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有求必應~訂閱者出題系列(一):未來的自行車供應鏈轉移之可能性~
付費限定

有求必應~訂閱者出題系列(一):未來的自行車供應鏈轉移之可能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沒想到居然有讀者出題目給我啦~而且這個題目還是我很有興趣的一個議題。

我最近才剛看完由Peter Zeihan所寫的這本書,所以有蠻多想法的

raw-image
世界不再是平的:後全球化時代的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預測

我認為這本書已經作出了很好的預測;作者所說的,是必然會發生,只是何時會發生,跟吾輩有生之年能看到那種程度的進程而已。

在後疫情時代,就如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與《晶片戰爭》作者米勒進行對談所說的:

全球化已死!


全球化已死的主因當然是地緣政治,但與其要我在大師面前班門弄斧,還不如就讓我回到自行車產業的領域來分享個人的淺見。

不過我只是小小打工仔,畢竟有錢人想的跟我不一樣,所以我在這裡敲鍵盤打字;他們可是每秒幾十萬上下啊。

因此我所想的也有可能過於不切實際~或是太天馬行空也不一定。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499 字、8 則留言,僅發佈於馬許桑的不負責自行車產業觀點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馬許桑的沙龍
243會員
241內容數
極度樂觀的悲觀主義者 、自行車上的思考家、中二大叔、日商打工仔、狗派兼頑固台獨份子,這些元素構成了我的思維與價值。 歡迎你的到來,如果我的文字能啟發你的任何想法,並且對你是有幫助的話,那就真的太好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馬許桑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我不認為e-bike的需求在2030後就會變弱。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我一直在說的,日後除了最貴的自行車跟最入門的自行車是人力車之外,其他的車種都會是e-bike了。
關於歐展本身的觀察,另一篇文章已經有寫了,所以本篇就不再贅述。 本篇要聊的是在歐展以外觀察到的事物。 希望能讓花時間看本文的您得到一些靈感。
六月,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太陽直到下午十點左右才肯下山。 但為期五天的Eurobike show,在第三天的中午,就可以感到人潮有明顯的減少了。
Rick Vosper是一位我經常在關注的作家,我經常能從他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啟發。 然後從他的自介中發現,他在作的事情也正是我想要作的。
今天很高興獲得台體大的邀請來跟各位同學分享現在整個自行車業界的情況跟自已個人的觀點。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清‧孔尚任《桃花扇》
我不認為e-bike的需求在2030後就會變弱。 更有可能的情況是我一直在說的,日後除了最貴的自行車跟最入門的自行車是人力車之外,其他的車種都會是e-bike了。
關於歐展本身的觀察,另一篇文章已經有寫了,所以本篇就不再贅述。 本篇要聊的是在歐展以外觀察到的事物。 希望能讓花時間看本文的您得到一些靈感。
六月,美因河畔法蘭克福。 太陽直到下午十點左右才肯下山。 但為期五天的Eurobike show,在第三天的中午,就可以感到人潮有明顯的減少了。
Rick Vosper是一位我經常在關注的作家,我經常能從他的文章中得到一些啟發。 然後從他的自介中發現,他在作的事情也正是我想要作的。
今天很高興獲得台體大的邀請來跟各位同學分享現在整個自行車業界的情況跟自已個人的觀點。
俺曾見金陵玉殿鶯啼曉,秦淮水榭花開早,誰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清‧孔尚任《桃花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