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司也能創新?“騰訊” 沒告訴你的產品成功心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三款火爆手游背後的設計秘密

raw-image

一講到大陸通訊軟體,相信很多人會立刻想到「微信」(Wechat),來到大陸工作的這段時間,基本上每天應該都打開至少1000次吧!哈哈,還不提他們出了個「企業微信」方便工作溝通使用,公私生活都圍繞著它,「在這裡,是不可能有人沒有微信的!」我的同事常常這麼說道。

很難想像一間互聯網公司可以如此的深入人們日常生活,從即時通訊開始延伸觸角到內容平台(如:官方帳號、朋友圈)、行動支付(如:微信支付)、電子商務(如:微商),和近年極力推廣的微信小程序,以輕巧的方式為品牌帶來流量,不需再依賴於用戶下載品牌App。

「微信,已經變成一種生活方式。」

每一間公司在獲得大量用戶後,最直接要面臨的就是要想辦法盈利,將流量轉化成實質的收益才能確保永續經營。騰訊公司也不例外,商業化的成果也會影響它在資本市場的地位。

在移動互聯網中,「移動廣告」、「移動遊戲」、「移動電子商務」是最核心的三大盈利模式,其中,又以「移動遊戲」是變現能力最強和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所以,騰訊以公司戰略級的角度,開啟了手機遊戲開發之路。

微信首次嘗試商業化 — 「手游」產品的誕生

「天天系列」是微信最早一批的手游產品,也是他們開始商業化的起步。「天天愛消除」、「天天連萌」、「天天酷跑」發佈後短期內就成為大陸最火爆的手機遊戲,老人小孩都在玩。

「天天愛消除」

「天天愛消除」

「天天系列」究竟有多火爆呢?我們可以兩個指標來評價一個進入市場的新遊戲產品是否成功:

絕對玩家的數量

即短時間內讓更多玩家加入 =>反映分發渠道的強度。

2. 玩家留存率(Retention Rate)

即玩家在玩過新遊戲後持續玩下去的動力和慾望=> 反映遊戲品質高低。

當時「天天系列」玩家次日留存率是70%,即100個人中,隔天還會繼續玩的有70人,三日留存率為60%,七日留存率為50%,在這之前,手游行業最好的數據是:次日留存率50%,三日留存率30%,七日留存率25%,不難看出「天天系列」高於業界的表現。

為什麼騰訊一推出手游,就打趴一堆人呢?是因為完全借助平台之力,還是有獨特之處?從戰略到組織,團隊到產品,騰訊都做了些什麼?

#1 選對人才能做對事

當時首發戰略級產品負責人直接選擇姚曉光(現為騰訊副總裁),原因在於他在app端已經有多款成功自主研發的遊戲大作,且在內部也有團隊管理經驗,有良好合作互動關係,結合了產品、創業、管理等技能。

不過,當時被組織起來的團隊有很大的架構問題,像是層級很多,溝通沒有效率,許多主管等級的人只做管理,並沒有具體專業,他們依專業能力分為助理、普通、資深、骨幹、專家和首席,經過盤點發現低級別的相對多,缺乏有經驗的專家。因此立刻展開獵聘計畫,邀請了幾位資深且有能力的人加入團隊,達到了鯰魚效應,透過引入強者來讓團隊有正面的成長。

#2 步步為營,產品分階段操作

面對億等級的用戶數量,產品開發尤其困難,因為要讓一部分人喜歡容易,但要讓上億用戶都喜歡卻很難,所以產品要具有通用性,騰訊選擇在不同時間點推出一套產品組合,除了滿足數以億計的用戶共通性,也在不同程度的娛樂需求上做分別,做出差異定位。為此他們制定出短、中、長期目標:

>> 短期:專注於休閒以積累用戶 (培養用戶忠誠度和用戶量)

這個階段開發的遊戲屬於輕度休閒類型,一定要讓玩家感到很開心,遊戲的單局重複可玩性強,用來打發時間。要有豐富的社交玩法,很好上手零教學,畫面精美,音樂有高度識別度,玩家可以隨口哼唱,在商業目標上著重在累積用戶,預計佈局4款遊戲。

>> 中期:強化玩法深度和營利性 (開始將流量變成錢啦!)

這個階段選擇最受歡迎的幾個細分領域,依然要求單局重複可玩性強,但必須有一定的玩法深度和豐富性,可能會設一些關卡,技術要求更強,滿足玩家深度玩法的需求,同時強化產品的收益能力,預計佈局5款遊戲。

>> 長期:定位於細分領域的大作 (養一隻很肥的金雞母!)

這個階段單獨選定一個細分領域,開發週期長,主要佈局藍海市場,要有高營利性,只會佈局1款遊戲。

#3 激發團隊潛力,培養自發性和勇於挑戰

「天天系列」遊戲在開發期間,團隊從上海”出差”到深圳大半年,為的就是降低異地溝通成本,以便在短時間內有效的完成產品。當時團隊沒有一個人是晚上12點前下班的,不論在UI稿上還是遊戲元素上都要做到極致的打磨,每個版本都會邀請用戶體驗,反饋後再畫新的版本,光是「天天愛消除」的消除物就畫了50多個版本。

「天天愛消除」每隻動物都被賦予不同個性,當玩家察覺時常會心一笑

「天天愛消除」每隻動物都被賦予不同個性,當玩家察覺時常會心一笑

美術對於一款遊戲產品尤其重要,一開始產品負責人會給設計幾句限定性的話,再讓他們找感覺來發揮創意,但效果特別差,也做不出真正想要的效果,且美術人員真正的創意在過程中也容易被抹煞。

「如何引導美術人員作出優秀的設計?去給他們找大量的參考圖。」

在此基礎上去做創意,大幅提升了效率,其實這只是需求以什麼方式表達的問題,純文字不直接且不容易被理解,遊戲設計是創造性的工作,需要更形象的表達方式,過程中美術人員可以體現自身的創意外,讓潛在的玩家參與進來反饋,從多個版本中篩選、迭代和優化,最終的效果是滿意的。

另外,團隊每天也會有一個日穩定版本來讓大家體驗,有任何問題直接微信群裡溝通,為的是培養每個人的責任感和團隊意識以及迫切感。

騰訊在上述的變革下,在短短的半年內創造了三款火爆的手游產品,主要就是完成了關鍵的三點:

  1. 不斷反覆驗證,潛入用戶了解他們真實的需求。
  2. 極致的產品精神,打磨細節。
  3. 團隊變通的能力,確保大家目標一致。

最近剛好在看《騰訊方法》,書中分享了騰訊在產品定位、用戶分析和敏捷開發的成功之道,以及這間企業巨頭是如何突破包袱,向創新組織轉型的故事。我個人覺得很有共鳴,對於產品經理要如何將產品打磨到極致(真的要有強迫症!!),以及如何激勵團隊,這些都有很多細節的描述,大家有機會可以找來看看!: )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via的沙龍
36會員
32內容數
如果你是對從事數位產品經理職位有興趣的大學生或想轉換跑道的無經驗新人,這份專題將讓你對於這個職業的背景和工作內容有全面的認識,並帶你一步步做應聘準備,獲得第一份產品經理工作。
Liv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9/02
石子丟到水中都會有漣漪,人在職場更需要即時的肯定和引導,身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回饋的藝術」,才能激勵團隊不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成功模樣!
Thumbnail
2019/09/02
石子丟到水中都會有漣漪,人在職場更需要即時的肯定和引導,身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回饋的藝術」,才能激勵團隊不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成功模樣!
Thumbnail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由得到App總編輯李翔,挖掘出六家中國企業崛起、轉型的商業觀察,在臺灣被譯為《Web 3.0 必學6個行銷戰術:年成長率500%的企業教你,該如何抓到網路商機!》,然整本內容卻絲毫與Web 3.0及行銷無關,倒是讓我們重溫了2010-2016年這個創業大爆發的年代,中國新創或巨頭一路來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曾聽過這麼一個笑話:最早使用MSN、Yahoo massager甚至QQ的那批用戶現在多已成家立業、而當時熬夜蜷窩在網咖或宿舍沉浸在CS場上狙擊的那幫人也陸續放下AW50與刺刀回到現實生活中…但用戶們發生了變化,產品卻未能隨即調整與伴隨成長,那當然這些”產品或服務”便只能隨著時間消逝、埋葬在記憶裡.
Thumbnail
曾聽過這麼一個笑話:最早使用MSN、Yahoo massager甚至QQ的那批用戶現在多已成家立業、而當時熬夜蜷窩在網咖或宿舍沉浸在CS場上狙擊的那幫人也陸續放下AW50與刺刀回到現實生活中…但用戶們發生了變化,產品卻未能隨即調整與伴隨成長,那當然這些”產品或服務”便只能隨著時間消逝、埋葬在記憶裡.
Thumbnail
回首一年多前,還在深圳負責數位產品UX的小小設計師。在面對以中國市場為主要目標的使用者體驗,大多數時團隊採取的設計策略,仍藉由參考競爭對手作為發想的起點。
Thumbnail
回首一年多前,還在深圳負責數位產品UX的小小設計師。在面對以中國市場為主要目標的使用者體驗,大多數時團隊採取的設計策略,仍藉由參考競爭對手作為發想的起點。
Thumbnail
短短數年光陰,因智慧型手機普及和5G頻寬的來到,讓載體應用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在這個紅海中,若我們想要先搶得一席之地,應該做怎樣的競品評估和分析呢?扣除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優化外,是否可以從某些細節中了解箇中差異? 以下是我操盤App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想進軍
Thumbnail
短短數年光陰,因智慧型手機普及和5G頻寬的來到,讓載體應用如雨後春筍般蓬勃發展,在這個紅海中,若我們想要先搶得一席之地,應該做怎樣的競品評估和分析呢?扣除ASO(App Store optimization)優化外,是否可以從某些細節中了解箇中差異? 以下是我操盤App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希望對想進軍
Thumbnail
我看《微信傳奇張小龍》:貫徹極簡主義,堅持淬煉用戶體驗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6日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要在45天後禁止所有美國民眾或企業與TikTok和其位於中國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生意往來。同時,也禁止美國人與微信(WeChat)及其母公司騰訊做生意。 這個消息帶來很大的震撼,也讓我想起了之前曾經讀過的
Thumbnail
我看《微信傳奇張小龍》:貫徹極簡主義,堅持淬煉用戶體驗 美國總統川普在8月6日簽署兩項行政命令,要在45天後禁止所有美國民眾或企業與TikTok和其位於中國北京的母公司字節跳動生意往來。同時,也禁止美國人與微信(WeChat)及其母公司騰訊做生意。 這個消息帶來很大的震撼,也讓我想起了之前曾經讀過的
Thumbnail
騰訊視頻,於2011正式上線運營,2016年以「不負好時光」口號重新定位品牌形象,開展包含網劇、電視劇、綜藝等多項自製出品,多為熱門IP改編,不論是動漫、小說都是題材之一,例如「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扶搖」、「全職高手」、「如懿傳」等爆款,皆出自騰訊視頻之手,是一個兼具年輕化與成長性的產品。
Thumbnail
騰訊視頻,於2011正式上線運營,2016年以「不負好時光」口號重新定位品牌形象,開展包含網劇、電視劇、綜藝等多項自製出品,多為熱門IP改編,不論是動漫、小說都是題材之一,例如「致我們暖暖的小時光」、「扶搖」、「全職高手」、「如懿傳」等爆款,皆出自騰訊視頻之手,是一個兼具年輕化與成長性的產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