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職位因你而重要!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身為人力資源的工作者的我發現不少從業的朋友對於HR工作有一種很難形容的情節,很怕別人認為我們的工作不重要,很擔心別人看不起HR這個職位或工作。說真的,我也是有很長一段時間有這樣的感受,所以民間才會流傳我們HR是領著賣麵粉的錢操著賣白粉的心。但以人性來說,我想無論我們從事的是什麼性質的工作,沒有人會希望自己被其他人認為是不重要的,但該怎麼做呢?這是很可以被討論的議題!
曾經我聽過同學分享一個例子,有一個朋友就讀藥學系時在醫院實習,很灰心地跟我的同學反應,他想到以後20-30年都是在醫院包藥,他覺得一點意義都沒有,他的人生難道就要耗在這上面嗎!在社會上,我們很容易用科系的成績來評斷專業的價值,也很會很直觀地用職位普遍的薪水水準來評斷重要與否,我想在台灣沒有人會說藥師的工作是不重要或是價值低的。但為什麼還會有藥學系的實習生對於藥師的工作有這樣的評判呢?正好最近我跟一位藥師朋友聊到這個故事,她告訴我,藥師其實有很多很重要的工作,確認醫師的處方是否有誤是最基本的,她自己經歷過不同單位的藥師工作,無論在哪,提供病友服務才是藥師最重要的工作,以我這位朋友來說,她做最多的用藥的諮詢,幫助病友了解相關的用藥知識。她也跟我分享了一個案例,有一次她遇到了聾啞病友,只能用手語溝通,不知道該怎麼處理的她,試圖尋求其他人幫助,從護理師到醫師,沒有得到好的結果,其中甚至有人說,你可以安排手語社工,但這是一個緩不濟急的無效建議(雲林地處偏鄉,很多社福服務需要申請),最終她用比手畫腳的方式盡量協助對方了解用藥的方式。聽完她的故事,我真的很替她高興,她在助人服務人時並沒有因為遇到困難或挑戰而放棄她的初衷。工作本身是中性的,但她卻賦予了這個工作溫度跟價值。
自從我接手總務工作,一改我自己對於總務工作的過往評價,以前的我也很無知地覺得總務是低價值的工作,這個無知來自於不了解,也沒有真的想去了解,就單純用很表面的認知去看待這個工作(搞不好認知是完全錯誤的),我想應該不少人跟我一樣落入這樣的誤區。所以我的做法是,盤點任務、清點人力、重建系統進而刪減不必要的流程,提高總務單位的服務效率。相對的,HR工作我也是用同樣的模式來做改善,大大提高服務效率,自然而然就會減少其他人對我們工作的錯誤判斷或評價。 如果我們沒有調整自己的心態,無論被賦予多高階多重要的職務,都無法發揮其影響力,一旦出現效率低下,自然而然也會認為可有可無進而被淘汰掉。很多職位可能會一直存在,但任職的人卻一直做更換,我認為關鍵在人而非絕對職務本身,不可否認許多高薪職位之所以高薪源自於其專業的稀有度以及背負的責任,但我們也需要想想,今天我們如果被賦予所謂重要的職位時,我們的態度跟能力可以嗎?如果我們一直被別人的眼光所影響,那真的需要回頭檢視自己才是。
讓職位因你我發光吧!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8會員
5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Bruce Yao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今年的立委選舉,3Q哥成功透過網路媒體空降打敗了顏家,著實讓人看到感受到網路(渠道)對於年輕人(受眾族群)的影響力;近年社群經營熱度極高,包含我自己也非常重視招募在這方面的經營,在去年幫助公司大量布建各個平台,頻繁發布文章、影片以及活動,招募的廣告成效也不斷地提升,在網路上有一定的話題性跟粉絲,建立
        這次武漢肺炎所造成的恐慌不在話下,無論海內外都因為疫情有許多的討論跟檢討,台灣民眾也才因此了解到原來國內自身的口罩供需是不對稱的。而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我想是隱而不報以及科層化組織所帶來溝通效率低落所導致,就許多的報導看起來,這次疫情並非知而不報,是因為起初的發現者通報後,整個國家系
自從接了總務之後,才深深了解到總務工作的多樣性與突發性,許多任務也是過往不會接觸到的,但我不讓自己有袖手旁觀的機會,我習慣一起參與,哪怕是割草園藝、公務車調度或是臨時性清掃工作的支援。 大家可能會認為,公司讓一個時薪相對高的員工去做看似比較低價值的工作,好像不太對,有種浪費的感覺。一直以來我特別不喜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10多年前將研究紀錄發行出來,讓大家看到氣候變遷是很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人們不要再忽視這個已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再不面對,以後也無法面對。   就企業而言,我想每個企業也都會有各自不願意面對的真相,有的可能是離職率過高、加班時數超時、品質不穩定、WIP過多、周轉率過
自從2017年回台灣工作後,深深感受到缺工所帶來的衝擊,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把HR招募的狀況報告給公司的高層,很高興我們招募的2人團隊又有了突破,面試邀請數從去年845人成長到今年1219人;面試量從615成長到了854。但我依舊每年大聲疾呼,這大概是極限了,我不確定這樣的量還能維持多久,我們需要減低
最近網路上討論今年最能代表HR的一句話,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操著老闆的心,領著員工的薪水。】當下我們辦公室的人都發出無奈的苦笑。不知道身為HR的您是否也有如此感受呢?   我想許多人跟過去的我一樣,認為人資工作者最大的職場終極目標便是成為一家公司的人資長(或人資最高主管),與公司高層一同在策略桌上規
今年的立委選舉,3Q哥成功透過網路媒體空降打敗了顏家,著實讓人看到感受到網路(渠道)對於年輕人(受眾族群)的影響力;近年社群經營熱度極高,包含我自己也非常重視招募在這方面的經營,在去年幫助公司大量布建各個平台,頻繁發布文章、影片以及活動,招募的廣告成效也不斷地提升,在網路上有一定的話題性跟粉絲,建立
        這次武漢肺炎所造成的恐慌不在話下,無論海內外都因為疫情有許多的討論跟檢討,台灣民眾也才因此了解到原來國內自身的口罩供需是不對稱的。而疫情之所以如此嚴重,我想是隱而不報以及科層化組織所帶來溝通效率低落所導致,就許多的報導看起來,這次疫情並非知而不報,是因為起初的發現者通報後,整個國家系
自從接了總務之後,才深深了解到總務工作的多樣性與突發性,許多任務也是過往不會接觸到的,但我不讓自己有袖手旁觀的機會,我習慣一起參與,哪怕是割草園藝、公務車調度或是臨時性清掃工作的支援。 大家可能會認為,公司讓一個時薪相對高的員工去做看似比較低價值的工作,好像不太對,有種浪費的感覺。一直以來我特別不喜
 美國前副總統高爾在10多年前將研究紀錄發行出來,讓大家看到氣候變遷是很一個很嚴峻的問題,主要的目的就是讓人們不要再忽視這個已存在的問題,如果我們再不面對,以後也無法面對。   就企業而言,我想每個企業也都會有各自不願意面對的真相,有的可能是離職率過高、加班時數超時、品質不穩定、WIP過多、周轉率過
自從2017年回台灣工作後,深深感受到缺工所帶來的衝擊,每年這個時候,都會把HR招募的狀況報告給公司的高層,很高興我們招募的2人團隊又有了突破,面試邀請數從去年845人成長到今年1219人;面試量從615成長到了854。但我依舊每年大聲疾呼,這大概是極限了,我不確定這樣的量還能維持多久,我們需要減低
最近網路上討論今年最能代表HR的一句話,有一句是這樣說的:【操著老闆的心,領著員工的薪水。】當下我們辦公室的人都發出無奈的苦笑。不知道身為HR的您是否也有如此感受呢?   我想許多人跟過去的我一樣,認為人資工作者最大的職場終極目標便是成為一家公司的人資長(或人資最高主管),與公司高層一同在策略桌上規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但今天更想跟大家說 或許在職安衛的歷程當中 我們也可以努力看看 讓企業知道 請一個職護在公司裡面是很有價值 也是累積我們自己成就感吧 畢竟企業不像臨床 很多事情都是細水長流 成效並非一蹴可幾 就能看到所謂成效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價值,但有些工作成果不容易被看到,你是否也身在其中並感覺不平衡呢? 不同的工作內容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現價值,運用本文中的思維方法幫助自己發揮職場影響力。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但今天更想跟大家說 或許在職安衛的歷程當中 我們也可以努力看看 讓企業知道 請一個職護在公司裡面是很有價值 也是累積我們自己成就感吧 畢竟企業不像臨床 很多事情都是細水長流 成效並非一蹴可幾 就能看到所謂成效
Thumbnail
最近對於職涯的一個深刻體悟是如何區分「職涯」與「工作」, 用英文來做區別的話就是Different between Job and Career。 我大學畢業四年左右,在過往找工作的道路上,我從來沒想過「職涯」,眼前只有所謂的「工作」。 因此每次我應徵到了一份新的工作時,我總是抱持著我只是來這裡
Thumbnail
這個問題可能要從「自己做得了什麼工作」來討論。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人力資源招募的角色和變化。透過討論招募在人資中的重要性、進入人資領域的捷徑以及企業中的招募趨勢,強調了人資工作在現代社會中的關鍵地位。
Thumbnail
先問問自己為什麼工作要這麼拼命? 是自我要求? 還是想升官呢? 想被重視光努力還不夠的,要懂得看人!!!! (1)你的優勢不是你的相對優勢 學經歷十分優秀,工作又十分認真,但這又如何呢? 如果這份工作有光環,或者PAY很高,競爭者非常多。此時背景、人脈、靠山、人格特質、向上管理就會
Thumbnail
#人事有什麼價值 對於許多企業來看,人事工作很常就是那種不是很被關注,然後大大小小雜事就會淪落於此的單位。相較於生產單位,業務單位,對公司來說沒有直接的收入也不能幫忙製造,隨之而來就會是相對的薪酬偏低。不過另一邊又同時因為大環境的改變,人事單位普遍的被需求來自於大缺工的環境,因為就很難找人
Thumbnail
職業只是我們生活中的一個方面。儘管職業對於經濟收入、社交地位和自我實現等方面有重要影響,但它並不能全面代表一個人的價值。我們應該以更寬廣的視野看待自己,認識到我們在家庭、人際關係、興趣愛好和個人品德等方面也有獨特的價值。其次,價值是一個主觀的概念。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和人生目標,這些價值並不完全取決於職業,應該學會尊重自己的價值觀,並且以自己認為重要的事物來評價自己的價值,而不是單單依賴外在的職業身份。
Thumbnail
每個人的工作都有價值,但有些工作成果不容易被看到,你是否也身在其中並感覺不平衡呢? 不同的工作內容要用不同的方式展現價值,運用本文中的思維方法幫助自己發揮職場影響力。
Thumbnail
探討業務同仁「領多少薪水,做多少事」思維,文章指出這種觀念可能忽略工作的內在價值,僅以薪水衡量。薪水是否等同於工作價值,以及這種思維對未來的影響成為討論焦點。提倡超越薪水思維,挑戰傳統觀念,注重工作的滿足感和成就。勇敢探索個人工作價值,使工作不僅是換取薪水的交易,而成為實現夢想和發揮所長的平台。
Thumbnail
經過長時間的辛勤工作後,我們常常陷入一個困惑-究竟在組織扮演什麼角色?當我們仰望主管,平視同仁,或許難以清晰地理解組織對於個人的價值與貢獻。這種不確定感可能讓我們質疑自己在組織的地位,以及我們的工作是否真的被充分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