積累的情感,第二部分北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喜歡一個男生,單身到老真的沒關係嗎? 去年,我感覺內心喜歡一個男生。但我對他的喜歡和對家人朋友的喜歡,好像很相似,又有好像有點不一樣。 所以一次梅村禪修典禮後,我鼓起勇氣問了一位法師,这位法师30出头, 眉清目秀,很漂亮, 問她對這件事, 我很害羞,該怎麼辦? ---------------
Thumbnail
我喜歡一個男生,單身到老真的沒關係嗎? 去年,我感覺內心喜歡一個男生。但我對他的喜歡和對家人朋友的喜歡,好像很相似,又有好像有點不一樣。 所以一次梅村禪修典禮後,我鼓起勇氣問了一位法師,这位法师30出头, 眉清目秀,很漂亮, 問她對這件事, 我很害羞,該怎麼辦? ---------------
Thumbnail
一段愛情關係是有很多種形式與樣貌,有的浪漫有的實際,更有虛無的,其實往往我們只能追求特定重點,所以不完整其實並不奇怪。分享一些自己看到的故事 分割 N: 「你還記得很久以前的那個line加錯我的大叔嗎?」 987:「記得阿,妳當時不是還蠻喜歡他的,後來妳結婚不就沒甚麼聯絡了。」 「對阿,不過年初我們
Thumbnail
一段愛情關係是有很多種形式與樣貌,有的浪漫有的實際,更有虛無的,其實往往我們只能追求特定重點,所以不完整其實並不奇怪。分享一些自己看到的故事 分割 N: 「你還記得很久以前的那個line加錯我的大叔嗎?」 987:「記得阿,妳當時不是還蠻喜歡他的,後來妳結婚不就沒甚麼聯絡了。」 「對阿,不過年初我們
Thumbnail
有的人巴不得想被記住臉孔,有的人拚了命在抹去人生。像是俗話說的落土八分命,或網友又將某某人起底,在社會上生存的我們愈來愈難擺脫標籤與身分。對此,石川慶感同身受,認為這個世代的人,自幼就被強加上許多對身份的認定;而平野啓一郎則說,近幾年來,自己時常思考著「人從過去被解放而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Thumbnail
有的人巴不得想被記住臉孔,有的人拚了命在抹去人生。像是俗話說的落土八分命,或網友又將某某人起底,在社會上生存的我們愈來愈難擺脫標籤與身分。對此,石川慶感同身受,認為這個世代的人,自幼就被強加上許多對身份的認定;而平野啓一郎則說,近幾年來,自己時常思考著「人從過去被解放而自由生存」的可能性。
Thumbnail
芥川獎&日本暢銷作家平野啓一郎 在與文學創作的搏鬥過程中,以其獨創的哲思鼓舞人心 獻給苦惱於戀愛、職場、家庭等人際關係的你 一直以來,我們談到戀愛觀,通常指的是一對一的個人,互相戀慕進而相愛。但以分人的觀點來看,會出現以下的想法。 「愛」指的是「我喜歡和那個人在一起時的自己的分人」的狀態。換言之就是
Thumbnail
芥川獎&日本暢銷作家平野啓一郎 在與文學創作的搏鬥過程中,以其獨創的哲思鼓舞人心 獻給苦惱於戀愛、職場、家庭等人際關係的你 一直以來,我們談到戀愛觀,通常指的是一對一的個人,互相戀慕進而相愛。但以分人的觀點來看,會出現以下的想法。 「愛」指的是「我喜歡和那個人在一起時的自己的分人」的狀態。換言之就是
Thumbnail
# 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甫參加一親近長輩的告別式、並得以與家人親戚歡聚再安靜返回台中的我,內心和腦海之中,都還激盪著許多關於生離死別和愛的新鮮思考觀點及錯綜情緒。 然後,說到愛,我想它是每個人此生最深刻及毫不輕鬆的學習與課題。...
Thumbnail
# 愛是一輩子的學習 甫參加一親近長輩的告別式、並得以與家人親戚歡聚再安靜返回台中的我,內心和腦海之中,都還激盪著許多關於生離死別和愛的新鮮思考觀點及錯綜情緒。 然後,說到愛,我想它是每個人此生最深刻及毫不輕鬆的學習與課題。...
Thumbnail
人生苦短,你想蹉跎等待,還是大步地走向前去,痛快地說:我.要.愛? 愛是需要學習的事,請看陶子怎麼說...... 20歲,先用妳的本性、野性去戀愛,縱然跌跌撞撞,也能從不同對象身上學習,修練更棒的自己。 30歲,能分辨男人的種類,也較能分配愛情在生命中的比重。擁有花樣年華般地自在自信自由。
Thumbnail
人生苦短,你想蹉跎等待,還是大步地走向前去,痛快地說:我.要.愛? 愛是需要學習的事,請看陶子怎麼說...... 20歲,先用妳的本性、野性去戀愛,縱然跌跌撞撞,也能從不同對象身上學習,修練更棒的自己。 30歲,能分辨男人的種類,也較能分配愛情在生命中的比重。擁有花樣年華般地自在自信自由。
Thumbnail
是因為有年紀了嗎?(笑) 似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和「愛情」有關的作品了⋯⋯ ❤️真心話❤️~能打動熟女的愛情小說其實並不多,再加上看到這本書的封底以粗黑體寫著: 「只實際見過三次面的人,早已認定對方就是一生中的最愛。」更讓人懷疑,所謂的「成人世界」,真的存在如此奮不顧身的愛嗎?
Thumbnail
是因為有年紀了嗎?(笑) 似乎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接觸和「愛情」有關的作品了⋯⋯ ❤️真心話❤️~能打動熟女的愛情小說其實並不多,再加上看到這本書的封底以粗黑體寫著: 「只實際見過三次面的人,早已認定對方就是一生中的最愛。」更讓人懷疑,所謂的「成人世界」,真的存在如此奮不顧身的愛嗎?
Thumbnail
讀後感/《那個男人》,故事的開端是在橫濱開業的律師城戶章良收到宮崎縣里枝女士的委託:里枝曾經有段婚姻,痛失次子後走不出傷痛,離婚收場。後來帶著長子回到睽違十四年的故鄉宮崎,結識「谷口大祐」...
Thumbnail
讀後感/《那個男人》,故事的開端是在橫濱開業的律師城戶章良收到宮崎縣里枝女士的委託:里枝曾經有段婚姻,痛失次子後走不出傷痛,離婚收場。後來帶著長子回到睽違十四年的故鄉宮崎,結識「谷口大祐」...
Thumbnail
#平野啓一郎小說   這本小說的結尾帶給我的感覺是寂寞與釋然。   讀完這本小說的第一個想法是,果然我的年齡還不能全然理解「成人的愛情」這回事。愛與不愛對於初戀時的我而言,就是個是非題,哪有那麼複雜?但這本小說帶給我最大的震動是,大人的世界中,愛情不再是簡單的「二分法」。  
Thumbnail
#平野啓一郎小說   這本小說的結尾帶給我的感覺是寂寞與釋然。   讀完這本小說的第一個想法是,果然我的年齡還不能全然理解「成人的愛情」這回事。愛與不愛對於初戀時的我而言,就是個是非題,哪有那麼複雜?但這本小說帶給我最大的震動是,大人的世界中,愛情不再是簡單的「二分法」。  
Thumbnail
「不是愛一次就結束了,要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地重新再愛。」--《那個男人》 2016年,每日新聞出版安排暢銷作家岸見一郎與剛出版長篇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平野啓一郎同席對談。岸見先生透過哲學書寫為年輕人釐清生活困惑,平野啓一郎則擅長透過小說處理當代人困惑的生活哲學。方法不同,但兩人都從正面叩問愛
Thumbnail
「不是愛一次就結束了,要在漫長的時間裡,不斷地重新再愛。」--《那個男人》 2016年,每日新聞出版安排暢銷作家岸見一郎與剛出版長篇小說《日間演奏會散場時》的平野啓一郎同席對談。岸見先生透過哲學書寫為年輕人釐清生活困惑,平野啓一郎則擅長透過小說處理當代人困惑的生活哲學。方法不同,但兩人都從正面叩問愛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