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第一次知道人會死時,我哭到不能自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你,還記得第一次知道死亡這件事的感受嗎?「死亡」相當公平,沒有一個生命是不會消逝,而關乎死亡,因為未知,總被世人探討著,不管是書、電影、藝術、音樂等,人們對於死亡,總是抱著未知的恐懼,沒有人知道生命的終點有著什麼?
然而說起明白死亡這件事,依稀記得約在我讀大班的時候,當時還是個樂天的孩子,尚不知道死亡這回事,直到某天電視上播映著《螢火蟲之墓》,我永遠忘不了畫面裡,閃著白光,活人在無情戰火的肆虐下,變成白骨的畫面。因為戰爭而被炸死的人們,當時強烈震撼我的心靈,驚訝的不是因為戰爭這件事,而是腦海裡浮現了「原來人會死亡?」這個疑問。
還不能接受人會受死亡的我,第一時間湧上來的是無盡的恐懼,立刻跑向媽媽的身邊,哭著問她,人為什麼會死?然而不管媽媽怎麼安撫我,我都沒辦法接受這件事,害怕、恐懼充斥在心裡,就連到了隔天上幼稚園時,我還是不斷哭著問園長,為什麼人會死亡?死亡是怎麼回事?這個問題其實沒有任何人,能給我一個答案。後來心情平復下來,也只是慢慢接受了這個現實。
而在人生過程中,或多或少都會有參加告別式的經歷,在我的印象裡,最深刻的應該是阿公的離開。阿公與阿嬤住在雲林老家,小的時候,只要回去,就會受到熱情款待,尤其是喜歡跟我一起吃布丁的阿公,非常地疼我。我也已經忘記是何時被告知阿公去世,只記得阿公是在睡夢中離開。在阿公的告別式上,我雖然感傷,卻哭不出來,只剩下燒金紙時、家人一起送阿公最後一程,以及阿公跟我一起分享布丁的畫面,留在我的腦海裡。
每一次回到老家,看著牆上阿公的照片,總會想起阿公對我的好。不自覺也想起《父後七日》所提到,或許葬禮就是讓生者能夠接受生命離世的一段過程。如今,對於死亡,除了坦然接受外,要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好好的活著,才是死亡不斷提醒我們的事吧。
最後,我想推薦下這首歌,在打短文的同時,Youtube 響起的這首歌,意外符合我的心境。至於正在看文章的你,還記得你是何時知道人會死亡這件事的呢?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48會員
17內容數
現任雜誌編輯,在媒體界瞎混,充滿好奇心且無聊的男子。開了一個專欄,只是想講講自己所在意的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Alec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約在幾天前,從朋友的社群平台上,看到她推播一則微信上的報導,內容彙整了國外對於 AI 的應用,並用《请注意,AI来抢你的工作了!》作為標題,直接點明應用 AI 的未來即將到來。 該文的開頭,便提到 Billie Eilish 在橫掃葛萊美四項大獎後,接受《VOGUE》雜誌的專訪,然而此次採訪她的人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縱使到了現代,能在文學、電影、音樂、藝術中瞧見「情色」的面容,甚至是大肆披露,「情色」一事仍不是個能公開暢談的議題。「如果想要一窺『情色』的真相,必得探究生命的核心」,說出這句話的思想家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是繼薩德侯爵之後,最為知名的情色探討者
你有多久沒好好讀完一本書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德國如此重視「讀書」這件事?閱讀能帶給人們什麼好處?畢竟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因為網路而改變,卻讓我們陷入「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資訊量可能增加,但質量卻沒能得到保證。
在去年有一段時間裡,adidas 超越 Jordan Brand 成為美國第二大暢銷的運動鞋品牌(第一是 Nike)。這不完全是因為 adidas 有著多大的優勢或改變,才會在運動鞋界獲得主導權。 但是 Jordan Brand 從 1997 年成立以來,至今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與產品.....
正如安迪・沃荷所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這句話不只鼓舞了許多人,甚至隨著網路發展,成為「網紅經濟」的最佳寫照!像每年《富比士》 都會公佈各種類型的財富排行榜,其中更包含了網紅排行榜,可見得網紅背後的商機有多麼龐大!因此想藉著這篇文章,從 3 個角度來看「網紅經濟」這件事。
約在幾天前,從朋友的社群平台上,看到她推播一則微信上的報導,內容彙整了國外對於 AI 的應用,並用《请注意,AI来抢你的工作了!》作為標題,直接點明應用 AI 的未來即將到來。 該文的開頭,便提到 Billie Eilish 在橫掃葛萊美四項大獎後,接受《VOGUE》雜誌的專訪,然而此次採訪她的人
你有多久沒翻過雜誌了?「雜誌」作為定期發行的出版物,在社群網路興起前的時代,是個相當重要的內容載體,它隨著雜誌社的擬定方向,蒐集、製作不同面向的內容給予讀者。然而,隨著網路發達,內容製作、傳播的門檻快速下降,讓雜誌不再有過去的影響力。
縱使到了現代,能在文學、電影、音樂、藝術中瞧見「情色」的面容,甚至是大肆披露,「情色」一事仍不是個能公開暢談的議題。「如果想要一窺『情色』的真相,必得探究生命的核心」,說出這句話的思想家喬治.巴代伊(Georges Bataille, 1897-1962),是繼薩德侯爵之後,最為知名的情色探討者
你有多久沒好好讀完一本書了?我們應該思考一下,為什麼德國如此重視「讀書」這件事?閱讀能帶給人們什麼好處?畢竟我們身處一個資訊爆炸的時代,人們吸收資訊的管道因為網路而改變,卻讓我們陷入「淺閱讀」的快餐式閱讀方式和習慣,資訊量可能增加,但質量卻沒能得到保證。
在去年有一段時間裡,adidas 超越 Jordan Brand 成為美國第二大暢銷的運動鞋品牌(第一是 Nike)。這不完全是因為 adidas 有著多大的優勢或改變,才會在運動鞋界獲得主導權。 但是 Jordan Brand 從 1997 年成立以來,至今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與產品.....
正如安迪・沃荷所說:「在未來,每個人都能成名 15 分鐘。」這句話不只鼓舞了許多人,甚至隨著網路發展,成為「網紅經濟」的最佳寫照!像每年《富比士》 都會公佈各種類型的財富排行榜,其中更包含了網紅排行榜,可見得網紅背後的商機有多麼龐大!因此想藉著這篇文章,從 3 個角度來看「網紅經濟」這件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當我看見自己因「未知」而焦慮,再往更深入去看,為什麼我如此害怕「失去」? 從小,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死亡是無法解答的未知,自然地引起我深刻的焦慮。 我很幸運地出生以來,享有溫暖的家庭環境、幸福的生活,我很害怕有天發生噩耗、死亡之後,我將失去這一切,無法延續現在的美好時光,而我將陷入孤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位年僅13歲的孩子關於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和體驗。從這位孩子的視角展開了對“死”的一種理解。從未有過的感受,這種靜謐的平和感覺遙遠而虛無縹緲,拼盡全力翻身,用手撐著地面,想站起來。原來,這是“死亡”的感覺。抑制了劇烈的疼痛和極度的恐懼,這個世界已經與他人不相干。這種回憶,如此的平和。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從前還沒認識靈魂意識時,總是不想談論死亡的議題,覺得死亡就是分離,會有很多的傷心難過,這些不想碰觸探索的『感覺』,不來到面前時,不用多想就可以當作是沒有。 第一次聽到死亡,被震驚到,是30歲那年。久未聯繫的高中同學們,在年初有了一次的聚會,在聚會中,雖然很久沒見面,每個人分享自己近期的生活。
小時候,看廟會巡街,最怕走在前面的黑白無常,總是會閉上眼睛,直到天神出現,才敢張開雙眼。 好像一直到小學三年級吧,我知道了人一定會死,我的親人朋友一定會離開我,或者是我離開他們,那個時候我才開始不怕看到七爺八爺!因為如果有黃泉路,我很高興有他們帶領我的親友安全的走完那條路,親友們不會沒人陪伴也不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生命中不可避免的離別,過程中,作者分享了對失去的悲傷和對活著的人的心理狀態的瞭解和思考。 文章還闡述了集體潛意識的概念,以及離別所帶來的不同情感,最後反思了面對離別時的態度和心情。從共情到接受到面對,全面而深刻地討論了離別這個命題。
Thumbnail
死亡,是每個人一生中必定會經歷的事,它代表著人生的終點、同時也代表著一條生命的逝去,這些逝去的人,也許是你最愛的家人、最好的朋友、或者是一些默默無名的人,當人們面對這些生死離別之時,總會感到十分地傷心和悲痛
Thumbnail
當我看見自己因「未知」而焦慮,再往更深入去看,為什麼我如此害怕「失去」? 從小,我最大的恐懼就是死亡。死亡是無法解答的未知,自然地引起我深刻的焦慮。 我很幸運地出生以來,享有溫暖的家庭環境、幸福的生活,我很害怕有天發生噩耗、死亡之後,我將失去這一切,無法延續現在的美好時光,而我將陷入孤單...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本文講述了一位年僅13歲的孩子關於死亡和生命的思考和體驗。從這位孩子的視角展開了對“死”的一種理解。從未有過的感受,這種靜謐的平和感覺遙遠而虛無縹緲,拼盡全力翻身,用手撐著地面,想站起來。原來,這是“死亡”的感覺。抑制了劇烈的疼痛和極度的恐懼,這個世界已經與他人不相干。這種回憶,如此的平和。
前陣子朋友和我聊天提到:「突然發現怎麼道別跟面對生死是個很值得探討的議題。」 確實很值得探討,畢竟連對我而言是個算能預見,但自己經歷時也不免跌入深淵。 印象中,第一次接觸死亡,是曾祖父。當時年紀還很小,跟在媽媽身邊,和其他親友排成一條長長的隊伍,沿著坡慢慢走。我不知道那意味著什麼,只知道,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