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談 part 31 贏了戰鬥輸了戰爭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有在看戰史的讀者,一定對這種「贏了戰鬥,卻輸掉戰爭」的說法不陌生。這大體上說,是在表達「戰術上的成功,彌補不了戰略上的失敗」。

恩恩,理論上是這樣,實際上這種講法,多半是後見之明。而且往往把問題簡化過頭,好像戰爭就是兩個人在打一樣。

真實的世界,純然的戰略跟戰術是分不開的,戰術與戰鬥也一樣劃不開。在我們下判斷,認為某人贏了一場局部勝利,卻輸掉全盤大局前,最好多想一想,把自己放在相同環境下,是否會做出一樣的決策。

我們可以大致上,把決策者要面臨到的問題,分成「時間」、「空間」與「人」三項因素。

在時間上,決策者要面對的是壓力,他可能要在很短的時間內,決定影響很深遠的政策。在壓力下,能保持冷靜者已經很少,還能夠理性分析,並作出最佳判斷,往往需要多年經驗跟學經歷養成。這絕非一朝一夕可練成,天生如此的人更是鳳毛麟角。

raw-image

光是在第一關,許多鍵盤戰略家跟鍵盤政策專家就先掛了,因為他們不知道當事者面臨到的時間壓力有多大。在沒有壓力的情況下,可以好整以暇的分析每一條資訊,每個人的表現都不會差的太遠。(註:不相信的去打即時戰略遊戲,新手跟專家的實力不見得是差在控兵跟基本功,更多的是在臨場反應,這只能靠經驗彌補。)

在空間上,決策者面對的是另一種壓力,他手上可運用的資源有限,他對於其他人可運用的資源也沒有多少頭緒,而時間上已經不容許他去蒐集資源跟情報,他只能用手上最佳的組合應戰。別以為這很簡單,光是要了解自己手上的牌好不好,應該要怎麼打,對手有沒有可以應對的方法,就需要大量的資訊與多年的經驗輔助。

一般而言,正常人不可能了解所有的資訊,都需要幕僚群提供協助,越大的組織,決策者需要的只是幾位幕僚長,幕僚長則仰賴他的幕僚團隊。其中任何一個資訊出了差錯,都可以讓決策者做出錯誤判斷。

我們事後來評論,總會說當時怎樣會有更好的選擇,實際上呢?別鬧了,在那個時間點下,決策者根本別無選擇,或者說在他可以控制的狀況下,他只有這條選擇。當然更有可能的,是他的幕僚提供他的選擇太少。(註:幕僚為何提供這種選擇?那是後面的問題。)

人的因素最複雜,這是因為人有私心,就算天時地利齊備,若決策者無法擺平內部的利益,就要面臨心有不甘者的背叛。所以照道理說,提供內部成員一個優良無後顧之憂的環境,是任何一本軍事教科書都會教的事情。

但實際上呢?

根本就不是,決策者本身可能就是個混蛋,為了短期的利益,威嚇屬下賣命,反正先賺到錢再講,其他人管他去死。幕僚也可能是個混蛋,他根本不在乎團隊的勝利,只在乎自己能否拿到最大的利益,上位的決策者需要仰賴幕僚的資訊,幕僚則提供對自己最佳、但群體次佳甚至不佳的方案給決策者。一樣,賺到錢再講,管你決策者去死。

支持者可能就是一群混蛋,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並不在乎長久整體的發展,只要自己有賺到錢,其他人的死活並不在乎。反正到時後移民就好,我管你其他「同胞」去死。(註:你不在乎,我為什麼要在乎?)

講這麼多,不過是要說明一點:「你的戰爭不見得是我的戰爭!」

每一個參與者,心思都不一樣,怎麼樣讓團體有一致的行動,這就是領導者該具備的手腕與其風範。

至於到底有沒有贏了戰鬥,卻輸了戰爭這回事?當然是有的,這往往是在一開始就可以確定。例如二戰中,美國參戰後,基本上就宣告軸心國的失敗只是遲早的事。

但德國真的能夠料到美國必定會參戰?他們的戰略規畫是沒想到,還是知道也無能為力?還是根本別無選擇?日本偷襲珍珠港是真的認為可以擊敗美國?他們的戰略規畫是如此嗎?明之不可為而為之,還是別無選擇?

讀者戰史念多了,就會對這種戰略上的無奈感到心酸。有時候,你明知道這條路崎嶇難行,但若不走下去別說成功的可能性,根本是連存活都沒機會,你別無選擇。

唉。

簡單說,筆者這兩年不怎麼想談論具體的戰略行為,包括什麼政策建議跟時事分析太多,最大的理由就是在於:「我們國家根本就不是正常國家。」

談論群體政策與國家戰略,最大的前提,就是先設定好「我們」的範圍,然後根據這個範圍,討論對全體最大的利益。這意即現代民主國家的戰略,基本上圍繞在民族國家的概念上打轉,也就是說不管你認同的國家利益是什麼,一但遇到具有共同性的危害,多數人的共識是一樣的。(註:所以我們連別無選擇的機會都沒,有選擇的人都移民了,管你其他「同胞」去死。)

具體一點來說,英國人會不會有親美跟反美派?當然會有,但反美是說不要過度親美,可不是說事事與美國唱反調。保持適當的距離謀求最大利益,跟凡事唱反調是兩碼子事。

那台灣呢?國力不足以採取左右逢源的路線,但又想要親美和中(官方說法)。前立委李慶安雙重國籍避走美國,竟然還有一群人認同這種作法,結果法院還會判無罪。經濟罪犯一個個逃竄海外,活路外交做到沒有一個要犯可以引渡回來。

一切依法處理,不管是牛肉還是都更,全部都合法,完全沒有問題。這不是他X的廢話?哪一個公務員敢去幹違法的事情?明明是憲法等級的問題,硬是用法律層面去解釋。明明是法律層次的問題,偏偏就是先用行政命令便宜行事。

依法?惡法亦法?幹,選你立法委員去就是立法修法的,覺得這條法律是惡法,就該修掉,不僅要修掉,還要想辦法依照憲法精神,補償利益受損的民眾。不然選舉是選好玩的?乾脆改立法院名稱為「法條維護局」好了。

這些政客嘴巴說的很好聽,實際上做成功的沒半套。歷史上這樣幹的理由,通常都只有一個:「他們在替自己利益打算。」既然他們都只替自己打算,我們民眾還在替他們說話,真的是被賣還在幫人數鈔票。

既然民眾無法形成一個「群體」的共識,連民主國家最基本的「懲罰說謊政客」都做不到。那這還談什麼國家全體戰略方向?人民不去監督政客,政客就會為所欲為,這是人性。你不把政客當員工看,政客就不會把你當老闆看,民主制度基本的制衡精神消失,群體的國家不過是一盤散沙的組合。

連每一場戰鬥都不想打、也打不好,談什麼狗屁國家戰略。統一算了,自己不想做決定,去讓別人來幫你做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3.5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9
就戰略架構而言,軍事上的議題最終都得要大規模施行,政府不做民間做,民間做不來的政府做。 國軍為何執著在灘岸決勝,而不想引導民眾討論城鎮戰?道理說穿了真的沒很複雜,更沒什麼大中國意識或是大陸軍還是啥統派投降論,單純就是「我不想上班只想躺平」的一般公務員心理。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3/12
認識問題為何非常重要,建立軍事常識的功能應該當作第一優先,上周已經講過了,如果處在一種搞不清狀況的環境中,會誤判也是很合理。如果台灣人全部都能了解,登陸戰非常困難,小股部隊上岸又怎樣,只要國軍組織還在,或是民眾的民防能力夠強,上岸幾百上千名解放軍.....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2024/02/28
如果我們從歐洲的戰略角度來看,很多都是混雜在一起,軍事手段往往是一把尖刀,決定插在哪裡,能對敵人造成多大威攝力,才能從這評估其他經濟跟社會問題。說穿了理由沒什麼,美國有兩大洋保護,要把軍事抽離變成獨立項目,難度比較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當代討論戰略文化的理論,大致出自何處?基本上來自於建構主義的影響,尤其在第一次波灣戰爭的事後檢討中,學者大量挖掘出數據上看不出的東西,並將之解構再重構,得出一支軍隊的文化與其歷史、習慣的相關因素。這看起來是舊酒裝新瓶,實際上也可以這樣說,但透過各種符碼的重新建構,可以提供現代研究者比較一般性的理論。
Thumbnail
當代討論戰略文化的理論,大致出自何處?基本上來自於建構主義的影響,尤其在第一次波灣戰爭的事後檢討中,學者大量挖掘出數據上看不出的東西,並將之解構再重構,得出一支軍隊的文化與其歷史、習慣的相關因素。這看起來是舊酒裝新瓶,實際上也可以這樣說,但透過各種符碼的重新建構,可以提供現代研究者比較一般性的理論。
Thumbnail
比起單一種兵種戰略的極致發揮,我們要追求的方向,應當是三軍種協同能力。怎樣才是戰爭或國防的勝利,戰爭條件必須隨著地理狀況去調整,攻防雙方面臨的情況也不相同,怎樣討論與理解,是不變的課題。
Thumbnail
比起單一種兵種戰略的極致發揮,我們要追求的方向,應當是三軍種協同能力。怎樣才是戰爭或國防的勝利,戰爭條件必須隨著地理狀況去調整,攻防雙方面臨的情況也不相同,怎樣討論與理解,是不變的課題。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提到一些理論跟實務的東西,得到不少回響,但看看各位朋友的回應,似乎不少人沒抓到那個點,所以拆上中下三篇來好好談談。
Thumbnail
上週在臉書提到一些理論跟實務的東西,得到不少回響,但看看各位朋友的回應,似乎不少人沒抓到那個點,所以拆上中下三篇來好好談談。
Thumbnail
地理不僅只是限制,還會形塑戰略手段,影響戰略家的心靈。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來說,就是坦克不能潛水、軍艦不能上陸、戰機總得起降。你無法設想整隻裝甲部隊開過台灣海峽,設定萬噸驅逐艦沿著大漢溪開到石門水庫前,每一架戰機都可以無縫接軌控制整個天空。
Thumbnail
地理不僅只是限制,還會形塑戰略手段,影響戰略家的心靈。用可能爆發的台海戰爭來說,就是坦克不能潛水、軍艦不能上陸、戰機總得起降。你無法設想整隻裝甲部隊開過台灣海峽,設定萬噸驅逐艦沿著大漢溪開到石門水庫前,每一架戰機都可以無縫接軌控制整個天空。
Thumbnail
滾動式修正的真正意義是,你可以把各項工作以及內容細項包裹化,一個個丟給執行單位,而你可以掌握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失誤,接受做到完美跟勉強可以的程度。計畫照著推行後,開始出現預想到的誤差,面對這些結果照著目標修正,並推出可執行的專案繼續推行。
Thumbnail
滾動式修正的真正意義是,你可以把各項工作以及內容細項包裹化,一個個丟給執行單位,而你可以掌握到各種可能出現的失誤,接受做到完美跟勉強可以的程度。計畫照著推行後,開始出現預想到的誤差,面對這些結果照著目標修正,並推出可執行的專案繼續推行。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戰略學入門已經提到一些發展史,還有怎樣做計劃的概念,接著要進入基礎的階段,大致上分成預測與計畫的階段。筆者會試圖把「時間」的概念帶入。
Thumbnail
照例,想到什麼下什麼標,這篇比較短,主要談一下所謂的計畫跟預測。簡單說,學習之前看到的都是單向的世界觀,「因為發生了,所以原因就這樣」。越學越多後,看到的則會不一樣。
Thumbnail
照例,想到什麼下什麼標,這篇比較短,主要談一下所謂的計畫跟預測。簡單說,學習之前看到的都是單向的世界觀,「因為發生了,所以原因就這樣」。越學越多後,看到的則會不一樣。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