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嚴選
導讀與簡評《自由的窄廊》

2020/03/08閱讀時間約 18 分鐘
不需要說明的有名作品,同暢銷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作者,在數年後的力作。筆者認為,本書易讀難精,尤其是內容跟上一本相比,實在有點發散。
這篇會用到很多的圖表,筆者試著以圖像化來解釋為何這本書很值得讀,但又很發散難懂,卻又讓人感到簡單好學的理由。因為,《自由的窄廊》是一個很大的概念,概括性的解釋好幾種現象,但也沒有說得很清楚。筆者個人覺得這是有點失敗,也是成功的地方。
本篇設定在導讀跟簡述,讓讀者可以進入狀況,了解到本書的重點,以及其偏重與需要額外解釋的地方。會分段導讀與個人附註解釋,請讀者注意到,不要誤讀到筆者的詮釋,以為是作者的(以內文格式區別)。
《自由的窄廊》立體書封,衛城出版

《自由的窄廊》內文導讀:

首先就是,作者在第一章就解釋,自由的窄廊在國家與社會的權力拉扯,但沒有操作性定義。不過,從全書可以看出,作者用來解釋的狀態,大致如下圖一。
圖一
簡單解釋,國家權力擴張過度,將會走向極權,社會拉扯過頭,就會進入無政府狀態。而紅色的窄廊,意即當你拉扯過度,脫離紅色箭頭範圍,則就會加速進入左右兩端的狀態。但作者並沒有說,極權或是無政府到底是好是壞,在解釋上偏重,極權政府必定會侵害個人自由,產生「掠奪式政府」,但無政府狀態則是資源沒辦法集中,國家政策難產,陷入政治僵局,極端一點就是形成不了有序的體制,社會技術層次很低。
附註解釋(筆者詮釋):也就是在國家與社會兩相拉扯下,既可以保持民眾動員制衡政府的能力,還能同時保障政府行使基本功能,提供市場安全與秩序,讓科技進步來提升人民福祉。但這個平衡很困難,都有歷史脈絡,而且都得要看各國的地理、人文背景而定。

說了等於沒說的意思。XD

但這本書的企圖很大,想整合所有的觀念進去,不免有所疏漏,但對於沒有基礎與概念的朋友來說,看完或許會有一種類似閱讀《槍炮病菌鋼鐵》的心得,得到一個很大的架構,但同時產生更多疑問。若讀者可以藉此找到方向,深入研究得到更多,筆者覺得本書很值得一看。但筆者個人是覺得,沒有上一本《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來得好就是。

內文導讀:

進一步來解釋,作者在書中強調制衡,為何有些國家很成功,有些則很失敗?大體上來說,他們指的是一種分權的概念,若各階級之間權力切割的越細致,國家的控制力就會越弱。以下圖二的階級金字塔來說明,或許會比較容易理解。
圖二 紅色箭頭代表國家的控制力
附註解釋:假設左邊是一個相對單純,三個階級內部各兩種勢力,右邊是六階層各有三種勢力。紅線代表上層想要控制下層,需要透過的官僚與代理人,複雜度一目瞭然,國家內的權力若被切割的越細,地方各自為政,就很難形成中央集權,一旦權力沒有辦法集中,自然很難做到國家權力超過社會的狀態。

一個國家的各階層,會有其偏好的利益,抽取資源,諸如稅金、專業人才、土地資源,然後透過國家官僚,依法與推動政策去分配到各階層,產生一個循環。而不同階級的偏好,大致上的分類是,統治菁英喜好大型建設,中產階級對基礎設施比較有興趣,下層民眾則多喜歡直接可以拿到的利益。若這個體制能夠合理的運作,就會產生穩定狀態,至於會不會進入自由的窄廊,那是未必。

這其實跟各階層的技術管理能力有關,統治菁英很容易控制大型建設,掌握發錢的權力,設立許多灌水的職缺,增加無意義的職位給支持者。中產階級多半是白領與技術專家,偏好大家都可以用,但需要國家支持的基礎建設,這對中產的利益可以獲得保障。而下層民眾的生活圈小,比較在意立即拿得到的利益,好比社會福利等。結果如下圖三:
圖三

內文導讀:

本書提到許多失敗的例子,大體上就是這平衡崩潰的結果。例如抽取社會資源的能力太強,又沒分配下去,就會變成中上層肥大,結果是基層崩潰,生產力劇減,變成所謂的失敗國家。但若分配能力太好,國家卻沒有權力抽稅來發展,反倒會促使經濟崩潰,中產階級消失。如圖四:
圖四
各種偏好,都會造成不同的結果,若一個國家的統治菁英權力太大,用各種大型建設加強分派資源的能力,最後就是走向極權。而極權就會走到特權榨取,將國家資源吸納到私人產業跟菁英身上,國家整體還是會走向衰弱,這最終會讓中產消失,國家沒有技術專家可以做事。但若全部集中在發放福利,會形成極少的統治菁英,但非常多的下層民眾,欠缺活力與產業,中產階級出逃,處在社會失序的狀態。這時候不會立即進入無政府,而是回到這個地區最原始的狀態,由宗族或宗教團體接手維持小聚落的秩序,中央權威幾乎沒有代表性。
圖五
附註解釋:作者在前六章都說的很清楚,但第七章一講到中國,馬上就歪掉。看了一下作者的參考書目,筆者很確定他們真的不了解東亞中國上下數千年的狀態,以至於解釋起來,跟我們台灣人念的國立編譯館版本「很像」。

作者認為中國地區自古受命於天,套了君權神授的概念,可是春秋戰國甚至進入到兩漢時期,君王常常就兼任祭司,或是由家族出任,本質上是一種神權體制,這種神權思想被清末民初的人引用成為「天意」,甚至觀念代換成一神教。作者還提到秦的官僚體制十分優越,這明顯是照書抄沒有再想,秦代的管理是一種封建管理概念,類似下圖六。
圖六
簡單的說,秦代的管理類似這樣,中間有太多的空白,而且苛捐雜稅有夠多,實際上就是盡全力榨取社會資源,直到叛亂讓王朝毀滅為止。後來的儒家,某種程度上就是維持一個類似神權政治的體制,用大的概念在統治廣大的領土,生產技術無法提高,數百年內就會抵達馬爾薩斯陷阱,人口跟農耕地的平衡崩潰,進入戰亂時代。

作者在提到中國的最大問題是,他們在一章中就橫跨了上下兩千多年,跟其他章節專注在特定國家跟尺度,能夠深入解釋相比,實在可惜。直接拿掉此章,也不會影響整本的閱讀。

不過作者倒是說對了一件事,中國從受命於天,變成受命於馬(克斯),本質上一點都沒變,還是神權政治。

內文導讀:

過了中國篇章後進入印度,這邊才開始算是主菜,很可能是作者閱讀的資料可信度變高,從這邊開始的全書後半段,可以說每一個案例,幾乎都可以用三個因素去貫穿,這三個因素分別為:
  1. 階級流動的管道順不順
  2. 資源分配的程度好不好
  3. 收稅制度的普及與可靠性
大體說可以用圖七來表達。
圖七
附註解釋:大致解釋一下,一個能處在自由窄廊中,運轉良好的國家,內部的階級流動性要好,至少好到各階層沒意見的程度。這個階級流動,跟資源分配能力(掌權)有關,因為身處高位可以分配,每個人都會想爬到高階級,也許是地方仕紳,或者是中央官員。

抽稅透過中間人,就會有部分成本消耗掉,但國家越大就越不可能各種稅收統一中央管理,地方稅務佔了相當重要的一部分。而中央的大型建設,必定也會有中間層拿走一部分的資源,現實來說就是你必定會找一堆地方包商,不可能全部都中央統籌。

在這個過程中,若中央有極為強大的能力,進行資源抽取與再分配,中間層就會衰弱。一旦衰弱到某一個程度,就沒有人可以帶領下層群眾反抗,上層也很容易藉由簡單的福利發放,直接控制下層百姓。反之,若中間層拿走太多,這些地方仕紳權力膨脹,很容易不管其他地區死活,將資源放置在自己家鄉,弱化中央權威,下層民眾直接拿中間層發放的好處,不會去搭理中央政府,久了形成地方自治,社會自發性小組織太多,呈現渾沌狀態。

內文導讀:

國家權力太大,或社會權力太多,就很容易擺盪到自由窄廊之外。作者想要強調的,是一種權力制衡的微妙狀態,至於這個窄廊的寬度,取決在三個要素上。
  1. 對民主自由的支持度
  2. 對國家意識的認同感
  3. 社群鄉里的互助
這三者越強,窄廊就越寬,越不容易走向極權或是無政府狀態。理由很簡單,若全國民眾都支持民主自由,任何一個想要獨裁,或是成為地方霸主的,都必須依照民主制度走,不予干涉人民自由,否則民眾很快就會推翻或選別人。對國家意識的認同感越高,就越不會輕易相信地方仕紳,藉由建設家園的口號圖利自己家族,不易形成地方家族政治。社群鄉里的互助能力越好,代表不需要知識菁英,就能夠自發性組成抗議團體,反對任何干預人民自由的行為。
附註解釋:若讀者將作者的例子跟解釋整理,就會發現一個國家的教育程度、自然資源多寡、產業複雜度,以及歷史背景,都佔了相當多的因素。平均教育程度越高,就會越重視自己的權利,也較會去思考長遠的利益,不會輕易被社福收買。自然資源太多,則可能讓產業集中在國家手上,「快錢好賺」的結果是民眾愈發短視,類似「石油的詛咒」。產業越複雜,代表菁英的利益越不協調,越難統合成一個共同利益體,協調出壓制下層的意見。歷史背景則要看地方,沒有一個統一標準可以參考。

在自由的窄廊中,維持住的外在因素有一個:「經濟擴張」,也就是大家賺錢就不會想要破壞既有秩序。兩個內在因素:「翻身機會多寡」與「安身立命需求」,大體上人類的才智平平,多數人要的是安身立命,並不會想要一直賭一把當老闆,有野心的才會想要找機會翻身。每一個國家對安身立命的比例高低,要看他們對資本或社會主義的認同度,以及媒體宣傳度。

簡單說就是,越是大量宣傳每個人都有機會當老闆的地方,社會就會傾向要求更多的階級流動機會,反之則是安身立命的需求較高。筆者要說明的是,在這邊沒有下價值判斷,純粹是觀察的事實,人人都想翻身當老闆的國家,內部秩序就會越亂,但活力也較高,反過來則是穩定但沒有活力。

秩序的紛亂度,與人民追求進步的活力程度,兩個交叉影響到這個社會,容不容易留在自由的窄廊中。這很難解釋,因為作者在解釋案例的時候,只有不經意地提到,沒有系統的說明。筆者的整理跟理解是這樣:人人都有野心,社會活力很大,固然會阻止獨裁者的出現,但因為真正能夠成為統治菁英的畢竟少數,沒有野心與失敗者,漸漸的會傾向要社會穩定,求取一個可以安身立命的秩序,此時很容易出現一個要求全部權力,來幫助社會恢復秩序的獨裁者上台,一旦他上台就完了。

反過來說,一個根本不准許你有活力的社會,則是任何天才的發明與賺錢的想法,都會在搖籃中被扼殺。好比你想去開店做生意,賺了大錢後鄰里每個人都可以到你家去搬鈔票走,這種社會一定會進入無政府狀態,成為很小單位的家父長體制,每一個家庭都會擔心自己的成果,會引來別人的搶劫,所以不如不要成長。

內文導讀:

以印度為例子,作者認為是流動太慢,種姓制度把權力分割的太多,導致中央集權雖然可行,但整體資本都耗在維持分權上。權力的分割讓種姓的上下宰制很強,而要維持這個狀況,則依靠宗教與暴力加諸。很諷刺的,正好形成一個規範牢籠(作者稱呼的用詞),控制了印度人民,在這個過程中,上層透過各邦的協商,層層分配利益給下層,讓地方自治運作正常(鄭太吉式自治?),要打破印度的狀況,需要削弱地方權力,加強中央收稅去推廣建設之類。
附註解釋:這個嘛,根據熟悉印度人類學的前輩表示,作者對種姓制度的理解基本錯誤。導致套了自由窄廊的概念,但印度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但至少比講中國好太多了。因為要解釋實在太麻煩了,所以筆者跳過不提,以後有空再請前輩指點,寫個專篇。

內文導讀:

作者在後面提到中美洲的案例,哥斯大黎加與尼加拉瓜。作者認為,要進入自由的窄廊,必須要形成國家巨靈,而尼加拉瓜形成不了,跟當地的地主控制有關,而哥斯大黎加能夠有效的收稅與建設,是因為相對來說地主問題比較小。
附註解釋:說實話有點語焉不詳,筆者來回看了幾次,大概可以理解,作者的意思是指,地主是一個很強的地方權力單位,又掌握著農民的生計,這跟過去西班牙人的殖民種姓結構有關。這導致民主選舉徒具形式,尼加拉瓜始終無法進入自由的階段,但哥斯大黎加的地主結構不大,就沒有這方面的問題。

筆者的理解是,中南美洲的國家是否進入自由的窄廊,也就是民主自由國度,國家不會侵害個人自由,跟該國的權力結構有關,若經濟結構就是地主跟莊園,地主當然有強大的實力,但反之若都是掌握貿易通路的都市中產菁英呢?都市白領不在乎地方地主的利益,他們只要咖啡豆能賣掉就好,解放咖啡豆農對他們的利益較大。地主則需要壓榨咖啡豆農的勞力,因為沒有生產機器,也沒有足夠資本可以累積,自然不願意。

那這些都市貿易菁英哪來的?也是幾十年來,原有的地主階級,透過港口貿易獲得大量外國訂單,購買生產機器後,自己變成了貿易商跟代工廠。不肯改變的地主自然衰弱,而原本被當作農奴的咖啡豆農自然被解放,獲得自己的土地,被分割成更小塊的自耕農。這些結構問題,在這十年變成國際事件,成為友善咖啡豆活動,批評跨國企業壓榨小農。拉丁美洲的狀況比較像是誰來掌握生產工具,在政治上所帶來的結果。

內文導讀:

後半段提到的拉丁美洲、非洲漠南地區,呈現一個「紙糊政府」的狀態,大體上的意思就是政府實在無能,塞了一堆空缺。在原有的威權政府崩潰後,新的民主政體常常換來換去,都在換掉吃空缺的公務員,而事情還是沒人做。但為何這種爛政府還是可以獲得支持?因為各方勢力都會提出各種福利政策收買下層,一般百姓得到很多的補助,但得要花時間去請領,時間成本都消耗在等待上面,而一旦跟執政黨有點關係,往往就很好辦。
作者認為,紙糊政府來自紙糊的社會,因為沒有社群連攜,很難形成有政治能量的抗議團體。這是因為西班牙人當初沒有建立有效的官僚制度,直接沿用種姓制度,只是由西班牙人替代掉上層而已。
附註解釋:作者已經把問題講出來了,欠缺社群是因為沒有被建立起有效的官僚制度,導致家族政治橫行。每一方勢力都是幾個大家族聯合,上台後自然只照顧自己人,這很合理吧?你又不會投給我,我幹嘛在你家建設。

照作者所說的狀況,大量聘僱約聘公務員、佔空缺、上班打混…這台灣有點年紀的很熟吧,90年代前就是這樣,希臘後來的破產危機也一樣,本質上是建立在家族政治上的恩庇體制。

拉美的狀況比較像是不上不下,靠近安地斯山脈跟亞馬遜區域的破碎地形,導致任何大型建設都蓋不出來,所以才會成為地方家族政治為主流的狀況。這種地方要把國家硬成立起來?不如直接拆掉成幾百個國家會更接近實況。作者在後半段的各種案例,只讓筆者深深感覺,作者太想要找到共通範例,導致忽略掉太多各地的民族風土差異。

內文導讀:

在非洲漠南地區,作者認為問題出在獨立建國後,主導政治的是留歐美的菁英,這些人回國後不敢放權,也不敢進行社會動員,因為一旦動員就會破壞他們的統治。所以寧可讓大家窮,也不願教育與基礎建設。這更像是政客害怕動亂,底層一旦社會動員,就會產生內戰。作者將之解釋為統治者害怕失去權力。
這套概念,持續用到後面的沙烏地阿拉伯,延伸到宗教控制上。作者提了很多歷史,非常值得讀者去看,但整體來說作者的意思類似下圖八。也就是因為下層的教育水準實在太低,是依靠宗教進行人心控制,政府透過給予宗教特權,讓宗教界願意配合,形成一種魚幫水水幫魚的狀況。
圖八
為何會這樣?因為這些地區的國家組成,是透過部落之間的合併與結盟產生,要把各有各文化跟習慣的部落統一在國家之下,就得要給予國家內的一些特權,或是包容性很大的宗教解釋。等到大家都習慣宗教之後,再從宗教面下手去影響其他人。亦即打一開始就類似間接統治。
附註解釋:筆者是蠻懷疑這套說法,因為依照作者所說,就代表非洲漠南到阿拉伯半島,根本就還在家族政治、封建制度的狀態,名稱不一樣但形式根本一樣。若是這樣,你強推民主自由會怎樣?

歷史告訴我們,對國家沒有忠誠度,沒有群體意識的人們,很容易因為利益就被煽動。在一個靠數十個部落結合,勉強有國家外殼的地方,底層人民被動員,最常見的就是去劫殺另外一邊的人。坐下來談合作?撈一撈出國移民比較實際啦。

若把作者到此十幾章的內容綜整,可以得到圖九的概念:
圖九
當一個區域內各個勢力,透過社會契約等模式,同意建立一個國家後。會出現主導的問題,通常是其中一個勢力獨大,壓制其他力量,建立以這個勢力為主體的國家機構,並把其他結構逐漸拆解、吸納。若在這個過程中,宗族、部落等勢力瓦解,變成以國家意識為主體,動員社群才不會陷入分裂的狀況。在有國家共識的前提下,若持續加強國家權力,則就會脫離自由窄廊,進入極權狀態。

在有國家意識的狀況下,各個勢力團體若沒有獨強,而是過於平等,就會陷入僵局。僵局導致國家權威消失,實務問題都是由各勢力自行解決。若這些團體被切割得太小,就會進入無政府狀態,但至少大家還是會有個共同國家意識在。而不論是極權還是無政府狀態(單純就只是一種沒有政府管,全都是地方碎裂的小團體構成的狀態,不要去想成無政府主義),都會傷害人民的自由。
但若國家意識太弱或是建立不起來,社會契約只是訂好玩的,人們就會回到自己所屬的群體。若其中一方太強,就會走回國家統一的路上,若大家都很強,都自認可以不理別人,就會出現內戰。假設大家都超弱,就是整個國家解體,被他國介入。

內文導讀:

在最後,作者嘗試解釋了德國走向納粹的過程,提到了容克菁英不喜歡民主,覺得傷害到自己的土地利益。認為之所以會這樣,是威瑪民主建立在不穩的地基上,此時內閣席位有共產主義跟社會主義者,兩者都想要沒收地主土地,用作國家建設跟分配給窮人。結果導致土地貴族與官僚結合,默許納粹的暴力化,最終自己投票毀滅了威瑪民主。作者的意思是,民主制度下的人民,自己也要負點責任。
附註解釋:嗯,其實作者前半段一直講權力平衡,在這邊就又無意透露出自己的傾向。照作者的說法,就是容克階級害怕社會主義搶走他們的土地利益。但為何社會主義者不去搶產業界,而是沒收土地?因為搶技術很難,你無法逼人掏腦袋的知識給你用,給了你也不見得會,但搶土地分給大家很簡單。

換言之,德國就是作者全書所說,上層菁英想要越過中層,直接動員下層民眾,去重分配中上層「不是自己人」的利益。這當然人家會翻桌啊,透過法律搶人家的還不准人家反抗,這跟後來的納粹差在哪。

結論:

筆者認為,作者試圖寫一本跟上本暢銷書《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樣的大作,但結果是失敗了。《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主要在講不同國家的制度,維度單一、解釋合理。但《自由的窄廊》則是企圖心太旺盛,想要處理更大的意識形態問題,但國家、民族、社會,作者似乎代換得太快,而且沒有把各國的風土民情差異,經濟模式的不同,歷史背景的因素抽取出來。
這變成每一章節,用自由窄廊的模型去帶都說得通,但就對各國狀態有點了解的人來講,就是很多地方不通。一般人當然會覺得很精采,似乎解釋了世界各國的狀況,但就筆者來說,作者省略掉太多因素,讓整本書的精采度大打折扣。
筆者不認為作者不懂,看後面的參考書目,作者必定飽讀各家理論與紀錄,會有這種結果,應該是目的凌駕手段,太想要找一個共通原則,反倒沒有原則。
但以個人來說,還是蠻推薦這本書,若以書評論,《國家為什麼會失敗》可以打五顆星,《自由的窄廊》還是有四顆。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5.0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