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新年新規劃:放棄 Facebook 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Photo By Brina Blum on Unsplash
  有鑒於自己實在是放鳥界的 Queen,決定換個方式給自己更公平合理的工作平台和時間。
  原本在 Facebook 走一個「限時/限額喊聲抽」的路線,每月一次原本應該不是太大的壓力,但仔細想想我其實很不喜歡這種進度追在屁股後面的感覺,加上時間完全不固定,最後還是決定採取更符合我本性的方式——自由安排時間、自由安排內容,減少互動需要,讓我回歸初衷,重新做回一個快樂的、只想為身邊的人帶來訊息的傳遞者。
  因為上述原因,我開了一個新的「出版專題」:《繁花之上》,用來發這些「每月一抽」,並且開啟了訂閱功能,讓喜歡或需要的人可以用少少的金額獲得個人專屬的訊息。目前限額五名,當作小實驗,先搶先贏吧!
  另外,這篇文也順便當作卡標籤用,之後文章累積起來以後會調整分類。希望新的作業方式可以更貼近我最親愛的你們。
  祝福,歐姆。

  每篇文章末尾都會有這樣一個小東西可以幫我點點讚,不方便訂閱的話,拍拍手是一個很大的鼓勵和支持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4會員
48內容數
我是AkaRi,別稱果凍。 存在目的不是散播歡樂散播愛,並不熱情、並不溫暖、並不永遠向上鼓舞。 只說真實、只說我看到的事情。 歡迎來找我玩。 牌卡/靈擺/療癒/色彩/生命靈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什麼?妳說最佳MVP不是頂太瘋?
Thumbnail
這一年來似乎有點被數字綁架,會在意有多少讚數、瀏覽或留言。甚至連看書的目的似乎也逐漸從汲取新知,變成為了發佈新的部落格內容。 最近這幾個月偶爾會發佈【閒聊】,主要是因為聽了瓦基 podcast 談論日更對創作者的重要,也是想分享一些日常或簡單的想法,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如果荒廢太久沒更新,瀏覽數會有
Thumbnail
近期決定離開待了兩年多的自主團隊,對身邊的人來說很吃驚。 其實這個決定也不是突如其來,一直猶豫也不捨,我在這裡有很多成就,創辦人其實也是不錯的夥伴,最吸引我的大概還是立案正式化之後,可以掛個「共同創辦人」。 但我還有其它想完成的事情,也想成就自己。
Thumbnail
今天第一次參加公視主題之夜 show的錄影,和來賓珞亦合照。 珞亦剛好看到我放桌上的《新聞不死,只是很喘》,盛讚一番。
親愛的訂閱用戶您好: 因為我正在重整近期的工作規劃,所以此沙龍將會重新調整發文方向,將會讓更多人用免費的方式看見更多內容,我已經向方格子提出「落日計畫」的申請,申請完畢後您的方案將不會持續扣款。 未來經營的內容將會涵蓋以下方向: Matrech 與 AI 工具的實務心得 經營知識產品的歷
2024/08/04 每日一抽/靜心書寫 試點新鮮的 ⭐️ Try Somthing New 在那一年我離開了一間頗具規模且福利制度都不錯的公司,選擇離開的原因是身體有情況,動了一個小手術差點小命不保,我只能放下工作回家養生跟修心。 我對工作有著狂熱感、使命必達的心態,每天加班就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為有點不適合大眾閱讀,我這篇會開付費。雖然我經常分享我的發作經歷,但我不想成為大家口中那種「宣傳自傷」主義的人,所以我的考量就是上鎖給付費的花仙子。 我上一次發作只在三天前,我好像察覺到,這一直在不停不停重複。同樣的人、同樣崩潰、同樣疲累,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總覺得事情說了好多遍好多遍好多遍
Thumbnail
由於工作時間作息及體力負荷問題,個人創作方式將改成每週二更新。改變創作方式的初衷是為了讓創作更有深度與價值,而非輕率地湊字數。新的創作方式將包括每週紀錄和每週心得兩個部分:一篇為「每週紀錄」,紀錄每天的小進步或反思,另一篇為「每週心得」,寫出每週比較深刻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跟見解。
這件事情想了一陣子,當初開啟訂閱的初衷是強迫自己寫些東西,如果有人訂閱就給家扶做公益。 我想身為一個成功的財務自由者,財富應該都從市場去賺取,而非向粉絲收費,而且在公務員正式離職之後,在電腦前的時間可預期的會變短,要穩定持續的輸出文字反而對我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訂閱文章就更新到月底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什麼?妳說最佳MVP不是頂太瘋?
Thumbnail
這一年來似乎有點被數字綁架,會在意有多少讚數、瀏覽或留言。甚至連看書的目的似乎也逐漸從汲取新知,變成為了發佈新的部落格內容。 最近這幾個月偶爾會發佈【閒聊】,主要是因為聽了瓦基 podcast 談論日更對創作者的重要,也是想分享一些日常或簡單的想法,還有一小部分原因是如果荒廢太久沒更新,瀏覽數會有
Thumbnail
近期決定離開待了兩年多的自主團隊,對身邊的人來說很吃驚。 其實這個決定也不是突如其來,一直猶豫也不捨,我在這裡有很多成就,創辦人其實也是不錯的夥伴,最吸引我的大概還是立案正式化之後,可以掛個「共同創辦人」。 但我還有其它想完成的事情,也想成就自己。
Thumbnail
今天第一次參加公視主題之夜 show的錄影,和來賓珞亦合照。 珞亦剛好看到我放桌上的《新聞不死,只是很喘》,盛讚一番。
親愛的訂閱用戶您好: 因為我正在重整近期的工作規劃,所以此沙龍將會重新調整發文方向,將會讓更多人用免費的方式看見更多內容,我已經向方格子提出「落日計畫」的申請,申請完畢後您的方案將不會持續扣款。 未來經營的內容將會涵蓋以下方向: Matrech 與 AI 工具的實務心得 經營知識產品的歷
2024/08/04 每日一抽/靜心書寫 試點新鮮的 ⭐️ Try Somthing New 在那一年我離開了一間頗具規模且福利制度都不錯的公司,選擇離開的原因是身體有情況,動了一個小手術差點小命不保,我只能放下工作回家養生跟修心。 我對工作有著狂熱感、使命必達的心態,每天加班就連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因為有點不適合大眾閱讀,我這篇會開付費。雖然我經常分享我的發作經歷,但我不想成為大家口中那種「宣傳自傷」主義的人,所以我的考量就是上鎖給付費的花仙子。 我上一次發作只在三天前,我好像察覺到,這一直在不停不停重複。同樣的人、同樣崩潰、同樣疲累,我不知道怎麼辦才好….?總覺得事情說了好多遍好多遍好多遍
Thumbnail
由於工作時間作息及體力負荷問題,個人創作方式將改成每週二更新。改變創作方式的初衷是為了讓創作更有深度與價值,而非輕率地湊字數。新的創作方式將包括每週紀錄和每週心得兩個部分:一篇為「每週紀錄」,紀錄每天的小進步或反思,另一篇為「每週心得」,寫出每週比較深刻對自己有幫助的想法跟見解。
這件事情想了一陣子,當初開啟訂閱的初衷是強迫自己寫些東西,如果有人訂閱就給家扶做公益。 我想身為一個成功的財務自由者,財富應該都從市場去賺取,而非向粉絲收費,而且在公務員正式離職之後,在電腦前的時間可預期的會變短,要穩定持續的輸出文字反而對我是一種負擔,也是一種責任。 所以訂閱文章就更新到月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