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國防疫觀察筆記 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作為一個受過人類學訓練的人類學徒,在面對完全不熟悉的狀況(異文化)下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焦慮(文化衝擊)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就當作在做田野,來寫田野筆記吧。當然這並不會是嚴格學術定義之下的田野筆記(所以名為觀察筆記),應該也不會變成民族誌,不過如果有人想要拿這個田野筆記作為二手研究資料則非常歡迎,實在有太多有趣的事情可以研究了,我實在是心有餘而力不足,只能盡量紀錄說明清楚田野的狀況。

本文初寫於3月15日

田野地:地理上位於E國首都L市,接觸的人包含住在E國的臺灣人、工作的同事以及做志工時的志工同事。因為當代資訊傳播管道的關係,觀察對象也包含臉書上的台灣人在E國相關社團、E國當地人臉書社團,以及新聞媒體。

3月11日
  因為台灣出現第一個E國移入的病例,因此很多人發訊息關心我,因此發了一篇臉書文說明我觀察到的E國防疫。主要是想要澄清二手消息或是留言。還是有幾位在E國的臺灣人留言表示擔心E國的防疫政策,以及E國人輕視疫情的態度。

3月12日
  在英國就讀L大的學弟妹表示學校已經告知準備改線上授課,連考試都改線上了,因為如此在考慮要不要提早回台。
  收到其中一個工作地點寄來的病毒公告,但也沒有什麼特別的,單純只是NHS的建議(多洗手,打噴嚏要遮)寄給大家。
  E國首相發表演說,演說中提到E國要進入Delay階段。決定輕症不檢測,請有症狀的人自行在家隔離,學校不會關閉,不會禁止大型集會。並且說「有更多家庭會失去他們所愛的人」。

3月13日
  足球賽取消,馬拉松取消。有一些活動發表聲明說因為政府昨天發布的最新指導,所以要停辦。但是昨天首相說的不是不禁止大型集會嗎?是我們沒聽錯還是有什麼弦外之音只有E國人聽得懂。
  一個平常在辦公室的打工發信來說從下周三開始要試行在家工作,但是我週二還是會進辦公室。
  去博物館做志工。志工團隊裡前一天(周四)有位志工伯伯發了email告知團隊說因為他的家人的醫生希望他們盡量降低風險,他決定在病毒趨緩之前不會搭大眾運輸工具,也不會去人潮聚集的場所,因此必須忍痛暫停他的志工活動。團隊的隊長也發了一封信大略告知博物館針對志工的政策,希望如果有人有任何擔心就不要勉強來做志工,因為疫情而不來並不會不負責任,也不會讓志工資格被取消,博物館希望大家注重自己的健康不要冒險。
  上工前一樣有個報告,館方志工管理的負責人跟整個團隊講解目前博物館還沒有準備要關閉,但是已經準備好志工人數減少的相關對策,講解了一下如果志工人數太少應該如何配置。一位志工同事問了如果志工團隊裡有人感染,是否會發通知給大家,負責人表示會盡量傳達。但是並沒有像臺灣的隔離一樣這麼清楚明瞭說如果接觸需要怎麼處理。
  收到L大學弟妹的訊息,表示他們的學校有確診病例,並且其中一位還曾經與確診病例上同一堂課,卻沒有被要求隔離。學弟表示已買好機票月底回台,雖然宿舍合約簽到六月底但還是要回台,機票在一天內漲了100鎊。買直飛因為不用中停,而且認為臺灣的機組員可能比較有相關意識。
  因為E國首相昨天的演講,臉書社團裡的臺灣人有很多充滿焦慮感的貼文,大多的說法是英國想要「用物競天擇,放任病毒讓它傳染給所有人,然後活下來的人就有免疫力」認為這是「佛系防疫」。有一定比例的情緒性發文,主要是抱怨英國政府「毫無作為」,也有詢問有沒有人要回台,討論撤退回台之後的防疫措施。

3月14日
  今天去工作,工作內容包含在公共場合與客人交談。開工前的Briefing 主管花了一段時間告知大家公司關於病毒的對策。平常周末的工作並不會是主管本人出現,而是會安排下面的小主管Briefing,不知道是單純缺人手還是有什麼特殊考量。而關於病毒的對策是公司已經決定下周之後的公開活動都會暫停,什麼時候恢復也還不確定。因為這間公司是跨國企業,在歐美亞洲都有業務,主管的說法是我們的全球業務都會暫停一段時間,如果有客人問到,就說會盡快公布恢復時間點。有些地方本來應該在3月的活動已被安排到10月進行。
  本來以為會因為大家對於公共空間的恐慌而沒有客人,結果其實客人還是滿多的,可能跟平常的周末差不多。基本上沒有人戴口罩,只有零星幾個東亞面孔戴著口罩。
  休息時間跟義大利同事聊天,跟她說台灣人都好想逃回家,她說她也會想回義大利。另一位同事則是說新聞全部都在報病毒,搞得大家好沮喪。幾周前全天候報脫歐,現在全天候報病毒,不喜歡這樣的新聞報導方式。
  回家路上收到室友A的訊息說超市完全買不到蛋,下班繞去看看,蛋的貨架是空的,義大利麵及番茄罐頭的貨架也是同樣空空如也。
  email 收到很多品牌寄來的通知,告知消費者他們知道有疫情,會盡可能維持品牌營運,以及我們都很關注員工健康等等資訊。品牌包含兩間藥妝店,一間速食店以及三個交通運輸公司。
  睡前接到家裡打來的電話,我們通常都在E國時間早上、台灣時間傍晚聯絡,這是個意外的時間。電話中問了我要不要先回臺灣,解釋完我會留下來因為這是最安全的選擇,解釋一下我所看到的英國現況安撫一下。家人要求我一定要戴口罩,表示雖然很奇怪但你還是要戴比較好。
  太多負面能量使我焦慮或生氣,取消追蹤了兩個臺灣人在E國的社團。

3月15日
  臺灣出現六例境外移入,社團內出現很多留言要大家不要移動,不要搭飛機,也不要回去增加臺灣防疫負擔。有幾篇分析英國防疫政策的文章出現,慢慢開始被分享了,感覺整體臺灣人在英國的氛圍比較穩定一點了,也有可能是因為取消追蹤社團的關係。
  從幾天前開始(近一周內)連英國人的社團都出現很多關於疫情的焦慮,有人說他覺得非常焦慮,希望大家可以提供他排解的方式,也有人說想訂明年二月出去旅遊的機票,但是不知道到時候疫情會不會趨緩。
  今天去了超市,義大利麵、各種罐頭豆子、罐頭番茄、麵粉、蛋、衛生紙以及各種紙的貨架都是空的。並且有許多購物的人籃子裡都放了很多罐頭,見到兩個男子分別推了一整車的瓶裝礦泉水出去。超市裡有些東亞面孔戴口罩,有一兩個白人、一兩個中東裔人也戴上口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C的沙龍
31會員
34內容數
總之我想寫的東西就寫在這裡。 關於我 人類學/藝術史作為名義上的背景。從新店溪畔搬到泰唔士河畔,2020年遷居鹽水溪旁,2024年回到碧潭橋邊。在各地的博物館偶爾打滾偶爾掙扎的生存著。 熱衷於所有在日常生活中打造非日常體驗的事物,博物館、閱讀或是偶像。
SC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1/05/30
算起來距離第一次臺灣宣告疫情警戒升級(5/15宣布雙北升三級警戒),也過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間(包括前面隱隱約約感受到疫情蠢蠢欲動的幾天),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迫簽約續訂加入COVID這部影片的第二季。
Thumbnail
2021/05/30
算起來距離第一次臺灣宣告疫情警戒升級(5/15宣布雙北升三級警戒),也過了半個月。 這半個月間(包括前面隱隱約約感受到疫情蠢蠢欲動的幾天),我覺得自己好像被迫簽約續訂加入COVID這部影片的第二季。
Thumbnail
2021/05/15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2021/05/15
不是啊,為什麼我的生活好像又繞回2020年3月?所以我們還有幾集可以逃R
Thumbnail
2020/07/05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2020/07/05
觀察筆記的最後一篇有寫到一些搭機當天的觀察,不過落地台灣之後又是另外一回事,以往落地出境領行李家人接機的過程,在這疫情特殊狀況下全部都不一樣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我曾經擔心臺灣人從此又要更加無法同理這個世界了。那些封過城的社會經歷了一次強迫修行,重新審視自己需要的物質、空間、生活甚至陪伴。臺灣人只繼續過著既有的生活,嚷嚷著口罩難買,嚷著為什麼不能出國。 終於,臺灣的exceptional year也到來了。
Thumbnail
我曾經擔心臺灣人從此又要更加無法同理這個世界了。那些封過城的社會經歷了一次強迫修行,重新審視自己需要的物質、空間、生活甚至陪伴。臺灣人只繼續過著既有的生活,嚷嚷著口罩難買,嚷著為什麼不能出國。 終於,臺灣的exceptional year也到來了。
Thumbnail
                   【看好了,全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如何在2週內解除3級警戒!】         OMG!我的公司在下午即將停業,不是因為營業額不夠,而是因為疫情拉警報了。我的媽呀~我即將要失業了,該怎麼辦才好?            看似放兩個禮拜的假,但是我身為養身會館的
Thumbnail
                   【看好了,全世界!台灣人只示範一次,如何在2週內解除3級警戒!】         OMG!我的公司在下午即將停業,不是因為營業額不夠,而是因為疫情拉警報了。我的媽呀~我即將要失業了,該怎麼辦才好?            看似放兩個禮拜的假,但是我身為養身會館的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臺灣郎的疫情日記(2) 連續幾日的三位數確診人數,沒有明顯降溫的感覺,還是著實令人提心吊膽。 Line的訊息傳來大馬友人的訊息「我們單日6000多人確診,大馬失控了⋯⋯」,我也回覆台灣似乎也正在失控中⋯⋯ 友人回覆了我,你們台灣200多人確診,怎能說失控呢? 我說我們是疫情初級生……
Thumbnail
台灣從 180 這個不討喜的數字那天開始,全台進入警備狀態,而這幾天就常收到台灣朋友傳來的 Line 訊息,不外忽 "怎麼辦,炸鍋了","家裡沒食物了","學校停課了,小孩在家很難應付","工作怎麼辦" 等種種擔心,這些焦慮都很容易理解
Thumbnail
台灣從 180 這個不討喜的數字那天開始,全台進入警備狀態,而這幾天就常收到台灣朋友傳來的 Line 訊息,不外忽 "怎麼辦,炸鍋了","家裡沒食物了","學校停課了,小孩在家很難應付","工作怎麼辦" 等種種擔心,這些焦慮都很容易理解
Thumbnail
這周的關鍵顏色是黑色。新聞重點好像瞬間轉移到抗議活動。本來以為解封後會有數字上的爆發,結果其實沒有?周末居然沒有記者會,到底發生甚麼事?
Thumbnail
這周的關鍵顏色是黑色。新聞重點好像瞬間轉移到抗議活動。本來以為解封後會有數字上的爆發,結果其實沒有?周末居然沒有記者會,到底發生甚麼事?
Thumbnail
神奇政策以及政府醜聞滿滿的一周,揪竟E國的亂髮首相政府可不可以安然度過此次疫情呢。
Thumbnail
神奇政策以及政府醜聞滿滿的一周,揪竟E國的亂髮首相政府可不可以安然度過此次疫情呢。
Thumbnail
就快要看到盡頭了(嗎?) 首相終於告訴我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了,但其實我還是沒搞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就快要看到盡頭了(嗎?) 首相終於告訴我們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了,但其實我還是沒搞清楚接下來會發生什麼事。
Thumbnail
還要再關三周......
Thumbnail
還要再關三周......
Thumbnail
Quarantine進入第二周,好像沒有事情在發生,又好像很多事情在發生。
Thumbnail
Quarantine進入第二周,好像沒有事情在發生,又好像很多事情在發生。
Thumbnail
作為一個受過人類學訓練的人類學徒,在面對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狀況下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焦慮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就當作在做田野,來寫田野筆記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受過人類學訓練的人類學徒,在面對一個完全不熟悉的狀況下感到無所適從甚至焦慮的時候,第一個想到的是,那就當作在做田野,來寫田野筆記吧。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