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式/古厝:蔡和泉故居(台南月津港)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參訪的那天是陰雨天,時值台南月津港燈節(Yuejin Lantern Festival )。和蔡和泉故居的相遇,意外開啟筆者另類的台灣文化視野。尤其,該建築充分展現百年前,台式傳統文化融多元於一體的折衷式風格,不管是在中國閩南或日本境內,都很難找到類似風格的建築。

事後,這不禁也令筆者尋思?這類型的建築案例,難道只有這處嗎?如果是全台各地的百年老厝,都能找到類似獨特的建築模式,那台灣文化,長達半個世紀以中華文化正統自居,還會是正確的理解框架嗎?

蔡和泉故居,側拍全景。

蔡和泉故居,側拍全景。

蔡和泉(日名:玉井宏宗,西元1900─1972),是日治時期的1920 年代,是著名的詩人(月津吟社創辦人)和漢學家。

台南鹽水所謂的『月津八景』(東門曉日、里仁松濤、興隆水月、蓮寺荷香、聚波漁火、釋寺甘泉、月池蛙鼓、檨圃夕照/赤兔望月),也是透過他於昭和十八年(西元 1943 年)發表的詩作而建構。雖然物換星移,但當年月津港的勝景卻仍能留存於優美的詩詞,也展現詩人從生活的景物對於在地與鄉土的熱愛。

筆者於2022 年的舊曆新年後的月津港燈節親訪,蔡和泉故居隱身在周遭許多民宅之間,是當時走訪的許多景點之一。當天也不知是否天氣不好、或只是故居位處相對偏僻,所以中午只有筆者一人在附近閒逛。

附近的街區也可以逛逛,有些民宅其實也存有老台灣的氛圍。

附近的街區也可以逛逛,有些民宅其實也存有老台灣的氛圍。

位於蔡和泉故居附近的一棟民宅,雖然被鐵皮裝飾的很像違建,但隱約能看出那有日治時期建物的輪廓。

位於蔡和泉故居附近的一棟民宅,雖然被鐵皮裝飾的很像違建,但隱約能看出那有日治時期建物的輪廓。

老屋復興的占地並不寬廣,建築本體也不算太大、太奢華。期修復前後的照片,可見於自由時報:蔡和泉故居修復 月之美術館添亮點。最令筆者驚豔的特色,不外乎是該建築很完美地融合傳統清式、和式建築於一身

留存清式三合院『單伸手』的老厝規制,空了一大片鋪了紅磚的前埕廣場,一樓的正身和護龍則保留平脊式的屋瓦,而屋簷的重量則是由簡單的斗拱作為支撐。另外,大門還有格扇花窗作為點綴等等(參考資料:三合院建築格局阿媽厝兮藏寶趣);

而正門側的象牙白釉面磚,則被視為是日治時期的特色。其他文獻還有提到日式便所、床組等等,唯當時正廳深鎖,並不開放參觀,故而不得見。

蔡和泉故居的正身

蔡和泉故居的正身

至於正廳兩側牆面的八角窗,或能被視為帶有洋風的八角窗建築,屬於和洋折衷式的系統。如同日本建築師渡邊孝義所述,這類型的建築在台灣的盛行率遠遠高過前殖民母國日本(參考資料:日式住宅建築の台味 循建築師眼光看台灣舊日宅台灣日式建築:門窗結構)。

而二樓的立面,當下讓筆者有種鬼滅之刃遊郭篇那種既視感,剛好故事設定的時間點,和蔡和泉故居的建造時間(大正9 年,西元 1920年)皆在同一時期。

二樓的建築樣式比較偏向日式,但在側邊開了透氣小窗,算是因為台灣島潮濕氣候所做的折衷,或是講得更加意識形態一點,就是一個本土化的特徵吧。

二樓的建築樣式比較偏向日式,但在側邊開了透氣小窗,算是因為台灣島潮濕氣候所做的折衷,或是講得更加意識形態一點,就是一個本土化的特徵吧。

轉個角度側拍了二樓,發現其屋頂的形制相較於一樓更加地走向和式。其採用了切妻式的懸山頂,加強建物的防雨功能;另外於側面開了一扇透氣窗,也是當年日式建築為了適應台灣氣候所做的調整,或許也可視為和台折衷的一種建築樣式(參考資料:臺日「日式建築」不大同,讓日本人懷念又有異國感)。

如果對於台灣的老屋有過一番詳細的調查,追究每個建築的樣式細節,那我想正常人是很難得出『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這番論述的。『蔡和泉故居』在筆者看來就是『傳統中華文化』的一個打臉反例,而且筆者也相信它不是唯一一例。

總結來說,其居所形制既不囿於傳統中華、也不是純粹和式建築,更對了西化和台灣本土潮濕天氣做出各種細部的折衷。這般毫無異樣感的大雜燴,就像珍珠奶茶般的發明,筆者私心認為這就是傳統的台灣文化。

最後附上2022 月津港燈節的照片,當天因為下了大雨又濕又冷,筆者沒能撐到燈會結束。回家後還發現,用來打發時間的兩本書被雨給淋濕了。因為是圖書館借的,整個大崩潰!

最後附上2022 月津港燈節的照片,當天因為下了大雨又濕又冷,筆者沒能撐到燈會結束。回家後還發現,用來打發時間的兩本書被雨給淋濕了。因為是圖書館借的,整個大崩潰!

【參考資料】:鹽水蔡和泉故居走尋老月津月津八景─赤兔望月。照片皆為本人親自攝影,未經允許請勿盜用。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文化鬥陣
47會員
56內容數
關於台灣文化,我們一直認為:『台灣保留博大精深的傳統中華文化精隨』、『只有原住民文化能代表台灣』、『台灣沒有文化』等等,真的是這樣嗎?面對中國不間斷地文化統戰,許多台派並不是特別關心文化這一塊;或是就算關心了,也鮮少有人能提出『跳脫中華』的論述系統。這裡希望能拋磚引玉,提供台派一個思考自身文化窗口。
台灣文化鬥陣的其他內容
2024/10/24
台灣三合院古厝的窗,除了一般學術論文、坊間圖書、政府出版品,所描述的竹節窗、石櫺窗等,還有在日治時期,流行的『和洋折衷式』窗型。常見類型有重錘窗還有和式框,結合層層疊疊的紅磚瓦,形成一幢幢只有台灣才能見到的台式百年民居。如果只從中華的觀點檢視台灣,是很難注意到已經在本土累積成型的新傳統文化。
Thumbnail
2024/10/24
台灣三合院古厝的窗,除了一般學術論文、坊間圖書、政府出版品,所描述的竹節窗、石櫺窗等,還有在日治時期,流行的『和洋折衷式』窗型。常見類型有重錘窗還有和式框,結合層層疊疊的紅磚瓦,形成一幢幢只有台灣才能見到的台式百年民居。如果只從中華的觀點檢視台灣,是很難注意到已經在本土累積成型的新傳統文化。
Thumbnail
2023/06/09
你知道愛玉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嗎?愛玉的學名甚至是日治時期的學者,以台語來命名的。
Thumbnail
2023/06/09
你知道愛玉是台灣的特有亞種嗎?愛玉的學名甚至是日治時期的學者,以台語來命名的。
Thumbnail
2023/05/27
除了教育部收錄的外來詞172個之外,台語和閩南語在用字遣詞上的差異其實還有更多,這些獨特的台語語彙可歸類為幾項,本文會探討的是『折衷台式新創語』,其下又依據造詞原理細分成幾個子項目:台式日語(取3字)、日台折衷(取10字)、和洋台折衷(取5字)、洋式台語(取1字),最後共收錄19 個字詞。
Thumbnail
2023/05/27
除了教育部收錄的外來詞172個之外,台語和閩南語在用字遣詞上的差異其實還有更多,這些獨特的台語語彙可歸類為幾項,本文會探討的是『折衷台式新創語』,其下又依據造詞原理細分成幾個子項目:台式日語(取3字)、日台折衷(取10字)、和洋台折衷(取5字)、洋式台語(取1字),最後共收錄19 個字詞。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帶有政治立場的謊言。細究台灣許多老建築的形制、格局、乃至構造細節,就能發現其不是純粹的中華或日本。這些由移民或是外來政權引進台灣的文化,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出現各種折衷、拼湊與融合,早已是我們身為台灣人的傳統,台南鹽水的蔡和泉故居即為一例。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帶有政治立場的謊言。細究台灣許多老建築的形制、格局、乃至構造細節,就能發現其不是純粹的中華或日本。這些由移民或是外來政權引進台灣的文化,在我們的習以為常中出現各種折衷、拼湊與融合,早已是我們身為台灣人的傳統,台南鹽水的蔡和泉故居即為一例。
Thumbnail
高中課程:台灣歷史與台灣建築史
Thumbnail
高中課程:台灣歷史與台灣建築史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台灣保留傳統中華文化』是一個籠統,甚至是低級且惡意的文化觀點。而在這篇華迷系列中,我們將要質疑台灣文化『保留傳統』的合理性。台灣不但沒有保留傳統,反而在百年前就早已經打破傳統,走出屬於自己的一條路──非清國、非日本、非西洋,而是『清和洋折衷』的獨特『台式』。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中華文化』是附身在台灣文化上的最強咒語,是一道『台灣國族』成形所需要跨過的一道最高障礙,也是筆者們寫得最吃力、且還未完全理解消化的一篇論述。十個台灣人有九個同意:台灣保留了五千年的傳統『中華文化』?!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一百年前的今天,由台灣菁英仕紳籌組的台灣文化協會在靜修高等女學校成立,在新舊文化更替的時代背景下,開啟了台灣歷史上思想最奔放多元的文化啟蒙黃金年代。而一百年後的現在,時空更迭,在疫情仍舊蔓延的情況下,人們被迫改變原本的習慣,創造並適應新的生活模式,又是一次新舊交替的時期來臨。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只要打開新聞、YouTube等等媒體,許多會來台灣的外國人,不管是長期居留工作、留學(學中文),或是短及旅遊,幾乎都會將『台灣保留最完整中華文化』、『使用古老又優美的繁體中文』納入他們來台的最大動機,和『台灣最美的風景是人』幾乎是可以並列的優點。尤其,當一些Youtuber或國際媒體近一步簡述台灣歷
Thumbnail
台灣有文化嗎?!這句話表面上是個問句,但從許多台灣人的嘴裡說出來,更像是哀怨的肯定句。甚至,我們的文化自信已經低落到開始會自我傷害的程度了。舅舅是台灣真的沒有文化,還是你根本沒有發現台灣文化?
Thumbnail
台灣有文化嗎?!這句話表面上是個問句,但從許多台灣人的嘴裡說出來,更像是哀怨的肯定句。甚至,我們的文化自信已經低落到開始會自我傷害的程度了。舅舅是台灣真的沒有文化,還是你根本沒有發現台灣文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