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特兒並非機器。離開台座又返回,再怎麼謹慎地依照紙膠記號重新擺出姿勢,難免會有差異。胎記位於受光面,幾乎正對著我。她的骨盆角度也許有所改變,或者原先恰好遮擋胎記的手肘陰影隨著姿勢的誤差而移動了,否則我不可能沒注意到這個特徵。
我感到莫名的壓力。一股焦慮自心底湧起。
我決定暫時無視這個發現。畢竟目前才剛要開始打底色,還未到關注細節的時候。另外,教授曾強調,這堂課的重點乃是人體結構,無須特別描繪與之無關的細節,如刺青、傷疤等等。即使最後不畫胎記,應該也不構成影響。
我下定主意,勤快地開始了底色的作業。以底色作為基調,其上再疊以灰階,充分鋪陳整體色調與厚度後,將暗面、亮面依序做出,便能營造立體感。
在灰階的部分,常見的錯誤有兩種:「層次太少」和「過分依賴既定印象」。
一幅成功的寫實油畫,鮮豔的顏色其實不多,真正占去大部分面積的,是各種不同調性的灰色與棕色。有了這些灰階,畫面才有厚度與層次,主題也能得到襯托。灰階銜接了明與暗,帶來視覺上的緩衝和刺激,使觀者體會到收與放的節奏感。太直接地使用過多的高彩度色彩、或者灰階本身的色調變化不夠,都會減損灰階的層次。
依賴既定印象,則是不經思考地套用對物體固有色的刻板印象,例如樹幹畫咖啡色,草地畫綠色,雞蛋畫白色等等。現實世界的色調是相當複雜的,物體之間也會有各種反射,顏色總是相互影響。要避免這個問題,應該把握的原則是:放下原本的偏見,盡可能客觀分析眼前看到的顏色和光線。
早上的課快結束了,整體結構已經處理得差不多。我向後退,檢查畫面的協調性;並且離開座位四處走動,從幾個不同角度觀察模特兒的身材。骨架和肌肉的比例看起來沒有在上色過程中失準。今天狀況不錯,下午也許能順利畫完。
昨晚和數學系的室友約好今天一起到學校後門的麵店吃午餐,我簡單收拾後便離開教室。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