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歐美人都不戴口罩,身處異鄉,我是這麼做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Photo on Unsplash
NOTE: 請注意:當我寫這篇文章時,全西班牙確診人數約220人,但僅過5天,全西班牙確診人數已上升到1000人,3/11起連西班牙政府也已陸續頒布限制(請上網查),因此,有些應變事項更新,為方便閱讀,置入更新至原文,以黑體底線方式呈現。
身在西班牙,深知就連西班牙人都會笑說他們可能成為義大利第二,但多數人仍舊無所作為,在公共場合無人戴口罩,醫療院所亦然,因為我們台灣的防疫真的做得太好了,兩相一比真的容易讓人panic,瘋狂尋求住在歐美時(四面楚歌)的防疫該怎麼做,所以我做了以下一些以前所學和資訊整理,都是以馬德里為例,歡迎各位指正,也希望對大家有所助益:

我到底要不要戴口罩,什麼時候戴比較好

大家在網路上都在討論,我就是戴了,但是我也改變了我的生活模式與路徑:
NOTE: 如果你是在西班牙馬德里的朋友或是在疫情嚴重區域的朋友,建議進入所有密閉空間內都戴口罩(即便在超市也偶有看到西方人戴口罩,別擔心),一切保重。(2020/03/09)
1. 地鐵:如果你和我一樣住在馬德里,可能會發現要去某處,坐地鐵50分鐘,走路也將近50分鐘,差別只在於運動量多少,我現在會刻意盡量不轉乘(因為換線站內的人數更多更複雜),只坐一條捷運線,加上我不介意走路20~30分鐘,所以算下來在捷運站內只待10~15分鐘,我戴口罩,站門邊,盡量手插口袋不碰東西,如果有人到站要幫忙開捷運門最好,總之,我戴口罩不管他人眼光。
※腳踏車:我個人在馬德里實測後,認為在市區騎腳踏車被撞死機率高於病死,於是放棄騎單車,大家就別以身試險了~或者凡事小心,在郊外的倒沒問題
※計程車:這兩天我也有坐計程車,一位司機允許我開窗,一位司機不讓我開窗,因為他說馬德里空污太嚴重,他不想擦車子(同時他在聽Coronavirus的報導.....),所以可以先問再上車,或者就也放棄選項吧。
2. 超市:選離峰時間去,人很少時,如果不戴口罩風險也低一點,也可以盡量去傳統蔬果攤這種半戶外的買,盡量買多一點,免得只需要一顆大蒜,還要跟著人擠人排隊結帳。
3. 餐廳點餐:通常Menu是最髒的,所有顧客一定都在上面噴過口水,所以記得點餐後再洗手,加上歐美人都是餐餐有麵包,手部清潔就更重要了~(盡量在家吃)
4. 請戴眼鏡出門,不要戴隱形眼鏡,並且每天回到家除了洗手之外,也要記得以肥皂洗眼鏡。
5. 無口罩情況下,請盡可能與人距離2公尺以上。(The coronavirus could pass between people who are up to 6 feet apart, the CDC warns. 6 英呎大約2公尺)
圖片來源:自製

遇到歧視怎麼辦?

之前我在紐約地鐵讓位給一位孕婦,都被旁邊的黑人叫囂我歧視(真的沒看到),路上百種人都有,不要想太多,戴口罩不要招惹歧視麻煩最好的辦法就是「不要一直想著被歧視」,抬頭挺胸的走,別人看你你不需要看回去,趕快到達目的地,離開站內後就可以脫口罩了,專注自己比回應無關緊要的人重要多了,要是真的有人把你攔下來,你就說你有點小咳嗽/可能是春天的關係,鼻子過敏又犯了,在我們的國家,這是一種尊重他人的表現,或者就當沒聽到不回應,快走吧。

口罩可以重複用嗎?

跟大家一樣,我口罩也沒幾個,所以我是重複用了,如上述我每天使用口罩的時間一天加加減減只有30~40分鐘,隨身一個信封袋裝著,回到家後馬上晾起來,切記不要噴酒精(我實際噴過一次,可吸入空氣變多了,不織布結構真的改變了),通風地方放乾燥就好,因為每天戴的時間真的不多,想必這時候也不需要戴口罩跟人講太多話。(網路文章:口罩可以重複使用嗎?)

買不到乾洗手或酒精怎麼辦

以前在實驗室,我們最常見的手部消毒方式是洗肥皂手和噴70%酒精,我個人沒有很相信乾洗手,畢竟並非所有乾洗手都可以有效對抗新冠病毒,卻容易讓人以為已做好手部清潔,另外,現在大家已熟知只有70~78%酒精有效,所以96%的一定要先稀釋,但是一直去藥房詢問酒精,其實會增加罹病風險(even是流感),因為我相信很多歐美人有感冒症狀一定先去藥房拿OTC咳嗽藥水,而西班牙人一定會先跟藥師親兩下聊一下,才拿藥,所以,真的想要買酒精的朋友,上網找找吧~但我個人認為沒酒精的,帶塊肥皂/洗手乳比較實際,出廁所時拉張衛生紙再碰門把吧~ (防武漢肺炎,酒精、乾洗手、漂白水哪個最有效?毒物科醫師點名「這個」CP值最高、消毒效果最好)

流行病學三角模式

要了解如何預防新冠病毒,也可以先了解疾病發生的原因,一般歸納流行病發生是因為以下的三角平衡被破壞,所以如果我們想要自保,可以隨時檢視:
流行病學期刊(來源請見下方文末)
  1. 宿主:就是身為人類的我們,但是不是所有人類都會被他感染,直白地說,必須是易感染宿主,也就是免疫力低落的人,這也就是歐美人士一直說不用戴口罩,應該反求諸己提升免疫力的原因。
  2. 病原:就是我們說的新冠病毒,但請不要過度緊張,因為當病原濃度不夠高的時候,致病力相當低,所以人多地方不要去,我們密閉空間應該盡量戴口罩,減少吸入的病原量,尤其當新冠病毒傳染力高,就不要再在乎別人的眼光了。
  3. 環境:現在整體大環境就是適合新冠病毒,沒甚麼好講的,但是在家裡,尤其是歐美家中,(我家是)習慣把鞋子穿進家門,現在應該盡量避免,外套掛戶外陽台或門口玄關(盡可能不要帶入房間)以及可以使用漂白水(如何稀釋請看此篇網路介紹)拖地、清洗門把、電鈴、鑰匙等手部多碰觸的地方,一天最多一次就夠了,我都2-3天才一次,視情況而定並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不要被漂白水毒得身體虛弱,也可藉此讓家中常有新鮮空氣,增強免疫力。
  4. 媒介:新冠病毒為近距離飛沫傳染,或是直接、間接接觸病人的口鼻分泌物或體液,而增加人傳人的感染風險(網路文章:新冠肺炎疫情延燒 預防5招跟著做),所以身為台灣人以及這時候有常識的人類,應該都懂得盡可能避開咳嗽噴嚏之人,與人距離兩公尺以上,減少面對面談話機會,以及大家講不停地「不要碰觸眼、口、鼻」,回到家除了洗手,其實還可以洗臉。
最後想說,多嘴的我其實想跟一樣在異鄉的大家分享我的想法,如果有錯,請盡情不吝指正,我會把更正的內容與隨時間演進該做的調整放在文章開頭,過幾天你們若要回顧可以直接看上方,然後多運動、多喝水、睡飽飽,努力提升免疫力(提升免疫力你可以這樣吃!8招飲食策略增強免疫力防護網,哪些食物你該多吃?提升免疫力這樣做!10個平時就能做到的健康養成法,網路上可以查到更多),我個人是多吃蔥薑蒜,燉香菇雞湯(請用土雞pollo de campo),早上喝薑茶,晚餐常用生洋蔥拌番茄淋上蘋果醋、橄欖油和一點鹽~不要太緊張或憤怒,因為壓力會導致免疫力下降,睡不好也會,保重囉~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189會員
89內容數
地球繞了一圈後,發現無論文化和語言怎麼轉變,食物永遠是最好的話題,破冰的好工具,於是決定,就在這裡分享餐桌知識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COVID-19是世界衛生組織WHO為這個疾病的正式命名,而SARS-CoV-2則是其病毒株名字 寫這篇主因是台灣當時宣布「口罩禁出口令」,引發cMoney版友大論戰,很多人說台灣政府太政治,沒有「人道主義」精神,本蛙說你別搞錯,台灣醫療口罩還都是中國進口的,萬一疫情在台灣爆發,你瞬間不能「人道」
Thumbnail
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後或在公共場所。 避免接觸感染者:避免與A型鏈球菌感染的人密切接觸,特別是在感染活躍期。 正確處理傷口:及時清潔和包紮皮膚傷口,避免感染。 及時就醫:出現感染症狀時,及時就醫並依醫師指示進行治療。
Thumbnail
「我只敢在我比較信任的人面前拿掉口罩,像是比較熟的朋友或家人,平常在學校除了上體育課和喝水、吃東西會拿掉口罩,大部分時間我都會戴著。會怕別人覺得我拿掉口罩之後差很多,他們會不會喜歡的是戴著口罩的我,而不是拿下口罩的我。」這是來自一位有容貌焦慮的青少年的自述。 2020年疫情爆發,我們開始戴上了口罩
Thumbnail
【口罩令解除!】 衛福部疾管署宣布於2024/05/19解除口罩令! 由於新冠病毒威脅仍然存在,建議高風險族群進出醫療機構及老人福利機構等,還是繼續佩戴口罩為佳,以保障自身健康。
Thumbnail
文章內容探討了人們在社交環境中面對焦慮的原因,提出自我瞭解和環境的重要性。針對新冠疫情後的容貌焦慮進行了討論,並分享了作者的個人經歷和看法。
Thumbnail
直到兩年前,我決定不再臉上塗抹化學物品,口罩成了我外出的標配。在他人眼裡,可能覺得是我是個防疫做好做滿的怕死隊,但骨子裡我只是想利用口罩來掩飾我完全素顏的模樣。 2024大年初二, 這個被我視為極度安全的防護罩,受到了極大的挑戰...
Thumbnail
嬰兒不適合戴口罩, 如果進出公共場所或醫院, 我會建議讓嬰兒戴防護罩或是推車的雨遮(注意空氣流通), 防止其他人的口沫接觸, 而如果去托嬰中心,就是想辦法讓孩子抵抗力增強, 千萬別讓完全無法口語表達的嬰兒戴上口罩, 如此一來只會增加風險而已喔!
從昨晚開始,越晚越冷。 因此,今天早上一出門,就冷到爆。 而溫度低,會助長新冠肺炎的流行化。 但據說,只要有打新冠疫苗,並勤洗手、戴口罩,就用不著擔心。 當然,說到打疫苗,也有的星星兒感到恐懼。 那照顧者,如何幫助星星兒,重新找回勇氣,去打疫曲呢? 照顧者務必做榜樣,因為,新冠疫苗是隨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