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座筆記:缺一不可的國際戰線--如何跟外國人講香港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這是上年參加文化及媒體教育基金舉辦的網絡媒體高峰會時作的筆記,乘疫情我天天在家的時間整理筆記,重溫學習內容同時也希望可以分享給大家~

爭取自由與人權的路上,本地人的努力固然是最首要的,可國際社會的關注也同樣重要。就好像韓國的民主運動,假如沒有國際社會的關心,許多為爭取民主而失去性命或受虐待的人,或許就只會默默消失在歷史的洪流中。可是,不熟悉本地文化、社會背景的外國人,要理解本地人不滿的起因、行動的目的等等,自然會遇上不少困難。假如本地人不從外國人的角度出發,以他們的語言解釋,外國人就會覺得

  • 轉譯、加註

有時候寫文章,本地人讀的話,不會感到任何問題;可是外地人讀上來,可能會不懂一些俗語或是本地文化特有的象徵。這種情況下,就需要翻譯成外地人的語言、加上註釋。比如「連登」就需要加上「抗爭期間常用以交換資訊和意見的匿名討論區」之類的說明,讓外地的觀眾都能認識到連登的作用。或是抗爭者常提到「攬炒」,意即寧化飛灰、不作浮塵,一種破釜沉舟、不惜一切捍衛自由與權利的精神。

  • 橋接

橋接就是要用讀者明白的語境去說明情況,解釋清楚雙方的相似之處。比如外地人可能不明白香港人為甚麼要勇武抗爭,會覺得暴力就是不對的。但如果把香港的處境比作家庭暴力的受害者,香港人長期受到中共、港共政權的折磨,身心的痛苦讓香港人必須用到較為激烈的方式去反抗,那麼就可能喚起外地人的理解和同情。視乎觀眾的背景,也可以把香港的處境比作二次世界大戰時,英法兩國起初縱容希特拉和納粹的侵略其他歐洲國家,導致越來越多國家被吞併,甚至自身難保,要靠全國及同盟國齊心抵抗,才終於擊退敵方入侵、獲得和平。一再縱容敵方,只會助長敵人的野心,讓其得寸進寸。

有時候,對不同年紀或不同出身的本地人都需要用到橋接的手法。比如成長時期受六四屠殺衝擊很深的人,可能也會對勇武抗爭感到反感。可是很多人未必知道的是,當時的人民都有反擊軍隊的暴行,出於自衛而打傷或打死暴徒軍人。若能解釋兩者的相同之處,也許就能讓人明白到勇武抗爭的必要性。

  • 解釋

解釋的意義就是要分析看似複雜的情況,剖開他的目的。比如中聯辦聲稱不受《基本法》22條「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均不得干預香港特別行政區根據本法自行管理的事務」規管,莫說是外國人,即使是本地人,對法律的定義和執行也未必有很深的認識。這時候就需要解釋中聯辦作此辯解的目的——徹底瓦解香港的「特別行政區」地位,粉碎一國兩制、高度自治的幻想

有趣的是,中方並沒有如同徹底否定《中英聯合聲明》一樣徹底否定《基本法》,反而辯解不受基本法22條規管,暗指中聯辦並非「中央人民政府所屬各部門」。此舉跟中國記者受到美國總統質問是否為中國工作時,辯解為香港工作如出一轍。背後反映中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口不擇言,與其暗爽意即香港不是中國,不如覺悟對中共來說真實、真相根本毫無意義。

亦反映出中共無意受《基本法》或任何憲法約束,憲法只是用以約束從屬於中共的民眾,用以羞辱現代文明的憲法、民權精神,以基本法之矛攻基本法之盾。中共、港共政權急於為基本法23條立法,「禁止任何叛國、分裂國家、煽動叛亂、顛覆中央人民政府及竊取國家機密的行為」和「禁止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在香港進行政治活動,禁止香港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與外國的政治性組織或團體建立聯繫」,也是出於同樣的用心。

  • 省不下的篇幅

為了讓外地讀者能夠明白本地的情況,有時即使是長篇大論、Too long don’t read,也需要仔細說明清楚。看看我上面的長篇大論就知道了,有些解說是省不下來的。

重溫一次筆記內容後,發現無論國際線還是本地線,都能用到上述的重點。社會運動既然是社會運動,就不是個人或某幾個人能夠獨力推動的事情。所以跟不同背景的人好好溝通,用對方也能理解的語言說話,是很重要的事情。缺一不可的不只是國際線和本地線,也是每個光譜相異的同路人、有機會成為同路人的人。


如這篇文章有幸接觸到你,願你可以行動抵抗遺忘,捍衛真相與公義,一同見證我城的未來。

如你願意支持我繼續努力,可以請我一杯咖啡☕:
https://ko-fi.com/sarenechan

歡迎每月定額支持我的寫作,讓我們在寒冬中互相守望,彼此送暖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慕雲的沙龍
51會員
158內容數
觀看電影後的所思所想
慕雲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2/06/16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2022/06/16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2022/03/28
錄片《時代革命》成為全球關注香港的人的熱話,先後於台灣、英國及世界各地上映,引起熱話。基於國安惡法打壓,身處香港者仍未有機會觀賞電影,更令海外港人有感需肩起時代責任、見證歷史。 然而不斷堆砌、包含在港及離港者的期待,能否疏導成你我前行的動力,不免有些懷疑。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中,一位手足說:
Thumbnail
2022/03/28
錄片《時代革命》成為全球關注香港的人的熱話,先後於台灣、英國及世界各地上映,引起熱話。基於國安惡法打壓,身處香港者仍未有機會觀賞電影,更令海外港人有感需肩起時代責任、見證歷史。 然而不斷堆砌、包含在港及離港者的期待,能否疏導成你我前行的動力,不免有些懷疑。 《時代革命》電影訪談錄中,一位手足說:
Thumbnail
2022/03/23
昨日,《誌》傳媒發出文章,坦誠經營困難的局面。一年前,《誌》傳媒推出會員制,賭香港人對新聞、獨立記者的支持。撐了一年,開始撐不住了。 眼見《誌》一直以來的努力和成績,著實於心不忍,在此呼籲大家訂閱會員,一同撐起真相:https://hkfeature.com/joinus
Thumbnail
2022/03/23
昨日,《誌》傳媒發出文章,坦誠經營困難的局面。一年前,《誌》傳媒推出會員制,賭香港人對新聞、獨立記者的支持。撐了一年,開始撐不住了。 眼見《誌》一直以來的努力和成績,著實於心不忍,在此呼籲大家訂閱會員,一同撐起真相:https://hkfeature.com/joinus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近來都在看香港歷史相關的讀物,沒甚麼明確的目標,就僅覺得想了解也該了解更多自身歷史而已。地上人口眾多,我會生而為香港人,或許全屬偶然,但我仍想探索這個身份、背景帶給我的意義。神諭說「認識你自己」,我想讀歷史也是認識自己的一種方法吧。 身份認同 政治冷感? 華人精英 守護香港 前途談判
Thumbnail
可不可以,再停留在悲憤一陣子,再詰問未明的真相一陣子,再深究暴行負責人一陣子,不要這麼快就放下、釋懷,可以嗎?不然我們拿甚麼去面對下一代,又拿甚麼去面對自己的良心?
Thumbnail
可不可以,再停留在悲憤一陣子,再詰問未明的真相一陣子,再深究暴行負責人一陣子,不要這麼快就放下、釋懷,可以嗎?不然我們拿甚麼去面對下一代,又拿甚麼去面對自己的良心?
Thumbnail
今天過後,希望抗爭者知道香港不是孤島,世界在觀察,並會慢慢採取行動。
Thumbnail
今天過後,希望抗爭者知道香港不是孤島,世界在觀察,並會慢慢採取行動。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6 引渡》 📌國際法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個國家向對犯罪行為具有管轄權並請求移交的國家,移交對方國家有權審判的特定個人 🚩所謂可被引渡的人包括:被起訴犯罪但尚未受審判的人、被審判並被定罪但卻逃離羈押的人、缺席審判(trial in absentia)的人。引渡不同於驅逐出境。
Thumbnail
《公民便利貼 026 引渡》 📌國際法上的概念,指的是一個國家向對犯罪行為具有管轄權並請求移交的國家,移交對方國家有權審判的特定個人 🚩所謂可被引渡的人包括:被起訴犯罪但尚未受審判的人、被審判並被定罪但卻逃離羈押的人、缺席審判(trial in absentia)的人。引渡不同於驅逐出境。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參議院聽證: 中方須信守承諾 落實自治與民主 國際社會與港人攜手監察 制裁侵犯人權者官員🇭🇰】 在美國時間26號早上,我繼於5月就香港狀況在國會聽證後,今日再次受邀出席。這是連續兩個星期國會有關於香港的聽證會,其關注度是史無前例的。然而,即使《香港人權民主法案》貌似聲勢浩大,距離
Thumbnail
由梁振英設下底線、董建華聲言要提高國教重要性開始,林鄭的對話平台注定是虛偽的。 一百五十人中,大半是批評警隊濫暴及政府拂逆民意。要麼中共及其傀儡錯判民情,要麼是懷有某種政治目的舉行對話會。前一種的話,下次對話會可能安排更多「自己人」,並於他朝秋後算帳發表反對意見的人 (港台將整個對話會錄影,點相很容
Thumbnail
由梁振英設下底線、董建華聲言要提高國教重要性開始,林鄭的對話平台注定是虛偽的。 一百五十人中,大半是批評警隊濫暴及政府拂逆民意。要麼中共及其傀儡錯判民情,要麼是懷有某種政治目的舉行對話會。前一種的話,下次對話會可能安排更多「自己人」,並於他朝秋後算帳發表反對意見的人 (港台將整個對話會錄影,點相很容
Thumbnail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接力遊說:下週出席參議院聽證 持續提升香港議題關注】 面對各位手足在香港面對濫捕毆打、槍林彈雨之際,散落在各地的香港人總是希望用自己微小的力量,為運動帶來一點幫助。自從到了耶魯修讀後,除了一開始面對來自中共鋪天蓋地的攻擊和宣傳,甚至有死亡恐嚇後,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夠從海外協助香港的運動,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Thumbnail
有些權益不能只是坐著講就能通,而是要犧牲得來的。對站在街頭上的人,你可以不滿,但是光用一張嘴批判,真的要客氣一點。
Thumbnail
本來預計美國會在 G20 峰會向中國施壓,對香港修例爭議表態。然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引述國防部官員報道,為免令貿易戰升溫,華府將不會對香港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規模示威作出重大表態。換言之,香港人乞援於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打不響。 事到如今,香港人只能靠自己。民陣六二六發起集會。有網民自發馬
Thumbnail
本來預計美國會在 G20 峰會向中國施壓,對香港修例爭議表態。然而,根據美國《時代》雜誌引述國防部官員報道,為免令貿易戰升溫,華府將不會對香港發生的反對《逃犯條例》修訂大規模示威作出重大表態。換言之,香港人乞援於美國的如意算盤可能打不響。 事到如今,香港人只能靠自己。民陣六二六發起集會。有網民自發馬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正在發燒著國道高速公路要不要貫穿中央山脈到花蓮去,為東部的民眾多一個選擇,貫穿高山峻嶺的工程建設有環境破壞的堪憂,這一點公共工程需要更多專家來評估,等不到專
Thumbnail
 教育部的大綱領明擺著四個字「適性揚才」,究竟有多少從事教育者能夠很清楚的了解,當教育者無法明瞭時,又如何讓學子們創造自己的技能生存下來。  正在發燒著國道高速公路要不要貫穿中央山脈到花蓮去,為東部的民眾多一個選擇,貫穿高山峻嶺的工程建設有環境破壞的堪憂,這一點公共工程需要更多專家來評估,等不到專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