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3 Corona Time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raw-image

最近全球大部分人都在家隔離。沒得出去,才知道可在充滿陽光的街上,無須口罩,到處走走有多自在。⁣⁣ ⁣⁣⁣⁣⁣

2019 冠狀病毒疾病大流行是本世代面臨最嚴峻的全球危機,聯合國秘書長稱之爲自二戰起最嚴重的挑戰,經濟衰退程度可比 1930 年代經濟大蕭條。許多人會失業患病,世界常規秩序從此改變。⁣⁣ ⁣⁣⁣⁣⁣

我年頭接下的工作都逐一取消,收入固然受到影響,但絕對未至於無錢開飯,流離失所。我常光顧的按摩店和餐廳,可是面臨結業危機,個個拖租,有的更是家庭經濟支柱,斷米斷糧,苦不堪言。⁣⁣ ⁣⁣⁣⁣⁣

患難見真情。雖然資金拮据,人手短缺,但識了五年的泰國按摩店老闆娘仍不忘通知我,叫我快去用掉剩餘的套票小時,鋪頭五月底可能結業。她性格開朗豁達,對我像位嫲嫲般親切友善,常送這送那,給我好吃好用的,從不推銷,是我的小天堂。她大有清盤走佬的理所當然,卻均真誠實對待客人,更令人依依不捨,不能忍受失去良心好店,兼一位熟朋友。幸好她早已扎根香港,兒孫滿堂,大不了就退休,生活不成大問題。我想見的話,還可找她飲個茶。⁣⁣ ⁣⁣⁣⁣⁣

如果這次疫請,你的麻煩只是不能去旅行、不能見朋友、上街要戴口罩洗手消毒啫喱,或要留家工作太悶等閑事,而非經濟或健康問題,你屬於非常幸運的一群。在嗌悶時,不如想想每日在前線拿生命博命的醫護人員及其家人,或試想像貧窮國家惡劣的衛生環境,缺乏防護資源,一家二十口被逼擠在窄小空間,想也不能隔離的慘況。再敢投訴無得玩無得去旅行,咒駡他人,只會顯得你無知自私。大家還是少些負面謾駡,盡量留家,多些人文關懷,比較實際。疫症當前,我只希望全球患病和死亡數字加快減少。⁣⁣ ⁣⁣⁣⁣⁣

而實際上,我們越快適應新模式越好。在期盼今次流行病儘快結束的同時,更需知道這不會是唯一一次,不同種類的傳染病只會陸續有來。未來充滿未知之數,我們需要面對不斷變化的大環境,具備適應不確定性和疑惑的能力與信心。⁣⁣ ⁣⁣⁣⁣⁣

我覺得,不如就趁隔離日子,練習獨處,靜下來集中精神做做事,與腦海談談話。獨處從來不是易事,在這時代更加困難。一部手機即可破功,指彈之間可跟世界連結,何必面對靈魂自我?但時嚷著忙碌,空閑起來卻覺得無聊,一生只會活在無間斷尋求刺激與虛無焦慮的牢獄之中。當 Work From Home 工作模式變得正常,隔離變成必須,獨處更是必要之術。⁣⁣ ⁣⁣⁣⁣⁣

法國哲學家 Blaise Pascal 有道:「All of humanity's problems stem from man's inability to sit quietly in a room alone。」我深信在這越趨複雜煩亂,被大數據 AI 導航的世界,未來會令人類極度迷失。只有提升自我意識,管好情緒感受,才能應付這巨大的存在主義危機。碰巧我在讀一本講述創傷後遺的神經科學系書本《The Body Keeps The Score》,當中提到:The only way we can change the way we feel is by becoming aware of our inner experience and learning to befriend what is going inside ourselves. 學會了解自己,和自己相處得開心有趣,才能 own yourself 以面對新世界,成爲真正人生贏家。And that takes a lot of effort.⁣⁣ ⁣⁣⁣⁣⁣

兩個月在家的得閑時間,我將未看的書逐一看完,想看的戯每日一套的消化掉,整頓腦海思想,並將其逐一寫出,讓我得以更新這個專頁。接受世上有急不了,解決不到的問題;減少與外界接觸,減少消費,每日自行安排生活,自己煮飯,暗地裏過得很享受。⁣⁣ ⁣⁣⁣⁣⁣

If anything,這次瘟疫教會我要把握現在,不要拖延,touch wood 講句,今日唔知聼日事。我想將想知想做的,這分秒起循序漸進,將之一一實踐。接下來我會深入研究神經科學與夢境,藝術與美感,以及科技與將來,希望爲大家帶來有用又好看的内容。⁣⁣ ⁣⁣⁣⁣⁣

未來充滿未知,Bill Murray 在《迷失東京》有句拍廣告台詞:「For relaxing times, make it Suntory time。」也許 for Corona time, let's make it enjoyable, self-realizing times!⁣ ⁣⁣⁣

(Image from the film Lost in Translation, 2003)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留戀於蒙法爾科內的流行樂徒的沙龍
1會員
35內容數
2020/08/05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2020/08/05
醒時同交歡,醉後各分散,任何泡泡到最後總會爆破,但在無可避免的分離前,彼此至少為大家留下了一絲安慰,一抹微笑。⁠ ⁠
Thumbnail
2020/08/04
出來工作後時光飛快,對日復日的記憶越變稀薄。雖想不起上年生日怎麼過,對年少的回憶卻鉅細靡遺。一聽到某歌曲旋律、聞到久違的味道,看見熟悉的影像,大腦身體像有肌肉記憶,將那時感動觸覺重現心頭。
Thumbnail
2020/08/04
出來工作後時光飛快,對日復日的記憶越變稀薄。雖想不起上年生日怎麼過,對年少的回憶卻鉅細靡遺。一聽到某歌曲旋律、聞到久違的味道,看見熟悉的影像,大腦身體像有肌肉記憶,將那時感動觸覺重現心頭。
Thumbnail
2020/08/04
如要想像擁有這種能力,那梵高讓我看見黃,而《Yellow 》讓我聽見黃。那種黃,是像太陽只為你一人服務的大片陽光曬在身上,是像海上波 光粼粼的閃耀,是像知道有人在默默愛你支持你,一種接近無限溫暖的黃。⁠⠀
Thumbnail
2020/08/04
如要想像擁有這種能力,那梵高讓我看見黃,而《Yellow 》讓我聽見黃。那種黃,是像太陽只為你一人服務的大片陽光曬在身上,是像海上波 光粼粼的閃耀,是像知道有人在默默愛你支持你,一種接近無限溫暖的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97天 #這張牌的訊息傳給需要的你 💫主題:消除社會性的負面影響 ⭐️現況概論:你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共同處境:社會上常見的恐懼影響到個人,而你則曝露在它們毀滅性的後果中。人類負面的集體思想正在創造一個不潔的環境,並顯化傳染病與疾病,影響許多
Thumbnail
#魔法系畫家第297天 #這張牌的訊息傳給需要的你 💫主題:消除社會性的負面影響 ⭐️現況概論:你現在正在經歷的是世界上許多人的共同處境:社會上常見的恐懼影響到個人,而你則曝露在它們毀滅性的後果中。人類負面的集體思想正在創造一個不潔的環境,並顯化傳染病與疾病,影響許多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疫情模式】   疫情期間,讓很多人的「社交」生活都得完全暫停,但對原本就經常獨處、一整天都不會跟人講到話的我來說,卻是幾乎沒啥感覺。   2014年退休後的我,經常上網到半夜,因此睡到自然醒也就準備吃午餐了,每天也最多只會有一個「外出」行程。   2020疫情最緊急時,所有人的「外出」行程幾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從工作模式、飲食模式再到看清一些人事物。 我想疫情的到來是必然要發生的。沒有這件事,不會有後面接二連三的事發生。
Thumbnail
相信在這一年,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大大改變了。
Thumbnail
相信在這一年,大家的生活方式都大大改變了。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描述了自己在面對疫情壓力和生活壓力時,透過正念、改寫人生課程以及靈氣療癒,逐步克服過去的限制性想法和心理壓力,實現身心靈的平衡和療癒。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