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北一女自殺事件的其它汙名:因讀哲學而死?

2020/03/18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1994年7月25日,蘇澳一間旅館發現兩位女性偕同燒炭自殺,死者是北一女高二資優班的林姓、石姓女學生,並留下遺書全文刊登,一句「社會生存的本質就不適合我們」引發各界揣想。當時引起社會譁然,紛紛猜測前程似錦卻自殺的單一真正原因,諸如:資優生心理壓力、輔導體制失靈、升學主義、社會功利、兩人「解不開的關係」,以及閱讀那些「過於早熟的晦澀書籍」。此事件在當時報紙熱度,於7月26日至8月中旬之間。
當時外界猜測兩人關係,校長公開否認「兩人關係的傳聞,她強調,絕對沒有可能。因為班上同學及輔導室內並沒有相關的說法及訪談紀錄」,受訪同學在悲痛心情與媒體過度打擾下喊著「斬釘截鐵的告訴所有的人:她們不是同性戀!」,引起當時關切性少數權益的人士及匿名女同性戀學生投書,其中尤見蔡康永〈給北一女的一些師生〉一文。主要立論是,若自殺死因外人無法單一歸因,又有誰有資格能「排除同性戀可能」,其更加反映當時社會歧視同性戀的現況,不正加呼應當事人遺書的社會「本質」?
自2000年台灣同志運動組織化及大遊行後,在同志運動史觀建構,2014年同志人權法案遊說聯盟於凱道立碑「因恐同而死」,乃至於2019年同婚元年後的策展,這起事件不斷被銘刻為社會汙名同性戀的象徵。
今天回顧此事報刊,除了從同性戀角度切入,作為一名人文學科或哲學人背景的我,很難不被當時引起的另一關注所吸引:對哲學的汙名。
根據當時媒體,當事人究竟讀哪些書呢?
提及包括柏拉圖、尼采、歌德《少年維特之煩惱》、鹿橋《人子》、紀伯倫《先知》、台灣作家王尚義(1936-1963,知名著作《野鴿子的黃昏》以陰鬱聞名)、日本浮世繪等。兩位資優生的「課外讀物」與死因關連也引起騷動,引起諸多知識份子回應。有同學受訪說,兩人常彼此討論,「別的同學難以參與」,覺得和一般人不一樣,但不是怪異那種。意思可能是指討論話題不同於凡夫俗人,偏向思想藝術。
如當時鄭姓訓導主任說,「過於早熟,自認思想圓融,已看破了一切」;有人認為應予以正確引導,避免「囫圇吞棗,產生誤解」;有人認為「自我功能差的人」容易被書中暗示,應先多讀勵志書籍打底、「方能立於不敗之地」(讀勵志書和教科書就不是被暗示?)。文學界人士驚訝於此書單頗為老派,像上個世代他們這輩的流行,不像這時代青少年的。總地而言,將高中生視作尚未成熟,予以幼稚化。
當時有兩位哲學人發聲,其一是傅佩榮,以「颱風招牌掉下來砸死人,所以怪招牌?」比喻,立論回到柏拉圖、尼采「真正的精神」並不反生命、而是熱愛生命云云,認為當事人「未能發現自我與人群的適當關係,及自我的特定價值」,並且需要正確的哲學教育引導,避免誤讀。我認為當時傅的立論,恐怕以"正確解讀"之名、再次強化了死亡汙名。另一位林火旺則替「人為什麼活著的無聊問題」,許多西方哲人都在思考這類無用問題,社會要允許人思考無聊問題的空間。儘管有少數論者嘗試平反自殺,主流聲音仍是「生命智慧」予以譴責。
身為哲學人,對社會賦予哲學的意象往往並不陌生:難以理解、神棍、憂鬱自殺、反社會人格。當然這些僅關連於部份作品,如常被指為「偽哲學」或「只是文學修辭」的存在主義;而對立面則是言語修辭清晰的分析哲學。死亡、反社會及整體社會之間的關係,也有不同的正反立論。此事件反映的,不只是同性戀,還包括哲學(難以理解的清談)、「資優」、「課外讀物」等一系列汙名串,作為事件重新挖掘的另一種角度。
但對哲學刻板形塑,並非只有貶低汙名,可能同時是兩面的另一面:至高化。當時由北一女資優生書單,投射自也強化了社會對「資優」的階序想像。是否引起另一種趨之若鶩,搶讀風潮,書店一時洛陽紙貴,比如今天的番茄工作法?哲學一面代表怪異,一面又可以在誠品書店兜售、高級裝璜家俱背景或調情時來上一句。在留外博士背書、推廣哲普、法國高考等,哲學在有「成就」背書時,往往又相得益彰,互為證成:外國的哲學就是圓,因為他有成就,所以哲學;因為他哲學,所以他有成就。
抽離當時,回到今日來看。當今對於哲學的教育普及化,與二十年前已有不同的優勢條件:108課綱由教育專家導主能帶著走的「素養」、少子化世代的低師生比,以及網路時代彌平城鄉資源。但我看法悲觀,多元課綱在學生原生家庭功能與貧富差距下,可能更為懸殊;哲學營隊等,報名篩選高中學校、報名費用及父母安排,必然存在不平等;歐陸或古典哲學仰賴的經典導讀,哪些人能接受「語文資優班」?而若有幸/不幸進入哲學「業界」,發現充斥江湖地盤,誰能在KPI、社會名聲和資本主義外、像當年兩人至交般「無功利的合目的性」交談哲學?
重回1994年北一女自殺事件,在今天可能有多重意義:這些各種汙名和結構性問題,已離我們而去了嗎?升學主義對性與性別的箝制,似乎和二十年後的異性戀《房思琪的初戀樂園》遙相呼應?我們打造的新哲普,那些哲學作為難以理解又無用的他者性,又去哪了?哲學裡有性別了嗎?同志可以結婚了,可以談論同志社群裡確實存在的精神疾病和自殺了嗎?同志運動和性別研究愈來愈多的「性別光譜」「LGBTIQ」無性戀非性別二元等名目增殖今天,「哲學」與「酷兒」曾經共同表示不可理解性的遠古姻親?

引用資料

蔡康永,〈給北一女的一些師生〉,《痛快日記》,皇冠,1998。原刊於《中國時報》人間副刊,1994年8月10日。
記者范植明,〈資優生自殺 北一女哀淒 同學描述:她倆是不一樣的人 愛看尼采、柏拉圖 學校檢討將加強人生哲學、人生價值觀輔導〉,《聯合報》,1994年7月27日。
徐開塵,〈讀書與生命求索 閱讀與自殺有關嗎? 師長伴讀引導 有助成長〉,《民生報》,1994年7月27日。
袁瓊瓊,〈從閱讀的宿命中轉身〉,《聯合報》,1994年8月4日。
傅佩榮,〈哲學殺人?〉,《聯合晚報》,1994年7月31日。
林火旺,〈「為什麼活著」不是無聊問題〉,《聯合報》,1994年7月27日。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陳薇真
陳薇真
1985年次,哲學系,性別研究。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