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文化資產「清鄉」 記:呼籲保留台大宿舍群之臺靜農故居

2020/01/15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近年來,以「青田七六」「總督府山林課宿舍」等活化再利用著名的溫州街、青田街一帶日式住宅區,古蹟老建築的拆除卻時有所聞。圍繞著台大、師大等這一區,不僅是台北市的文教區,同時也是戰後白色恐怖的發生場景。包括溫州街18巷4號的彭明敏寓所、溫州街18巷6號的臺靜農故居、溫州街18巷16弄1之1號的殷海光故居等,錯落於此。而台灣大學近期大動作要將臺靜農故居破壞剷除,不免讓人聯想到如房子主人般的命運。
臺靜農,1902年生,籍貫安徽省霍邱縣,字伯簡,原名傳嚴,改名靜農。為著名的書法大家,與魯迅為師生關係,有滿洲經歷。1946年渡台,任職國立編譯館並任職國立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1948年任職台灣大學中國文學系主任,直到1968年8月1日卸任。1949年11月,推薦學生蕭明華於台灣省立師範學院(今臺灣師範大學)任教,受到蕭明華在中國的共產黨活動牽連等原因而受到長期監控。1984年獲中華民國國家文藝獎,同年得獎人亦有梁實秋。1990年11月9日,於台北病逝。
在具體的活動方面,臺靜農參加《台灣文化》月刊,其於1946年10月在台北創刊,1950年5月停刊,主要編輯者有楊雲萍、許乃昌、王白淵、陳紹馨等,而主要的作者有臺靜農、楊守愚、呂赫若、吳新榮等。《台灣文化》為「台灣文化協進會」的機關刊物,而其名單當中,臺靜農同時與楊雲萍、呂赫若、吳新榮名列,具有左翼色彩。
在建築特色方面,臺靜農故居的形式為獨棟、入母屋造、前有一個車寄。屋瓦的黑瓦保存完整,尤其是車寄上的黑瓦保存完整,除了常見的「鬼瓦」以外,前面有往上翹高的「巴瓦」,非常難得。
臺靜農故居正面(蕭文杰提供)
「鬼瓦」安置在屋脊頂端,除了屋瓦的防止雨水滲入的功能之外,由於位在最顯眼的位置,特別重視裝飾性。因此也有人說,「鬼瓦」具有避邪功能,而變化成鬼面、鴟尾等不同的樣子。而在「鬼瓦」的前面會用「巴瓦」收頭,使得裡面木結構更能夠得到防雨的作用,也具有美觀的意義。
車寄上的鬼瓦(蕭文杰提供)
除了這樣以外,臺靜農故居的立面保持完整,工整的「簓子下見」雨淋板、而由精巧的立面窗戶,可以想見裡面內部空間之精巧程度。此立面之保存完整程度,與長崎的異人館街有著類似的感覺。
精緻的正立面窗戶(蕭文杰提供)
筆者實際走訪長崎的異人館街,在南山手町及東山手町,山坡上整群雨淋板建築錯落,非常地精采。台灣大學擁有像長崎這樣的文化資產資源,連同主管機關的台北市政府,沒有好好加以利用保存,反而在一連串的古蹟保存爭議中,一直抹殺台灣的過去的歷史。以「清屋」之動作,行「清鄉」之實!這在號稱民主轉型正義中的台灣,怎能說的過呢!
長崎東山手町景觀(本文作者攝影)
長崎東山手町景觀(本文作者攝影)

本題取來自二二八事件開端的「清鄉」,從此,台灣進入長期的戒嚴及白色恐怖。台北市市長柯文哲在其任內,以文化劊子手之姿,剷除了許許多多的台灣史文化資產。
「致,台灣民主運動」,本文作者撰此文,希望能夠喚起台灣政治史的記憶以及台灣歷史文化多樣性的可貴。
922會員
236內容數
在我們的生活裡面,處處受到日本文化的影響。現在去日本旅遊的人眾多,也有許多漫畫及日劇受到大家的喜愛。 本專欄作者是日語老師,也是文化研究者。從輕鬆有趣的角度,解析日本文化及日語,並且教大家一些日語中的文化內涵。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