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人生下一站:二度就業,媽媽職涯該怎麼考量?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去年此時,我正準備再次回到職場。當時的我雖然已經找到工作了,但仍很迷惘。覺得自己真的能夠勝任嗎?已經離開職場這麼久,對於二度就業我既緊張又感到期待。
好不容易適應了工作崗位,也開始為下一步準備。我自己對於工作的期待:除了工作內容、薪水,最重視的是未來發展。我認為一份工作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有長期的發展或能從工作獲取的加分條件、資源。
重回職場的我,工作雖然穩定,但因是一年一聘,組織也無法提供持續的專業教育訓練。即便我滿喜歡工作內容和服務對象,考慮到長期發展。我還是決定在方案結束後,辭掉工作。
我從全職媽媽重返職場後,短短一年決定轉行創業。主要考量了以下幾個重點。
除了薪水,二度就業媽媽還要考慮更多重點
除了薪水,二度就業應考量的四個重點:
一、工作內容
  • 如果你想挑戰不一樣的專業,可以從工作內容去尋找喜歡的工作,需要哪
些專業能力,並且儲備能量,設法加強。
  • 若你已經有專業能力,更應該行銷自己,把自己的優點發揚光大,勇敢遞出二度就業的履歷。
二、工作時間
絕對要能配合接送小孩的工作時間,萬一有生病、受傷等突發狀況,也要考量進去,並和公司談妥。
三、公司制度、訓練資源
近幾年有越多越多的新創公司,採用在家上班制度。我認為是個趨勢,也很適合具有專業能力的媽媽們嚐試投履歷試試。
傳統到公司上班的方式也是一種選擇,尤其是制度健全的公司,提供的訓練、教育資源也較為完善。如果想要投入新領域的二度就業媽咪們,也必須考慮公司制度和資源,能有效幫助妳快速適應新的工作領域。
四、未來發展
此外,能不能升遷、轉職,也是考量的重點之一。雖然是二度就業,如果能有升遷管道,或妳有把工作經歷當作轉職跳板的計畫,未來的工作發展絕對是要考量進去的。
我沒有繼續留在社福團體工作的原因,就如同我上禮拜的文章《為何我想成為一名上門整理師》提到的。我認為整理師工作的價值,和社工雷同,又能兼顧我的興趣。我在創業的同時,還能持續進修整理、兒童發展、網路行銷等等新知。最重要的是,我可以自由選擇工作的時間,兼顧照顧孩子,所以才大膽的選擇轉行。
這些都是我經過上述幾點考量的結果,也是我二度就業再轉行的經驗分享。如果妳因為孩子也在考慮是否再度回到職場、轉換工作領域,希望這篇文章能對妳有幫助。
如果妳想了解更多關於女性成長資訊,歡迎您加入專屬媽媽們談心聊夢想的社團 覓態Me Time
找工作需要精準,妳可以善用我推薦的資源
最後,想跟大家分享一個很棒的粉絲專頁「媽咪職涯諮詢室」。
因朋友的分享,有創辦媽媽互助團體夢想的我看到這個粉絲頁,和我的理念不謀而合,馬上主動私訊認識Jumi。
Jumi(媽咪職涯諮詢室創辦人),Jumi是職業媽咪,也是個很有想法的女生。她在去年創辦了這個粉絲頁,並分享了許多關於媽媽二度就業、生活職涯的資訊。
最近她也開始在粉絲頁上曝光各類工作,協助媽咪們找工作,我覺得媽咪職涯諮詢室簡直是媽咪界的104。Jumi很用心地幫媽媽們過濾工作內容,也很用心的提供大家關於工作或是增進技能的資訊。
如果如果妳正在找工作、正考慮是否再度回到職場、或是想轉換工作領域,推薦妳加入媽媽界的104人力銀行-「媽咪職涯諮詢室」,讓Jumi幫妳找到適合妳的工作。
和我一起透過整理打造美感生活,顛覆妳對生活的想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整理能助人,又能療癒自我 去年,我正式跟家庭辭職,告別全職媽媽的角色,回歸職場。轉換到老人長照領域,在家附近的社區長照據點,服務原住民耆老。原先只是想找專業整理師來教老人家怎麼整理。後來研究資訊後,覺得很有興趣,於是考了兩張日本專業整理收納證照,也開始兼職接案,在今年初正式轉職成為整理師。 回想初
最近NETFLIX上映的新韓劇「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情內容:描述一名因意外過世,在緊急手術後產下女兒的女子,撒手人寰成為鬼魂後。由於無法放下孩子,陪在孩子身邊六年,誤打誤撞因一場機緣獲得新生機會,可以回到人世 49 天,再度出現在已再婚丈夫和幼女面前的故事。 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照/
漫長的寒假終於結束,開學了,除了防疫這件事,不管是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應該都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卻也擔心開學後有更多事會更忙碌。媽媽們每天的工作清單排滿滿,妳有滿腦子的計畫,卻不知道該怎麼逐步完成的困擾嗎? 每個媽媽,不管是個人、孩子、家庭每天都有需要完成及代辦事項。以我自己為例: 我的一天工作
媽媽友是新名詞,舊時代的媽媽友可能單純是孩子同學媽媽之間的交流。現在,可能還在孕育寶寶階段的孕婦們,就會有交集。不管妳在媽媽教室、網路社團、社群網站或是LINE群組裡頭認識媽媽朋友,這些聚集點都象徵著有著相同身份的媽媽歸屬地。 網路、媽媽群組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同樣的也會衍生出許多價值觀的衝突、歧異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夢想和熱情是成就一件事的要素 人生總是需要一點熱情,才能把生活過得有意義。當妳對於生活感到枯燥、煩悶時你會做甚麼呢? 有些人會去旅行,有些人會選擇用工作填滿生活,有些人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對事物都保持好奇和熱情的人,對於事物抱持著開放的方式。妳可能會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生活就是生活
整理能助人,又能療癒自我 去年,我正式跟家庭辭職,告別全職媽媽的角色,回歸職場。轉換到老人長照領域,在家附近的社區長照據點,服務原住民耆老。原先只是想找專業整理師來教老人家怎麼整理。後來研究資訊後,覺得很有興趣,於是考了兩張日本專業整理收納證照,也開始兼職接案,在今年初正式轉職成為整理師。 回想初
最近NETFLIX上映的新韓劇「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情內容:描述一名因意外過世,在緊急手術後產下女兒的女子,撒手人寰成為鬼魂後。由於無法放下孩子,陪在孩子身邊六年,誤打誤撞因一場機緣獲得新生機會,可以回到人世 49 天,再度出現在已再婚丈夫和幼女面前的故事。 哈囉 掰掰 我是鬼媽媽劇照/
漫長的寒假終於結束,開學了,除了防疫這件事,不管是全職媽媽和職業媽媽應該都覺得終於可以鬆一口氣,但卻也擔心開學後有更多事會更忙碌。媽媽們每天的工作清單排滿滿,妳有滿腦子的計畫,卻不知道該怎麼逐步完成的困擾嗎? 每個媽媽,不管是個人、孩子、家庭每天都有需要完成及代辦事項。以我自己為例: 我的一天工作
媽媽友是新名詞,舊時代的媽媽友可能單純是孩子同學媽媽之間的交流。現在,可能還在孕育寶寶階段的孕婦們,就會有交集。不管妳在媽媽教室、網路社團、社群網站或是LINE群組裡頭認識媽媽朋友,這些聚集點都象徵著有著相同身份的媽媽歸屬地。 網路、媽媽群組就像一個小型社會,同樣的也會衍生出許多價值觀的衝突、歧異
日常生活和工作賦予了我們許多角色,我們可能在職場上同時扮演員工及上司的角色,也在家庭扮演女兒和媽媽的角色;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面情緒和衝突產生。面對低潮,妳如何處理呢?妳是否曾身陷負面情緒,明明身心狀態已經超載,卻要求自己要振作,挺身接受挑戰呢? 當角色職責彼此打結時,或多或少會有負
夢想和熱情是成就一件事的要素 人生總是需要一點熱情,才能把生活過得有意義。當妳對於生活感到枯燥、煩悶時你會做甚麼呢? 有些人會去旅行,有些人會選擇用工作填滿生活,有些人會做自己喜歡的事。我是一個對事物都保持好奇和熱情的人,對於事物抱持著開放的方式。妳可能會覺得: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這點,生活就是生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名為玫瑰的母親,歷經越南戰亂,帶著年幼的兒子小狗、小狗的祖母蘭,輾轉來到美國。母親逃的了戰禍、小狗卻逃不了如影隨形的硝煙殘火。於是作者化身為故事中的小狗,提筆寫下關於母親的故事、關於愛與暴力、種族與同性、倖存與短暫卻燦爛的故事。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對全世界來說,壽司是日本的註冊商標之一。不論是較為隨興的迴轉壽司、或是高單價的板前握壽司,食材與醋飯的完美結合成功擄獲一位又一味饕客的芳心,筆者也是壽司的忠實粉絲。 一位專業的壽司師傅,能憑藉高超手藝將食材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握壽司的技術並非不傳之秘,只要日積月累地努力,便可在壽司界佔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劇情能用「溫暖的荒謬」幾個字來概括,從買四面佛被騙、借了高利貸、打算養鱷魚(到底哪來的想法?),用搞笑的對白讓觀眾可以一直看下去,似乎這些人就是我們生活周遭會遇到的人,也確實很多劇情就好像在我們周邊,例如阿祈與兒子老婆的互動、昌仔怕老婆等等,雖說劇情荒謬,但放遠的來回顧自己,我們誰不荒謬?
Thumbnail
深夜切勿獨自出門、請小心避開所有可能刺激到旁人而引發的暴力騷擾,出外必須依靠「安全指南」謹慎挑選友善店家的生活,你可以想像嗎?或者這一切看來其實有些悲哀的熟悉?
Thumbnail
許多傑出的編舞家、研究者、藝術家、音樂家都曾說:「在創作的路程中,『為什麼舞動、為什麼研究、為什麼表達』往往比『怎麼舞動、怎麼研究、怎麼表達』更重要。」那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在印度傳統音樂的研究和學習中,找到了一些答案。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名為玫瑰的母親,歷經越南戰亂,帶著年幼的兒子小狗、小狗的祖母蘭,輾轉來到美國。母親逃的了戰禍、小狗卻逃不了如影隨形的硝煙殘火。於是作者化身為故事中的小狗,提筆寫下關於母親的故事、關於愛與暴力、種族與同性、倖存與短暫卻燦爛的故事。
Thumbnail
事實上,大家想要逃避的工作,是逃不掉的,沒有不工作就能存活的道理,如果想要投機取巧,最終還是會遇到一個哲學命題:「你想要怎樣的理想生活?」 套一句上一輩很愛說的話:「你的興趣無法賺錢,你還是去考公務人員吧」。 我們要的生活難道一定會跟工作衝突嗎?而工作一定是痛苦的嗎?
Thumbnail
對全世界來說,壽司是日本的註冊商標之一。不論是較為隨興的迴轉壽司、或是高單價的板前握壽司,食材與醋飯的完美結合成功擄獲一位又一味饕客的芳心,筆者也是壽司的忠實粉絲。 一位專業的壽司師傅,能憑藉高超手藝將食材的優點發揮到淋漓盡致,握壽司的技術並非不傳之秘,只要日積月累地努力,便可在壽司界佔有一席之地,
Thumbnail
疫情之後,有越來越多人開始感受到Work From Home (WFH)的人性化與美好,慢慢開始勇敢追求不一樣的選擇,去找尋真正把員工當作人在看待的好公司,開始重新審視無彈性的工業革命就業典範是否仍是最佳歸宿? 那種一顆一顆螺絲釘,努力做好自己的part,其他不要過問,乖乖做工幫公司賺錢就好?
Thumbnail
劇情能用「溫暖的荒謬」幾個字來概括,從買四面佛被騙、借了高利貸、打算養鱷魚(到底哪來的想法?),用搞笑的對白讓觀眾可以一直看下去,似乎這些人就是我們生活周遭會遇到的人,也確實很多劇情就好像在我們周邊,例如阿祈與兒子老婆的互動、昌仔怕老婆等等,雖說劇情荒謬,但放遠的來回顧自己,我們誰不荒謬?
Thumbnail
深夜切勿獨自出門、請小心避開所有可能刺激到旁人而引發的暴力騷擾,出外必須依靠「安全指南」謹慎挑選友善店家的生活,你可以想像嗎?或者這一切看來其實有些悲哀的熟悉?
Thumbnail
許多傑出的編舞家、研究者、藝術家、音樂家都曾說:「在創作的路程中,『為什麼舞動、為什麼研究、為什麼表達』往往比『怎麼舞動、怎麼研究、怎麼表達』更重要。」那些難以回答的問題,我在印度傳統音樂的研究和學習中,找到了一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