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鳥主管成長日記】懂得回饋,才是合格的管理者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和朋友K吃飯,聊到他最近的工作狀況,他沈默了一會兒,語帶堅定地說道:

「我決定離職了,這個崗位可能真的不適合我,感覺壓力已經大到很久沒好好睡一覺,腦子常想的是哪裡還做的不夠好…。」

看著他心意已決的眼神,我知道再說什麼鼓勵的話都沒有用了,這份他轉換職能角色後做了一年的工作就此劃下句點。

「為什麼不堅持下去呢?」我為他感到有點惋惜。

「在轉換職能工作後的這段期間,主管只在我發生失誤的時候,才告訴我哪裡做的不好,要我反省,至於其他的日常工作都沒什麼特別評價,我覺得每天都很努力的想做好新角色,但好像不被肯定,心裡也感到很委屈。」轉換職能角色時,他興奮的神情我仍舊記憶猶新,但此時他臉上更多的是失落和無奈。

如果他的主管能夠適時地提供有效的回饋,我想他不會放棄,而且成長一定不止於此,記得剛帶團隊時,我的作法也和這位朋友的主管一樣,直到我漸漸意識到回饋的重要性,才發現這是身為管理者非常重要的工作之一,而且是門藝術,必須持續刻意練習。

回饋的重要性:塑造對成功的共識

小時候每次拿到學期成績單,上面除了考試成績外,還有老師主觀給的操行分數,並會附上評語說明原因,在職場上,我們一樣也需要有這樣的回饋機制,甚至頻率更高,讓我們了解到他人對自己的評價,才能即時調整工作方式,取得有效的成果。

一般常將「給回饋」直接聯想到指出別人哪裡可以改進,這種場景會有點尷尬,所以如果非必要的話,大家都會儘量避免。以前剛帶團隊時,當遇到他們的產出不如我預期,心裡總會想:

「他的作法雖然不是最完美的,但也沒差到不可接受,就這樣吧。」

其實,我正錯過一個很好的溝通機會,去塑造雙方對於「成功是什麼樣子」的共識,這當中包含了工作表現好和不好的定義傳遞,而為什麼上下級之間要有這樣的共識呢?因為當團隊有了這樣的認知,才能引導他們在做的好的地方繼續保持,而做的不好的地方也知道該怎麼調整,進而實現大家心目中一致認為的成功模樣,從現實面來說,也是作為評估個人加薪和升職的重要依據。

如何做好回饋

相信每個人都曾遇過被主管叫去談話,但結束後仍然不明白到底主管想要的是什麼,也不清楚自己工作究竟做的如何,管理者如果沒有理解回饋的核心目的,只是想到什麼說什麼,會讓下屬聽完摸不著頭緒,卻以為自己已經清楚傳達工作要求了,容易導致後續合作上的矛盾。

那好的回饋是怎麼樣的呢?必須包含以下四個要素:

1.一開始設定清晰的預期

主管需要清楚說明優秀的、中等的、糟糕的表現是如何,讓每位團隊成員可以明白自己負責的工作所要達成的狀態,同時知道該怎麼展開和要避免哪些常見的錯誤。

2.具有即時性

人的記憶在事情發生的當下都是最清晰的,如果等到月度或季度績效談話時才提出,回饋所起到的作用會大打折扣。

例如:開需評時,發現某產品經理的PRD文檔排版整齊乾淨,但卻缺乏需求更新的標注,會後可以立即鼓勵他繼續保持文檔的易讀性,同時加強更新的標注,讓他能即時修改該份文檔,提升文檔質量。

3.需要明確到任務/行為

「你的這份報告做的滿好的。」→ 是邏輯清晰?用詞專業?還是排版美觀?

「你的工作態度可以更積極。」→ 我覺得自己挺積極的,是哪裡不好?

當我們給出意見時,務必要明確的舉出實例,才能具體的傳達訊息,所以上述的回饋可以修正成:

「你的這份報告做的滿好的,清楚的列點說明了需求背景,讓閱讀者可以先有個全局的理解。」

「你的工作態度可以更積極,在xx項目開始的第一週,你沒有提出任何的行動方案,直到最後幾天才完成了30%的任務。」

4.真的讓事情有所改善

為什麼要回饋呢?那是因為我們希望事情能夠做的更好,團隊成員的專業能力也有所提升,從而獲得成就感。

所以在給出建議後,必須持續追蹤,產生正向的成果才是一次有效的回饋。

最近剛完成團隊成員的一對一談話,主要是溝通上半年的績效,以及下半年期望達成的目標,為了給出具體的回饋,我在每個人的文檔中都羅列了實際的例子,並在溝通前發給成員先自行閱讀,以便在談話中能夠互相交流彼此的想法,包含他們的工作狀態、職涯規劃、想提升的能力、需要我提供哪些資源等等,因為每個人都希望自己的工作表現能受到肯定,同時得到合理的支持去接受挑戰,自我突破。

raw-image

看著朋友K提了離職後豁然開朗、如釋重負的神情,也就能想像到之前內心所承受的煎熬和迷惘有多難受。石子丟到水中都會有漣漪,人在職場更需要即時的肯定和引導,身為管理者必須學會「回饋的藝術」,才能激勵團隊不斷成長,共同實現我們所期盼的成功模樣!

想看更多職場、產品經理、中國工作的最新文章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帳號喔!:https://vocus.cc/user/5df70f95fd8978000111fea1?page=1&tab=new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Livia的沙龍
36會員
32內容數
如果你是對從事數位產品經理職位有興趣的大學生或想轉換跑道的無經驗新人,這份專題將讓你對於這個職業的背景和工作內容有全面的認識,並帶你一步步做應聘準備,獲得第一份產品經理工作。
Livia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8/29
在【產品經理職場談】 — 真需求 vs. 偽需求中,我們談到需求蒐集後,必須通過謹慎的分析,才能避免掉入偽需求的陷阱。那完成這一步,現在手邊都是「可以做的」需求時,我們怎麼決定哪些做?哪些不做?和優先做什麼?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2019/06/30
「需求」,大概是產品經理日常工作聽到最高頻的詞彙了,產品的誕生是為了滿足特定的用戶需求,所以需求分析是每個產品經理必備的核心能力之一,我們需要蒐集需求、判斷需求的合理性、優先級,並合理的調配資源,讓整體的產品規劃在正確的道路上前進。
Thumbnail
2019/06/25
「Livia,妳現在有空嗎?我想找你聊一下。」 「好呀。什麼事?」 「我覺得現在團隊好像少了一些主人翁意識,大家都只想把工作做完,而不是想怎麼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讓我感覺有點無力,也提不起勁在工作上了,怎麼辦才好?」 這段話讓我感覺莫名的熟悉,猛然想起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那段歲月,也曾經有一樣的疑惑
Thumbnail
2019/06/25
「Livia,妳現在有空嗎?我想找你聊一下。」 「好呀。什麼事?」 「我覺得現在團隊好像少了一些主人翁意識,大家都只想把工作做完,而不是想怎麼解決問題,把事情做好,讓我感覺有點無力,也提不起勁在工作上了,怎麼辦才好?」 這段話讓我感覺莫名的熟悉,猛然想起剛成為社會新鮮人那段歲月,也曾經有一樣的疑惑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最近,在一次聚會中,朋友分享了一個困擾他多日的工作煩事。他花盡心力培育的一位主管,上週突然交了辭職信。得知此消息後,朋友盡全力挽留,但這位主管的決心已定,辭意決絕。主管表示,這個決定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並非一時衝動朋友倍感錯愕,因為他投入了很多心血來培養這位主管,現在卻「功虧一簣」。 我拍拍他的肩膀
Thumbnail
前幾週看到一篇周小葳發的文章『工作進度等老闆問,就太慢了!周品均:做好這件事,超高機率加薪』,心裡頗為認同,在職場上,主動回報進度與你完成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 他在文中提到,「主動回報」是一個CP值爆高的工作習慣,但95%的工作者都做不到。多數人是每次都要老闆追,花費許多時間還無法有效回報進度,不
Thumbnail
前幾週看到一篇周小葳發的文章『工作進度等老闆問,就太慢了!周品均:做好這件事,超高機率加薪』,心裡頗為認同,在職場上,主動回報進度與你完成的事情實在是太重要了。 他在文中提到,「主動回報」是一個CP值爆高的工作習慣,但95%的工作者都做不到。多數人是每次都要老闆追,花費許多時間還無法有效回報進度,不
Thumbnail
現在公司的組織都走向扁平化,升遷不容易,因此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現象,使得屬下左右為難,不知所措,而且沒人教。
Thumbnail
現在公司的組織都走向扁平化,升遷不容易,因此會出現一些不合理現象,使得屬下左右為難,不知所措,而且沒人教。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考績的好壞,跟目標達成、工作產出與實質貢獻有關,但它其實與你跟主管對於績效標準、工作方法是否有共識,甚至彼此的關係好不好,也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欠缺對後者的認知,難保不發生,在打考績時滑鐵盧卻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我們都知道考績的好壞,跟目標達成、工作產出與實質貢獻有關,但它其實與你跟主管對於績效標準、工作方法是否有共識,甚至彼此的關係好不好,也有很大的關聯。如果欠缺對後者的認知,難保不發生,在打考績時滑鐵盧卻百思不得其解.......
Thumbnail
當員工以自己理解事情的邏輯,來報告一件事情的始末,老闆難進入狀況,會耗費不少時間,因為不是按老闆能聽懂的邏輯來報告。員工報告順序為:「我打算怎麼做?為什麼?客觀證據?」
Thumbnail
當員工以自己理解事情的邏輯,來報告一件事情的始末,老闆難進入狀況,會耗費不少時間,因為不是按老闆能聽懂的邏輯來報告。員工報告順序為:「我打算怎麼做?為什麼?客觀證據?」
Thumbnail
本書作者Chandler及Grealish長期以來協助非營利組織及跨國企業改善「績效管理」的制度,發現績效管理不彰的重點就在於缺乏回饋。HR除了改善績效管理制度面向外,也應該教育主管使用正確的回饋方式,讓績效管理功能得以發揮。
Thumbnail
本書作者Chandler及Grealish長期以來協助非營利組織及跨國企業改善「績效管理」的制度,發現績效管理不彰的重點就在於缺乏回饋。HR除了改善績效管理制度面向外,也應該教育主管使用正確的回饋方式,讓績效管理功能得以發揮。
Thumbnail
年終即將開始倒數,除了慶祝萬聖節、感恩節,許多外商公司早己完成年度員工考核,並決定加薪幅度及各部門晉升名單,想必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果被列入「表現優秀並具開發潛能」員工,恭喜並請繼續加把勁,只要有主管缺你應該就是首選;萬一不幸被列管為「表現不佳且低開發潛能」員工,這時請提高戒備,除了趕快提出自我
Thumbnail
年終即將開始倒數,除了慶祝萬聖節、感恩節,許多外商公司早己完成年度員工考核,並決定加薪幅度及各部門晉升名單,想必又是幾家歡樂幾家愁。如果被列入「表現優秀並具開發潛能」員工,恭喜並請繼續加把勁,只要有主管缺你應該就是首選;萬一不幸被列管為「表現不佳且低開發潛能」員工,這時請提高戒備,除了趕快提出自我
Thumbnail
回饋(feedback)是關於你的行為、表現、結果的意見。《績效!績效!PartⅡ》一書提及,研究顯示,回饋是人類行為中,持續產生優秀表現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像投籃,如果你投的每一球都不知道結果,就算始終都沒投進,也無法判斷是否應該修正動作,在這種狀況下,人們通常會維持原本(無法進球)的做法。
Thumbnail
回饋(feedback)是關於你的行為、表現、結果的意見。《績效!績效!PartⅡ》一書提及,研究顯示,回饋是人類行為中,持續產生優秀表現最重要的條件之一。就像投籃,如果你投的每一球都不知道結果,就算始終都沒投進,也無法判斷是否應該修正動作,在這種狀況下,人們通常會維持原本(無法進球)的做法。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跟老闆匯報你的工作、或他/她交代的事,字面上來看“匯報”就只是把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報告給老闆聽,所以有些人就單純的這樣信了!簡單的陳述自己工作的內容和程序,沒有想法和分析,這對老闆說,就算你講的再完整,永遠只是及格邊緣。你永遠得不到他/她的特殊偏愛和升遷機會了。 但也有些人
Thumbnail
這一系列的內容是關於,如何跟老闆匯報你的工作、或他/她交代的事,字面上來看“匯報”就只是把自己做了哪些工作報告給老闆聽,所以有些人就單純的這樣信了!簡單的陳述自己工作的內容和程序,沒有想法和分析,這對老闆說,就算你講的再完整,永遠只是及格邊緣。你永遠得不到他/她的特殊偏愛和升遷機會了。 但也有些人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Thumbnail
當一名好主管不僅要扛上整個團隊的績效壓力,同時還要顧慮到團隊的情緒,是一項非常需要智慧的職位,那到底要如何拿捏其中的份際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