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今年要面對的變局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要漢光演習了,還是沒看到外島奪回的相關項目,筆者是不知道為什麼,因為相關警示已經出現一年以上,還是覺得這是狼來了,不需要在意?軍方顯然知道弱點,也在當前的武器購買上做了一些準備,但真的發生,坦白說也是毫無反制能力,或者說外交上的動作已經慢了,導致軍方也只能選擇被動的方案。
筆者在講什麼?
有在關心的朋友,一定會知道中國在擴編海軍陸戰隊,以及兩棲登陸跟奪島訓練。這兩三年來看到的說法,都是針對台灣之類,這有錯嗎?當然沒錯。問題不是在這裡,問題是中國的擴編,真的有達到可以這兩年武力統一台灣的程度?
根本不可能,連威嚇都不行。因為真的要突襲式的「戰術」登陸,在台灣海空軍依然運作的情況下,第一舟波搶灘的數量,一般咸認規模不會超過2萬,即便強行空降送了輕裝部隊,也不超過這個數字。2萬沒有多少重裝備的輕裝步兵,配合絕妙的戰術阻絕,是可以趁台灣指揮體系混亂的時候,擴大攻勢推進。台灣目前的裝甲、機步旅,加上空騎跟砲兵,要展現單方面的屠殺秀,沒有想像的那麼簡單。雖然戰略上是自殺沒錯,但戰術上要混亂台灣政局是可以的。
所以,中國準備這些部隊,預計2030年之後具有攻陷台灣能力,是預言還是自吹自擂?最危險的時候其實不是10年後,是2022後幾年,美軍正好在重建中最弱的時候,台灣軍方也在青黃不接的時期。
就軍事面來說,還有兩年可以準備。雖說如此,但就政治面去看,今年下半年恐怕最危險。
這要從政治面去想,為何你要組建新部隊?原因通常不是為了國家的強大,而是舊有的軍種不改變,不給你安插人馬。民主國家好歹是在會議上爭,在預算上吵架,專制國家則跟政權穩固有關。這代表習近平的軍方穩定的不夠,他完全不信任舊的軍組織,就算已經更迭到了校級軍官依然不放心。成立跟擴編新部隊,目的是要安插自己人,藉由提高待遇安定軍心,使其成為自己的私軍。另一方面也是為了要保障自己,避免突然出事的時候手上沒有願意聽話的部隊。
那麼,其他被壓制的反對派系,難道就這樣坐等被消滅?當然不會,他們會轉變成主戰鷹派,要求這些新擴編的部隊,拿了國家大筆預算,收了安家費的同時,發揮軍隊成立的目的 – 對外出兵。這些擴編的海陸,遲早要被投入到對外戰場,不然一支龐大的新軍,吸了其他人的血卻沒有貢獻,會成為箭靶以及用養私軍去扳倒習近平的理由。而且你擴張的越快,反對派就越有反對的理由,更會希望你快點去海外被修理。
一般認為,可能的目標有幾個,針對日本跟台灣,共同的目標是釣魚台,準備時間最短,但失敗風險過大。真的打下來,沒有人質籌碼,別說日本了,台灣都可以出動空軍把島內外轟個三輪。
台灣外島的金門跟馬祖是選擇之一,問題不是打下金馬很難,依照現在金馬守備隊的數量,以及中國的海空近鄰優勢,台灣本島可能選擇放棄支援,讓外島軍隊用血去爭取外交時間。困難之處在於,像廈門已經是都市,金門也不是小島,要準備到可以迅速攻陷,卻又不會引起國際注意的軍隊,實在有難度。
澎湖不用考慮,這比實際的還難,解放軍不會選擇在台灣的飛彈攻擊範圍內去打離島。
東沙也不需要考慮,因為就算被打下,宣示意義太小,台灣不會被威脅半分。
剩下太平島,風險跟投入成本最划算。因為台灣不具備支援南海作戰的能力,真的被攻陷,就算國軍海陸有訓練,美軍不幫這個忙,也沒有奪回的能量。而中國在南海填海造陸的結果,多個基地聯合,已經可以塞下營級部隊。中國目前尚無能力投入航母進行支援,但要打下只有機砲的太平島,並不是難事。
好了,重點一向是打下之後,不管打下哪裡,後面的政治後果跟外交反應,應該怎麼做?
這裡面的推演模型很多套,但沒有一套會得到台灣就此找到藉口獨立的項目。理由很簡單,南海諸島有重要到,美國願意梭哈幫台灣打回去,順便支持獨立跟中國硬幹嗎?根本沒有,這反而是台灣被押上台談判的籌碼,數十個被俘虜的士兵,你要怎麼處理?東沙人數不多,要裝死還可以,太平島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在台灣已經會引起政治風暴。
再講一次,美國不會因為台灣失去東沙或太平島,就決定要支持台灣獨立,太平洋軍力押上去打爆中國,絕對不會。
除非是反過來,美國已經決定要打爆中國海空軍,找到藉口逼台灣宣布法理獨立、修改憲法,全軍押上去。順序有差,差別很大,不要以為結果相同,好像就沒差,戰爭會死人的,台灣經濟會被波及,而且戰後若台灣貢獻度不夠,內政會被干預。
中國不會找不到藉口的,南海歷史就一堆漁事糾紛,演變成島礁爭奪。打下金門馬祖的政治後座力太大,美國若介入,談判籌碼十之八九是金馬割讓給中國,居民自由選擇去處,然後台海公海化,台灣徹底跟中國切斷關聯。這種做法只會造成中國內部政治動盪,接受這種方案的絕對下台,習近平不可能接受,但在已經攻下金馬的狀況下,台灣一定會把政治籌碼拉高,中國不僅失去攻擊的先機,也要面臨拉高衝突後怎麼收拾的問題。
南海島嶼就單純多了,政治上有宣示的重大效果,國際上不用擔心美日做出全面性的軍事反擊,台灣又沒有能力顧及,還可以有數十個俘虜可以當籌碼,為何不?
說來說去,就是中國真的要對外用兵啦,蔡英文等了三年都沒等到,今年搞不好會碰到了。但筆者真心希望不要,因為台灣根本沒多少準備,現狀真出事會是災難性,不要以為這是啥台獨跟明年DPP選舉利多,這樣想的人天真、太天真、真的太天真。
你把客觀條件扣掉,就會知道中國現今對台是沒有攻陷能力的,硬要在沒有預先準備三個月的前提下,發動對台的三軍聯合突襲作戰,依照目前各國的評估,美軍只要提供情報,日本封鎖住領海不讓解放軍無害通過。習近平手上的牌會耗光,遼寧號等中國希望的新造艦艇泰半會被飛彈擊沉,空軍的精銳會在密集的台灣防空網下瓦解,登陸的部隊可能連1萬人都不到,在灘岸就被殲滅殆盡。大批投降的解放軍士兵被押解遊街,別說是讓蔡英文連任之路瞬間暢通,習近平隔天就等著被政變抓去秦城。
想要充足準備三個月再開打,全世界都知道你要幹嘛,依照目前的國際情勢,台灣搞不好還可以拿到主動開火權,在解放軍集結時找藉口先打再說。哪條國際法規定台灣只能打還擊戰?
共產黨不是笨蛋,武統說的很好聽,實際上現在根本不會做,會做的事才不會大張旗鼓。你們要看懂,就要去看其他國家在幹嘛,為何美國要做反登陸跟奪島演習,連日本都去做了,吃飽了太撐?當然是確定有這情報,知道中國真的有此可能,發動區域有限戰爭。
真的這樣,現在的蔡政府怎麼處理?泛藍不會放過這個機會的,換筆者去規劃,才不會說支持統一,只要宣傳說口頭接受九二共識,士兵就可安然回家,大家要不要猜猜看民眾接受度多高?不要在臉書同溫層看久了,就以為全國人民會因為丟掉一個小外島就要抗戰到底,保證到時候逼政府口頭承認92的人多到爆,配合媒體報導被俘虜官兵家庭的悲情攻勢,你要怎麼辦?
獨派也絕對會逼你蔡政府宣布法理獨立,不趁此時機更待何時,更不要說美國有一部份保守派也希望藉由這機會跟中國總清算。但川普政府會答應嗎?絕對不會。蔡不宣布台獨,反過去自己口頭宣示,或是派陸委會主委口頭接受,選舉就準備崩盤。但這個不行那個不行,一直拖下去是辦法嗎,那就等著蔡總統的國關談判專家的頭銜被拆掉塗黑。
習近平不需要統一,他只要藉由南海的焦點轉移,換到台灣執政黨對92的讓步,就可以對國內政治交代。然後把軍隊撤回,轉身對付國內政敵,當一輩子的皇帝,台灣這邊就繼續交給統戰部,砸錢買一堆因政治動盪而好收買的對象就好。
這只是其中一套可能的劇本,模型參數調整一下就會不一樣。筆者想問的是,現在誰有在關心跟注意這些事情,還是以為戰爭絕對不會發生,美國一定會罩,或是解放軍無敵?
軍事是政治的延伸,習近平擴充海陸的壓力已經浮現,要不要猜猜每年新疆的維穩經費多少個千億,你新建部隊然後不用,怎麼去面對政治壓力。維尼要是權力基礎很穩,才不會這樣幹勒。
美日這幾年為何做了一些演習?軍事演習不會沒有事先的情報,人家不是看報紙知道你擴軍,才在那邊準備的
台灣最近收到哪些裝備,或是預期要買到哪一些裝備?買了M1戰車難道只是預防正規登陸戰,多想想就知道,這是在降低解放軍輕裝突襲的風險。
為何台灣軍方會宣布中程飛彈,講的信心十足?真的中國有動作,信不信台灣會「突然」有了幾十發現成造好可以打上海的飛彈,還是陳水扁時代就秘密研發至今,保密到沒人知道。
美國為何開始要推台灣加入聯合演習,還嫌台灣動作太慢?因為真他媽的慢啊,兩年前就在講了,結果還有人評估說川普會因為通俄門下台,所以台灣不能跟。
筆者覺得,最大的問題在於,台灣沒人把這種嚴重後果的問題端上來討論。不管輸贏,台灣一旦成為戰場,基礎建設鐵定受到重大損害,數年都回復不了,房市崩盤金融危機,一堆人念茲在茲的退休金,絕對要被大砍去救國。
能夠阻止這種危機的,只有台灣增加防衛實力,以及針對各種政治劇本推演,絕非寄託善意在習近平打不打,更沒有不挑釁就不會被打這種事。
現在的球是在中國身上,不是台灣。但我們可以把球門加固,加到人家把球踢到其他地方去。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4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臺文天文臺】朱宥任:比「三冠王」更重要的事:在謊言神話中崩毀,在面對問題中重生的臺灣棒球【無法被球棒擊退的陰影】藉由藏品,看到在當時的少棒激情之下,還是有願意正視問題,敢於提出質疑的人存在。
Thumbnail
avatar
臺文館/轉譯研發團
2021-09-08
日本人看台灣今年的秋鬥絕對會傻爆眼大家可能知道,台灣的秋鬥是效仿日本「春闘(しゅんとう)」,其全名為「春季生活闘争」或「春季労使交渉」。主體是由各大勞工團體組成的聯合會向雇主團體進行工資協商,企業工會再根據產業的協商結果向雇主進行薪資談判。在春鬥剛舉行的1960年代,幾乎連年都有20%的工資調漲率
Thumbnail
avatar
陳冠霖
2020-11-24
從清朝官服到日本紳章:一位面對時代鉅變的臺灣原住民領袖2018 年,潘怡宏先生聯繫臺史博欲捐贈家族文物,當中包含了 19 世紀晚期先祖潘踏比厘的清朝官服與鈐印。它們能妥善留存至今,有特定的歷史因緣,並為今日的我們,講述了百餘年前一位臺灣原住民如何面對時代鉅變的故事。
Thumbnail
avatar
故事StoryStudio
2020-08-25
中國推「港版國安法」後,台灣要面對的問題中國人大審議香港《國安法》,是權力邏輯壓過資本邏輯,務求將香港內陸化,切斷與台灣和其他國家的連結。台港關係也將驟變,台灣政府必須立即面對幾個問題。
Thumbnail
avatar
沈榮欽
2020-05-22
讀《面對危機的台灣》—歷史重憶 本書的作者即係《被出賣的台灣》的George Kerr,而因為第一版本據知有翻譯上的些許偏誤,故而遲未閱讀,反先就本書先予閱畢。本書是完成於1985年的小書,因篇幅小雖內容不能盡善盡美,但我認為這反而是個優點,因為這將會是個入門了解台灣歷史的優選,尤其這是在解嚴前夕的外國人的手中完成的,這更加
Thumbnail
avatar
曾友俞
2020-05-12
台灣房東對老年人的不友善,你還在幻想能租屋租到老嗎?該不該買房其實跟該不該買車是一樣的,沒有標準答案,冷暖全在自己。原本只想租屋的有理,分享從不買房到決定買房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avatar
有理小姐的反轉人生
2019-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