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書』提案
『一本好書』提案:拾起斷捨離,你真的在斷捨離嗎?
這些年,坊間出了許多關於整理或清理雜物的書籍。
關鍵字圍繞著「斷捨離」,教我們清理空間就是清理內在,外在是內在的投射......等等。
代表著在這過度消費的小時代,整理似乎是人們的課題,內在紛擾與囤積已是人們的正常狀態,不斷地尋求與釋放,似乎是唯一途徑?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囤積的傾向,你可能有一個抽屜或櫃子,裡面裝滿暫時不想處理的東西。
囤積與收藏有什麼差別呢?
收藏,井然有序,並且易於取用。囤積通常很雜亂,佔用大量空間,很難在空間走動。
DSM-5(精神疾病診斷)首次將囤積症 (hoarding disorder) 診斷標準獨立出來。診斷內容,主要是不顧所有物的實際價值,持續囤積它們,並且有困難或有壓力拋棄,以致生活空間凌亂,整間屋子最後只剩下儲物功能而已。
而囤積者是缺乏自覺,在面對勸說時,多是否認。而他們認為把精神花在清理上是「弊大於利」,所以不太可能主動清理房子。如果想改善現況,首要之務就是協助他們找出動機,讓做出改變比死守物品更有吸引力,如同成癮患者,總是在改變與死守間擺盪,關係連結與改變動機是其介入策略的重點,。
而情緒跟囤積有什麼關係呢?過去將囤積掛在強迫症底下,我們很容易理解,囤積是種強迫行為。
直到DSM-5才將囤積獨立出來,因為就思考脈絡及科學證據下,囤積與強迫症完全是不同的樣貌。
『囤積症,是憂鬱與焦慮的綜合,對過去的依戀與對未來的渴求。』
研究發現,囤積症患者試圖丟棄東西常常會引起強烈的情緒,感到不知所措,囤積症患者往往傾向於延遲或避免做出有關扔掉什麼的決定。
物品本身,有著過度的情感連結、連結破裂或不當的依附關係。這樣的不當連結與依附,對患者來說是有意義的,是自我保護、安全的,以避免人際關係的焦慮。但卻導致在丟棄物品時,伴隨強烈的負向情緒。
------------------------------------------------------------
筆者某天看到抽屜蠻亂的,心想此刻就來整理這個抽屜吧!從拿起第一個物品,就開始踏上記憶的旅程。
「這個東西從哪來的,誰給我的?我什麼時候用過它?為什麼它被我放在這裡?它失去了存在價值。」
接著從書桌轉移到衣櫥,這是個無意識的過程。
拿起了一件衣服,濕黏的感覺湧上,就像蛞蝓或蝸牛,在身上爬行,經過之處,都會留下黏液。
『記憶沾黏 / 情緒沾黏』
筆者稱此現象為「沾黏」。回想起,曾經有個案提到,自己曾經骨折,未充分復健,肌肉會沾黏,沾黏會阻礙身體的代謝活動,甚至細胞的代謝循環,而引發一連串的「阻塞效應」:如發炎、疼痛等症狀。
原來整理的時候,記憶(情緒)的沾黏是這樣的狀況。
拿起了這件衣服,我想起了某個時刻、某個場景,某個人,接著情緒湧上,可能是當時的情緒,也可能是這人離開時最後的情緒。
最後,很自然地再放回去,放回去的地方是櫃子抽屜裡的最後面、最下層。在擺放的位置上,很清楚了解,這是比較不會穿的衣服,但也許哪一天會穿到也不一定,心裡這樣滴咕著。
在心理的位置上,有意識地,不碰觸它,但殊不知只是暫時。未來,在某一刻,還是會整理到它,再次經驗沾黏的感覺。
我寧願讓它停留在身上,享受那依戀的感覺,也不願多跟它對話,直到身體出現疼痛、過敏。
濕黏的身體伴隨著焦慮,一面對抗身體,一面害怕失去僅存一點點的自我。
『記憶脫鉤 / 情緒脫鉤』
我拿起了另一件衣服,記憶再次響起,情緒如浪潮般湧上,我有意識地,此刻停留久一點。這次我改變它的位置,從第一個抽屜的左邊第三層,擺放到右邊第二層。
它如古典樂般,不再沾黏(註1)。它如電視畫面般,有了距離(註2)。
每拿起一樣物品,擺放位置如故或重新排列組合,海馬迴與杏仁核的再活化,記憶與情緒的意義也跟著重新轉譯。
從拾起物品開始,就不再只是思考,決定需不需要這麼簡單了。
試著問自己,你已經準備好開始了嗎?
『一本好書』提案:拾起斷捨離,你真的在斷捨離嗎?
註:
1. 研究顯示,古典樂與其他音樂相比,較不會引起記憶的連結。
2.接受與承諾療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中,會運用到的認知脫鉤(Defusion)技巧。改變自己和負面想法的「關係」,電視畫面,讓我們與想法保持距離,這是脫鉤的一種方法。
參考資料:
琳達.湯瑪斯。(2019)。清潔:照顧空間與人的需要。三元生活實踐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