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戰略學進階──戰略中的文化要素(3)
付費限定方格精選

戰略學進階──戰略中的文化要素(3)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當代討論戰略文化的理論,大致出自何處?基本上來自於建構主義的影響,尤其在第一次波灣戰爭的事後檢討中,學者大量挖掘出數據上看不出的東西,並將之解構再重構,得出一支軍隊的文化與其歷史、習慣的相關因素。這看起來是舊酒裝新瓶,實際上也可以這樣說,但透過各種符碼的重新建構,可以提供現代研究者比較一般性的理論。

韓戰、越戰帶來的困惑:戰爭的「勝利條件」還適用嗎?

其實源自於韓戰開始,美國就有人懷疑,戰爭的「勝利條件」是否跟西方傳統想的一樣?西方數百年來的戰爭都有政治性,打到二次大戰的全面戰爭是罕見的案例,多半都服膺於「軍事是政治的延伸」。

但韓戰中見到的北朝鮮軍隊,以及中國人民解放軍的攻勢,不在意任何人命傷亡,以及事後重建的麻煩,毫無政治意圖的破壞超乎想像。

到了越戰,美國沒有制定出標準的戰略,導致陷入無止境的泥沼,更讓左派學者高聲指謫戰略已經破產、軍事運用的錯誤、人類要把整套戰爭揚棄,各式各樣的論點都出現。而這成為了到2020今天,左派反戰人士的基本論述價值,他們深信透過上個世紀的韓戰與越戰,已經證明戰爭的無效用性。

但這些聲音為何到了90年代,就又開始消失?原因說穿了也很簡單,人類是會學習的,傳統的軍事專家與戰略研究者,幾乎沒有一個是左派,更不會去研讀上個世紀發自於馬克思主義面向的社會與心理學。經過20年以上的重建,以及波灣戰爭勝利的自我肯定,在文化面向上,不僅僅是戰略學,政治國關等理論也都漸漸摸清楚。

最重要的是蘇聯解體,大量資料流出後,戰略研究者才恍然大悟,事情與原先想的到底差多少。

沒認清戰略文化的差異,讓西方國家吃足苦頭

就結果來說,傳統的西方戰略研究,著重的是「打破軍事平衡」,也就是擊破敵人的軍隊,藉此獲得政治勝利,得到實際的利益。但承襲馬克思主義,由俄共開始發展的軍事理論,是一種全面否定西方文化的破壞戰爭,也就是說人家本來就不在意你所謂的人權自由,人命只是唯物論下的數字,只要能達成目標,犧牲並非需要考慮的第一要素。

在包括早期CIA潛入獲取資料,與各領域專家大量的研究後,才逐漸參透共產主義戰略的本質,跟現代社會是完全不合,而戰略學者要到90年後期才確認。大量因蘇聯解體,以及中國改革開放後可以取得的個人訪談,在在證明傳統戰略的思維並沒有錯,韓戰跟越戰的戰略思維也沒有問題,問題是出在沒弄清楚,對方的戰略目標根本就不是「打贏戰爭」。

共產陣營的思維是「消耗」,意識形態讓他們認為,社會主義有較高的生產力,而自由陣營吃不起這種損耗,能讓共產陣營贏得最終勝利。而且共產世界的戰略思維,是完全不認為有戰爭秩序,也無視於過去累積的戰場默契,完全以贏為前提,接近不擇手段。

既然都否定了人類數百年的秩序,那要否定戰爭默契也是很合理的。這種完全不同於過去文化觀的思考,在冷戰期間讓西方國家吃足苦頭,那為何到了西元2000年後又開始不大一樣?

這個答案,從中俄等國家的內部說法可以得到一個概念:他們承認在物質上贏不了,所以要在文化上進行滲透戰,就這麼單純。

界定核心與邊陲利益,才能設定有效戰略目標

戰略學者很早就認清到文化戰爭的本質,但由於對社會文化學的不熟悉,以致於產生不了可以對抗的學說。說到這邊,讀者敏銳點的應該感覺到了,戰略中的建構主義之所以產生,起因是對共產主義思維的不了解,嘗試用傳統方法解釋不通,轉而向左派理論求助,研讀符碼與圖騰各種象徵意義,試圖建立一套可以敘說當代問題的理論。

現在各位看到的理論都很基礎,皆會從各國文化不同,分析其在意的事情優先順序,並依此制定合理的戰略決策,但這在80年代以前還是很不可思議的。近代由於文化相對主義盛行,導致讀者很容易理解此點,但也很容易誤判這點。

戰略學不是否定文化的相對性,或是試圖定義文化優劣,而是在意的事物,只要能夠拿出來,就可以比較。比較定有優劣,而戰略學強調的是衝突,以及衝突過後的結果,我們總要根據大家在乎的事物設定一個目標,這就可以評價,就能夠定義核心利益與邊陲利益。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3755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0.1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王立老師的pocast節目開張摟(~ ̄▽ ̄)~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王立第二戰研所》!  EP1 中國飛彈這麼厲害,你有看到它全球賣爆嗎?謠言究竟怎麼產生的(上)    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王立第二戰研所》 |KKBOX、Spotify、Google podca
翻身的資本需求越來越大,但需求的人越來越多,而技術的提升跟不上消耗,教育的投入也跟不上需要。要解決立即的人才需求,唯有打破國界,開放各國人才自由交流。但這條路將會引發國內基層的震撼,跨國聯合的意義也就代表本國的底層不再被需要,隨時可割可棄。
戰略文化的起源很多,目前被認為有相關因素的,可分為自然、政治、社會三大類。請注意,戰略文化跟文化不大一樣,文化因素會形塑戰略文化,不是戰略文化就是一種文化。
要往上翻一階級非常難,你要具備的資本早就不是一種就好。過去一無所有,取得經濟資本就可算翻身,但已經有一種資本的,除了要維持自己原有的以外,還得小心翼翼取得其他型態的資本,這一不小心,可能會敗家敗下去成為藍領勞工階級。 這種立足點不穩固的恐懼感才是真的。
在今日,文化不僅會影響到戰略決策,戰略本身也會影響文化。筆者將在〈戰略中的文化要素〉這章,短暫的討論與註釋,文化在戰略當中,但有何種地位與哪方面的影響,還有當代與未來可能的狀況。
現代教育越來越講求普及性,篩選出適性人才,其實是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現代產業的各種技能,有些需要非常頂尖的腦袋,如果以繼承制運行,這會變成老爸技能100,你最差可能變成10,別說維持家業,撐得過1年不倒都算奇蹟。
王立老師的pocast節目開張摟(~ ̄▽ ̄)~ 每週一更新:時事議題、軍事常識、台海關係⋯⋯都在《王立第二戰研所》!  EP1 中國飛彈這麼厲害,你有看到它全球賣爆嗎?謠言究竟怎麼產生的(上)    用喜歡的方式收聽節目:《王立第二戰研所》 |KKBOX、Spotify、Google podca
翻身的資本需求越來越大,但需求的人越來越多,而技術的提升跟不上消耗,教育的投入也跟不上需要。要解決立即的人才需求,唯有打破國界,開放各國人才自由交流。但這條路將會引發國內基層的震撼,跨國聯合的意義也就代表本國的底層不再被需要,隨時可割可棄。
戰略文化的起源很多,目前被認為有相關因素的,可分為自然、政治、社會三大類。請注意,戰略文化跟文化不大一樣,文化因素會形塑戰略文化,不是戰略文化就是一種文化。
要往上翻一階級非常難,你要具備的資本早就不是一種就好。過去一無所有,取得經濟資本就可算翻身,但已經有一種資本的,除了要維持自己原有的以外,還得小心翼翼取得其他型態的資本,這一不小心,可能會敗家敗下去成為藍領勞工階級。 這種立足點不穩固的恐懼感才是真的。
在今日,文化不僅會影響到戰略決策,戰略本身也會影響文化。筆者將在〈戰略中的文化要素〉這章,短暫的討論與註釋,文化在戰略當中,但有何種地位與哪方面的影響,還有當代與未來可能的狀況。
現代教育越來越講求普及性,篩選出適性人才,其實是站在一個整體的角度。現代產業的各種技能,有些需要非常頂尖的腦袋,如果以繼承制運行,這會變成老爸技能100,你最差可能變成10,別說維持家業,撐得過1年不倒都算奇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