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檢驗階級結構的方法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覺得還是要寫一點簡易版的,這篇不會很長,是給沒有概念的人看的,可以把檯面上看得到的言論都加以檢視,而且時間正好。
為何說時間正好?因為學測的二階段要開始,每年固定的演出都看爛了,大概又要從李遠哲開始罵一輪教改,雖然明明是吳京幹的,而且跟410的初衷差了十萬八千里。
檢視階級跟結構,可以從他的言論中拼湊出一些關鍵字,好比說面對國中會考、高中繁星學測指考,看這個人怎樣解讀,使用哪一些字句,要抓出此人究竟屬於何種階級的文化出身,並不困難。要注意的是,出身的階級文化不代表他現在的薪資收入會一樣,雖然大部分會蠻一致的。
例如,提出五選五變成五選四,滿分群體變多好幾倍,所以鑑別度不足,對高分族群來說是個傷害,讓人無所適從。
分析階級,不需要看他後面的實證,這類人往往會舉出台大醫學系名額固定,但滿分變四倍,所以競爭變多,進一步提出因為不選哪一科,所以篩選的學生會有某種程度的缺陷等等。因為這種說法都是鬼扯,建築在前面的階級思維上。
很簡單,各位想想,你確定每一個學測滿分的,通通都要選台大,每個都要選醫學系嗎?就以過去的紀錄來說,根本不是這樣,會以醫學系為目標,通常聚集在幾間學校,不會全台滿級分有志一同。換言之,以實際狀況來說,因為這幾十上百個學生可能有人因此沒辦法如過去一般上醫學系,從而否定現有制度,合理嗎?
會提出這種說法的人,基本上是菁英教育的支持者,會認同菁英教育的,在台灣一般來說主要屬於中產階級,也就是過去依靠聯考分數排序取得大學文憑,建構出現在聯考菁英樣貌的世界觀的這一批人。除了中產階級,還有部分藍領勞工階級,但藍領勞工會支持菁英教育的,多半是賺到錢後,生活水準爬上中產或是之上標準的人,他們會傾向自己小孩不能留在下層,必須學習中產的文化價值。
怎樣區分這兩類?會跟你提出大量的數據解讀的,十之八九是中產的上層菁英出身,因為台灣的教育制度,對數學統計跟資料整理的訓練極少,非教育或是相關科系出身的,基本上看不懂這些入學考試轉變的差異,多半是感覺派。這類人特別會強調公平性,堅持排序的重要性,否定所謂的不確定感,認為所有的入學標準都應該一致化,每年的題目也不該變動太大。
所以符碼在這邊,主要就是「公平」、「標準」、「需有鑑別度」,看起來很有道哩,實際上一點道理都沒的東西。
因為,考試的公平在於考試當中,考試前的公平性並不在考試本身。標準考試跟題型的特點,就是可重複訓練性,可以透過大量的反覆練習獲得熟練度,又因為題型不能超出範圍,導致出題的樣式限制住,所以這對有錢投入大量資源補習的人特別有幫助。或者是家裡就是教師家庭,晚上在家可以自己教,效果特別好。
標準、鑑別度就是依照這個程序排列,故你可以從這幾個符碼,篩選出至少九成以上的階級文化背景。
其實真正內行人,在意的是課本內容的虛無化,敘述跟解釋太少,因為怕學校考試亂考,照理說要老師補充的教師手冊內容,變成跳過不教只考重點,換言之幾乎都是執行問題,跟我們師範體系訓練,與考試習慣造成的出版社編輯失誤。
當然,細分下去還可以分出他的族群跟受的教育訓練,不過這就不是一般人的版本。
統派獨派也有獨特的符碼可以看,不過太敏感了就先不提。XD
所謂的階級結構還可以反過來看,看他反對你做哪種解構,好比他出身大資本家家庭,有沒去批判過自己的出身,認為資本家這樣那樣壞壞,而且是針對到幾乎是自己家去。若只是講講概念,用空泛的資本家們來形容,然後也不提具體的措施,例如加稅還是立法,那幾乎就可以確定此人出身資本家家庭。
軍公教階級也是一樣,一般人往往不願批評自己出身的階級,而喜歡找尋努力奮發向上的故事,說明自己的成功得力於努力,跟環境背景無關。於是乎,中產階級最容易這樣說,然後認為下層階級的一切都是自己沒管好自己。
這也不能說故意,沒學過的常常會以為自己爬到某個位置,一定是自己努力翻身的結果。但實際上你翻來翻去,不過就是在中產階級上上下下,藍領勞工翻上翻下,還是勞工,怎樣都是受薪階級,還因為學歷不高,在社會資本上輸人一截。
簡單說就是我們教的太少,然後老把種性制度當成階級去教,所以搞的正常人不知道怎麼回事,此時拿了外國的名詞來套,就很容易中獎,自以為懂了。其實只是找一些信念加強,加強自己認定台灣階級沒有固化或是已經固化的論述。
所以,怎樣叫做第一步,跳出自己的階級看世界?先看他會不會抓著自己出身去批就好,點到即止然後叫大家不要衝突要和解,大致上都是講假的。和解建立在共同的認知與基礎,該認錯的認錯,該賠償的賠償,法律該調的就調,之後才有真正的和解。不然只是把問題擱在那邊,等人家翻桌革命而已。
通常越認為這個世界「本就該這樣」,有此信念的人最容易把實際問題擱著不放。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5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一本書打造一所動人的學校─《不用獎勵的教育之道》失望? 等等,讓我把話說完 約莫2016-2017年間,領我進入「教學界」的恩師興高采烈地分享:「你聽過『亮語』嗎?我去參加他們的工作坊,強調不用獎勵,這個觀點很有趣吧?有機會你也去聽聽。」從此,「總有一天要去一探究竟」的想望在我心中埋下種子,卻因工作檔期衝突與新冠疫情影響,
Thumbnail
avatar
En Yang
2024-04-23
『美股12/22-26展望』x 『財報季夢境』標普五百如期突破歷史新高,給一般人的建議 x 科技先鋒ASML與TSLA主力按照我的預期在2024/1月完成了標普五百的歷史紀錄,那麼接下來呢?下週的科技股財報我怎麼看呢?
Thumbnail
avatar
平凡睡公子
2024-01-21
別跟一般人見識嘛|觀點小品 Ep.12循環因果能很好的打破單向道因果論:社會裡人人都是別人眼中的加害者。
Thumbnail
avatar
獵斯特
2023-12-12
最適合一般人的中長線策略,總經投資怎麼做?(財經M平方 推薦碼 SNCDZ2)推薦大家一個強大的總經投資工具,財經M平方,使用以下推薦碼:SNCDZ2 加入訂閱,可獲得 5 M幣回饋! 相信很多人剛進市場,聽到的第一個投資入門招,可能就是「定期定額」(大盤)。然而,定期定額真的是一般人最佳投資策略嗎?或者說,有沒有和定期定額一樣輕鬆又無腦,但同時卻能創造更好報酬的方式呢?
Thumbnail
avatar
羊羽的財經備忘錄
2023-10-22
每周一本好書推薦:《脫憂鬱:那些走出憂鬱隧道的人們教我的事》 by 田中圭一這本書的作者集結一些憂鬱症患者的經驗,作成此書,有憂鬱症的病友們以及憂鬱症病友的親朋好友們也歡迎觀看此書
avatar
Nika
2023-07-27
一般人最容易賺錢的方法,「定期定額」加上「XX」勝率高,來看我分享實際策略該如何做,以1229聯華為例!台股今年進入空頭市場,不管是之前多方或空方,都因為每一天盤勢震盪,一下子大漲,隔一天又大跌,不少年輕的股民已經提早從畢業了。 股神巴菲特名言:「潮水退去時,才知道誰沒有穿著泳褲。」 舉例說明: 由以上的圖表得到定期定額的三種好處: 一、 專注在資產成長與累積張數 二、 股價漲跌只是一時價格的波動。
Thumbnail
avatar
江小茹
2022-07-26
一般人在遭遇性侵害後,一定會馬上報案嗎?我這樣是性侵害被害者嗎?【洞實習律師】近年來越來越多人關注,女性在職場中所受到的性侵害,而有所謂的「#Me Too」社會運動,但不只女性,男性亦可能成為性侵害的被害人,本文將要說明性侵害迷思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性侵害的想像,以及如何構成強制性交罪。
Thumbnail
avatar
洞實習律師和安心理諮商小小碩士
2022-07-09
avatar
ㄚ資
2022-06-27
《漁寮囝仔討海網》書籍美編:一本關於台中梧棲下寮社區裡討海人的書《漁寮囝仔討海網》可以放大用的照片盡量以半版或滿版方式呈現,捕魚手繪圖搭配色底,用在章名頁,選擇的色系以呈現大海及古老富麗感覺的色系。內文因為有很多訪談的部分,因此,特別以各章名頁的顏色標示出來。
Thumbnail
avatar
羅吟軒
2022-06-05
一般人有機會致富嗎?重小家境很一般,在沒有什麼背景與資源的情況下 學歷一般、工作一般,這種條件下的我卻是慾望無窮 我不甘心就這樣活著過著一般的生活,我不想一般。 慾望促使我腦呆瓜轉個不停 怎樣的我能支配這樣的慾望? 在台灣這個社會,光是買房就是一大難題, 房子隨隨便便就是一兩千萬,以我現在的薪水,每個月五萬多,
avatar
蛋蛋
2021-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