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庄米食好店:在地人也愛的好味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Locally Recommended Hakka Rice Dishes Stores

文/鄭婷尹.攝影/董昱
早上六七點北埔老街和公有市場正熱鬧,菜包和肉粽等客家小吃琳瑯滿目、各有特色。由於篇幅有限,在此精選十間店給各位聞香,有機會不妨嘗遍鎮上的客家美食!
老謝米食
隨著營業二十年的「吳阿姨肉粽菜包」歇業,原址進駐新興店家,販售菜包、肉粽等米食,在北埔小鎮延續客家滋味。
03-580-4887
新竹縣北埔鄉南興街 93 號
08:00-17:00

秀汶水客家菜包
有吃的到整條蘿蔔絲、豬肉絲的白蘿蔔絲菜包,有紅蔥頭、蝦米炒蘿蔔乾餡料的艾草包,也有南瓜包、貓熊饅頭等產品任君挑選。
03-580-2718
新竹縣北埔鄉北埔街 22-2 號
08:30-17:00

陳媽媽黃金包
純手工製作蘿蔔糕、年糕、粽子等客家米食,更以在地盛產的南瓜做出「黃金包」,內餡有竹筍、酸菜、菜脯等口味。
03-580-2392
新竹縣北埔鄉南興村廟前街4 號(北埔分駐所旁)
週一、三至五 10:00-17:00(週二公休)週六、日 08:00-18:00

鄒記菜包
八年級青年鄒竣宇返鄉傳承阿婆二十年手藝,豬籠粄(客家菜包)選用苗栗蘿蔔、北埔艾草,以手工炸豬油炒香餡料,延續傳統口味。
0938-590-069
新竹縣北埔鄉中正路 49 號
週二至五 10:00-15:00週六、日 08:00-16:00(週一公休)

阿滿水晶餃

營業超過三十年,手工水晶餃包進新鮮特選溫體豬前腿肉餡料,深受在地人喜愛,這裡也供應粄條、米粉等客家美食喔!
0935-659-363
新竹縣北埔鄉光復街 30 號(北埔公有市場內)
06:30-13:30(週一公休)
老街一口菜包
除了原味包和艾草包,包裹著酸菜、豆皮、絞肉和辣椒的紅麴包也是人氣商品,也因為「一口」吃起來無負擔,許多人喜歡買來邊吃邊逛。
03-580-4621、0938-173-016
新竹縣北埔鄉廟前街 33 號
週四至日 08:00-17:00

柯媽媽米食

販售純米製作的水粄、紅粄、米糕和客家粽,以自己種的艾草做菜包、麻糬,艾草麻糬蘸著黑糖薑汁一起品嘗是其特色。
03-580-1892
新竹縣北埔鄉三角公園旁
05:30-08:00(週六、日公休)

李媽媽米食

在地客家人李媽媽憑著菜包和肉粽兩項商品營業近二十年,菜包有新鮮蘿蔔絲、乾蘿蔔、酸菜三種口味;客家肉粽也常被在地人買來當早餐。
0935-309-320
新竹縣北埔鄉南興街 95 號
週六、日 08:00-17:00

大嬸客家米食

客家人巫素貞以手工製作湯圓、蘿蔔糕、客家粽等美食,純米製、不含添加物的實在作法,讓傳統客家味在市場裡飄香。
0952-875-052
新竹縣北埔鄉光復街 30 號 ( 北埔公有市場內 )
週六、日、農曆節日 06:00-10:00

徐明森米食

舉凡原味和艾草菜包、九層糕、米糕、紅龜粿、水粄,鹹芋頭糕有豬肉和油蔥口味很受歡迎,另有加菜脯和油蔥的素食口味可選擇。
03-580-1193
新竹縣北埔鄉南興街 86 號
05:00-09:00(除夕到初九公休)

本篇文章出自新竹縣北埔鄉公所發行之《豐收北埔》小誌。
指導單位|客家委員會、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水土保持局台北分局、交通部觀光局參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新竹縣政府、新竹縣議會、北埔鄉民代表會
主辦單位| 新竹縣北埔鄉公所、新竹縣北埔鄉兒少文教協會、山城北埔產業觀光發展協會
出版單位|新竹縣北埔鄉公所
執行單位|見域工作室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57會員
246內容數
「新竹故事大口吃」是《貢丸湯》的理念,我們試圖在《貢丸湯》裡不以單點式的介紹新竹,而是主題性的帶出生活樣貌跟各種城市議題,讓讀者不只認識新竹,更從中思考新竹可以是一個甚麼樣的城市?如何在這裡生活?該怎麼期待新竹成為更好的城市。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見域Citilens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在冷冷的冬天,無時無刻總想要喝上一碗熱湯來補補身子。《貢丸湯》第二十刊要帶大家去適合一群人吃鍋的「老店薑母雞」,大家熱熱鬧鬧地圍著一張圓桌,眼前的熱鍋不斷冒著白煙,湯勺傳遞過大家的手中,不僅身體被溫暖了,同桌喝湯的人們感情也更加緊密。
「我們到現在還在磨合。」彭家粄糕第三代接班人彭家麒十年前因父親離世,不捨母親獨自經營家業,決定回家幫忙;即使偶有意見不合,母子倆仍協力撐起了營業近一甲子老店。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在北埔經營超過百年的老餅店「隆源餅行」,多年來堅持品質、致力傳承客家滋味,做出各種糕餅、年糕等商品,是許多人來到北埔的伴手禮首選!
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一年之初,我們和新竹縣北埔鄉公所合作出版了《豐收北埔》小誌,帶大家來認識天穿日、粄的身世以及客家米食,來到北埔可別錯過客家粄的好滋味!
從中央路那頭的中央商場入口往裡走,左轉後便能看見商場與市場在此交會,帶一點嘈雜的環繞音效,有菜販、肉鋪各式新鮮食材,有飲食小吃,另一位改衣服的能手林邑玲的店鋪就位在這樣神奇的分界點。繼上輯分享了商場裡做衣服國寶葉小姐的故事後,下輯要帶大家走入中央市場,欣賞改衣服三十年阿玲姐的精巧手藝!
在冷冷的冬天,無時無刻總想要喝上一碗熱湯來補補身子。《貢丸湯》第二十刊要帶大家去適合一群人吃鍋的「老店薑母雞」,大家熱熱鬧鬧地圍著一張圓桌,眼前的熱鍋不斷冒著白煙,湯勺傳遞過大家的手中,不僅身體被溫暖了,同桌喝湯的人們感情也更加緊密。
「我們到現在還在磨合。」彭家粄糕第三代接班人彭家麒十年前因父親離世,不捨母親獨自經營家業,決定回家幫忙;即使偶有意見不合,母子倆仍協力撐起了營業近一甲子老店。
「早起三朝當一工,早起三年當一冬。」這句客家諺語指的是連續三天早起,可抵一天光陰;連續三年早起,就能多出一年時間可用。在北埔,就有一間「柑仔店」如實體現這樣的精神。
在北埔經營超過百年的老餅店「隆源餅行」,多年來堅持品質、致力傳承客家滋味,做出各種糕餅、年糕等商品,是許多人來到北埔的伴手禮首選!
客語俗諺有云:「一塊粄,當三碗飯」,客家粄多以糯米製成,不僅飽足感較高,不易飢餓,也更易塑型,創造出各種別出心裁的樣式。在一年之初,我們和新竹縣北埔鄉公所合作出版了《豐收北埔》小誌,帶大家來認識天穿日、粄的身世以及客家米食,來到北埔可別錯過客家粄的好滋味!
從中央路那頭的中央商場入口往裡走,左轉後便能看見商場與市場在此交會,帶一點嘈雜的環繞音效,有菜販、肉鋪各式新鮮食材,有飲食小吃,另一位改衣服的能手林邑玲的店鋪就位在這樣神奇的分界點。繼上輯分享了商場裡做衣服國寶葉小姐的故事後,下輯要帶大家走入中央市場,欣賞改衣服三十年阿玲姐的精巧手藝!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年台北國際旅展規模擴大,共有1,500個攤位參展,客家館從眾多參展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主辦單位頒發「最佳展館獎」。今日下午由台灣觀光協會將此殊榮頒給客家委員會,由廖育珮主任秘書代表古秀妃主委受獎,為客家館參加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畫下精彩句點。
Thumbnail
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家鄉,南投市振興里推動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透過走讀活動進行地方探究,讓孩子認識文化、理解地方,進一步建立認同。這場走讀活動不僅是一堂特別的戶外課,也是「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楊梅故事園區前身為桃園市楊梅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群,園區內共有三棟建築,分別傳遞民間興學、自力建校、客家尊崇學風的人文精神。這裡歷經過荒廢後再整修為一個藝文園區、緊鄰桃園市楊梅區楊梅國中旁邊的地點,成為桃園市楊梅區一個重要觀光點。 楊梅故事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校前
Thumbnail
介紹了新營多個熱門景點,包括具有拍攝場景的菁寮老街、後壁天主堂、碧雲寺等。提到了寺廟文化、自然景觀及當地美食體驗。文章涵蓋內容豐富,分享了一日遊的行程安排,適合喜歡探索的旅客。這些景點都具有吸引遊客的特色,有潛力吸引到更多訪客。
Thumbnail
2024.06.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為推廣觀光產業、促進香山區發展,今(18)日進行「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案」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出席主持,祈求工程順利。高市長表示,此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完工後的步道將強化竹市客庄旅遊量能,結合地方軟硬體更新,進行系統性整合,串聯客庄豐厚的文
Thumbnail
【恰帕斯/庫斯蒂克莊園/鳳尾綠鵑】 NxCoffee桃園統領店,世界精品咖啡系列中的「恰帕斯 庫斯蒂克莊園 鳳尾綠鵑」,墨西哥、淺中焙、水洗。 菜單上寫著些微水果酸值,沒想到點冰的,喝起來好酸好酸好酸!!! 連灌2杯水才把酸味壓下去……也沒能喝出堅果香氣……沒能符合個人喜好。
Thumbnail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
Thumbnail
今年台北國際旅展規模擴大,共有1,500個攤位參展,客家館從眾多參展單位中脫穎而出,榮獲主辦單位頒發「最佳展館獎」。今日下午由台灣觀光協會將此殊榮頒給客家委員會,由廖育珮主任秘書代表古秀妃主委受獎,為客家館參加2024 ITF台北國際旅展畫下精彩句點。
Thumbnail
為了讓孩子更認識家鄉,南投市振興里推動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透過走讀活動進行地方探究,讓孩子認識文化、理解地方,進一步建立認同。這場走讀活動不僅是一堂特別的戶外課,也是「包尾山水育客庄-振興里客底文化發展計畫」中的重要活動之一。
Thumbnail
南部人嘴裡說的「碗粿」,是將餡料摻進研磨後的米漿裡,比如香菇、肉末、蝦米、半切滷蛋等,再連碗一併放進蒸屜裡蒸熟,出爐再淋上滿滿的碗糕醬,盛放在你面前。 而「水粄」則是純米漿、跟餡料形成一邊一國各自壁壘,餡料通常是菜脯、豆乾、碎肉,舖陳在蒸熟的米漿之上,因為食材各自分開,所以較能久放。
Thumbnail
後來外婆過世,不曉得是不是一種心理依戀,在我的早餐選項裡,總是執拗的躺著一份蘿蔔糕,可惜吃遍南北,雖然有合胃口的,卻始終很難再找到兒時那份相似的味道。
Thumbnail
楊梅故事園區前身為桃園市楊梅區楊梅國中校長及教職員宿舍群,園區內共有三棟建築,分別傳遞民間興學、自力建校、客家尊崇學風的人文精神。這裡歷經過荒廢後再整修為一個藝文園區、緊鄰桃園市楊梅區楊梅國中旁邊的地點,成為桃園市楊梅區一個重要觀光點。 楊梅故事園區相關資訊:: ​地址: 桃園市楊梅區校前
Thumbnail
介紹了新營多個熱門景點,包括具有拍攝場景的菁寮老街、後壁天主堂、碧雲寺等。提到了寺廟文化、自然景觀及當地美食體驗。文章涵蓋內容豐富,分享了一日遊的行程安排,適合喜歡探索的旅客。這些景點都具有吸引遊客的特色,有潛力吸引到更多訪客。
Thumbnail
2024.06.18 新竹市政府 新竹市政府為推廣觀光產業、促進香山區發展,今(18)日進行「新竹市客家文化行旅茄苳景觀步道工程案」開工典禮,市長高虹安出席主持,祈求工程順利。高市長表示,此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完工後的步道將強化竹市客庄旅遊量能,結合地方軟硬體更新,進行系統性整合,串聯客庄豐厚的文
Thumbnail
【恰帕斯/庫斯蒂克莊園/鳳尾綠鵑】 NxCoffee桃園統領店,世界精品咖啡系列中的「恰帕斯 庫斯蒂克莊園 鳳尾綠鵑」,墨西哥、淺中焙、水洗。 菜單上寫著些微水果酸值,沒想到點冰的,喝起來好酸好酸好酸!!! 連灌2杯水才把酸味壓下去……也沒能喝出堅果香氣……沒能符合個人喜好。
Thumbnail
身為南客的我,當然喜歡客家美食,但對於北部 客家人吃的食物,還是有些好奇,因為差異頗大,例如「粄條」 一詞多用於北部新竹的客家聚落(閩南語則稱粿條,又稱粿仔),南部的美濃人則稱之為「面帕粄」。 兩者也不完全相同,北部粄條大多以純米漿製作,因為不加粉,吃起來滑嫩Q彈但比較容易斷,使用油蔥酥調味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