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蔓延時的心靈寄託,炸寒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2月上旬,氣候還微涼,趁著到職前的空檔,帶著有點複雜的期待來到台東。

複雜之處,在於這時候來台東不為別的,就為了看每年元宵時最震撼的在地祭典-「炸寒單」

「炸寒單」並不是容易參與的祭典,因為限定元宵節舉辦,儀式又是在晚間進行,若不是剛好逢上假日,外地人大多鮮有餘暇參加。但在缘慳三年,今年終於有機會親眼見識時,卻遇上烽煙四起的武漢肺炎疫情,因此原本單純的興奮,不由得因聯想起寒單爺的由來,多摻入了對鬼神之力的企盼。

raw-image

關於寒單爺,民間有許多說法,其中流傳較廣者有3種:

  1. 寒單爺為玄壇真君趙公明,在小說《封神演義》中為商朝將領,隨商太師聞仲討伐西歧,最後兵敗戰死,魂魄入封神榜封為4財神之一,因此被民間信仰為武財神,認為商家以鞭炮迎接寒單爺,該年生意會益發興隆。
  2. 寒單爺為無惡不作的地方惡霸,死後於元宵節接受炮炸以求「贖罪」。
  3. 根據《搜神記》記載,趙公明為瘟神或鬼王,曾提到「上帝以三將軍趙公明、鐘士季,各督數鬼下取人,莫知所在。」民間則傳說為5方力士之一,在天為鬼,在地為瘟神,故人們以鞭炮驅逐之。

流傳至今,求財、贖罪、驅瘟,已成為如今「炸寒單」最外顯的意義,而在肺炎疫情暴起的此刻,或許包括我在內的許多人,都更加希望儀式性的祭典藏有未知的神效,雖然理性明白這只是無根據的信仰,但在不安時想想卻也多點心安。

當天晚上,早早去青年旅舍Check in後,便直奔寒單爺繞境預定的停留點,本來擔心人生地不熟找不著路,後來發覺只要往人多的地方去就是。因此花了點力氣擠進路邊的圍觀人群後,便戴著防煙霧同時也防疫的口罩,站在路旁等寒單爺來到。

raw-image

約莫8點半,遠處的路口傳來連環的炮炸聲,伴隨著大量煙霧與炫目火光,寒單爺駕到了!

作為今晚主角的肉身寒單爺,昂然挺立在武轎上,全身籠罩在熾烈的炮火中.看似有著不壞之驅,即使手握著用來遮擋鞭炮的榕樹枝,卻僅僅將其垂在大腿旁,任由袒胸露背的身軀迎接無數的炮火,彷彿是在地的耶穌,為眾人承受災厄。而中途換上的接棒者更為勇猛,直接將身體前傾並高舉榕樹枝,似是無畏的摩西,勢要帶領信徒衝破眼前的危難,只是摩西穿過的是紅海,而他闖過的是火幕。

那畫面,簡直威風凜凜。

raw-image

雖然當時的我已離隊伍有段距離,可鞭炮爆炸後四射的碎屑勁道依然十足,即使穿著厚厚的連帽登山外套,但在舉起手機拍照的當下,手與額頭仍不時遭飛濺的碎屑波及,被擊中時的感覺像被人用小石塊狠狠丟中一樣,雖不致受重傷,卻依然是難忍叫出聲的疼。

因此在寒單爺的武轎回駕「玄武堂」,進行完最後一輪儀式後,看到剛被炸過一輪,在轎旁休息聊天的肉身寒單爺們,身上遍布的烏青紅腫與皮肉灼傷,不禁在心中對比剛剛自己被炮屑砸到的痛楚,委實難以想像之前還站在轎上時的他們,究竟是憑著從何而來的意志力,承受下百倍以上的煎熬?

raw-image

雖然曾透過電影《寒單》得知,寒單爺的發展與地方幫派有密切的關係,所以擔任肉身寒單者大都有幫派背景,一方面是抱持「贖罪」的心態,另一方面則是期望在同儕團體面前展現勇武。但在祭典的尾聲聽到廟方主持人致詞:「希望今年能國泰民安,疫情平安。」再看到朋友在稍早自己於Facebook上分享的照片下留的言:「今年大家超需要炸一炸的~」仍不由得對願意以肉身擔任寒單爺的他們又多了幾分敬意,即使他們心中可能另有他意。

但至少我相信,他們跟所有人都有個一樣的心願,風調雨順,國泰民安。

※ 歡迎追蹤IG:Jed08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林浮的沙龍
63會員
77內容數
再近,沒出門都很遠;再遠,出門就開始變近。 旅行不用趁年輕、不用辭職、不用花光存款、不用鼓起勇氣,只要挽起背包,踏出門就行。
林浮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6/09
「磅!」一聲槍響,在部落不遠的山林間響徹雲霄,這是布農族獵人的歸來預告,也是射耳祭啟動的號角。射耳祭(Malahtangia),是布農族部落一年中最盛大的活動,也是目前保留最完整的傳統祭儀。而「射耳」兩字聽來威風,內容卻是充滿溫馨……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9
當聖貝被拋進會場時,所有的部落男子瞬間撲向眼前的地面,動作稍慢的更直接壓上搶先進場的族人身上,在混亂中拱起一團人肉堆,當時覺得如果台灣想組美式足球隊,應該首選拉阿魯哇族……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2023/03/11
撒奇萊雅族的火神祭是個年輕卻刻滿傷痕,試圖療癒族群的創生祭典,但做為漢人的後代,每當想到這個祭儀背後的血淚記憶,心中總感刺痛難耐……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鬼門關來看鬼門開,這次來聊聊粽邪3:鬼門開內一些宗教、民俗相關名詞,你或許聽過但不太熟悉它的意義是什麼,就讓我來一一解答吧!
Thumbnail
鬼門關來看鬼門開,這次來聊聊粽邪3:鬼門開內一些宗教、民俗相關名詞,你或許聽過但不太熟悉它的意義是什麼,就讓我來一一解答吧!
Thumbnail
「農曆七月鬼門開,鬼道眾生遊人間」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子時,迎來中元節這個極富神秘色彩的節日。鍾馗,作為人人耳熟能詳的神祇,是剷妖除魔的代表,在台灣不論宗教界與娛樂影視界都有極高知名度,以下讓我們從近日上映的恐怖電影《粽邪3:鬼門開》切入一起了解了解「藝術史」中「驅魔真君」鍾馗吧!
Thumbnail
「農曆七月鬼門開,鬼道眾生遊人間」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子時,迎來中元節這個極富神秘色彩的節日。鍾馗,作為人人耳熟能詳的神祇,是剷妖除魔的代表,在台灣不論宗教界與娛樂影視界都有極高知名度,以下讓我們從近日上映的恐怖電影《粽邪3:鬼門開》切入一起了解了解「藝術史」中「驅魔真君」鍾馗吧!
Thumbnail
農曆七月,是季夏的日子。城隍廟宇鼓鑼升天,夜,不再寂靜。那道人鬼殊途的紅色大門,於子時開啟。 爐火上香煙裊裊,如幻化看不見的餓鬼飄散於空氣之中。 虔誠,是我們對鬼神的崇敬;禁忌,是尊重耆老的傳說。 抓耙般瘦如柴骨的尖指,依附在一長排信眾給予的供品上。細如水管般的喉嚨,享盡人間美食,好遊歷於這世
Thumbnail
農曆七月,是季夏的日子。城隍廟宇鼓鑼升天,夜,不再寂靜。那道人鬼殊途的紅色大門,於子時開啟。 爐火上香煙裊裊,如幻化看不見的餓鬼飄散於空氣之中。 虔誠,是我們對鬼神的崇敬;禁忌,是尊重耆老的傳說。 抓耙般瘦如柴骨的尖指,依附在一長排信眾給予的供品上。細如水管般的喉嚨,享盡人間美食,好遊歷於這世
Thumbnail
N這次排了很多宮廟參訪, (還有佛教界迪士尼) 所以我借了這本書來研究一下道教。 本書第28頁有乩童見血的照片, 怕看到血的讀者可以跳過。 我在澎湖十八年, 只看過一次乩身拿狼牙棒自殘, 聽說乩童當下是沒有感覺的, 事後也恢復的很快。 我也想到菲律賓Pampanga的San Pedero在每年復活節
Thumbnail
N這次排了很多宮廟參訪, (還有佛教界迪士尼) 所以我借了這本書來研究一下道教。 本書第28頁有乩童見血的照片, 怕看到血的讀者可以跳過。 我在澎湖十八年, 只看過一次乩身拿狼牙棒自殘, 聽說乩童當下是沒有感覺的, 事後也恢復的很快。 我也想到菲律賓Pampanga的San Pedero在每年復活節
Thumbnail
楊風鎮萬位鎮民,原本極度忠貞的他們,此刻只有『慘烈』二字足以形容。 106:萬人殺-春之大活祭 今年的春之大祭,正式開始。 楊風鎮的鎮中央大廣場,已經挖出一個大坑洞。 廣場有多大,這個坑洞幾乎就有多大。 深度大約三公尺。 坑洞邊緣, 站著星博阿長老帶領的數十位強大巫者, 一起向著坑洞中央伸直雙手行施
Thumbnail
楊風鎮萬位鎮民,原本極度忠貞的他們,此刻只有『慘烈』二字足以形容。 106:萬人殺-春之大活祭 今年的春之大祭,正式開始。 楊風鎮的鎮中央大廣場,已經挖出一個大坑洞。 廣場有多大,這個坑洞幾乎就有多大。 深度大約三公尺。 坑洞邊緣, 站著星博阿長老帶領的數十位強大巫者, 一起向著坑洞中央伸直雙手行施
Thumbnail
此詞描述歲末年終,準備迎新春的景象,過年的一個傳說,與驅鬼疫有關,這些年俗之一就是驅儺!而這個年俗經過歲月的沖刷,有些已經被人遺忘消失,有些人們已經不知所以,只是固執的沿襲一代一代人的習俗操作!注意詞中【虛耗】兩字!而古人的過年,是從小年夜,冬至開始! 正確的用字,不應該用【餉】,而是要用【饗】!
Thumbnail
此詞描述歲末年終,準備迎新春的景象,過年的一個傳說,與驅鬼疫有關,這些年俗之一就是驅儺!而這個年俗經過歲月的沖刷,有些已經被人遺忘消失,有些人們已經不知所以,只是固執的沿襲一代一代人的習俗操作!注意詞中【虛耗】兩字!而古人的過年,是從小年夜,冬至開始! 正確的用字,不應該用【餉】,而是要用【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