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健身教練課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我身邊應該不難見到有一種人,確實功夫不錯,對於某種技巧學門相當厲害,可是一旦想跟他多學習一點,對方馬上露出一臉厭惡「你又沒付我錢,我幹嘛教你?」、「你會不會學了就跑了」。此情此景在教練圈裡並不難見,畢竟砸了大把時間金錢才有的成就,從閱讀、理解到訓練實踐,任誰都不想被輕易偷走。

2015年,台北市出現第一輛共享單車 — Youbike,從此台灣人真正認識了所謂「共享經濟」,也成為近十年來全球企業轉型的新浪潮,Uber、Airbnb、Wework各種全新的產業陸續開展,同時也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共享經濟的基本定義,就是將個人的閒置資源出租使用,讓單一商品可以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上網學健身算不算共享經濟


「我擁有,但不必佔有」基本解釋了共享經濟。擁有者可以出賃閒置的資源:汽車、房間,使得資源可以比原本發揮更大的使用效益。既然實體資源可以共享,那知識呢?

Google、Youtube 現今已成為最龐大的共享資料庫,輕輕輸入關鍵字就能跑出千百筆相關資料,只要在電腦前就能輕鬆與人共享知識,甚至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製作火箭的方法。實際上,有許多健身愛好者一開始是從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運動經驗開始接觸健身,學習相關的基本概念,甚至持續透過網路搜尋取得更多進階健身知識。
如今光是健身兩字,Google得到的資料就高達414,000,000筆,這個時代,知識不再具有獨佔性,你知道的不會比別人多。當教練所擁有的健身知識技術不再獨家,人人都能是鍵盤教練。

▍教練課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這些知識在網路上都有了,那消費者為什麼要購買實體教練課呢?網路資訊爆炸,的確衝擊了一波健身教練們,由於台灣健身產業長久以來存在入行門檻低、商品優劣不易比較的情況,在網路上對於健身教練的評價可說是毀譽參半。值得令我們思考的是,如果原本賴以為生的吃飯傢伙不再稀奇,接下來該怎麼辦?

成為健身教練前,我曾經也購買過教練課,當時一堂課要價近2000,說實在話,16堂課折扣後近3萬的價格已經將近一個年輕上班族的月薪。因此,每堂課我都很認真的學習發問,我想搞清楚我姿勢、發力、運用肌肉是不是正確,教練講完後我會再上網搜尋了解。但幾次之後,我發現教練對我的提問支支吾吾,好像只想帶我進入下一個訓練動作,用持續運動打發一個小時的課程。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下一期課程我就自動登出了。

當知識、技術不再成為消費動機,那健身課程還剩什麼呢?這個問題在我要轉行成為教練前,想了好幾遍。假想一個小資族存了點錢,終於踏進健身房希望給自己人生帶來改變,那教練要提供的是什麼?一個上班族二話不說買了40堂課,希望用運動改善他的膝蓋痛,那教練要提供的是什麼呢?

▍「Experience 經驗/體驗」是共享經濟的產品本質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在電腦前看香港歌手黃耀明的網路直播演唱會,唱片已經不再是歌手的主要經濟產值了,轉而開演唱會的目的,並非是讓歌迷能夠聽歌,而是能與歌迷一起共度一個晚上,帶給大家一個特別的體驗。

我想用”Experience”來描述,因為它同時包含經驗與體驗兩個意思。

在健身房裡,教練課提供一種「經驗」:我知道的可能比你多沒多少,但是我有10年經驗,我知道面對不同問題,怎樣解決更加快速有效。或者提供消費者如何判斷知識的真偽,在爆炸時代找到屬於自己身體的運動方式,讓消費者省去找資料的時間、練錯的時間。

另一種提供的是「體驗」,這堂教練課可能是一個踏出改變的體驗、一個認識自己身體的體驗、一個矯正自己多年病痛的體驗。從運動者購課的動機出發,給予相對應的課程產品,藉由良好的課程體驗,來創造持續性的課程消費。

教練課所銷售的,是個一小時的服務,由於不像其他實體產品容易比較辨認與區分優劣,因此教練也更難判斷該如何優化產品。如果教練所能提供的僅僅只有知識、技術,那消費者大可找Google來當教練。當技術已經不再可貴,教練們更應該著眼的是,提供給學員們什麼樣的Experience,因為曾經經歷過的體驗無可取代。
用多個視角,讓健身產業變得更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後疫情時代的鋼琴老師進化論-線上音樂教學經驗分享(下)後疫情時代的鋼琴老師進化論 今天要來分享第二篇關於線上教學的軟體使用: 我自己試過的是google meet , zoom, line 一開始我也只有選擇zoom但因應家長端不一定習慣,或是他們對於zoom的資安有疑慮,所以我也同時摸索了google meet, 在這大概簡單分享一些鋼琴老師會用到的
Thumbnail
avatar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2021-05-20
後疫情時代的鋼琴老師進化論-線上音樂教學經驗分享(上)後疫情時代的鋼琴老師進化論  線上教學情境 因應最近疫情的爆發,想必大家一定被線上教學弄的焦頭爛額吧!我也不例外。 其實在2020年疫情爆發時就有家人朋友提醒我該開始研究線上教學,但當時我還是抱著僥倖心態,總覺得應該不會走到這一步吧,所以一直逃避 ,直到上週….眼看著台灣疫情開始嚴峻,我知道是時候要
Thumbnail
avatar
洋蔥耳音樂小學堂
2021-05-19
在進步的口號背後,失落的個人與社會【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下】人文主義左派開啟的文化反思,從社會體制也延展到教育場域中。他們所批判的那種只追求現實利益,避談思想文化,透過工業體制強大的技術能力與意識形態宰制一切的企圖。也直接造成了我們一直在討論的教育問題: 教育變成像工廠一樣標準化的生產機器,而學生成為這部機器下的產品。產品是沒有個性的,只有被標配好的效能,然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4-18
現代教育與文化在追求高效率的同時,如何把我們變成了工具人?【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中】上文用19世紀英國的狀況,談了義務教育對於翻轉封建階級與經濟發展的好處,在文末也提到「國民教育制度」如何成為現代社會的「就業分配機」。本文將從多個角度討論工業化以來的教育及社會體系,除了對於經濟發展的正面意義,同時它帶來了什麼龐大的後果? 一、二次工業革命對世界的徹底改造 隨著英國國民教育的立法,幾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1-25
義務教育如何戰勝封建權貴並創造史上最大的「就業分配機」【現代教育的崎嶇路 經濟篇上】最初義務教育是為了提高生產力與維護社會穩定運作而設計的制度,它的出發點並不是學習者的實際需求,而是如何更有效率的篩選/分配人力資源,培養出具有良好「生產力」的人才。從這個動機看,不難理解為什麼在不少學生的求學過程中,不僅自身的學習需求不被重視,還得時時刻刻奮力追趕社會標準化的步伐。
Thumbnail
avatar
學習者向前走
2021-01-21
[循環與共享專題] 當我們從資源的擁有者變使用者時_循環與共享有機的經濟體系即將誕生 循環經濟在台灣的實踐:          上一篇提到,循環經濟的理念是資源從源頭出發,最後回流到源頭,也就是所謂的搖籃到搖籃的概念。2016年政府推動「五加二產業創新計畫」將新農業和循環經濟放入...
Thumbnail
avatar
高中生的循環經濟
2019-01-21
來我家吃飯 : 山雨欲來的下一個共享式經濟你可以讓陌生人來你家過夜,讓陌生人坐你的車子,為什麼不能讓陌生人來你家吃飯 ? 馬上你就可以了。
Thumbnail
avatar
鱸魚
2018-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