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小孩在動態遊戲中得到的三項能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小孩子是玩樂和遊戲的生物,但隨著學校功課日漸增多,小孩玩樂的時間便越來越少;而電子產品的出現更進一步令小孩可接觸的遊戲變得單一和靜態。然而,最新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動態遊戲不單是小孩的人權,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工具!!

玩樂與孩子心智能力研究

父子間的動態玩樂有很多種,如體能玩樂(Physical play)。體能玩樂中,父子進行了不同的肢體運用、觸碰、彈跳和甚至「抱高高」等等。學者就發現父親與子女進行這類體能玩樂,原來會刺激子女多方面的發展。

來自澳洲的學者在2017年,發佈一份關於父子體能玩樂的研究。學者搜集了來自世界各地橫距30年的16個研究進行薈萃分析,找出父親的體能玩樂,都帶給子女哪些正面的刺激。一共搜集到1,521對父子的數據,子女年齡介乎24至72月大。

在眾多研究結果之中,學者確定了3個父親體能玩樂對子女的影響。排列由影響最大至最小,包括:

  1. 社交能力(受歡迎程度、與朋友的關係、競爭力和社交技能)
  2. 情緒能力(焦慮和情緒技能)
  3. 自我控制能力(專注力、過度活躍和高風險行為)
raw-image

研究結果顯示,父親體能玩樂的質量和數量,最會影響子女的社交能力。父親體能玩樂的質量低,其子女的社交能力也較低。

研究也發現,經常和父親進行體能遊戲和玩打鬧遊戲的子女,他們控制情緒的調節能力都較強,即較少焦慮或情緒問題。其次是子女的自我控制能力,父親的體能玩樂次數、時間和質量,都會影響子女的自我控制、專注力、評估風險能力等。

此外,學者注意到打鬧與侵略行為有關,但確實影響是好是壞,仍有待進一步研究。

延伸閱讀:


歡迎加入我們的臉書群組交流育兒心得: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2682960918459125/


Reference:
StGeorge, J., & Freeman, E. (2017). Measurement of father-child rough-and-tumble play and its elations to child behavior. Infant Mental Health Journal, 38(6), 709–725. doi:10.1002/imhj.21676


作者:劉一鋒(研究助理(義務))

機構網頁:www.familyvalue.org.hk/rd.html

請捐款支持基金工作,讓社會認識家庭價值的重要。

(歡迎網上轉載, 並請註明「維護家庭基金 . 劉一鋒」出版。而文字轉載其他刊物必須先得維護家庭基金書面同意。聯絡:852-81013338)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科學父能量的沙龍
4會員
5內容數
主力研究和推廣現代父親應有的知與行,提倡以實證研究為基礎的科學育兒大法。 務要與念力育兒,玄學湊仔割蓆。
2020/01/07
大量研究顯示若父親能夠投入育兒事業,建立正面的父子關係,對子女的成長有極大好處。然而,現實就是沒那麼實想。不少媽媽投訴家中的男人笨手笨腳,而男人們亦對育兒事業興趣缺缺,到底怎樣才能令家中的男人更多投入親子關係之中?
Thumbnail
2020/01/07
大量研究顯示若父親能夠投入育兒事業,建立正面的父子關係,對子女的成長有極大好處。然而,現實就是沒那麼實想。不少媽媽投訴家中的男人笨手笨腳,而男人們亦對育兒事業興趣缺缺,到底怎樣才能令家中的男人更多投入親子關係之中?
Thumbnail
2019/12/27
不少父母在孩子只有一兩歲時,就會替他報導不同的遊戲小組、學前課程,務要「贏在起步線」。可是這些課程全都所廢不菲呀!難道真的只有中產和有錢人才有資格生小孩嗎? 一份香港研究就揭示了:爸爸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動比刻意傳授、閱讀數學書、玩數學遊戲更能提升幼童的數學能力,可相比在可相比在幼兒園學習!
Thumbnail
2019/12/27
不少父母在孩子只有一兩歲時,就會替他報導不同的遊戲小組、學前課程,務要「贏在起步線」。可是這些課程全都所廢不菲呀!難道真的只有中產和有錢人才有資格生小孩嗎? 一份香港研究就揭示了:爸爸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動比刻意傳授、閱讀數學書、玩數學遊戲更能提升幼童的數學能力,可相比在可相比在幼兒園學習!
Thumbnail
2019/12/23
2016年一項研究顯示,香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與子女的閱讀能力成正比,只是父母整體對讀書的興趣仍遠較國際統計低。外國另一研究發現爸爸與幼童一起閱讀,既可改善親子關係,又可提升子女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父子共讀好處的確不少。 爸爸享受閱讀,子女又怎會不受感染呢? 有些學者就提出親子共讀的實務貼士,給爸爸參考
Thumbnail
2019/12/23
2016年一項研究顯示,香港父母對閱讀的興趣與子女的閱讀能力成正比,只是父母整體對讀書的興趣仍遠較國際統計低。外國另一研究發現爸爸與幼童一起閱讀,既可改善親子關係,又可提升子女的理解和表達能力。父子共讀好處的確不少。 爸爸享受閱讀,子女又怎會不受感染呢? 有些學者就提出親子共讀的實務貼士,給爸爸參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我發現和小孩玩一些搞笑的遊戲,大人和小孩都會充滿快樂能量,陪玩的時光就會感覺過的比較快。 「笑」的好處還不只這樣,正面情緒可以幫助學習、提高專注力、增強記憶,還能連結彼此的心。
Thumbnail
如何跟孩子玩遊戲,其實最厲害最熟悉的當然就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如果想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玩遊戲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特別時間或是精心時刻,我就來分享的是可以參考的原則。以下分成三個技巧、兩個態度、三個地雷,透過這樣的遊戲態度與技巧,為親子關係增溫。
Thumbnail
如何跟孩子玩遊戲,其實最厲害最熟悉的當然就是父母或主要的照顧者,如果想要全心全意陪伴孩子玩遊戲一段時間,也就是所謂的特別時間或是精心時刻,我就來分享的是可以參考的原則。以下分成三個技巧、兩個態度、三個地雷,透過這樣的遊戲態度與技巧,為親子關係增溫。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父親的角色經常被低估或被忽略,但他們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獨特且不可或缺的影響。本文將探討父親在育兒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與母親的不同方式中,以及他們如何以獨特的方式貢獻於孩子的生活。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父親的角色經常被低估或被忽略,但他們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有著獨特且不可或缺的影響。本文將探討父親在育兒中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與母親的不同方式中,以及他們如何以獨特的方式貢獻於孩子的生活。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https://www.facebook.com/103269891605396/posts/147652063833845/ 家長看我們上課用的玩具或者桌遊,會說看起來好像很好用,甚至說很想買。雖然這感覺可以成為玩具或者教具的業配,商機無限,但是其實重點一直都不在道具,而是用心跟理解。 . .
Thumbnail
小孩子是玩樂和遊戲的生物,但隨著學校功課日漸增多,小孩玩樂的時間便越來越少;而電子產品的出現更進一步令小孩可接觸的遊戲變得單一和靜態。然而,最新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動態遊戲不單是小孩的人權,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小孩子是玩樂和遊戲的生物,但隨著學校功課日漸增多,小孩玩樂的時間便越來越少;而電子產品的出現更進一步令小孩可接觸的遊戲變得單一和靜態。然而,最新的研究卻告訴我們,動態遊戲不單是小孩的人權,更是培育孩子的重要工具!!
Thumbnail
不少父母在孩子只有一兩歲時,就會替他報導不同的遊戲小組、學前課程,務要「贏在起步線」。可是這些課程全都所廢不菲呀!難道真的只有中產和有錢人才有資格生小孩嗎? 一份香港研究就揭示了:爸爸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動比刻意傳授、閱讀數學書、玩數學遊戲更能提升幼童的數學能力,可相比在可相比在幼兒園學習!
Thumbnail
不少父母在孩子只有一兩歲時,就會替他報導不同的遊戲小組、學前課程,務要「贏在起步線」。可是這些課程全都所廢不菲呀!難道真的只有中產和有錢人才有資格生小孩嗎? 一份香港研究就揭示了:爸爸與孩子的日常生活互動比刻意傳授、閱讀數學書、玩數學遊戲更能提升幼童的數學能力,可相比在可相比在幼兒園學習!
Thumbnail
今年 31 歲的香港智樂在催生出香港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前,長期在做 #遊戲面向 的「親職教育」,根據多位知名兒童發展成長理論,配合遊戲工作 (playwork) 中「兒童為本 (children-centred)」遊戲概念⋯⋯
Thumbnail
今年 31 歲的香港智樂在催生出香港第一座共融遊戲場前,長期在做 #遊戲面向 的「親職教育」,根據多位知名兒童發展成長理論,配合遊戲工作 (playwork) 中「兒童為本 (children-centred)」遊戲概念⋯⋯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