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講到保守主義,發現很多人概念混淆,或者說嚴重誤解,這陣子跟人討論過,發現誤解的點全部是出在新自由主義的解釋上,所以這篇特地來講一下,順便跟讀者提醒,台灣欠缺保守力量的基盤,會是亡國的開始。
保守主義其實不是主義,比較偏向一群概念的組合,但就以左右立場的偏向來說,無疑的是屬於右派,而且這段時間看下來,多數人並不知道自己思想很偏保守主義,但在認知上卻自以為是自由主義。這蠻可怕的,筆者的意思不是說你認知錯誤會天崩地裂怎樣,而是在台灣的「貼標籤」太多,價值觀混亂,太容易被宣傳帶著走,然後產生了偏誤的決定,例如在選舉上。
保守主義基本上屬於政治的右派,但在經濟認同上,保守主義者支持私人財產制,故偏向市場經濟,而且會希望節制大政府的權力,所以標準的保守主義者,會在政治與經濟上都偏向右派。筆者大概知道為何在台灣(被左派貼標籤),保守派會被指稱是反市場跟支持大政府管制,因為傳統上國民黨的老支持者,尤其是90年代自肥的那一群是持這種態度,加上態度保守往往被當成保守派(根本莫名其妙),會變成這種混沌的狀態是不難理解。
自由主義者對保守主義的敵視更不難理解,在台灣這些年冒出頭的進步派,十之八九都是吸收美國現有的自由派主張,然後完全不管水土不服的問題,強行搬來台灣,所以誤解跟混淆更重。傳統上的自由主義者,在政治議題上跟保守派會有衝突,但在經濟政策上的重疊性很高,都支持市場開放,以及減少政府對私人財產的干預,就這點來說,台灣的進步派往往自詡自由主義,但其實正好相反,非常社會主義化。
不過,台灣的問題都不是在主義不主義,而是明明是階級鬥爭跟世代之爭,偏偏要冠上好聽的名稱,賦予自己行為的正當性。
保守主義的觀念在本質上,是一種基於主觀意識建構的客觀價值,比較容易懂的說法,就是從人類的家庭開始,發展出各種道德觀,從小而大建立的一套社會規範,而我們的所有行動,自我認知是主觀發起的行為,其實都有背後的制度因素。用案例來說,就是你生長在一個小村莊,這個村莊本身的一套價值,型塑了你的思考跟行為模式,你覺得應該要早上起來去務農,中午應該要吃個飯休息,晚上跟鄰居在大樹下抬槓,這並沒有任何人逼你這樣做,但你就是覺得應該要這樣。都市化後的衝突就來自於此,離開村莊到都市就學、就業的人,接觸了都市化的價值觀後,跟傳統起了衝突,但你要說這是不可調和的?那絕對不是。
相反的,自由主義的基本,是相對保守而言去改變現狀,這看來是很重要的理念,但重點在於,這個理念究竟根據什麼?
西方的自由主義,建構在經驗上,因為時代變了,農業變成工業、良田變成工廠、鄉村變為都市、大家族變成小家庭,所以我們要改變原有的價值。不改也不行,現狀跟過去差異太大,硬要套用是行不通,所以保守與自由主義,在這種需要改變現狀的立場來說,並無二致。
那究竟哪邊出問題?兩者的差異在哪?
最大的差異,在於自由主義強調的是主觀認知優先,最常拿來使用的口號叫做「為什麼」。好比說,希望改革教育現場,學生不應該那麼早去上學的,就會問「為什麼學生應該要七點到校」,退休人員所得替代率超過100%就問「為什麼他們可以領這麼多」。藉由發問,提出本質性的問題,追究其矛盾,並指出現狀的不合理。
保守主義對這類問題的立場,並不是反對提問,而是認為制度是長久累積的穩定系統,「如果這系統好好的沒出差錯,你幹嘛去改」。但不是說不能改,像是七點到校的問題,保守主義會問,改八點到校有沒有科學根據,例如對學生身心比較好,學習效率較高,還會問「七點改八點到校,會不會對學生的生活習慣造成負面影響」,因為保守主義者較為悲觀,行為上需要先打消負面的可能性,而非強調正面的影響。退休公教領太多,保守主義者問的是,降低多少才合理,合理的基準是什麼,這個合理的替代率,會不會對既有的人生活造成影響,或是「驟然降低太多,對金融或是其他市場產生負面影響」。
說白一點,對保守派來說,你若能提出有意義的見解,例如科學根據證明這樣比較好,通常是「不會反對」的。但要保守主義者支持並贊同你的意見,則必須先證明負面因素不存在,或是整體而言正面效益大於負面,也就是「Z>B」。
若讀者有看這些年,進步派對保守派的攻擊,就會發現很多難以理解的地方。首先,攻擊保守派是「反動份子」,是在阻擋社會的進步,但這個進步的標準何在?往往是進步派的人自己去討論跟辯證出,且沒有多少科學根據,只有少數國外的質性研究案例,而且沒有適性的討論。
所以對於保守派來說,會覺得進步派的攻擊非常難以接受,來之無跡、去之無蹤,虛無飄渺沒有標準,彷彿是個幽靈。進步派一定不會這樣認為,但仔細看看台灣的進步派說的是什麼?抒情多於論理,正面表述大於負面,會極端強調優點與利益,但對於缺點與損害則避而不談,當有人要討論悲觀因素,則開始迴圈到最前面,貼標籤攻擊退步跟反動。
筆者為何這一年來一直強調這一點,因為不是只有筆者這樣想,所有認識的保守主義跟社會主義的政治人物,都認為這種攻擊模式非常熟悉,即是列寧創造的鬥爭手法,說白了就是共產黨鬥爭SOP,請注意這不是左派鬥爭手法,不能被這些人牽著鼻子走,正常左派的鬥爭手法沒有這麼下作。
這在國內有哪一些團體這樣幹?有一組人最明顯,沒出事就找敵人貼標籤,說都是他的錯,當有自己的錯,就開始痛罵意識形態作祟只有我沒有,凡事都說要科學客觀地去探討,但真的要作就是黑箱,出包就狂罵其他不相干的人,到處轉移焦點,起手式就是自己無黨無派,專注市政沒有意識形態包袱。
這一招,一百年前的歐洲就有一批人做過,搞到集體農場跟勞改營死亡數千萬。台灣讀過書,在英國德國正規學校念過的很多,親身經歷這種鬥爭手法的K黨人也很多,太清楚了。上一段那組人是因為拿到執政權,然後啥事都幹不好,只能透過宣傳來掩飾,這招也是師承西方那些極權大師而來,類似的手段跟場景一幕幕,為何年輕人特別容易中招?
因為自己沒有被搞過,不知道痛而已,然後自以為是搞人的那一方,心情雀躍萬分。
雖然一點好處都沒撈到。
為何說保守主義在台灣被誤解到後來可能會亡國,因為保守主義的基本,就是要建構小團體跟小組織,並不希望人被原子化,而要組成這些組織,除了鄰里自發性的,在都市則仰賴各種政治人物、公眾人物,作區域性的議題結合,但照道理說這類的結合是要市場取向,而台灣在這一塊做的非常糟糕,政府想要介入卻往往造成負面效果,公眾人物的理念都是小眾市場,吸引不到足夠的資本投入,反過來必須要投入政治,取得政治資源再反過來挹注,這非常不健康。
台灣現狀的問題是,各種價值都被外部勢力裂解,刻意作不同程度的破壞與敵對,然後用各式各樣的議題,把同一組織跟群體內的個人都裂解掉,形同全部原子化。美其名是依照理念,根據議題作運動,保有客觀獨立的思考,但其實並非如此。
若對資訊戰以及這十年來,反民主勢力如何滲透民主國家有所概念,就會發現台灣現狀就是遇到這種狀況,極權國家想要裂解台灣內部,直到每個人都各自獨立,沒有任何組織性的抵抗力,可以各個擊破、逐個收編。這在美國這幾年已經被證實是現在進行式,我們沒有道理認為中國對台灣會客氣。
為何筆者說繼續混淆,被那些想用議題收割民意,裂解組織的政客所影響,真的會亡國。這些人也許不知道自己是被操控的,支持者更不會覺得自己被操弄,但實際上就是,最終結果都對敵人都是好的。
你以為是做對的事,實際上只是對你而言是對的,其他人全是傷害,而有一批人,要說服你,錯的是別人、死好。仔細想想,不難理解究竟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