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文化有感|語言差別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國語vs.普通話

回想當初還沒到台灣留學及生活時,一直以為普通話與國語並沒有相差多少,且香港大部分也是普通話課程,所以都會覺得是差不多的語言。只有在業餘報讀的普通話課程老師在授課時,於課堂上糾正發音偏國語的學生,才會意識到「啊,原來台灣是不太會有捲舌音」這樣。

直到在台灣留學後,才發現台灣人其實蠻在意你說他們講的是「國語」,並強調不是「普通話」。往往說錯時,也很常被同學們糾正說台灣的語言叫「國語」。不過相信其實很多香港人沒有很清楚兩者的差別,甚至會覺得都是差不多的語言。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723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港女在台灣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卡拉-avatar-img
發文者
2024/08/29
生活有感|在台生活篇(1)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港女媽媽在台灣
24會員
137內容數
✿ 歡迎分享交流✿ ✎ 港台生活的小事 ✎ 育兒生活大小事 ✎ 職場生活大小事 ✎ 各種聊天分享
港女媽媽在台灣的其他內容
2024/09/14
香港與台灣雖然都是亞洲國家,節慶也差不多,不過在渡過不同節慶的習慣上還是有些差異,而這些差異也蠻有趣的,這邊來分享一些個人觀察到的不同:)
Thumbnail
2024/09/14
香港與台灣雖然都是亞洲國家,節慶也差不多,不過在渡過不同節慶的習慣上還是有些差異,而這些差異也蠻有趣的,這邊來分享一些個人觀察到的不同:)
Thumbnail
2024/09/09
最近開始又有颱風生成的可能,前一陣子更因為颱風而放了兩天假,這才想起台灣的颱風假與香港很不同!
Thumbnail
2024/09/09
最近開始又有颱風生成的可能,前一陣子更因為颱風而放了兩天假,這才想起台灣的颱風假與香港很不同!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上一輩仍然比較傳統的觀念,所以有不少媳婦住進婆家,然後默默忍受、委屈求全,等到媳婦熬成婆便想把那一套觀念套進新媳婦身上,卻不知道時代在變、觀念也在變,新一代的年輕人已經不再願意遵循上一代的觀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台灣民眾的外語在國際排行表現不算亮麗,脫離首善之都的台北則更明顯。我覺得以外國觀光客的視點,在台灣用英文溝通的難度,跟在日本與南韓郊區用英文溝通一樣不容易。一是台灣人腔調難懂,二是多數人畢業就把外語技能「還給學校」。最根本的是我們所學的無法學以致用。若你真想學好外語,一定要看破在學教育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台灣民眾的外語在國際排行表現不算亮麗,脫離首善之都的台北則更明顯。我覺得以外國觀光客的視點,在台灣用英文溝通的難度,跟在日本與南韓郊區用英文溝通一樣不容易。一是台灣人腔調難懂,二是多數人畢業就把外語技能「還給學校」。最根本的是我們所學的無法學以致用。若你真想學好外語,一定要看破在學教育與自己的盲點!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播講原稿,收聽對象為中國聽眾/ 歡迎收聽散文5分鐘,我是憶裳思思。結束了本季的播講,照例,來跟大家閒聊一個話題。前幾天在試音時,試到一個單子要求要用"台灣腔"來演播,我就想到在小紅書或抖音上有一些模仿台灣腔的教學,常常下面就會看到一片台灣人的留言說:台灣人講話才不是這樣子咧 也
Thumbnail
/本文為podcast播講原稿,收聽對象為中國聽眾/ 歡迎收聽散文5分鐘,我是憶裳思思。結束了本季的播講,照例,來跟大家閒聊一個話題。前幾天在試音時,試到一個單子要求要用"台灣腔"來演播,我就想到在小紅書或抖音上有一些模仿台灣腔的教學,常常下面就會看到一片台灣人的留言說:台灣人講話才不是這樣子咧 也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Thumbnail
發現自己這樣的口語邏輯很有趣,不知道這是不是成為我後來語言學習和理解表達溝通的障礙?包括我在「聽話」和「辨識語調」也許都不是從「國語」的邏輯在接收,我想應該也很多人都是用台語邏輯切換成國語溝通,而在轉譯的過程中產生了許多生硬的彆扭!(或者強烈的誤解。)
Thumbnail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Thumbnail
原本台灣跟大陸的中文就不太一樣,但在北京,第一個糾正我中文的,居然是韓國人( ...握拳)
Thumbnail
教育的體制下,語言教育就是有一套「標準」。那麼;台灣國語的存在,又是以什麼為標準。
Thumbnail
教育的體制下,語言教育就是有一套「標準」。那麼;台灣國語的存在,又是以什麼為標準。
Thumbnail
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Thumbnail
妳講話的口音,只能說怪怪的,不是標準國語,但也不是台灣國語,就像外國人學中文。
Thumbnail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Thumbnail
Express your opinions without hesitations. 你是否曾經在學習英文口說的同時,因為自己的濃厚的台灣腔而不敢開口? 這是許多台灣人常見的迷思。現今社會給予普遍大眾的觀念是要求我們以追求完美的美式或是英式口音做為目標學習,換句話說,英文口說的成敗與否相對地不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