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虱目魚丸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虱目丸。套一句老梗:沒有之一。而且經營快七十年了。

在竹簍上的這些丸子都是現煮熟,可以馬上吃。

在台南傳統市場大都有賣虱目魚丸,甚至一些虱目魚粥早餐店,也會兼賣自家的丸子(冷凍包)。不過,就是少了一味......



創作者正在準備中
請加入 大魯的沙龍 了解最新動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大魯的沙龍
231會員
1.0K內容數
<p>我會用影像和簡短的文字記錄每一天的安平夕照,分享給喜歡的朋友。讓我們一起用美好的影像結束一天,也期待明天的美好來到。</p> 用最幼稚的筆觸,畫出健身房的百態,當然有些很賤的文字是免不了的。 還有一些您不知道的劇場後台花絮
大魯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8/07
彰化,大家都推薦肉圓、焢肉飯。但這二樣我都不愛。 找了一家評價不錯的小吃店,中午時間客滿。但室內乾淨、有冷氣,服務人員口氣都很nice。
Thumbnail
2023/08/07
彰化,大家都推薦肉圓、焢肉飯。但這二樣我都不愛。 找了一家評價不錯的小吃店,中午時間客滿。但室內乾淨、有冷氣,服務人員口氣都很nice。
Thumbnail
2023/07/31
台南的美食,到底要叫小吃或是點心?爭論很多,但唯一不必吵的,就是都好吃!
Thumbnail
2023/07/31
台南的美食,到底要叫小吃或是點心?爭論很多,但唯一不必吵的,就是都好吃!
Thumbnail
2023/07/16
這是台南極具水準的燒烤店,一星期只營業四天。
Thumbnail
2023/07/16
這是台南極具水準的燒烤店,一星期只營業四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來來滷味,位於三峽老街的滷味攤,是一間人氣名店,許多遊客來此都會一嘗的美食。   這裡的滷味種類多元,出現了一些我平常都沒吃過的滷味,也可能是我滷味吃的太少XD,總之,這次點的滷味分別為黑豆干、海帶、筊白筍、豆腸,其中沒吃過的就是筊白筍跟豆腸。   這些滷味中最好吃的莫過於黑豆干,不僅入
Thumbnail
  來來滷味,位於三峽老街的滷味攤,是一間人氣名店,許多遊客來此都會一嘗的美食。   這裡的滷味種類多元,出現了一些我平常都沒吃過的滷味,也可能是我滷味吃的太少XD,總之,這次點的滷味分別為黑豆干、海帶、筊白筍、豆腸,其中沒吃過的就是筊白筍跟豆腸。   這些滷味中最好吃的莫過於黑豆干,不僅入
Thumbnail
當談到三重市三和路上的老本壽司時,不得不讚嘆這裡的美食之美,每一口都是對日本美食傳統的極致致敬。老本壽司以其優雅精緻的環境和新鮮美味的壽司而聞名。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品評這裡的招牌菜式。 首先,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墨魚香腸!它給了我驚喜的美妙口感。這款料理的特色在於墨魚的鮮
Thumbnail
當談到三重市三和路上的老本壽司時,不得不讚嘆這裡的美食之美,每一口都是對日本美食傳統的極致致敬。老本壽司以其優雅精緻的環境和新鮮美味的壽司而聞名。讓我們進一步深入品評這裡的招牌菜式。 首先,個人印象最為深刻的就是:墨魚香腸!它給了我驚喜的美妙口感。這款料理的特色在於墨魚的鮮
Thumbnail
關於鮮似海 「純天然食材,品嚐海的味道。」這是鮮似海的自介。從1959年起家於宜蘭冬山的麵攤,到1975年開始在台北經營魚丸製作及販售。期間更長征日本,考察各式手工揚物, 不斷推陳出新,終至現今的網路化銷售。
Thumbnail
關於鮮似海 「純天然食材,品嚐海的味道。」這是鮮似海的自介。從1959年起家於宜蘭冬山的麵攤,到1975年開始在台北經營魚丸製作及販售。期間更長征日本,考察各式手工揚物, 不斷推陳出新,終至現今的網路化銷售。
Thumbnail
《炸丸子》-梁實秋 我想人沒有不愛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炸丸子》-梁實秋 我想人沒有不愛吃炸丸子的,尤其是小孩。 這裡總有一篇屬於你的文章
Thumbnail
每次網友爆出美式賣場好市多必買商品隔天就會搶翻天,像是之前的草莓蛋糕和好市多衛生紙,這次Mary Q 選物小編介紹的日本零食『北海道舞味本鋪maruesu 一夜干風味墨魚絲』也是一夜干風味墨魚絲ptt網友大力推薦,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打敗鱈魚香絲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日本舞味本舖墨魚絲 一夜
Thumbnail
每次網友爆出美式賣場好市多必買商品隔天就會搶翻天,像是之前的草莓蛋糕和好市多衛生紙,這次Mary Q 選物小編介紹的日本零食『北海道舞味本鋪maruesu 一夜干風味墨魚絲』也是一夜干風味墨魚絲ptt網友大力推薦,究竟有什麼魅力可以打敗鱈魚香絲呢?讓我們繼續看下去! 日本舞味本舖墨魚絲 一夜
Thumbnail
福生的肉燥飯也很好吃,個人喜歡加上魚鬆。除此之外,店內唯二的兩種小菜--滷白菜和筍絲也很下飯。這四樣搭在一起,根本就是料理絕配!我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吃乾抹淨,不留一絲痕跡。來福生跟老公分食小菜時,我都覺得有點吃不過癮。但是,福生最厲害的,絕對是它的鎮店之寶-蝦丸啊!
Thumbnail
福生的肉燥飯也很好吃,個人喜歡加上魚鬆。除此之外,店內唯二的兩種小菜--滷白菜和筍絲也很下飯。這四樣搭在一起,根本就是料理絕配!我一個人就可以輕鬆吃乾抹淨,不留一絲痕跡。來福生跟老公分食小菜時,我都覺得有點吃不過癮。但是,福生最厲害的,絕對是它的鎮店之寶-蝦丸啊!
Thumbnail
我決定再來談一下臭豆腐。我一直沒辦法理解,把豆腐拿去炸了以後,中間戳了一個洞,塞了一堆東西這樣怎麼會好吃。
 小時候村子裡有一攤臭豆腐,阿婆的作法是邊炸邊剪,邊剪邊炸,最後是小小塊很酥也很香的成品,這種做法似乎出了高屏溪後就看不到了。
Thumbnail
我決定再來談一下臭豆腐。我一直沒辦法理解,把豆腐拿去炸了以後,中間戳了一個洞,塞了一堆東西這樣怎麼會好吃。
 小時候村子裡有一攤臭豆腐,阿婆的作法是邊炸邊剪,邊剪邊炸,最後是小小塊很酥也很香的成品,這種做法似乎出了高屏溪後就看不到了。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懷念,母親煮的那碗米苔目湯。 十多年前家裡的屋頂花園開始種絲瓜,我家的餐桌就經常出現絲瓜。吃到很膩。只是,每當爸爸從菜市場買回米苔目時,我們就知道當天中午的午餐是母親拿手的絲瓜蛤蜊米苔目。 那鮮甜清香的滋味,會讓我們全家人一口接一口,吸哩呼嚕的把米苔目湯全部掃光。 在台北的時候,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我一直非常懷念,母親煮的那碗米苔目湯。 十多年前家裡的屋頂花園開始種絲瓜,我家的餐桌就經常出現絲瓜。吃到很膩。只是,每當爸爸從菜市場買回米苔目時,我們就知道當天中午的午餐是母親拿手的絲瓜蛤蜊米苔目。 那鮮甜清香的滋味,會讓我們全家人一口接一口,吸哩呼嚕的把米苔目湯全部掃光。 在台北的時候,我非常喜歡
Thumbnail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虱目丸。套一句老梗:沒有之一。而且經營快七十年了。 在竹簍上的這些丸子都是現煮熟,可以馬上吃。 在台南傳統市場大都有賣虱目魚丸,甚至一些虱目魚粥早餐店,也會兼賣自家的丸子(冷凍包)。不過,就是少了一味。 什麼味?蒜味。 我最愛的這家虱目魚丸,就是加了一點點蒜味。 大魯口水三滴~
Thumbnail
這是我吃過最好吃的虱目丸。套一句老梗:沒有之一。而且經營快七十年了。 在竹簍上的這些丸子都是現煮熟,可以馬上吃。 在台南傳統市場大都有賣虱目魚丸,甚至一些虱目魚粥早餐店,也會兼賣自家的丸子(冷凍包)。不過,就是少了一味。 什麼味?蒜味。 我最愛的這家虱目魚丸,就是加了一點點蒜味。 大魯口水三滴~
Thumbnail
我是飯丸控!  前年七月回台南後,一直嚷著台南沒有好吃的飯丸。而且大多數的飯丸都捏得不夠緊實。 傳統飯丸的內容很簡單,肉脯、酸菜、菜脯再加上油條,這是基本款。後來有人會加煎蛋、或魯蛋。當然,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早餐領域時,花樣更多了,可以加玉米、焢肉、雞柳,甚至淋上一點沙茶。但唯一不能少的,就是中間
Thumbnail
我是飯丸控!  前年七月回台南後,一直嚷著台南沒有好吃的飯丸。而且大多數的飯丸都捏得不夠緊實。 傳統飯丸的內容很簡單,肉脯、酸菜、菜脯再加上油條,這是基本款。後來有人會加煎蛋、或魯蛋。當然,很多年輕人加入這個早餐領域時,花樣更多了,可以加玉米、焢肉、雞柳,甚至淋上一點沙茶。但唯一不能少的,就是中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