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好標題,隨便下
因為朋友的討論,想到這個問題似乎很少有人提出,臉書上看了幾年的說法,都很線性化,把因素簡化到直線,直到不知該怎麼回,至於比慘的那種,筆者就沒戲去理會了。
總之,兵役年限的主要問題,如果從近代徵兵制度開始,直到現代台灣的兵役時間,大致上圍繞在幾個條件上:
- 國家所需要的常備兵數量
- 社會整體對於兵役的觀感
- 訓練士兵的目標設定在哪
其他的道德問題多半次要,因為兵役牽涉到的是戰略的最核心,國家民族存亡的戰爭危機,所以討論這類問題,實用性列為最優先。
第一,也就是最主要的需求,一個國家到底需要多少兵力,足以抵禦侵略,或是去侵略別人?
一個很簡單的算法,如果有兩條防守線要維持,扣掉職業軍官團跟有升遷路徑的職業士官兵,有一百萬的基層兵力需求。而我國每年出生大約50萬男子,那麼假設某個健康標準線畫下去,會有40萬男子符合徵兵條件,役期需要2年半才能填滿需求。
當然,不是真的這樣算,這是提供沒概念的朋友一個估算法,平常不會維持滿編,如果夠和平的話可能只需要6成就可以維持運作,那麼役期縮短到一年,但是維持後備十年的徵招量,這個一百萬數字也可以很會達成。筆者只是要給大家一個簡單的想法,就是我們如果有多長的防線,多少必需的軍隊,那麼人力需求就在那邊。
這跟軍隊的專業程度,以及社會的人力資源程度有很高的相關性,所以不能用所謂「台灣一年兵太短了啦」、「軍隊沒基層會垮啦」這種方式去講,毫無意義。歷史上多的是基層縮編到靠杯,但軍官團核心維持住,遇到戰爭危機,一兩年內就可擴編常備軍的例子。
通常,軍隊的軍官基於業務需求跟權力的成長,會希望役期越長越好,徵兵的兵員素質越高越好。但這會對社會產生很負面的影響,所以通常做不到,越是和平的年代,軍官團素質下降,導致軍隊弱化,社會觀感更差導致更沒人想當兵,要改善這種作法,光是提高薪資水準是沒有多大用處的。
第二個,社會觀感這條件,對於軍隊往往是負面的,因為軍隊如果採取全民徵兵制,勢必要在幾年內抽走社會大批人力資源,基層藍領勞力工還好,高知識分子當「兵」是相當沒意義的,義務役的基層軍士官,也是要配合社會的人力資源配置去調整。
問題就出在,如果軍隊的軍官素質很高,進入的士兵即使有高學歷跟經歷,也能夠控制良好,例如現代美軍,加上有實戰經驗,不會壓不住。但若是沒有打仗的軍隊,又沒有提供良好的升遷管道與待遇,進入軍方的素質必定每況愈下,這進一步弱化軍官掌握義務役士兵的能力。
你讓一個33歲博士去當二兵,聽剛畢業20歲任官的軍官指揮,人生歷練就不提,軍事專業跟領導能力不足,怎麼可能壓得住。壓不住,軍隊指揮會崩解,所以通常會讓高知識份子去受軍士官訓練,儘量從事需要技術的兵種。再不成,就只能依靠嚴懲重罰維持軍紀的辦法,不然軍隊無法維持管理。
麻煩就在於,軍隊的義務役訓練如果不紮實,軍官團的素質低落,社會觀感怎麼會好?社會觀感差,軍人地位低落,民主國家就會出現降低役期的聲音,更進一步削弱軍方說話的能量。威權專制國家,還可以用修法的辦法,強行把軍方資歷當成就業跟公職的必要條件。民主制度幾乎不可能做到,除非軍方的資歷真的有相當的用處。
第三,所謂的訓練需求,如果我們是在拿破崙年代,全國農民勞工九成以上,那麼要訓練一大堆不識字的老百姓變成軍人,鐵定要用直接、無腦、搏感情的方式。而一人一槍的步槍兵訓練,其實花不了多少時間,要熟悉各種小規模戰術訓練,也不會用到太久。役期拉長,套句當年奧地利親王的說法,原因只是讓國民為他們的國王服役,價值觀跟現代顯然不同吧。
那麼,現代戰爭所需要的士兵要怎樣的訓練?其實,可以拿一些例子來探討。單純的農民兵要轉職成為合格的步槍兵,可以熟練使用步槍,聽得懂軍士官的指揮,跟簡單的戰術運作,一次大戰的例子是約一個月。到了二次大戰,扣除專業兵種,步槍兵也沒人在訓練一年的,如果是現代的美軍,基礎訓練更是用周在算。
說不好聽點,只要不是需要背景知識深厚的技術兵種,一般步槍兵從開始訓練到結束,能夠進行基本的戰術運動,絕對不超過三個月。如果是肥宅去當兵,合理的作法也是先開魔鬼減肥營,花兩個月減重到合格標準再說。若是其他兵種,裝甲兵、通信兵訓練,也不會多出幾個月,怎樣都不會超過半年。
簡單說,只要你錢砸得夠多,子彈、砲彈數量夠你練習,幾個月內要把一個沒經驗的素人,變成專業的士兵,難度比你準備聯考要低得太多。但若是海空軍,那就是另一件事情,就算是空騎部隊,期望義務役可以擔任,也想太多。所以為何很多軍事專家會跳著講,說技術兵種要職業軍人,義務役役期縮短沒關係,其實關鍵在此。
綜合以上三者,筆者只能說役期長短問題其實沒想像中的複雜,先列出需求程度,才能做出有效評估。需求除了數量,還有質量,正確的評估模型,才對社會大眾有充足的說服力。
台灣不是獨裁跟威權國家,政客會去縮短役期,不過就是民眾喜歡。去罵民眾短視是沒有意義的,在全民義務役的國家,社會對於軍人的看法普遍不大好,其來有自。提高薪資,主要目的是要吸引願意投入的高素質人力,但這終究是對軍官團有較大幫助,軍官素質的提升,平時的訓練跟業務有效率,戰時擴編的需求,也能很快的滿足。
至於現在軍方訓練合不合格?先不提有上千萬當過兵的人,幾乎都是負面看法,回想我們當兵後,留下的回憶是什麼?幾乎都在比累比操,負面表列經歷,這根本是悲劇。
只要台灣的義務役訓練,回憶都只是比誰雜務處理強,誰比較耐操辛苦。而不是比誰步槍訓完後,我拿到狙擊兵訓練門票,可以去玩大槍,你沒有哈哈哈,這種。那講再多軍方訓練需求,社會基本上是不會鳥你的。
當然,要走到這步,除了資源要給的多,整套軍官團訓練模式都要改掉,軍方的日常業務跟訓練表都得重來,比想像中的要難得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