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故事的力量:《那個男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日本芥川獎得主平野啓一郎《那個男人》中文版已於12.4出版。印刷現場實況。

日本芥川獎得主平野啓一郎《那個男人》中文版已於12.4出版。印刷現場實況。

《那個男人》有個引人入勝的開場,那開場讓日本同樣擅長說故事的代表作家小川洋子讚賞不已。那開場更讓本屋大賞與紀伊國屋的書店店員認可,坦言只要讀進去了,完全會佩服作者流暢的故事線讀下去,大呼過癮。

作者平野啓一郎在這本書裡以一個「假冒的身分」串起全書,帶讀者從「變身願望」出發:因不滿現狀而想要變成另一個人的念頭。接著進一步提供了選擇:如果你有全新的身分,你會怎麼做?你會拋下過去,不顧一切地活著嗎?

一般假冒身分的設定,一旦真相大白,故事便隨之結束。但《那個男人》卻不同,作者以細膩的描述,讓讀者跟著故事裡的城戶律師在追查辦案過程中,還能深刻感受每個角色的心境。讀完不只讓人沉浸在他虛構的世界,更多的是思考角色們的抉擇與立場,可說是後勁十足,

這位曾是芥川獎史上最年輕得主,被日本文壇譽「三島由紀夫」在世的日本代表作家平野啓一郎,其作品之所以引發共鳴,正因為他總是無時無刻思考著現代人切身的疑問,他看到許多人現實中的困惑,將之化為小說裡的主題。

這個故事裡有一位讓人心疼的國中生角色,他在父親離世後不知如何面對,最後在芥川龍之介的作品中試圖思索答案,尋找慰藉。也正好呼應了一些《那個男人》日本讀者的評價:「我因這本書得救了。」


日版《那個男人》。這本書在日本廣受讀者好評,獲得紀伊國屋KINO BEST第2名。有讀者說:「我因這本書得救了。」

日版《那個男人》。這本書在日本廣受讀者好評,獲得紀伊國屋KINO BEST第2名。有讀者說:「我因這本書得救了。」


平野啓一郎曾說過:「小說是虛構文學,但是完全虛構的話,看的人會想怎麼可能!讀起來就沒意思,無法進入那世界。我認為故事正是因為和現實相關,虛構的部分才顯得有力量。」正因為貼近現實社會才引人共鳴,而其虛構才顯力道。

我們在作者的前一本人氣口碑作《日間演奏會散場時》讀到了他所說的「未來改變了過去的愛」,到《那個男人》裡,他丟出了「對愛來說,過去到底是什麼?」的反思,而「愛」在這一次被他說得淋漓盡致,更加動人;我們甚至還會因為這個感人的故事,找到力量,重新認識那個自以為熟悉的自己。

文:新經典文化編輯,陳柏昌

去年《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大獲好評後,《那個男人》中文版12月登場。平野啓一郎更受邀成為2020台北國際書展來台貴賓,明年1月8日將在書展與台灣讀者正式會面。

去年《日間演奏會散場時》大獲好評後,《那個男人》中文版12月登場。平野啓一郎更受邀成為2020台北國際書展來台貴賓,明年1月8日將在書展與台灣讀者正式會面。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新經典文化 ThinKingDom 的沙龍
327會員
285內容數
勒利•索可洛夫(Lale Sokolov,1916~2006)人生中有超過50年都懷著一個秘密,這段不能說出口的往事發生於二戰時的歐洲,那時,納粹德國人對猶太人做出不可思議的恐怖事跡。80歲以前,勒利完全無法向人說出這段過去,即使他的生活離那個恐怖地方有千里遠。 勒利曾經是奧斯維辛集中營的刺青師。
2025/05/02
(以下轉自葉郎 葉郎的異聞筆記) 「等一下,為什麼葉郎到底要寫一本關於沙奇馬的書?」 ㄟ~不是沙其瑪啦!是奇麗馬。 第一次注意到「奇麗馬」這三個有點奇幻感的字是在《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中,發現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酒樓東薈芳對面巷子裡有家名為臺灣奇麗馬館(臺灣
Thumbnail
2025/05/02
(以下轉自葉郎 葉郎的異聞筆記) 「等一下,為什麼葉郎到底要寫一本關於沙奇馬的書?」 ㄟ~不是沙其瑪啦!是奇麗馬。 第一次注意到「奇麗馬」這三個有點奇幻感的字是在《臺灣老戲院文史地圖(1895~1945)》網站中,發現日治時期大稻埕著名的酒樓東薈芳對面巷子裡有家名為臺灣奇麗馬館(臺灣
Thumbnail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6/21
★ 第59屆百想藝術大賞‧電視部門劇本賞 ★繼《又是吳海英》、《我的大叔》後,又一打動當代人心之作 ★ 金智媛、孫錫求、李民基、李伊 聯手主演 歡迎加入朴海英的出走同好會 ✦ 我的出走日記 나의해방일지 #劇本豪華套組 𝐒𝐩𝐞𝐜𝐢𝐚𝐥 𝐄𝐝𝐢𝐭𝐢𝐨𝐧限量紀念版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2024/03/18
陳德政《時空迴游》精彩文章: 慢車行至高雄,原本在地底延伸的軌道,經過鳳山後浮出了地表。窗外的黑幕忽然一閃,換上明亮的景框,乘客的視線在街道中舒展開來。 從這裡往南,是我多年未曾踏入的地域—後庄、九曲堂、六塊厝,終點是屏東。默唸那些站名,好像從遠處呼喊多年不見的朋友,心裡有一股輕淺的回音……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
Thumbnail
《那個男人》(A man)改編自日本小說家平野啓一郎同名作品,原著榮獲第 70 屆讀賣文學獎,並由《蜜蜂與遠雷》導演石川慶執導,妻夫木聰、安藤櫻、窪田正孝等人主演,無論劇本或演員都可謂一時之選。
Thumbnail
改編自日本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同名小說的《那個男人》,透過追查一個死者謎般身份,探究人的存在意義,與生俱來的階級與血脈覊絆會帶來不能磨滅烙印嗎?不同環境可改變狀況嗎?
Thumbnail
改編自日本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同名小說的《那個男人》,透過追查一個死者謎般身份,探究人的存在意義,與生俱來的階級與血脈覊絆會帶來不能磨滅烙印嗎?不同環境可改變狀況嗎?
Thumbnail
「現在能愛上某個人,是多虧過去讓這個人變成這樣......如果對方說出的過去,與真實的過去不同,那這份愛就是錯的嗎?如果對方意圖說謊,一切就化為泡影嗎?還是說,從這裡會展開一段新的愛?」
Thumbnail
「現在能愛上某個人,是多虧過去讓這個人變成這樣......如果對方說出的過去,與真實的過去不同,那這份愛就是錯的嗎?如果對方意圖說謊,一切就化為泡影嗎?還是說,從這裡會展開一段新的愛?」
Thumbnail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 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Thumbnail
改編自芥川賞作家#平野啟一郎 的同名小說。導演石川慶工整的利用符號鋪排「身分」主題,在演員演技、攝影、劇本、配樂各方面俱佳的搭配下,拍出帶有議題性的懸疑片。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從貫井德郎的推理懸疑、恩田陸的古典音樂、劉宇昆的近未來科幻,再到平野啟一郎的純文學,詢問導演對於自己四部長片為何皆改編自不同類型的小說,他說,自己不會因為故事類型而決定拍不拍,而是一個更簡單的理由:「故事有趣最重要,但若只有有趣是不夠的,所以透過電影的主題與類型,來表現這個故事的有趣之處。」
Thumbnail
離開監獄的三百歲人瑞,是人間屹立不搖的老樹,轉換身分對他而言形同砍樹,自己既是種樹的父親,同時也是五十年後砍樹的兒子,透過這「數十年如一日」的敘事手法才不會被世人拆穿(對應了片中跳躍式的時間剪輯),石川慶導演以鋒利冷峻的刀刃精準鋸向了文本的重心,讓這些樹(互換身分的男人們)也跟著一一傾倒,捨棄了不願
Thumbnail
離開監獄的三百歲人瑞,是人間屹立不搖的老樹,轉換身分對他而言形同砍樹,自己既是種樹的父親,同時也是五十年後砍樹的兒子,透過這「數十年如一日」的敘事手法才不會被世人拆穿(對應了片中跳躍式的時間剪輯),石川慶導演以鋒利冷峻的刀刃精準鋸向了文本的重心,讓這些樹(互換身分的男人們)也跟著一一傾倒,捨棄了不願
Thumbnail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是真我?有多少是基因組成?有多少是社會的影響?又或有多少教育的養成?所謂的「我」,在這世界是以何種方式、如何組成?所謂的「自由意志」到底會不會變成我們的救贖?這是我想要在小說中了解、描述的部分。不曉得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平野先生的小說,是否恰當?
Thumbnail
一個人活在這世界上到底有多少是真我?有多少是基因組成?有多少是社會的影響?又或有多少教育的養成?所謂的「我」,在這世界是以何種方式、如何組成?所謂的「自由意志」到底會不會變成我們的救贖?這是我想要在小說中了解、描述的部分。不曉得用這種方式去了解平野先生的小說,是否恰當?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