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開始正式教書後,已不再有充裕的時間閱讀,但愛買書的習慣卻沒有停止過。
這種「光買不讀」的不合格讀者,我一直安慰自己不是一個人(至少擁有了想要的書,隨時想讀都可以呀!) 但是常看到自己喜歡的編輯或作家又推薦了什麼書,寫了長長的心得或推薦,總感覺自己愧對了原生的文組科系.......哈哈哈。
因為教學工作的關係,開始大量接觸相關書籍,讀書時往往都是被考試給綁架了,對於書本的枯燥乏味已視為常態,尤其在研究所最後一年開始書寫論文時,對於看書的排斥心態簡直到了頂點。誰想的到,一年後我正在讀著各種「培養寫作力」、「有效閱讀」、「繪本怎麼教」等等書籍。所以說,人真的不要太鐵齒。
聽我媽說,她也是在結婚前夕才發現我爸曾是她學生時期嚷嚷著「絕對不跟這所學校的學生有任何往來」的「那個學校的學生」。她又氣又無奈跟我外婆說,結果我外婆只回她:「哈哈,誰叫你鐵齒。都是註定好的啦。」
隔天我媽還是穿得美美,化著濃妝嫁給了我爸。我想,這鐵齒自信一定來自我媽。
好啦,碎念結束,我要認真地開始推薦書了。(笑)
近期正交替讀著的兩本書,分別是徐玫怡《沒有學校可以嗎?》和Michelle Kuo《Reading With Patrick》。
兩本書我都正以緩慢的步調讀著,但是每次的小讀都能有一點點還不錯的收穫。
《沒有學校可以嗎?》是本輕鬆好讀的自學分享書。玫怡紀錄了與自己小六兒子在六下時運用一學期的時間體驗自學的經驗。這讓我想起曾與小實光實驗學校李校長面試時的談話。校長很願意給老師自由的空間發揮課程,但是當時的我只是不斷地想著:該怎麼教?能教些什麼?我真的能在跳脫體制後仍給予孩子需要的教育素材嗎?如今回想,那正是我長年以來被體制所綑綁過深的證明。
但,沒有學校真的可以嗎?
其實,只要你的孩子明白「學習是自己的事」,不是為了考試、為了爸媽、為了和同儕比較,孩子遠比我們所想像的還要積極自律。
身為非體制內的菜鳥教師,即便我的經歷遠遠不足,都可以從課堂中看到孩子的單純與真摯,面對許多天馬行空的提問,偶爾我也會想:阿!竟然有這樣的問題啊!我怎麼從沒想過呢? 可是越接觸到高年級的孩子,就越發覺他們的「好奇感」消失了。對於課程的安排、所學的內容、甚至是生活常規,都已被視為理所當然。當然,這並沒有對錯,但我們總在孩子成長時要求他們融入群體,成為現今道德觀下的好孩子;卻導致他錯失了真正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的機會。而這些缺失往往都要消磨更多成年後的自我去彌補。
小的時候某次看了陶晶瑩主持的節目,不太記得正確的主題了,依稀記得是與性別氣質相關的話題探討。當天邀請了幾位在主流價值觀中很「做自己」的青少年們,分享各自的經歷、與家人之間的隔閡和衝突等。陶晶瑩在節目尾聲時說了一段話,幾十年後的我如今還能清晰記得。她說:「無論如何,都不要忘了在這個孩子出生時,你(指父母)只希望他能平安、快樂。」
身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只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花一點時間看到自己的美與特別。也算是一種期許吧!希望現在菜鳥的我有朝一日變成老鳥後還能記得這個初衷。
地方媽媽總會說:希望孩子能慢一些長大。老師也懂,真的。
不過,既然我們無法保證能夠陪伴你面對成為大人後的各種麻煩事,那麼至少在漫漫的求學路上,我會試著替你備好一雙勇敢的翅膀,等待你乘風飛翔。
很謝謝玫怡的書寫,讓我跳脫教學者的視角去認識孩子的廣闊。
分享書中我非常喜愛的一段話給你們:「我一直相信孩子本身擁有的生命力,有一天他們會突破自己能突破的。就讓他這樣繼續在學校讀下去有何妨?可是,相對的,如果孩子有他自己原生的力量,沒有去學校又有何妨呢?」
許多大人會無意識地將孩子先視為「我的孩子」、再來是「學生」,最後才是孩子自己。而我們都經歷過被框架住的童年,真的還想讓自己的孩子也成為其中之一嗎?
試著給孩子一些自信和空間,試著聆聽他們說的話;成績好並不特別,特別的是他懂得自己的特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