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陳華夫
人格心理學依據人的天賦
氣質,把人類分成5大類型,(1)外向性型─愛交朋友、親切;(2)神經質型─焦慮、感情脆弱;(3)和善性型─信任、溫厚的;(4)嚴謹自律性型─自律、有組織的;和(5)開放性型─豐富想像力、創意。通常,前面3型是
人為導向(People-oriented)適合學習
人文學科,後面2型是
工作導向(Task-oriented),是適合學習
理工科(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如此簡單的
人格心理學分類學生適合的學習科目,一定無法讓
心理學專家滿意,但我主要是強調,人的天賦不同,教育除了
公平,更要依照學生的天賦
氣質來
因材施教,才能事半功倍。
要判定小孩子的天賦是否適合唸
理工科,小學時期最明顯,若算數的四則題沒興趣,則一定不是學
理工科的料,到了初中的幾何學,及高中的代數及解析幾何,若仍能保持數學、物理科高分
學霸,則算是具有
理工科的天賦,但是否真是一流的科學家仍是未定之天。
簡單的說,關鍵就在,
分數升學主義掛帥的教育訓練出來的
學霸,只擅長抓重點,考高分,然後再頂者
名校光環,佔據了高校及科研單位的研究崗位,但這些
學霸的
人格素質通常與一流科學家相反,他們為了考試得高分,就得全盤接受書本上的知識,無法批判試卷題目的意義。但一流科學家的關鍵
人格素質,往往是有勇氣否定及創新現有的科技前延。中國留學生到了美國後才驚覺自己一身考試的武功,不僅完全無用武之地,還基本懷疑自己能否勝任一流的科學家。因為自己最自豪的就是,只要有試卷,就能考高分,但一流科學研究做研究,必須自己出考題,再自己回答。而
學霸們你這輩子出過考題嗎?即使出了,能考高分嗎?
既然,
分數升學主義是根深蒂固,行之多年,
教師輪崗及
雙減政策並無力扭轉,可有無補救之道呢?我認為,仍大有可為;在保持
升學考試及
入職考試的
公平大原則下,再開一道「特別舉薦」的小門,只要弄清並非
裙帶關係,允許一流的教授或知名的科學家「特別舉薦」科研人才,不受考試
公平的拘束,畢竟一流的科學家才能比分數更能準確的認出一流科學人才,即時搶救考試
公平下的滄海遺珠。
大國辦教育一定要有大國的氣度,滴水不漏的考試
公平制度,只說明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明哲保身考量仍然大於振興科學的考量。既然
教師輪崗及
雙減政策都落實了,就不能開一道「特別舉薦」的小門嗎?而美國就有這道「特別舉薦」的小門,我就是它的受益人。當初,我的高中老師因為我的考試分數不高,判定我缺乏物理及數學的
天份,但我日後竟然跌破眾
學霸同學的一地眼鏡,通過MIT教授舉薦進入
麻省理工學院,才得以親灸睹世界一流的MIT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