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為何輸掉總統大選?

閱讀時間約 25 分鐘
簡單的說:會贏才需要去認真檢討台灣出了什麼問題。
民進黨輸掉大選並不冤枉,扣掉所謂國民黨的黨產很多、大量收買媒體、提前投票時間等等,讀者可以自己好好想想,這是否可以扭轉八十萬的差距?還是頂多是打到五五波而已?既然頂多是五五波,那民進黨的支持者,要想的是改變這結構上的問題,而不是執著在那1%的勝負上。(註:勉強贏了,狀況很可能只是回到陳水扁八年,民進黨的支持者應該還記得,結構上整個政府機器反對執政黨會產生什麼結果。)
不過要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還是要找出問題,因為筆者對桃園地方比較熟,所以這邊就列出桃園區,04-12三次總統大選得票狀況給讀者做參考,並加以分析解釋。(最後面是全國得票的比較。)
附註:96年第一次總統直選,投票率約76.34%。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約82.69%
首先請讀者看投票率的部分,用總得票數看比較清楚,每一屆都掉了約3%的投票率。但這並非「民主比較成熟,選民會傾向不投票」,原因恰恰相反,在台灣與美國的研究結果是相異的,「政黨意識越濃厚、越偏向高知識分子的投票率比較高。」
降低投票率的主因是景氣,根據一些研究指出,認為執政黨促進經濟景氣,且對自己有助益者,會傾向投執政黨。而對未來的經濟抱持悲觀看法者的投票率會顯著下降。在911事件過後的幾年,台灣的景氣大概是這幾次選舉中最好的一段,很明顯的可以看出00-04年的投票率最高,這符合04年來景氣一路下滑,投票率也會降低的論點。(註:大約影響會是3%左右,但實際上要看受影響的群體,所以只能說降低的趨勢是符合的。01年科技泡沫,到03年國際景氣又復甦變好,再加上00跟04年的選舉都非常刺激,也會提高投票率。)
筆者選擇桃園區來講,是因為桃園在傳統上就是藍大於綠的格局,而且桃園的宗親、閩客勢力的糾結已久,除了中壢垃圾大戰造成賭爛票大增,使得呂秀蓮當選外,民進黨在此的基本盤原則上沒有變動過。這一點跟全國比一比就很清楚,請讀者將八年來增加8%左右的投票人數,再與投票率相乘後比較,就會發現實際上桃園縣在04、12年,泛綠的支持者數量根本就沒有變動過。
08年是一個很好的對照年,因為陳水扁弊案纏身,所以導致桃園許多泛綠支持者投不下去,淺綠的甚至會轉投馬一票。故可以將08年與04年對照,得到泛綠不動的最基本盤,大約就是佔35%。也就是大約有13%的人屬於游離票,換言之04年的泛藍得票數就是一個基準,若將游離票一分為二,我們可以估出桃園縣泛藍基本盤約52%。(註:游離票在桃園很難歸類,不能說有錢就買的到,在桃園要花錢買的是鐵票,他們領不到錢可能會不投。)
讀者會發現到泛綠竟然沒有任何成長,大幅成長的是泛藍的選票。除龜山與蘆竹還有小幅成長外,其他地方根本就是零成長,但這其實是一個很弔詭的現象。在桃園縣的地方選舉,泛綠的總票數雖還比不上泛藍,但民代的席次成長相當大,甚至是龍潭大溪等傳統的眷村區,也可以看到有眷村票流向泛綠縣議員。這些泛綠的地方民代長期耕耘,對比泛藍習慣躺著選不幹事的傳統派系勢力,基層民眾是點滴在心頭。既然如此,為何泛綠的總得票還是沒成長?只是席次的分配變化了?
這是地方政治的問題,長年以來桃園都是閩客南北對抗的態勢,還有各宗親會的勢力,再加上大批眷村產生的公教鐵票。這些人的意識形態極難改變,在地區性的小選舉,可以看人情與服務轉投其他人,但在大型選舉上就沒什麼空間。這可以解釋傳統的藍綠比,但沒辦法對年輕世代,沒有傳統包袱的新選舉人,為何較多偏向泛藍有合理的說法。
讀者請思考一下,桃園縣十數年來的建設是有地方落差的,蘆竹、龜山與八德有新興的住宅區,觀音大園一代的工業區開始沒落,外勞大批進入改變工作環境,社經狀況每一個區塊都有不同的變化。但整體來說卻是「普遍的變藍」,這絕不能用桃園有很多建設跟發展,所以多數人認同泛藍一筆帶過。若是如此,陳水扁主政八年應該會產生不小的影響。
十幾年來的這批年輕世代,並沒有根深蒂固的閩客情節,也不會因為兩千塊就被收買,影響他們最深的,是家庭與學校等「社會資本」、「文化資本」因素。
(註:其他縣市都有地區性個別的問題,要討論起來會講不完。但整體性的趨勢應該是大致相同,只是桃園區特別明顯。)
民進黨的支持者與其變化因素
民進黨的支持者,以族群區分來說,是以福佬人的比例最高,外省人的比例最低。根據林宗弘等各學者的研究,在台灣的族群投票傾向,向來沒有改變,也就是外省人投民進黨的比例依然最低。這表示十幾年來的解嚴開放到今天,經過了大大小小風風雨雨,族群投票傾向依然沒有改變,這一點無庸置疑。(註:不要再相信撕裂族群的鬼話了,因為從來就沒合起來過。)
但如果族群投票沒有變化,則我們不可能得到桃園縣的投票結果,照理講應會看到雙方支持者的增加比例相同,這顯然沒有。但如果我們用階級投票傾向去解釋就合理了。
「民進黨的支持者最早是非勞動力人口、中產階級,在民主深化後的中產階級支持度就下降,工農的支持度翻轉上升。」這種講法常出現在媒體跟各大部落格上,但這是很粗糙的分類,且在90年代後的實證證明,這用來解釋全球化現象後,各階級投票趨向的能力是非常薄弱,甚至是不可信的。
社會階層化的理論,現在大致上會把階級區分為五大類、七大類,各家學派略有不同。但取最簡化的說法,我們在此區分為1. 控制者、2. 白領受雇、3.自營業者、4. 藍領受雇、5.農民。研究的結果顯示,民進黨的支持率在1.是逐漸下降,在2.、3.、4.、5.是逐步上升。但有一個決定性的不同,就是在傳統上的中產階級,白領受雇者跟自營業者是一分為二,白領受雇者的支持率只是從30%上升到37%,自營業者則是45%上升到65%。而藍領受雇者與農民也上升了20%。(註:泛藍的支持者以1.與2.為最多。)
這是為何民進黨得到的支持率,以工農角度解釋軟弱無力的理由。因為藍領受雇指的是體力工為主的工作,而台灣的經濟型態轉變,外勞數量增加,藍領工人的實際數量是下降的。而大企業的員工、公教人員屬於白領受雇,數量則是不停上升。如果我們採用更嚴格的階級區分法,則會更進一步將大企業的高層管理、中階幹部、基層員工、雇員區分開來,這種趨勢變化會更加明顯。(註:農民變的更少,主要是新生代跟原生家庭的切割。)
但這如果要用不同階層的利益解釋,一樣說不通,因為台灣近年來的經濟變化,是除了公教人員的鐵飯碗穩定以外,其他的白領受雇者薪資與福利是全面下降,如果看的是絕對的薪資水準來決定投票傾向,那這次的勝利者應該是宋楚瑜才對。(註:「薪水超過五萬的,就放心的去投馬吧。」)
但如果從教育、文化等角度切入,我們會發現階級投票中最大的影響因素就顯而易見:「教育造成新生代與原生家庭的剝離。」
傳統上的中小企業、自營業者,也就是民進黨最大的支持者,讀者可以看一看蔡英文跟其他民進黨的中生代家庭,數十年前可都是白手起家。在他們受教育的年齡,家庭狀況頂多是中產階級中較富裕的一群,好一點的如蔡英文的父親,有自己的產業。但相對於現在的大財團來說,在當年黨外(國民黨外)的支持者,並不能算是「財團」。
他們支持民進黨的因素很多,但從教育文化的觀點來看,可以歸納到很簡單的一句話:「不甘心」。他們有的是白色恐怖的受害者,有的則是在念書的過程中飽受歧視(省籍、政治受害者身分、國台語政策),又或者是能力強但卻因背景、關係不好,無法獲得相對稱的地位與報酬。我們若以五大類階級分類來看,就可以發現到在過去,屬於1.與2.中比例上最多的,就是外省人。(註:這是威權時代的現實,我們不需要去迴避,畢竟現在的狀況並不是如此,承認過去有省籍造成的階級,並不會減低你現在的成就。)
在80年代後,省籍造成的公開歧視已經不見容於社會了,所以包括我們在內的新生代,感受不到這種促使民進黨出現的負面力量。所以新生代的投票傾向,絕對不能用簡單的省籍去畫分,用省籍去二分法這是很有問題的,我們要把重點放在威權時代產生的因素 – 「義務教育」。

教育對於新選舉人的影響

讀者很清楚的可以看到,稍微有一點年紀的民進黨支持者,多半來自上段所提到的原生家庭,他們的父執輩經歷過威權恐怖,而且在經濟上不虞匱乏,所以子女可以受到較多父母親的影響,其價值觀繼承了原生家庭的價值。
學生在學校教育中,受到的是學校、教師的影響較大。我國的教育從教材、教師的篩選,最初的目的在於培養支持黨國體制的人,這套價值在民主化後被泛藍繼承,至今改變甚微。這套價值是威權時代,教育作為文化再生產的工具,我們捫心自問,除了科學教育以外,人社教育究竟給了我們什麼,這套能訓練出現代社會公民所具備的基本素養嗎?
在這裡,我們要把價值的影響一分為二,切割成學校教育跟職場關係。讀者會發現到一個特點,在不考慮原生家庭影響下,在學校教育養成越久的人(所謂教育水準高),進入大企業成為白領受雇者後,再受到職場影響,支持泛藍的比例極高,這一點在陳水扁主政時的調查就已經確認,在傳統上以外省老闆、管理階層為主的大企業,以及依靠黨國時期特許起家的本省籍大企業,其非體力工的受雇者,支持泛藍的比例超過七成。
這些人的特點是,受過高等教育、一畢業就進入職場。相反的如果是體力工,大概在高中職階段就會接觸藍領的工作環境,跟白領受雇者的狀況是完全相反。
例一:某傳統工廠雇工家庭女兒,家庭價值觀傾向泛綠。成績好,考上第一志願、進入國立大學,全都住校。畢業後受老師推薦,進入支持泛藍的老闆企業,受到學校、職場影響,其價值觀傾向泛藍。在此女兒的價值觀與原生家庭剝離。
另一個就是威權時代受到影響較小,接受了這一套價值的中生代,他們出來闖蕩的時期,正好遇到經濟起飛,冷戰結束的全球化高速發展。他們在學校沒有受到太多的威權壓迫,產生不出與原生家庭共同的價值觀,所以之後成為中小企業老闆,本身就不會支持泛綠的價值觀。(註:欠缺體驗,所以對父母的說法無法感受。)
例二:某電鍍廠老闆出身農家,原生家庭價值觀為泛綠。在他建立家庭時,受教育影響價值觀偏淺藍,居住在環境偏藍的社區,加上深藍媒體影響,使其不相信泛綠的消息。在此老闆的價值觀受到職場與環境影響,價值觀與原生家庭剝離。
這是一個正向回饋的過程,因為外省人的比例是少數,威權時代的後期也要大量晉用本省籍進入1.、2.的階級。這是古今中外統治階級的一貫作法,經由教育的灌輸與考試的篩選,讓統治階級有新血進入,這群人更是會對這個讓他們晉升上層階級的制度忠心耿耿。在缺乏催生民進黨的負面力量下,所謂的「失去中產階級支持」只是一個表面現象,實際上是整個結構性的調整。(註:這就是為何泛藍已不再宣揚黨國的優點,而是以一個共通的價值觀,塑造出不動的上層階級。下層階級只要用大量的錢跟教育灌輸就可以控制了。)
讀者一定會開始覺得困惑,教育的影響是否真的如此巨大?筆者必須說,社會很複雜,裡面的原因有很多,不過我們可以切割出幾個面向去看。根據吳乃德做的研究,確認在上層階級,也就是白領受雇與控制者兩個階級以上,其子女繼續成為上層階級的比例,是藍領受雇者、自營業者的數倍。(註:如果考慮省籍因素,這比例更加巨大,階級幾乎是具有僵固性,不過這不是這篇的重點。)
在民主化時期,我們也經歷的很大的經濟轉型,家庭式代工廠式微,大型工廠與企業出現,這些都在改變整體的階級狀態。若我們將教育因素考慮進去,就會發現接受泛藍價值體系越久的新世代(受較多教育的白領),其價值與原生家庭越剝離。這些被剝離原生家庭價值的世代,成長後就是泛藍價值的堅定支持者。
桃園區正好反應出上述的趨勢,傳統的家庭式代工廠,老闆與員工的結合較為緊密,員工價值受老闆影響,工廠區域較多的鄉鎮,泛藍支持者上升的比例就比較小。而在大企業與大工廠較多的鄉鎮,由於管理階層與基層員工切割,造成白領與藍領受雇者支持分流的現象。但因為桃園的大工廠體力工比例仍較高,與他縣市科技園區的狀況不同,整體來說工業區的泛藍支持者上升是比較少的。
而在眷村改建區、新建案多的高級住宅區,以及桃園、中壢與周邊住宅區,向來為公教人員群聚的聚落,此處的泛藍支持者增加比例就偏高。如果要細分到村里各投開票所,會發現到白領為主的住宅區、大企業員工較多的住宅區,泛藍支持者的增加比也是偏高,不過因為筆者沒有列出各開票所的資料,就不多提。
綜合教育以及住宅區、工業區等分析,可以發現到教育在桃園是普遍形成泛藍支持者增加的主因。因為在桃園,工商業向來是以自營業者、小型工廠居多,但在近十幾年來,小型代工廠式微,進入大企業及其子公司的雇工越來越多。更因為勞工的工時拉長,子女晚上若非待在補習班,就是在家觀看電視與上網,受到父母教育的影響變得非常小。
故而桃園縣可以看成,在總統大選這種偏重價值觀取向的選舉上,為什麼桃園區的泛藍支持者,是年年穩定的成長,而泛綠的是停滯。這代表泛綠在桃園遇到了文化因素造成的天花板效應,若不突破此天花板形成的原因,用任何方法想要在桃園突圍,幾乎是不可能的。
讓我們把這種效應擴大到全國,為何此次選舉有北部愈藍、南部愈綠的結果?這絕對不是所謂的南北效應,更不是外省本省群聚地的差異。讀者若仔細想想,會發現北二都支持泛綠的有一百多萬人,南二都支持泛藍的一樣超過一百萬人。真正造成越北越藍、越南越綠的,是教育機構產生的效應。
台灣的教育機構,教師多半的價值觀都偏泛藍,這是不可迴避的問題,我們不可能要求價值觀屬深藍的教師,會去把一堆帶有非泛藍價值觀的教材教的好,最多是要求上課的公正性,儘量不帶入教師本身的意識形態。
以北二都來說,泛綠支持者幾乎毫無成長,泛藍則大幅成長。在南二都,泛藍則小幅成長,這是執政縣市造成的差異。在此筆者不談教育到底教什麼才是對的,純粹就現象來看,只要執政的縣市長是泛綠的,就會降低教育體系「再生產」泛藍支持者的比例。
(附註1:要把每一個投開票所都研究,才能得到這次大選最具體且真實的結論,但這需要很多年與很多學者投入。就以現有的研究,階級投票影響更甚於族群,且受到教育與環境的影響,是一個確定的事情。)
(附註2:深藍的家庭不討論的原因,是因為在桃園區向來為公教、眷村區,他們的社經地位平均較高,父母介入子女的教育較多,在學校又接觸較多泛藍價值觀的老師,成長後極少數會轉變為泛綠支持者。)
(附註3:深藍跟深綠家庭在桃園的社經地位,平均來說有差異,深藍的子女受到父母影響較多,深綠的則因為經濟問題介入較少,而雙方在學校接觸的價值觀是較偏藍。所以造成整體而言,新世代的人投票傾向藍綠有差,成長的得票數就慢慢拉開了。)

民進黨需要一套不同的社會經營模式

法國社會學家布迪厄,看到戴高樂於二戰後,怎樣利用國家力量,主導教育跟媒體的發展,進而讓戴高樂派掌握法國政界三十年。他認為經濟資本、社會資本與文化資本,三者是可以互換的,只是時效性會有差別。要將社會資本轉化成為經濟資本簡單,試圖用經濟資本創造社會資本困難。但如果什麼都不做,則一切都不會改變。
具體來講,就是因為你認同某歌星與他創造的流行,所以做一堆某歌星的公仔、海報來賣很簡單。但要花大錢去塑造一個可以創造流行的歌星?別鬧了,需要砸的錢會多到沒幾個人撐的下去。這換一個角度說,就是要賺錢很簡單,只要掌握社會資本,把社會資本轉化經濟資本就很容易。
在這一塊社會與文化資本的領域,絕對不能用傳統的經濟資本思維,用短線的產出報酬來計算,而是要放長遠來看。若只是想著,要花多少錢拱一個明星去改變流行文化、出多少錢培養一個名嘴來改變輿論,這怎麼算都是絕對不合算的。讀者也許會遲疑,這是否代表民進黨不可能會有機會?錯,恰恰相反,機會多的很,只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向來沒有看到市場在哪。
請讀者注意身邊的小朋友,或是年輕點的朋友們,自己觀察周遭。這一套黨國體制遺留下的演藝、娛樂、文化等泛藍價值觀,真的對你們或是小朋友有任何吸引力嗎?別鬧了,中學生現在搶著聽少女時代跟日本動畫歌,上課時後在桌下偷翻漫畫,男生看天降、女生看BL,回家上網都在打Online Game,台灣歌星有多少人很受歡迎?
大一點的看星光大道,看日韓偶像劇,誰管你張菲胡瓜張小燕在幹嘛?大學生了沒會有多少真的大學生相信裡面講的?現在台灣的綜藝節目,有各自的客層,老一輩、中生代、青年與新生代,看的通通都不一樣。所以江山代有才人出,總是會有比較年輕的新主持人,可以吸引到大批新生代觀眾,然後過十年變成他們的固定觀眾群。(註:這年頭小鬼也不看吳宗憲的節目,更不提康熙來了,那是前一個世代的。)
其實機會多的是,尤其是在受教育影響最大的中學到大學世代,現在台灣檯面上的娛樂圈、文化工作者,對他們是沒有什麼影響力可言。機會就在這裡面,端看我們如何去切入、去掌握,而且要非常清楚一點。
「每個方案都要可以獲利」
我們需要把人、把錢,投入到文化上去,民進黨的支持者,素人的能力是很強的,看看這次選戰雙方的創意,就知道實力是天差地遠。只要整合個人、素人能力很強的DPP年輕人,產出的產品就有賣的可能。文化不是我們可以說宰制就宰制,要充分利用自由開放資訊的特點。(註:不能獲利的事情,立意再怎麼良善,都欠缺普及的效果。)
可以想見未來數年,泛藍會加速引進中國的電視劇,甚至是過水回來的影歌星。這絕對不是他們包藏禍心,想要統一怎樣,這純粹是因為他們沒有能力,去培養具有吸引年輕人實力的新人。不相信的話去看收視率,難不成三立跟民視的偶像劇,都是歐吉桑跟歐巴桑在看嗎?更不提在網路與盜版橫行的年代,歐、美、日、韓的流行文化對年輕人更加具有吸引力百倍。(註:這證明泛藍的文化工作者都是舊思維,而且經濟概念都是代工型。)
在這年代要充分利用資訊自由的優點,民進黨的支持者,若真的相信要從全世界走向中國的口號,就要身體力行,並將之創造出一套新的獲利模式。所謂的有品味、高尚這些被泛藍媒體拱出的象徵,其實是經不起任何考驗,文化的重點在於內涵,一個穿拖鞋的貴族就是比捧紅的影歌星要有貴氣的多。(註:台灣沒有歐陸數百年的傳統,圖騰的建立還沒有很完全。)
黨國體制下的媒體沒有競爭力,只能靠壟斷與封鎖,創造一批信奉這套價值觀的人來獲利,要打破這個結構其實不需要創造對等的本土文化,光是打開世界引入「外國勢力」就可以將之粉碎殆盡了。對抗泛藍娛樂文化的大怪獸,不代表只有正面硬撼一條路,削弱他們的勢力,然後自己透過整合、媒介的角色,逐步擴大自己的勢力。打仗不是只有正攻法。
不先打垮現有的文化市場,談論怎樣塑造有品味的名嘴或是明星,是沒有意義的。現有的文化市場基礎其實很薄弱,都在依靠政府的援助與對外封鎖過日子,這時代是網路世代,除了上網筆戰以外,民進黨的支持者其實有更多可以的選擇。
「只要有錢途、就會有人氣,有人氣就會聚財氣。」這是一個正向的回饋,與其花時間狂爭論泛藍有多爛,不如把時間用在創造新的流行上,一但創造出新的社會價值觀,就可以將之轉化成經濟資本,一但人人有錢賺,多數人都喜歡這套流行,那時候誰還在乎那些老頭聲嘶力竭的「優美中國文化」?
(附註1:筆者不談實際的作法,原因非常的簡單 – 幹嘛告訴你獲利模式?獲利模式要自己找,找出機會然後下去經營,泛綠的支持者很多都有才氣,好好想想都可以看到新的做法。)
(附註2:有些更具體的方向,以後有機會會提到。方向可以提,但做法就是兄弟登山各自努力,要自己想辦法。)

民進黨需要認真的經營教育業

前幾段提到了這種文化再生產的過程,我們都很清楚,現在泛藍的增加是因為價值體系的灌輸,並不是真的執政多有能力。但為何泛藍的支持者會相信他們的論述?說白了就是大家關心的焦點不一樣。(註:讀者自己觀察,是否泛藍的支持者,考量一個人的能力,順序跟泛綠的是否很不一樣?)
這不是誰對誰錯的問題,對與錯需要的是科學與客觀的判斷。但就以價值體系所創造出的關注焦點來說,泛綠在沒有取得媒體與教育的優勢前,想光靠用說的去改變一個人的思想,簡直是作夢。(註:做了十幾年夢,各位也該醒了。)
教育在這十幾年,改變了很多,12年國教也要上路了,依照目前的會考狀況來說,學生的學習壓力會更大。可以想見的是,每一個小朋友受到學校的影響會增加,跟原生家庭的切割會越來越大。
在目前的教育制度下,補習可以讓一個不及格的小孩及格,及格的小孩變優異。這是事實,再說這次民進黨也沒選上,教育整體的改變是連談都不用談,階級複製的效果會被現今考試制度放大效果。(註:這是第一線人員的觀察,總之窮人想靠教育翻身的機會將會越來越小。)
如果我們還在執著表面的改變,不去從根源著手,那麼「失去中產階級支持」將會在每一次選舉不停的被提出,而且我們會發現,泛綠怎麼改變自己都沒有用。這是價值觀的定義問題,當中產階級跟高品味,是由泛藍價值主導的體系所定義,在外面嘶吼有什麼用?難道泛綠的支持者有種流血革命嗎?(註:嚴格說,現在的中生代以下,不管泛藍還泛綠,基本的價值觀重疊的部分很多。)
既然做不到,就需要改變這個體制,在前幾段我們也提到,只要是泛綠的執政縣市,泛藍的支持者上升比例就比較低,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本身比較不敢主動灌輸自己的價值觀,以及家長會的組成較多元,會去關注上課灌輸偏藍思想的老師,教育局受到壓力也會處理。(註:也就是比較會去要求老師,專注在教學而非教育一些主觀的意識形態。)
但在北二都就並非如此,在台北市有老師反對一綱一本,就被教育局整掉,這是整個結構都支持灌輸泛藍價值觀的狀況。如果不取得地方執政權,或是民代的監督權,這是不可能會加以逆轉的。(註:極少的家長去聲援,就代表結構上這些反對聲音出不來。)
如果泛綠的支持者真的想要改變一切,那麼請多主動些。若有餘力,參與家長會,監督與糾正教師在意識形態上的不公正宣傳;或自己成為學校教師,只要教學良好、學生喜愛,就算不配合宣傳價值觀,其他人也整不掉你。但也請記得,保持中立而非反過來灌輸自己的意識形態,只要行得正作的端,學生自然會認同你的價值。
如果是泛綠的金主,那麼就請買下績效不好的私校吧,台灣多的是有理想有熱血的流浪教師,多的是可以堅持專業、不灌輸特定意識形態的老師,只要認真興學,不出十年就可以成為明星學校、貴族學校。這不僅可以成為收益頗豐的事業,也可以提供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工作,更可以阻斷泛藍數十年來的文化再生產工作。
這是在學校教育上可以做的,在學校之外的社會教育呢?別忘了現在的經濟狀況,會讓越來越多的家庭沒有辦法讓小孩補習,考不上好的大學就等於失去翻身的機會。但家長真的願意嗎?
所以泛綠要切入弱勢家庭教育,就算在台北市也是有低收入戶,泛綠的支持者可以成立基金會、成立協會,聘請有能力的教師,配合泛綠的金主與民意代表,在基層各處開辦課後輔導。讓能力好的小孩可以擺脫家庭困境,考上好的大學,取得晉升上層階級的門票,讓能力不足的小孩,能夠進入訓練完整的專科職校,儘早進入職場負擔家計。(註:這不僅真的幫助到弱勢,也對自己選情有幫助,何樂而不為?)
一枝草一點露,只要真的用心在弱勢家庭上,改善了他們的處境,改變了下一代的未來,這些人會認同你的價值觀,不會去相信那個拒絕與否定他們的體制。更重要的是,窮人的小孩在智力的分配上與有錢人的小孩是一樣的,這可以培養出下一代的中產階級,改變「中產階級投藍」的現象。
民進黨的支持者,是希望從根改變,還是辦辦嘉年華會,就以為會獲得其他人認同嗎?

結語

從支持率跟票數分析,我們可以發現泛綠的支持者,在人數上成長非常緩慢,而泛藍的則是穩定增加,這個問題是出在台灣的經濟結構改變,造成下一代受到學校教育、職場文化的影響,與原生家庭的價值觀剝離所產生的結果。既然知道問題所在,就要對症下藥。
在消極面上,民進黨的支持者要深耕基層,該服務的有服務到,就算是眷村鐵票也會生鏽。一步步的擴大議員、縣市長的席次,在執政縣市下,教師不會主動的宣揚泛藍的文化價值觀,可以降低泛藍支持者的增加比例。娛樂文化上,利用網路的優勢,將具有競爭力的歐美日娛樂引入,打擊以泛藍控制的媒體娛樂業,反正他們本來就沒有競爭力,早點使其消亡才是正途。
在積極面上,民進黨的基層,要進入教師體系,以及成立與參與社福團體。中小學的學生、弱勢家庭對於這種教育與社福照顧,是最能夠建立新價值觀的階層。在文化業上,基層支持者要提供能量,將源源不絕的創意轉化成具體的娛樂項目,吸引年輕世代,建立類似的價值觀。
而民進黨的高層,以及支持泛綠的金主,不能再執迷於辦大型晚會,訴諸受難者的感性訴求,或是把資源都投在怎樣想獨立建國的機會上。民族國家的建立是由基層往上,這些活動不是不能辦,但不能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興辦學校、買下績效不好的私校,大量啟用沒有背景,但卻實力堅強的流浪教師回到教職,在下一代身上建立起民族共識。投入資金建構創意平台,整合DPP年輕人的能量,將之轉化成具有經濟價值的商品,配合海內外人脈將之推展到全世界,只要可以賺錢,除了深藍以外都會轉向支持的。
總之,在消極面上,減低黨國體系已降的泛藍社會資本。積極面上則是創造泛綠的社會資本,並將之轉化成經濟資本,有錢就會有人氣,有人氣就會創造更多財富,公平正義的社會是建立在大家都過的很幸福的基礎上。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
美軍撤守阿富汗,民主輸出為何失敗?「我們達成了這些目標,,這也是我們進軍的理由,我們不是要去建構一個國家。」 -美國總統 喬·拜登 (Joe · Biden) 在今年四月,拜登宣布要在九一一恐攻滿二十周年前將美軍全數撤離阿富汗,如今他打算加速進程,在八月底以前完成撤軍。眼看著塔利班勢力就在阿富汗首都喀布爾門前,在過去曾協助美國以及
Thumbnail
avatar
狗狗觀點
2021-07-12
國際議題|2021 世界銀行碳價趨勢報告(上):全球碳定價進度為何? 世界銀行於 5 月發表了《2021 年碳價趨勢報告》,整理了全球現在進行中與即將推行的碳定價制度,範圍涵蓋國際、國內、地方層級。報告也有說明各政府要加速達到長期減碳目標可參考的措施,包含碳稅、碳排放交易系統、與碳權機制。世界銀行說明,很高興能看到各國政府一一開始推動各自的碳定價政策,然而要達成《巴
Thumbnail
avatar
本住人
2021-06-21
民進黨郭國文為何你要欺騙善良的農民呢?民進黨郭國文為何你要欺騙善良的農民呢? 挺農民是應該的,反共也是應該的!但用政治話術,欺騙台灣人民就是不應該!萊豬民進黨都可以強行配合美國進口了,中國卻不行?這個是甚麼標準啊? 郭國文立委請你跟社會大眾解釋解釋「為何蔡政府做四年竟然更傾中、更賣台」?最後在奉勸一句:水果賣日本可以,別順便進口核食!
Thumbnail
avatar
政客們的幹話週記
2021-02-27
漢堡王因“武漢肺炎”遭大陸網友揚言抵制 民眾為何怒火中燒撰寫:施學庸 2020年3月29日,知名餐飲漢堡王台灣公司,因為其3月25日在臉書的兩則宣傳文章將套餐命名為“武漢肺炎剋星”而上了大陸社交平台新浪微博的“熱搜”,該文章引發大陸網友強烈不滿與批評,並出現要“抵制漢堡王”的呼號。 隨後漢堡王中國火速發表聲明,強調兩者是不同公司,同時替漢堡王台灣公司向
Thumbnail
avatar
多維TW
2020-03-30
RBG的性別平等進路:為何她要為單親爸爸爭取權利?RBG大概是個人看過最讓人心服口服的女權主義者之一。這大抵也和所學背景有關:在紀錄片《RBG:不恐龍大法官》中,有一段就援引了她對法律詮釋的論點,而她的法律詮釋學立場正好也和本人所學立場相符。因此這篇要講的是:RBG是如何透過法律或法理學去達到性別平等的目標?
Thumbnail
avatar
用一部片尾的時間
2020-02-16
劉仲敬訪談 032 @ 20190410 論海外流亡團體,論民進黨總統提名初選,論拖延時間其實對台灣有利,論女人為何想在教堂結婚,論奴隸勞動九九六,論特殊材料製作的共產黨人。我們要明白,民主國家的政府和檯面上的人只是表面,社區才是根本。社區長大了以後,你掌握了否决政治(Vetocracy),就可以把攤牌的時間推到你自己選擇的任何時間。然後在那時候你再以多數派的資格捲土重來,那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反過來,有一批無根的精英知識分子制定的偉大的統戰理論,却失去了好鬥的、能生育的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4-16
劉仲敬訪談 027 @ 20190306 論共產黨為何無法在美中貿易戰中讓步,論錫克教。不確定對於出口商來說是非常致命的。重要的還不是具體的價錢是什麼價錢,而是一個穩定的出貨預期。東亞和東南亞出口的這些貨是典型的血汗勞工產品,它的附加值是很低的,利潤是極其微薄的,賺的錢是很少的,全靠價格競爭,沒有什麼不可替代性。所以,稍微波動兩、三塊錢就可以使生產地從一個地方波動到另一個地方,南亞出口
Thumbnail
avatar
陳易宏
2019-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