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經濟時代下的健身教練課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我身邊應該不難見到有一種人,確實功夫不錯,對於某種技巧學門相當厲害,可是一旦想跟他多學習一點,對方馬上露出一臉厭惡「你又沒付我錢,我幹嘛教你?」、「你會不會學了就跑了」。此情此景在教練圈裡並不難見,畢竟砸了大把時間金錢才有的成就,從閱讀、理解到訓練實踐,任誰都不想被輕易偷走。

2015年,台北市出現第一輛共享單車 — Youbike,從此台灣人真正認識了所謂「共享經濟」,也成為近十年來全球企業轉型的新浪潮,Uber、Airbnb、Wework各種全新的產業陸續開展,同時也改變消費者的使用習慣。共享經濟的基本定義,就是將個人的閒置資源出租使用,讓單一商品可以發揮更大的經濟價值。

▍上網學健身算不算共享經濟


「我擁有,但不必佔有」基本解釋了共享經濟。擁有者可以出賃閒置的資源:汽車、房間,使得資源可以比原本發揮更大的使用效益。既然實體資源可以共享,那知識呢?

Google、Youtube 現今已成為最龐大的共享資料庫,輕輕輸入關鍵字就能跑出千百筆相關資料,只要在電腦前就能輕鬆與人共享知識,甚至可以在網路上找到製作火箭的方法。實際上,有許多健身愛好者一開始是從網路上看到別人分享運動經驗開始接觸健身,學習相關的基本概念,甚至持續透過網路搜尋取得更多進階健身知識。
如今光是健身兩字,Google得到的資料就高達414,000,000筆,這個時代,知識不再具有獨佔性,你知道的不會比別人多。當教練所擁有的健身知識技術不再獨家,人人都能是鍵盤教練。

▍教練課的本質是什麼


如果這些知識在網路上都有了,那消費者為什麼要購買實體教練課呢?網路資訊爆炸,的確衝擊了一波健身教練們,由於台灣健身產業長久以來存在入行門檻低、商品優劣不易比較的情況,在網路上對於健身教練的評價可說是毀譽參半。值得令我們思考的是,如果原本賴以為生的吃飯傢伙不再稀奇,接下來該怎麼辦?

成為健身教練前,我曾經也購買過教練課,當時一堂課要價近2000,說實在話,16堂課折扣後近3萬的價格已經將近一個年輕上班族的月薪。因此,每堂課我都很認真的學習發問,我想搞清楚我姿勢、發力、運用肌肉是不是正確,教練講完後我會再上網搜尋了解。但幾次之後,我發現教練對我的提問支支吾吾,好像只想帶我進入下一個訓練動作,用持續運動打發一個小時的課程。得不到滿意的回答,下一期課程我就自動登出了。

當知識、技術不再成為消費動機,那健身課程還剩什麼呢?這個問題在我要轉行成為教練前,想了好幾遍。假想一個小資族存了點錢,終於踏進健身房希望給自己人生帶來改變,那教練要提供的是什麼?一個上班族二話不說買了40堂課,希望用運動改善他的膝蓋痛,那教練要提供的是什麼呢?

▍「Experience 經驗/體驗」是共享經濟的產品本質


在寫這篇文章時,我正在電腦前看香港歌手黃耀明的網路直播演唱會,唱片已經不再是歌手的主要經濟產值了,轉而開演唱會的目的,並非是讓歌迷能夠聽歌,而是能與歌迷一起共度一個晚上,帶給大家一個特別的體驗。

我想用”Experience”來描述,因為它同時包含經驗與體驗兩個意思。

在健身房裡,教練課提供一種「經驗」:我知道的可能比你多沒多少,但是我有10年經驗,我知道面對不同問題,怎樣解決更加快速有效。或者提供消費者如何判斷知識的真偽,在爆炸時代找到屬於自己身體的運動方式,讓消費者省去找資料的時間、練錯的時間。

另一種提供的是「體驗」,這堂教練課可能是一個踏出改變的體驗、一個認識自己身體的體驗、一個矯正自己多年病痛的體驗。從運動者購課的動機出發,給予相對應的課程產品,藉由良好的課程體驗,來創造持續性的課程消費。

教練課所銷售的,是個一小時的服務,由於不像其他實體產品容易比較辨認與區分優劣,因此教練也更難判斷該如何優化產品。如果教練所能提供的僅僅只有知識、技術,那消費者大可找Google來當教練。當技術已經不再可貴,教練們更應該著眼的是,提供給學員們什麼樣的Experience,因為曾經經歷過的體驗無可取代。
用多個視角,讓健身產業變得更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健身房購買教練課程的個人經驗,探討了自學與專業指導的不同。雖然一開始透過社群平臺自學,作者也意識到專業教練對於訓練正確姿勢的重要性。文章對於如何選擇合適的教練課程進行了分析,並且鼓勵讀者在健身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健身教練的專業知識越來越普及,這讓教練的進修課程市場有爆炸性的成長。本文分享瞭如何避免踩到進修地雷的5個建議,包括多打聽實際的課程評論、看講師的實際教學案例等。適時讓自己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按照慣例,每個課程結束一週後,都會有一個加碼課程,三天實體課結束後,果然有一個線上課,這次竟然是在賣元宇宙土地與房子,還有分不同區域與不同房型,會有不同價錢,我只記得最便宜大約台幣20萬,一樣的話術,這價錢只有今天,之後就不是這個價錢,畢竟老師他要對我們先購買的人負責。 我終於了解整個全貌了!用Y
原本讓核心團體上的瑜珈課,開始收不到上課連結了,有的瑜珈愛好者就付了£1008,加入了歐美人的英文核心團體,這樣就可以收到瑜珈連結,這也是一個套路,讓你愛上瑜珈,又突然拿走,只好再買課程。 因為老師是經由YouTube吸引學生的,所以他給了我們幾堂網路行銷的課,雖然我沒有要做YouTuber,但我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和朋友說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健身總算邁出第一步,雖然連鎖健身房仍舊聞風不見影,但這幾年住家附近開設了不少私人健身房,看評價各有優劣,但身為未曾進入健身房的初心者,小規模的健身房比較容易沒有壓力的進去。
Thumbnail
朋友,你有聽過教練嗎? 不是健身運動教練也不是駕訓班的那種教練,是商務教練或企業教練。『教練』在國外已經盛行多年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在健身房購買教練課程的個人經驗,探討了自學與專業指導的不同。雖然一開始透過社群平臺自學,作者也意識到專業教練對於訓練正確姿勢的重要性。文章對於如何選擇合適的教練課程進行了分析,並且鼓勵讀者在健身道路上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Thumbnail
本文探討了健身教練的業務性質,以及內向人士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教授方式。從業界的真實觀察中,揭示了健身教練的專業價值與面對客戶的誠懇態度。適合渴望進入健身產業或對健身教練工作充滿好奇的讀者。
Thumbnail
健身教練的專業知識越來越普及,這讓教練的進修課程市場有爆炸性的成長。本文分享瞭如何避免踩到進修地雷的5個建議,包括多打聽實際的課程評論、看講師的實際教學案例等。適時讓自己放鬆也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探討尋求健身教練指導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透過作者個人經驗分享對請健身教練是否值得的看法,從結合目標、相處的調性到專業等層面進行了深入討論。
按照慣例,每個課程結束一週後,都會有一個加碼課程,三天實體課結束後,果然有一個線上課,這次竟然是在賣元宇宙土地與房子,還有分不同區域與不同房型,會有不同價錢,我只記得最便宜大約台幣20萬,一樣的話術,這價錢只有今天,之後就不是這個價錢,畢竟老師他要對我們先購買的人負責。 我終於了解整個全貌了!用Y
原本讓核心團體上的瑜珈課,開始收不到上課連結了,有的瑜珈愛好者就付了£1008,加入了歐美人的英文核心團體,這樣就可以收到瑜珈連結,這也是一個套路,讓你愛上瑜珈,又突然拿走,只好再買課程。 因為老師是經由YouTube吸引學生的,所以他給了我們幾堂網路行銷的課,雖然我沒有要做YouTuber,但我
Thumbnail
在舊時的認知,授課代表的是一個人的成就與經歷非凡,爬到了這個位置,已經沒有事情可以創造了,但在現代,卻是不一樣的局面,這其實反映了現實的職場出現了一些狀況。
和朋友說了很久很久很久的健身總算邁出第一步,雖然連鎖健身房仍舊聞風不見影,但這幾年住家附近開設了不少私人健身房,看評價各有優劣,但身為未曾進入健身房的初心者,小規模的健身房比較容易沒有壓力的進去。
Thumbnail
朋友,你有聽過教練嗎? 不是健身運動教練也不是駕訓班的那種教練,是商務教練或企業教練。『教練』在國外已經盛行多年