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疫情升溫,每天上班搭車的通勤族怎麼自保?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針對雙北升三級警戒

歐醫師這邊簡單講我通勤搭車時怎麼做:

———出門前———

1、出門前先量體溫,萬一發燒(成人37.5 兒童38.0),請假在家休息。

2、可以的話,在家用完早餐,提早半小時出門(避開人潮)。

3、除了備用口罩、手機、錢包、鑰匙,我會帶一小瓶酒精乾洗手。

4、出家門前先把口罩戴好*,電梯內、路途中全程戴口罩、不飲食。

(單獨開車的朋友在自己的車上也許可以不用戴,騎機車的朋友還是要戴口罩。)

5、在公車、捷運、雙鐵上,手碰過把手、拉環、下車鈴、開門鍵、門把、安全帶扣環後,用隨身攜帶的乾洗手清潔手部。

6、到達公司時,再次清潔手部,手機表面也用酒精清潔一次。


raw-image


———回到家———

1、在玄關脫鞋、消毒鑰匙,沒有當天洗的外套噴酒精消毒。

2、脱口罩(妥善丟棄)、消毒手機(酒精)、立刻洗手(洗手乳、內外夾弓大立腕),換掉外出衣物,或是直接洗澡+洗頭。

3、每日換口罩。

以上包含打過兩劑新冠肺炎疫苗的朋友都建議這麼做,因為疫苗的防護力再高,都不是100%喔!

假日盡可能待在家,我們一起努力用”宅”救國,為自己也為他人盡一份力。

祝福大家都平安健康、團結度過疫情最艱困的時刻。


防疫小動作,這樣做更安心!更多食衣住行怎麼做,歐醫師在我的Podcast節目「兒科知識+」EP56:https://pse.is/3ge2dm


*正確戴好口罩:臉比較小的朋友可以把耳掛打結,或是交叉之後再戴;鼻墊處務必服貼鼻子與臉,口罩下拉至包覆下巴;口罩的密合度愈高,保護愈完整喔!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沙龍
60會員
54內容數
兒科女醫艾蜜莉的 Premium
2024/08/02
很多人以為減肥要減少吃澱粉才會瘦,實際上這麼做也真的瘦了,就誤以為這是真理、任何人都適用。然而,有一群人並不適合太過節制澱粉的攝取 (碳水化合物,或者接下來要說的「全穀雜糧類」),反而因為身體需求應該吃足量才對,那就是成長中的兒童。 『歐醫師,我求求妳幫我們家oo減肥!他真的很喜歡吃飯,晚餐要吃
Thumbnail
2024/08/02
很多人以為減肥要減少吃澱粉才會瘦,實際上這麼做也真的瘦了,就誤以為這是真理、任何人都適用。然而,有一群人並不適合太過節制澱粉的攝取 (碳水化合物,或者接下來要說的「全穀雜糧類」),反而因為身體需求應該吃足量才對,那就是成長中的兒童。 『歐醫師,我求求妳幫我們家oo減肥!他真的很喜歡吃飯,晚餐要吃
Thumbnail
2024/08/01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Thumbnail
2024/08/01
在初春的一個門診,歐醫師遇到一對姐弟,阿嬤說連假出遊回來之後,發現身上長了一些會癢的疹子。本來以為是蚊蟲叮咬,所以在家有先擦藥了,殊不知越長越多、越來越癢、來診前一晚整整抓了一夜。
Thumbnail
2024/07/31
在歐醫師的門診當中,很多小朋友在診療結束後必做的一個動作是:轉身朝著跟診人員露出炯炯發亮的眼神,生動地表達了:「給我糖果!」的渴望,或是偶爾會有小病人手上拿著一瓶飲料走進來診間,然後媽媽總是無奈的說:「寶寶不喝水,只喜歡喝甜甜的果汁!」 人類天生就喜歡甜的食物,這是因為生物的演化過程都是朝著”利於
Thumbnail
2024/07/31
在歐醫師的門診當中,很多小朋友在診療結束後必做的一個動作是:轉身朝著跟診人員露出炯炯發亮的眼神,生動地表達了:「給我糖果!」的渴望,或是偶爾會有小病人手上拿著一瓶飲料走進來診間,然後媽媽總是無奈的說:「寶寶不喝水,只喜歡喝甜甜的果汁!」 人類天生就喜歡甜的食物,這是因為生物的演化過程都是朝著”利於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透過蝦皮分潤計畫,輕鬆賺取零用金!本文分享5-6月實測心得,包含數據流程、實際收入、平臺優點及注意事項,並推薦高分潤商品,教你如何運用空閒時間創造被動收入。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單身的人有些會養寵物,而我養植物。畢竟寵物離世會傷心,植物沒養好再接再厲就好了~(笑)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不知你有沒有過這種經驗?衛生紙只剩最後一包、洗衣精倒不出來,或電池突然沒電。這次一次補貨,從電池、衛生紙到洗衣精,還順便分享使用心得。更棒的是,搭配蝦皮分潤計畫,愛用品不僅自己用得安心,分享給朋友還能賺回饋。立即使用推薦碼 X5Q344E,輕鬆上手,隨時隨地賺取分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身為一個典型的社畜,上班時間被會議、進度、KPI 塞得滿滿,下班後只想要找一個能夠安靜喘口氣的小角落。對我來說,畫畫就是那個屬於自己的小樹洞。無論是胡亂塗鴉,還是慢慢描繪喜歡的插畫人物,那個專注在筆觸和色彩的過程,就像在幫心靈按摩一樣,讓緊繃的神經慢慢鬆開。
Thumbnail
大眾捷運系統時,個人安全防備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在乘坐捷運時保持安全:  1. 乘車前的準備 -了解路線和時刻表:熟悉捷運的路線和車站,知道你的目的地和換乘站。 -保持隨身物品:確保貴重物品隨身攜帶,不要放在容易被偷的地方。 -穿著合適:穿著舒適的鞋子,避免穿戴過多顯眼的貴重物品
Thumbnail
大眾捷運系統時,個人安全防備非常重要。以下是一些建議,幫助你在乘坐捷運時保持安全:  1. 乘車前的準備 -了解路線和時刻表:熟悉捷運的路線和車站,知道你的目的地和換乘站。 -保持隨身物品:確保貴重物品隨身攜帶,不要放在容易被偷的地方。 -穿著合適:穿著舒適的鞋子,避免穿戴過多顯眼的貴重物品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2021 年的一月,我接下了在高雄的一份工作,不過短短的十個月,每天搭火車從屏東通勤到高雄的沿路風光,是我上班前的微小旅行,現在閉上眼睛,仍然歷歷在目。
Thumbnail
這幾天有點頭暈, 心裏生出恐懼來,我會突然倒下?臥床或不能自由進出嗎?今天早上要回礁溪,可以走到車站,平安到達礁溪的住處嗎?已經約好12:30要染頭髮,一定要去,一方面我也不想待在台北,覺得心情很悶,安排回礁溪一天多,獨處一下。 到了下午,我才明白,是要用身體的不舒服,來激起恐懼的情緒,讓恐懼發出來
Thumbnail
這幾天有點頭暈, 心裏生出恐懼來,我會突然倒下?臥床或不能自由進出嗎?今天早上要回礁溪,可以走到車站,平安到達礁溪的住處嗎?已經約好12:30要染頭髮,一定要去,一方面我也不想待在台北,覺得心情很悶,安排回礁溪一天多,獨處一下。 到了下午,我才明白,是要用身體的不舒服,來激起恐懼的情緒,讓恐懼發出來
Thumbnail
交通工具的英文絕對沒有traffic也沒有tool 首先要提醒外國朋友在台灣公共場所務必戴口罩,因為在台北新北之間移動必然會藉助捷運,進站前都要接受發燒與口罩偵測。 我有幾位外國朋友蠻愛騎單車的,但是我覺得在大都市繁忙的道路上騎單車不是很安全。我會如此提醒他們:
Thumbnail
交通工具的英文絕對沒有traffic也沒有tool 首先要提醒外國朋友在台灣公共場所務必戴口罩,因為在台北新北之間移動必然會藉助捷運,進站前都要接受發燒與口罩偵測。 我有幾位外國朋友蠻愛騎單車的,但是我覺得在大都市繁忙的道路上騎單車不是很安全。我會如此提醒他們:
Thumbnail
運輸列車的清潔,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分別為1.站體清潔2.隨車清潔3.車體清洗4.專案清潔
Thumbnail
運輸列車的清潔,可以分為四個部分。 分別為1.站體清潔2.隨車清潔3.車體清洗4.專案清潔
Thumbnail
新的乘客上車,到目的地的乘客離開,這上下班的日常是否就是大家在疫情期間最懷念的景色之一呢?
Thumbnail
新的乘客上車,到目的地的乘客離開,這上下班的日常是否就是大家在疫情期間最懷念的景色之一呢?
Thumbnail
這也是每天晨跑練出的功力,跑在樹徑上,避免跑平路,把歐里桑歐巴桑(他們都有戴口罩啦)當做地雷,就像打電動一樣,計算腳程距離,何時閃?如何快跑通過爆炸區。
Thumbnail
這也是每天晨跑練出的功力,跑在樹徑上,避免跑平路,把歐里桑歐巴桑(他們都有戴口罩啦)當做地雷,就像打電動一樣,計算腳程距離,何時閃?如何快跑通過爆炸區。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