鰻魚暴亂(7)- 審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人總需要勇敢生存,我還是重新許願。
-《明年今日》
用了不多時間,我就明白並接受了,我們身處審判之中。
半個月前,你還可以不戴口罩,出外吃個午餐,四處行。
半個月後,上班經過會鑽入店中看看,是否有貨上架,如有,就買多幾個回家。
某一天,城市內的人突然要排隊搶購,排著隊,但貨架是空的。
證明貨源真的不夠,或者市民恐慌囤積。

在當中,我們有機會思考什麼是不重要的,
什麼是不能放下的,什麼是一定要帶走,
什麼是可以盡快拋棄。
一幣兩面,審判自己以往一直活在理所當然之中,糾正前非,
另一邊廂期盼恩典降臨。
例如變成買口罩要先經歷六合彩攪珠,全城看著電腦螢幕,
超市網購的排隊位置是17860。
或者從各處買到一包三片的口罩,確定有三天能夠勇敢地往街上走,其餘時間,請小心隱藏。
* * *

直至前兩天,我以為可以在三天之內,放棄整個住處,出境到台北。
然而事態就像看戰爭片的那樣:
電影中兩分鐘的商討離境戲,一分鐘的政府人員戲,一分鐘執拾細軟蒙太奇,一分鐘機場入閘口已經關閉,機場關燈。
四分鐘劇情,故事時空大約一至兩天的時間,在現實時空裡,只用四小時就完成。
起落宕跌,我也無法不承認,我們的上帝,是幽默的上帝,常常開我們玩笑。

雖然我們還有機會來台,但十四日隔離期,我們是否承受得到?
會不會如馮睎乾說,如果我肯定我是周慕雲,我應該可以完成的。
這個時候,我就想起戴耀庭教授的訪談,回想他在獄中的生活。
他想像著不是要捱過每一天的刑期,而是想像自己正在登山,有三百多級樓梯要行,一日一級,一日比一日更接近山頂。
一日比一日更接近將要來到的、不知會是如何但是會令人期待的景色。
但我實在是,沒把握。

* * *
但日常裡面,我還是要著手準備,將自己與她的行裝,整理一個最簡潔的版本出來。
越是拋棄收納,越是輕裝,越能飛翔。

《明年今日》是2004年陳奕迅的歌,沙士的一年後,武肺的十六年前。
沮喪過後,只看到頭髮比半年前,已加添了的白頭髮,更添多了好幾條白線。

「我坐在窗前電腦打字,胡亂劃著滑鼠思索著,鼠標無定向在畫面上遊魂中。忽然我留意到窗外的對街那幢豪宅。看回眼前的鼠標,我的手便一邊把它拉到屏幕角落,一邊想:如果可以把鼠標拉出屏幕,拉到對街的豪宅,把屋子拉入自己的電腦中,就好了⋯⋯」 撿拾這些別人故事的零碎,如斯類似的小片段,似乎儲滿了。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年三十開始,我們已經躲在出租處,盡量不出外。 中間離開了兩天,一天是年初二開年,第二天去了準備糧食之後, 直到今天,再也沒有出外。                                                                                     
沒多久前,有人在面書提出了一個想像題: 「如果有一天,香港重光了,你想做什麼?」
日記2019年12月3日 快要搬回老家,意識中連接回首次接觸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的那決定一𣊬。 九十年代,深夜的周六,半躺在老家客廳梳化看電視的我,留意到明珠台的外語精選,是一齣法國電影。黃色的光線、短髮的合唱團女生、天空下起雨、下個鏡頭就是與小男友在後巷幽會⋯⋯然後兩人分開、電車重遇、女生公演中
日記2019年12月1日 準備搬家的話,就需要面對從搬進屋內之後,就再也沒有收拾過的櫃筒。 (櫃筒是抽屜的意思) 櫃筒,同時收藏慣性和秘密。要拉開,放進最常用的物品,「啪」的推進櫃內,下次順手拉開,就又方便拿起來用的一個家居置物空間。 如果不常用的物品,又會不會亂丟入櫃筒?有的,有的櫃筒就是因為
日記2019年12月10日 走入香港的圖書館,充滿著頹廢感,跟整個城市的氣氛差不多。 *** 與會閱讀的朋友提起到圖書館借書,有的說「很久沒去過」,有的說「不借書,通常是去買的」,或者「圖書館的書很髒」。明白那種「髒」是什麼意思,那是因為揭開某一頁,會見到乾了的鼻屎貼在書頁中間。又或者,圖書館使
日記 2019年12月13日 放工時間六點十五之前,就已經坐上巴士,回油麻地。 車子轉上觀塘繞道,高架橋有一小段飄在觀塘避風塘與觀塘碼頭上面,巴士猶如過山車,差點就飛轉出橋外。 黑漆漆的海,黑漆漆的天,冬天收陽,收得早。 工作內容之間,沒什麼負擔,負累了家人一段長時間,也不是因為有需要才重新上班
年三十開始,我們已經躲在出租處,盡量不出外。 中間離開了兩天,一天是年初二開年,第二天去了準備糧食之後, 直到今天,再也沒有出外。                                                                                     
沒多久前,有人在面書提出了一個想像題: 「如果有一天,香港重光了,你想做什麼?」
日記2019年12月3日 快要搬回老家,意識中連接回首次接觸奇斯洛夫斯基的電影的那決定一𣊬。 九十年代,深夜的周六,半躺在老家客廳梳化看電視的我,留意到明珠台的外語精選,是一齣法國電影。黃色的光線、短髮的合唱團女生、天空下起雨、下個鏡頭就是與小男友在後巷幽會⋯⋯然後兩人分開、電車重遇、女生公演中
日記2019年12月1日 準備搬家的話,就需要面對從搬進屋內之後,就再也沒有收拾過的櫃筒。 (櫃筒是抽屜的意思) 櫃筒,同時收藏慣性和秘密。要拉開,放進最常用的物品,「啪」的推進櫃內,下次順手拉開,就又方便拿起來用的一個家居置物空間。 如果不常用的物品,又會不會亂丟入櫃筒?有的,有的櫃筒就是因為
日記2019年12月10日 走入香港的圖書館,充滿著頹廢感,跟整個城市的氣氛差不多。 *** 與會閱讀的朋友提起到圖書館借書,有的說「很久沒去過」,有的說「不借書,通常是去買的」,或者「圖書館的書很髒」。明白那種「髒」是什麼意思,那是因為揭開某一頁,會見到乾了的鼻屎貼在書頁中間。又或者,圖書館使
日記 2019年12月13日 放工時間六點十五之前,就已經坐上巴士,回油麻地。 車子轉上觀塘繞道,高架橋有一小段飄在觀塘避風塘與觀塘碼頭上面,巴士猶如過山車,差點就飛轉出橋外。 黑漆漆的海,黑漆漆的天,冬天收陽,收得早。 工作內容之間,沒什麼負擔,負累了家人一段長時間,也不是因為有需要才重新上班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台北中山的濱松屋即將於10月31日結束營業,這家開業30年的鰻魚老店曾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專注於當日現殺活鰻和高品質鰻魚料理。店內設有板前座位,可觀賞師傅烤鰻魚,是台北鰻魚迷心中的經典老店。
Thumbnail
鰻魚以其獨特的風味和高營養價值而受到全球美食愛好者的青睞。本文探討鰻魚的營養成分、高蛋白低脂肪的優勢、Omega-3脂肪酸的健康益處,並介紹鰻魚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選購和烹飪的技巧。從心臟健康到增強免疫系統,鰻魚的多重營養價值使其成為健康飲食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這是一篇2021年的食記。花2000元出頭,可以吃到 星鰻壽司捲、安格斯牛、海鮮甕、鴨肝、波士頓龍蝦、蒲燒鰻魚飯的套餐。樣式豪華、配色鮮豔、味道厚實,一定程度上每道菜都可以是主菜,視覺跟心靈有充分的滿足效果,吃起來十分Rich。也因為餐點的厚實感頗重,所以吃起來頗油膩,拖累最後的鰻魚飯。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如果生活的其他方面已經讓你應接不暇,先把自己和身邊的人顧好。一些不關乎「正義」的日常福祉也和其他事情一樣關鍵。不管怎麼說,先好好吃飯,先認自己的狀態安定下來。在每個時刻,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同樣重要,這是我們所要守護的那些事情的基礎與核心,也是我們從一開始到最後的重要目標。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鰻魚飯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鰻魚飯未解之謎的感應, 然後,請注意,這只是靈異感應而已, 無實際證據,僅供隨意參考, 沒有要各位吃或不吃,信不信隨各位。 ==================== 問題: 鰻魚飯對人體有好處或壞處呢?
Thumbnail
台北中山的濱松屋即將於10月31日結束營業,這家開業30年的鰻魚老店曾獲米其林必比登推薦,專注於當日現殺活鰻和高品質鰻魚料理。店內設有板前座位,可觀賞師傅烤鰻魚,是台北鰻魚迷心中的經典老店。
Thumbnail
鰻魚以其獨特的風味和高營養價值而受到全球美食愛好者的青睞。本文探討鰻魚的營養成分、高蛋白低脂肪的優勢、Omega-3脂肪酸的健康益處,並介紹鰻魚在日本飲食文化中的重要性以及選購和烹飪的技巧。從心臟健康到增強免疫系統,鰻魚的多重營養價值使其成為健康飲食的理想選擇。
Thumbnail
這是一篇2021年的食記。花2000元出頭,可以吃到 星鰻壽司捲、安格斯牛、海鮮甕、鴨肝、波士頓龍蝦、蒲燒鰻魚飯的套餐。樣式豪華、配色鮮豔、味道厚實,一定程度上每道菜都可以是主菜,視覺跟心靈有充分的滿足效果,吃起來十分Rich。也因為餐點的厚實感頗重,所以吃起來頗油膩,拖累最後的鰻魚飯。
Thumbnail
馬來西亞- 刁曼島的日常 猶記得2019年在刁曼島考取了潛水執照后馬上就因爲新冠病毒的肆虐 全球以幾乎被“軟禁”的方式封鎖著人們熟悉的日常。 一場世紀病毒的肆虐改變了人們原有的生活模式 摧毀了許多家庭 也造就了許多時勢英雄。然而在這些大環境底下的我們,顯得超級無敵的渺小。 2022年再回到熟悉
Thumbnail
一頁過文藝小說 -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在 2024 年5月 19日開始,所有醫院內再無強制配戴口罩的必要性,這意味著 Covid-19 疫情告終。筆者特意創作了「疫後之舞」。
  如果生活的其他方面已經讓你應接不暇,先把自己和身邊的人顧好。一些不關乎「正義」的日常福祉也和其他事情一樣關鍵。不管怎麼說,先好好吃飯,先認自己的狀態安定下來。在每個時刻,每個人的日常生活同樣重要,這是我們所要守護的那些事情的基礎與核心,也是我們從一開始到最後的重要目標。
  好日子不是自然而然存在的,那些看起來最最基本的權利,有時會需要我們一次又一次地重新爭取。為了讓這些仗勢作惡的人明白人民不是只有在投票的時候才有力量,我們需要再一次做好準備,準備在必要的時候回到街上。
Thumbnail
鰻魚飯未解之謎: 你覺得呢? ==================== 以下是鰻魚飯未解之謎的感應, 然後,請注意,這只是靈異感應而已, 無實際證據,僅供隨意參考, 沒有要各位吃或不吃,信不信隨各位。 ==================== 問題: 鰻魚飯對人體有好處或壞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