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校正之後(1)

更新 發佈閱讀 6 分鐘

這標題想好久,現在要說全球化已死,實際上不大可能,但要說是後全球化也太早,連真正的全球化都沒有實現過又哪來的後,所以保守點下標,當全球化校正好了。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1. 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2. 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1. 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2. 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不要說這是右派的陰謀,左派在講進步議題時,只是把「市場」改成「文化」,其他根本沒變。

沒有共同秩序也無妨,沒有共同價值也可以,能修法成功就好;國內傳統族群去死一死,自找的。

……

………

聽起來很美好的全球化,實際上發生了什麼?

筆者是覺得,這與其說是左派右派,不如說是人類對於身邊不熟悉的事物,會自然採取抵制所造成,算系統性成因。不過事已至此,也沒什麼挽回餘地,或許就人類的歷史來看,真正的全球化還是得花時間去慢慢鋪陳,沒辦法走短線。

這系列筆者從過去開始講起好了。

90年代那時候,我們談全球化的一個特點,是讓本國不具競爭力的行業,搬家到其他更適合的國家,而本地勞工失業的,則輔以協助轉型,跟產業升級等等措施。簡單說,類似於提升本地產業附加價值,讓勞工從密集生產的工人,轉到服務業等其他行業。

理論上大家都有好處,製造業移到成本更低的地方,回過頭來輸入國內,價格更低廉人人用得起;本國勞工透過轉型,取得更高的競爭力,薪資水準更勝以往。

30年過去,實際狀況是如此嗎?筆者是越來越感到懷疑。

但要說這跟上課內容不符合倒也不是。以前提到這類問題時,都很強調實際上的風險,會是本國勞工大量失業,轉型轉不過去,產業要升級也沒那麼容易,更可能被掏空技術。然後企業家利益至上,一定會拚命外移到成本低的地方回頭傾銷,因此謹慎謹慎再謹慎,怎樣讓損失的本國民眾獲得補償,又能保有技術核心,會是關鍵。

90年代的簡單全球化模型,跟不上當代複雜的產業變化

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大部分的國家,根本沒有做到關鍵項目,只有外移兩字。本國技術沒有保留住,勞工也過得很慘,而中小資本家也沒好到哪,整天提心吊膽,深怕外國低價搶市場。說來說去好像就只有跨國企業比較爽,但整體生活水準都提高,大家都要開心……才對?

超級矛盾。

現在去看細節,慢慢可以理解實際狀況,跟課本上的理想差在哪。又為何兩者差距這麼大,從數字看世界,收集案例判斷,不見得能貼近現實。

raw-image

主要原因,是世界變得太複雜了,全球化理論的建構初期,並沒有現在看到的各種新興科技業,金融服務業的衍生商品也沒幾個。大體上其邏輯思考的基礎,更接近傳統的一二三級產業分類。

難道後來沒有學者修正?有啊,每年都很多,提出各式各樣的理論與分析,但似乎沒有定於一尊的論點對吧?這代表意見紛歧,學者自己深信的結論,與其他學者可能完全不一樣。

經驗主義掛帥,產學脫勾下的「全球化」

這些年筆者有去觀察,扣除學術訓練、左右派意識形態差異,到底學者收集資料與分析最大的差異在哪?毫不意外,跟自身經驗有關,一個從中國經濟起飛開始就在其中獲得利益,另一個進去後深受其害,這兩者的判斷就會完全不一樣。

不能說是利益驅使,只可說是經驗造就,兩人的觀點都不能算錯,但要從這去反推一個大格局,推斷全球化應該是怎樣,就完全不可以。而這些年我們也見到很多,變成教授拿自己經驗凌駕一切,用頭銜壓人而已。

就一個簡單的產業技術提升,筆者就見過有教授的論點,是中國技術飛上天去,什麼都很棒很好,事實擺在眼前,工廠欣欣向榮訂單接不完,自己用的筆電超棒,哪裡不好?

這位教授看過工廠,下去生產線過嗎?一定沒有,因為筆者就發覺他的論點都是數據,完全不知道電路板怎麼 layout(編:電路佈線,比如電腦主機板上的電路跟元件,都是需要設計、繪製、測試過的)、找哪些人去寫、不同手機的布局誰抄誰、哪些代工廠在處理,更不要說光電有關的面板,現在很夯的半導體,相關技術一概不知。

raw-image

輕鬆成功的嬰兒潮世代,以為永遠能輕鬆的成功

這不是說你得要去台積電上班後才能評論半導體,而是會去相信很表面的技術轉移,是砸錢就好,好像什麼技術都可以透過成本去代換。至於怎麼代換?如何代換?不重要,自己的觀點是宏觀的嘛。

這也難怪,這類學者特別深信,中下層的勞工工作替代性高,再訓練的成本低,轉換期也快。所以在他們眼中,這世上一切法則都被解析出來,沒有不能理解的事情。

結果,什麼都理解不了,更可說今天世界的困境,相當程度算是戰後嬰兒潮這一世代,當中多數人走向和平時期的官僚訓練,穩定的教育體制下弊病。

當然啦,這不代表全部都是特定人的錯,只是這個世代基於自身容易成功的經驗,把油門催下去而已。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立第二戰研所
35.9K會員
1.4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王立第二戰研所的其他內容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9
建立一個穩固地基很重要,可以錨定時空,使人感到熟悉。熟悉接近安全之地,有家的安穩感。家提供每個人可以棲息、放鬆、完成工作的暫時休憩地,即便人生沒有目標、也沒方向,至少在迷惘的時候,可以得到一夜安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7
學生迷惘什麼?「不知道」大部分的學生到國三,再怎樣不想面對,也知道人生在轉折點。但其中多數人是不會過於焦慮的,因為成績好的考高中,差的選技職,而今天的技職體系,除了最前面的知名學校,其他間的差異對學生來說沒那麼大。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2025/04/22
如果更誇張,不停的改革,更多樣的身份認同,沒有顯著的最終目標,只有浮動的臨時棲所,那就跟沒有終點一樣。想要取得身份認同者沒有辦法休息,永遠在跑馬拉松,每一次的改革成果,都只是為了下一次的改革積蓄能量,當事者無比疲累。 投機政客目的就是這個能量,將之化作一張張選票,你想像的終點並非他的目標,這就是永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菁英階層正在做這種事,想盡辦法讓巨大的流量變成存量,不是把資金轉土地,現在主要是把資訊轉變成可利用資源。由於利用資訊獲利的方式,屬於社會文化型資本轉經濟,對越小的商家越不利,將會促成新的階級固化。
Thumbnail
🌍小小地球村,原本分工合作,🍚擅長農耕的務農,擅長打獵的狩獵🐟,擅長科技的專心研發,大家一起團結合作,專心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幫助別人不在行的產業,截長補短,相輔相成,🌈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但,似乎就像童話故事一樣,偉人曾說過: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 張忠謀表示
Thumbnail
🌍小小地球村,原本分工合作,🍚擅長農耕的務農,擅長打獵的狩獵🐟,擅長科技的專心研發,大家一起團結合作,專心做自己擅長的事情,幫助別人不在行的產業,截長補短,相輔相成,🌈多麼美好的一幅畫面,但,似乎就像童話故事一樣,偉人曾說過:歷史告訴我們一件事,那就是,人類,😈永遠學不會教訓。 張忠謀表示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筆者看自己學生的成長,有時候是很無語的。 差不多程度的人,做了性質差不多的業務,一個升職當組長,另一個還在苦苦當組員,純屬運氣之差,公司所在的區位不同。但看了很多組人後,就越來越感到疑惑,真的沒有什麼人去製造業,以前我們同學念高職會去的廠,現在好像都沒有人要去了。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到頭來,我們或許會發現,在價值不同,對市場尊重度不一樣的國家之間,強行用貿易開啟全球化,其後果更可能接近第一次大戰前的狀態。當時,是工業生產過剩需要多餘市場消化,殖民地是顯學,再加上多數國家確實都沒工業化,機會到處都有。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先來談談,筆者以前念大學時講的全球化是什麼。 第一、遵守共同的市場秩序,具有相同的價值規範 第二、促成更大的經濟利益下,要照顧國內受害的族群 那現在所說的全球化呢?就這些年看起來是: 第一、市場秩序不同沒差,不尊重市場也沒差,成本低能賺錢就好 第二、沒有不景氣,只有不爭氣 ……欸,這怎麼看怎麼怪吧。
Thumbnail
2018年川普主張提振美國內需市場,將外移的產業移回美國,設置保護主義的各種貿易措施,拉開中美貿易戰的序幕。疫情後拜登提出製造業回美國、半導體自主等想法,且透過種種法案一一實踐。這一連串的改變都讓以往的國際貿易型態出現很大的變化,整個世界的經濟模式也從「國際化」逐漸轉為「區域化」。
Thumbnail
2018年川普主張提振美國內需市場,將外移的產業移回美國,設置保護主義的各種貿易措施,拉開中美貿易戰的序幕。疫情後拜登提出製造業回美國、半導體自主等想法,且透過種種法案一一實踐。這一連串的改變都讓以往的國際貿易型態出現很大的變化,整個世界的經濟模式也從「國際化」逐漸轉為「區域化」。
Thumbnail
「自由貿易」是一個口號,它被設計出來以攻擊與自己競爭的經濟體從而保護自己的利益。 第一節的最後一個單元,除了再總結一次前面兩個單元的重要知識點外,並提出了國際經濟學主要在探討的十個面向 這些面向相互有關聯又各自獨立,真正再探討時會選擇想要針對的幾個面向進行探究 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國際貿易政策
Thumbnail
「自由貿易」是一個口號,它被設計出來以攻擊與自己競爭的經濟體從而保護自己的利益。 第一節的最後一個單元,除了再總結一次前面兩個單元的重要知識點外,並提出了國際經濟學主要在探討的十個面向 這些面向相互有關聯又各自獨立,真正再探討時會選擇想要針對的幾個面向進行探究 國際經濟學的研究內容 國際貿易政策
Thumbnail
現在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問題,比如貧富不均不公不義,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都來自於沒有適當管制的經濟全球化。雖然許多人接受企管大師梭羅曾說「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全球化都不可能停止,你若選擇不加入全球化,即等於選擇貧窮,全球化是個屬於勇者和強者的時代。」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懷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覺得全球化使得為
Thumbnail
現在全世界絕大部分的問題,比如貧富不均不公不義,以及自然環境的破壞,都來自於沒有適當管制的經濟全球化。雖然許多人接受企管大師梭羅曾說「不論你喜歡或不喜歡,全球化都不可能停止,你若選擇不加入全球化,即等於選擇貧窮,全球化是個屬於勇者和強者的時代。」但是還是有許多人懷抱著悲天憫人的心情,覺得全球化使得為
Thumbnail
本書讓我第一次體驗到翻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翻譯本身固然就是一種詮釋,但是直接照著原文的語法規則翻譯成中文就會變得很不通順以及閱讀困難,直接以本書的譯文為例:「我已敦促聯合國應在其能力範圍之內,針對將會減少可造成之傷亡的停止人道罪行的干預行動予以授權。...理想上言之,聯合國應該要有足夠的經
Thumbnail
本書讓我第一次體驗到翻譯是一件多麼重要的事情,翻譯本身固然就是一種詮釋,但是直接照著原文的語法規則翻譯成中文就會變得很不通順以及閱讀困難,直接以本書的譯文為例:「我已敦促聯合國應在其能力範圍之內,針對將會減少可造成之傷亡的停止人道罪行的干預行動予以授權。...理想上言之,聯合國應該要有足夠的經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