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為什麼深深的恐懼未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知名節目《十三邀》中許知遠採訪牟其中,牟其中是新中國幾乎第一代企業家,但因經濟問題鋃鐺入獄,被稱為首富,也被稱為首騙,這集,牟其中豪言,說要發明一套取代資本為中心的生產方式。牟其中即便人已垂暮之年,但志向遠大。當然,他提的那個萬尾鯊魚計畫,似乎並無什麼新意。我想說的是這套生產方式改變的理論,其實是值得思考的。

疫情的發生,足以導致全世界的秩序發生結構性的變化,未來的事情不可想像,當然從悲觀的角度,往壞處發展的可能性更大。我看到有一篇分析文章,說,因為新的經濟發展動力已經式微,很多傳聞很久的新科技都是雷聲大雨點小,不足以拉動早已衰退的全球經濟。而各國只是靠財經政策,債務拉動而已。

而更糟糕的是,因為全球化的原因,大家享受紅利,卻不思進取,產生過度依賴甚至讓渡本國的治理權,卻不想全球化生產並沒有產生與之相適應的全球化治理。導致了這次疫情在全世界的爆發。而各國採取的方式,幾乎都是封鎖邊境,實際意義就是物理阻斷全球化。

面對如此大疫,人類不是如想像那樣精誠團結,共同抗疫,而更多陷入彼此指責,相互甩鍋,甚至哄搶資源的境地。問題是,這個你中有我 我中有你的世界,越想獨善其身,越不可能。這是目前最糟糕的局面。而且即便未來疫情緩解,給各國帶來的反思,可能是兩種完全不同方向的角度,一種是加強全球化聯繫與協作,使之更制度性以及更實用。一種則是關起門來成一統,不再依賴與全球化,至少在很多物資生產上形成自給自足。第一種,以現在的局勢看仿佛是天方夜譚了,而後一種,則加劇全球化的消解。

但保守主義能解決問題嗎?顯然不能。過去兩次世界大戰甚至更古老的時代,關於邊境,關於人民,關於制度的摩擦與衝突將會層出不窮。好像歐洲一樣,歐洲一體化甚至都取消了邊境。而防疫則重新啟動了邊境。當邊境形成的時候,所謂馬奇諾防線之類的東西一樣會隨之產生。和真實的馬奇諾防線一樣,沒有任何實際的防禦效果,但足以加劇隔閡與不信任。

郭台銘競選的時候,提出生產關鍵少數的理論,從而保障臺灣的安全。但現在看來,這套東西,只有在全球化協作的時候才能有效果,如果保守主義盛行,郭台銘再生產關鍵少數,而已不能起到形成自我保護的作用。因為沒有在乎。

全球化是效率的代名詞。而保守主義的核心是安全。因為涉及到安全,要麼忍痛放棄,要麼出手掠奪。當然,還有中性作為比如奮發圖強之類。但競爭是核心,而不是協作。

義大利文藝復興的時候,美第奇家族功不可沒。其中尤其以美第奇的前兩代領袖非常傑出。而其中又以第二代洛倫佐·德·美第奇更未重要。佛羅倫斯人稱他為“偉大的洛倫佐”。可是幾乎同時代的戰略思想家尼可羅·馬基亞維利卻不大認可洛倫佐的偉大。為什麼呢,因為馬基雅維利認為洛倫佐推動的均衡勢力的政策,只有在發達的社會成生作用。而一旦社會不那麼發達的時候,或在發展中國家的時候,均衡勢力就不能成生作用。當時的義大利,通過他的生產與貿易,在全世界獲得了一定的話語權,但也只能獨善其身而已。他不但影響不了世界的趨勢,甚至當世界上有強人出現的時候,一個商業城邦,根本就不足以與之對抗。

就個人而言,美國選出川普的那天,我就開始懷疑自己的全部價值體系。而美國為什麼能選出川普,才是更深遠的問題。因為這是結果,是必然下的偶然。

簡而言之,在很好的 社會中,勢均力敵的協商與妥協,都能使社會往前進步。但在不那麼成熟的社會,首先沒有所謂的勢均力敵的不同意見。而人們的巨大差異,也使他們的訴求很難形成妥協與共識。所以爭議就會持續,矛盾就會加大。直到釀成不可挽回的衝突。尤其民主制度,往民粹方向邁進幾乎是輕而易舉。即便如美國,這幾十年下來,顯然沒有變的更好。

所以外部與內部都已經到了一個量變足以質變的時代。唯一確定的就是已經充滿各種不確定因素。這時候談論生產關係的改變。實際上,還是有很大的意義。因為未來的人類要麼面對衝突,要麼就是好好想考一下,發生了什麼,還能怎麼發生。然而牟其中也說思想是孤獨的。人們樂於享受結果,而絕難接受改變的當初。於是思想不會受到讚美,反而需要承擔成敗的指責。

雖然還有核武器保障各國不能過度衝動。但真正能讓大家消停下來的,也不過共同富裕四個字而已。只是人們而今只相信富裕,而不相信共同。

向善的世界是消弭分歧,而自私的世界將會捍衛分歧。當然,也可以往好處想,所有用力過猛的動作,都會形成一定的反作用力。

但這已經不足以改善——

我深深的恐懼未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許億的沙龍
27會員
86內容數
<p>我是許億,江蘇人,以胖子自居。從事地產行業。除此以外,算是一個時評作者,也寫了大量關於臺灣政黨之間的文章。我會談兩岸、談歷史、談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聽過的音樂。更擅長的是如何將資訊雜燴,即是將不同的食材燴成一道下飯的菜。</p>
許億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1/16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Thumbnail
2023/11/16
就像食物一樣,普通的東西往往就是一個味道,刻板且單純的。而稍微好一點味道是複合的。但真正高級的味道卻是看似簡單的,但又若有似無的。普通的東西會讓人感到滿足,但超乎普通的東西往往會讓人感到悵然若失。     唐代牛僧孺的《玄怪錄》第一篇《杜子春》是一個名篇,日本作家芥川龍之介改寫過。不過我不喜歡芥
Thumbnail
2023/06/28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2023/06/28
劉備真正的先發優勢,他是大儒盧植的學生,有公孫瓚這樣 的同學。
Thumbnail
2023/06/08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Thumbnail
2023/06/08
道德其實是說不過道理的,道理呢,當然講不過劫道的。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首先假設我們今天是以外銷到歐洲與北美等主要自行車消費市場為考量的話: 如果看的是未來十年的生意;那麼現在就該去東南亞設廠。 如果思考的是未來三十年的生意,那麼就應該認真的考慮去歐洲與北美設廠。 為什麼? 且聽我一一道來~
Thumbnail
首先假設我們今天是以外銷到歐洲與北美等主要自行車消費市場為考量的話: 如果看的是未來十年的生意;那麼現在就該去東南亞設廠。 如果思考的是未來三十年的生意,那麼就應該認真的考慮去歐洲與北美設廠。 為什麼? 且聽我一一道來~
Thumbnail
  危機還沒解除,眼前的事情迫在眉梢,牽動著我們明天該往哪裡去,或者是現在所做的事情,你現在手邊正在做的事情,都會影響我們的波動。社會是龐大的協奏曲,一個輕輕撥動的弦都會漣漪任何在未來的一點。我們可能沒有感受到,對於眼前的事件,像是物價帶來的壓力,我們只是在想,未來能夠生活到哪裡去?疫情沒有「完全」
Thumbnail
  危機還沒解除,眼前的事情迫在眉梢,牽動著我們明天該往哪裡去,或者是現在所做的事情,你現在手邊正在做的事情,都會影響我們的波動。社會是龐大的協奏曲,一個輕輕撥動的弦都會漣漪任何在未來的一點。我們可能沒有感受到,對於眼前的事件,像是物價帶來的壓力,我們只是在想,未來能夠生活到哪裡去?疫情沒有「完全」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沒有邊界可以永恆,沒有哪一個帝國的高牆可以守住。全球化是我們幾十年高速發展的動因,合作是財富創造的唯一法則。市場邏輯如果不能戰勝強盜邏輯,那麼黑暗將再次降臨。
Thumbnail
沒有邊界可以永恆,沒有哪一個帝國的高牆可以守住。全球化是我們幾十年高速發展的動因,合作是財富創造的唯一法則。市場邏輯如果不能戰勝強盜邏輯,那麼黑暗將再次降臨。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我們繼續來探討面對疫情到底是閉門自守好,還是相互扶持才能戰勝疫情呢?疫期已邁入第三年,混亂的場面也大致收拾完畢了,是時候靜下來好好思索世界的下一步該怎麼前進了!
Thumbnail
接續上一篇,我們繼續來探討面對疫情到底是閉門自守好,還是相互扶持才能戰勝疫情呢?疫期已邁入第三年,混亂的場面也大致收拾完畢了,是時候靜下來好好思索世界的下一步該怎麼前進了!
Thumbnail
是說過去十幾年來,談論「全球化現象」的書籍多如牛毛,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各國產業垂直分工、天上的客機與海上的貨輪不分畫夜運輸物資與人員的的時代,會覺得「世界是平的」,相信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並不令人特別意外。很多書籍也從中世紀的歷史開始,討論人類逐步邁向全球化時代的原因與發展歷程.....
Thumbnail
是說過去十幾年來,談論「全球化現象」的書籍多如牛毛,在這個網路無遠弗屆、各國產業垂直分工、天上的客機與海上的貨輪不分畫夜運輸物資與人員的的時代,會覺得「世界是平的」,相信全球化已是不可逆轉的趨勢,並不令人特別意外。很多書籍也從中世紀的歷史開始,討論人類逐步邁向全球化時代的原因與發展歷程.....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Thumbnail
回歸人性,重新了解彼此,這次疫情正是一個契機。制度和價值的比次、群體之間的敵視以及對數字化治理的追求,使人漸漸卻忽略了對人文的關懷。然而,其實正是出於對人文的關懷,為了人類的發展和幸福,我們才建構出種種制度和價值。擺脫意識形態的崇拜,警惕冷冰冰的數據,從人出發,也許是疫症後需要自我檢視之處。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